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第六十五章:前世 ...

  •   风先生的老屋和自己家虽然同属一个村,但是这里地广人稀,每家每户之间都相隔较远,这一趟来回可把郑渊累的够呛。
      郑渊踏进门就扯着嗓子喊初九,到处转了一遍都没看到初九的影子,正奇怪初九上哪儿了。
      内屋的门帘后突然伸出只手将他拽了进去。
      郑渊被吓了一跳,踉跄着摔进内屋,看到是风先生、初九、还有那个跛脚的男人,这才松了口气。
      “初九,你干嘛啊,吓死人了。”郑渊后怕的拍拍自己的胸口。
      “大喜子,你先前答应我的呢?”初九眯着眼睛一脸危险的靠近郑渊。
      郑渊一愣,下意识的身体向后靠着,不明白初九现在这是哪一出,转向想跟风先生和跛脚男人寻求答案,只见后者两人也都紧紧的盯着他。
      谁都没有说话,屋子里安静的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郑渊被三个人盯的感觉不自在,急了,伸手轻轻推开了初九,不满道:“你们干嘛都这么盯着我看啊。”
      说着,郑渊使劲搓了搓自己险些冻僵的手,这外头已经够冷的了,他怎么突然觉着这屋里也冷飕飕的?
      “你先前答应的知无不言呢?”初九说着伸出两根手指照着先前定身咒的指势画着威胁道。
      “我说,我说还不行嘛。”一看初九手指的样子郑渊就虚了,他可不想再被定一次。
      于是,郑渊从那个梦开始说起,说到了后来的墓室,墓室的海浪声,梦境中的那艘大船,自己落海,在墓室醒来,以及多出来的那段记忆。

      郑渊的前世,父亲是唐肃宗时期长安城有名的米商,家中兄弟姊妹三人,郑渊作为长子,却无心接手家业,而是醉心于文墨,他最爱去的地方便是西市和春明门到曲江一带较为密集的胡人酒楼。
      就如李白诗中所写“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唐朝由于与西域的密切往来,不少胡人都在中原经商开设酒楼,而胡人开设的酒楼一般都是请西域女子担任服务生,称为“胡姬”,除了胡姬,胡人开设的酒楼一般只贩卖产自西域的美酒,对于喝惯了中原美酒的人来说,这西域美酒自然很快成了新宠。
      这种胡姬作舞,酒香缭绕的胡人酒楼往往是一些文人墨客喜爱去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的品醇酒,赏胡姬,论诗词。
      乾元四年,唐肃宗李亨的外甥女长平郡主李萦回长安探亲,她早听闻曲江一带胡姬酒肆的远名,借这次回长安的机会便想去一探究竟。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有不少才女名世,因此只是稍作简装的长平郡主出现在这种文客聚集的地方,虽是女儿家的样子却也只是引得周围人好奇的多侧目两眼,并未过多留意。
      长平郡主的步伐在一间与邻它相较并不特别起眼的酒楼前停下了,闭眼上仔细的倾听着自酒楼内传出的乐声。
      这乐声悲凄与周围的繁华实不相称,可是很快,悲凄的乐声中夹杂进了不少其他乐器的声音,原本的悲凄感顿时当然无存,带着轻巧的拍子仿佛为人勾勒出了一副黄沙戈壁,载歌载舞的欢庆画面。
      寻着乐声,长平郡主踏进了这间酒楼。
      酒楼正厅中央有一个大的圆形小高台,高台上三名胡姬穿着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服饰随着绕梁的乐声翩翩而舞。
      长平郡主的目光很快落在了其中一名吹奏乐器的人身上。
      那个人手上拿着一件她从来没有见过的乐器,上面的部分跟竖笛并无两样,可底部却有个铃铛形的大底托,样子甚是有趣。
      一曲奏毕,周围都响起了阵阵掌声,长平郡主也不禁跟着众人鼓起掌来。
      看舞台边上的人渐渐散去了,吹奏那样奇怪乐器的人还站在原地认真的擦拭着自己手里的乐器,仿佛那是一件宝贝一样,长平郡主挪动了步子朝着那人走去。
      “这乐器真古怪。”
      闻声,郑渊转过身去,看到的是一个比他矮出近一个头的俏丽女子,两人四目相对,一时间都愣住了,过了片刻才回过神来,长平郡主窘迫的垂下了头,而郑渊则是因为自己刚才的失态不禁用力咳了两下,然后深吸一口气,假装镇定的解释道:“姑娘说的可是这个?”
      郑渊说着,将手中的乐器送到长平郡主面前。
      长平郡主看到乐器,伸手接过,然后小心的把看着:“是的,就是这个,这个叫什么?样子好奇怪。”
      “这叫觱篥,是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郑渊看着眼前女子认真看觱篥的样子解释道。
      “觱篥?好奇怪的名字,你刚刚吹的真好听。”长平郡主微笑着将手中的觱篥小心的还于郑渊。
      看到女子崇拜的目光,郑渊忍不住问:“你想学吗?”
      对方突然问自己想不想学,完全出乎了长平郡主的意料,当下一愣,有些顾虑的反问道:“我可以学吗?”
      “当然可以,这个很容易学的,我教你。”郑渊摇了摇手中的觱篥保证道。
      长平郡主随即高兴的连连点头。
      此后,长平郡主和郑渊便经常相约传授觱篥之艺,一来二去两人便熟识了,再一来二去便日久生情了。
      长平虽为郡主,但郑渊家也是长安城有名的望族,两人也凑的门当户对,双方家里很快便都答应了这门婚事。
      只是,由于皇室家族恩怨,长平常年远住南海的行宫,照规定,她是不得长期留住长安的,所以双方家里对于小两口婚后定居的问题出现了分歧。
      但很快,郑渊便表示愿意陪长平回南海行宫。
      这一决定很快就遭到了郑渊父亲的反对,由于郑渊的是长子,他们家又是望族,这随郡主远赴南海岂不等同于入赘。
      只是,郑渊从小生性独立,我行我素惯了,想着二老和家业还有弟妹在,便一意孤行随长平郡主离去。
      对于郑渊为了她的牺牲和决然,长平郡主除了日益的倾慕便是满心的感动了。
      两人奏请皇命赐婚,在长安举办了一场盛大婚礼后,便一起坐船回南海行宫,按例,郑渊和长平郡主即使在长安举行婚礼了也并不算真正的夫妻,他两还需回到南海行宫后,向长平郡主的父母亲敬完茶后才能算真正的夫妻。
      两口子一起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可惜,天不从人愿,长平郡主的宫船在海上遭遇了风暴,好在船身构造结实沉稳,并没有倾翻入海,只是郑渊却在海上为了救长平沉入了大海。
      “就这样?”等了大半天,也没见郑渊再继续说下去,初九问道。
      “就这样啊。”郑渊耸耸肩,表示他所知道的都已经讲完了,如果初九他们还想知道后面的那他也没办法了,谁让他前世在海上就挂了呢。
      “那长平郡主最后怎么会在尸魔台成魔的呢?”初九听后,提出了疑问。
      风先生和初九师伯也同时陷入了沉思,只剩下郑渊听了初九的话后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尸魔台?什么成魔?长平怎么了?”
      看到郑渊在提到长平时关切的模样,初九忍不住瞪了他一眼提醒道:“你现在是大喜子,叫郑渊,你跟长平郡主的事已经是前世了,你千万不要因为找回了前世的记忆,就把今生跟前世搞混了。”
      初九的话,让郑渊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承认前世的记忆影响了他今生对长平的感觉,但是感情的事,要他如何分清呢?
      “师伯,你说长平前世没有和大喜子正式完婚,大喜子就为了救她死了,她如今成魔看她样子目标很明确就是大喜子,她会不会把大喜子杀了去陪她?”初九沉眉思索一番后问师伯。
      初九师伯听后有些赞同的点了点,继而补充道:“有这个可能,不过她现已成魔,不需要像鬼魂一样把人杀了也变成鬼魂才能陪她,她也可能会把他培养成另一个魔,若她也用尸魔台养魔的方法把这位小兄弟培养成魔的话,那陪葬死的人可就多了。”
      尸魔台养魔?
      初九心里隐隐的担忧了起来,她记得那次看到岩洞里是有两副琉璃棺材的,还有一副是空的,难道说……
      初九的目光落在大喜子身上,后者被初九看着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怎么觉得初九那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看着他让有一种后脊椎骨发冷的感觉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第六十五章:前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