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关在地窖里的双生子(十二) ...

  •   遂洲城里有武力,更有人在上头为整座城的百姓出谋划策过上平安乐道的日子,也有人来打过主意,可是没有谁把遂洲城收入囊中。

      曾经有那些逃出去的大小官员出了个主意,带着官印来“管理”遂洲城,被百姓们一人一脚给踢出去了,好悬那天书昆梧重新开始练武功,内力只有那么一丁点,而且他前头太多愤怒的百姓,否则,他会把那队不怀好意的人马直接从城头给丢出去。

      遂洲城成了大大小小势力暂时不考虑的“硬骨头”,谁也不再去啃了。

      遂洲城里头,开始习武成风。

      书昆梧在他那长满了野草的院子里笑看天上云卷云舒,地面上一群男女老少扎马步对招时他就上前拿根戒尺指导。

      “啪!”书昆梧手中的戒尺轻轻打在一个小姑娘的胳膊上,“抬高一些。”

      小姑娘才到书昆梧腰这个高度,被戒尺一打,哪怕是不怎么痛,可是这么多和她年纪一样大的人一起扎马步,怎么就自己一个人被书先生的戒尺打?

      小姑娘咬着嘴唇,泪汪汪把自己酸麻的手臂抬高一些。

      书昆梧看着可以了,脸上露出几分满意来,小姑娘悟性不错,稍微提点一下就有模有样了。

      “啪!”

      “高了,低一些。”

      “还要再低一些。”

      “啪!”

      “莫要太拘谨,放松一些。”

      ……

      戒尺打在身上的响声越往后走了,小姑娘破涕为笑。

      总算不是自己一个人丢脸了。

      书昆梧检查完了,把戒尺拢到宽大的袖子里去,在屋主人种在大门口的老樟树下找了张竹椅坐下乘凉,深藏功与名。

      他用袖子擦擦满脸的汗,行为举止里透着股斯文,哪怕是擦汗这一种“男子汉大丈夫”气息浓郁的事情。书昆梧看着一大群乖巧扎马步的半大孩子,一脸都是为人师表的欣慰。

      酷暑难耐,还有些蚊虫,一旦它“嗡嗡”的振动翅膀声音响在你耳边,一会儿,它们那黑色的细细的口器就会悄无声息的挣扎到人体的皮肤里,又痒又红肿,让人烦躁。

      书昆梧拍死好几个蚊子之后,拿出一个小瓶子,朝嘴里丢起了瓶子里的褐色小丸子。

      修仙大能出品,专用于增长内力。

      一颗抵十年。

      因为这小丹丸原顾一炉子可以有几百颗,炼制起来不费时不耗力,原顾半个月练满系统包裹两个格子,要不是这方天地的意识死命压制着他,他就是以自己取名“文夜”的壳子,也用不了那么久时间,顶了天半天时间。

      反正那段时间,遂洲城的人每天早上一抬眼起床,晚上闭眼睛睡觉,都能看见不远处连绵不绝的乌云和雷电。

      书昆梧吃了四五个小丸子,就把小瓷瓶放回袖子里。

      不能吃太多。

      之前文夜忙着练这丹丸,懒得把他身上的内力弄走,等半个月后少年看着数量很多了停下来时,书昆梧已经因为内力原因被天地意识视为有威胁的存在,雷电追在他身后跑,差一点书昆梧就被劈死了。

      “嗡……嗡……”

      书昆梧戒尺在空中轻轻浅浅地一拍,那嗡嗡作响的蚊虫就慢悠悠的在书昆梧身边落下,小小的黑色在地上化作一个点。

      有了内力就是好,好歹现在不需要被蚊子咬了。

      书昆梧悠哉悠哉的在樟树下坐着,把玩着自己用竹子做的戒尺。

      这些孩子已经快够扎马步的时间了。

      书昆梧让他们休息一会儿,然后教他们心法招式顺带检查看看有没有谁练岔道了。

      本来以他所学,该是在学堂里教学生们识字读书明世理才是,而不是现在遂洲城学武的百姓个个在路上都得喊他一声书先生、书师傅。

      谁叫原顾教了他那么多心法呢……

      说起来,吃了好几个丹丸,今天晚上,刚好可以上山去找文夜。

      书昆梧笑着给小姑娘们小男子汉们讲解该如何更好的练武。

      眉宇舒展开来,眼中多了分温柔,让学武的众多小孩子感觉如沐春风。

      书先生真的是好和善好和善的一个人呢……叽叽喳喳的小孩子们围着他,都这样子想着。

      天下人都是渴望着一个盛世的,“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遂洲城的百姓,一开始就有书昆梧带领着开始反抗,哪怕一开始有些死伤,也是得到了自由,赶走了那些起义害人的乱军,到了后面,有原顾教书昆梧,书昆梧再教给他们的几百种武功心法,就是街上那个佝偻着身子已经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脾气大的,和哪个年轻人一言不合也是伸腿出掌就打起来。

      可是外头没有这样子的太平,处于弱势的百姓们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一个“书昆梧”来当反抗的领头羊,也没有一个默默在暗处间接提供武力值的文夜。

      起义的乱军数不胜数,就是哪个村里收成不好,全村人一起起义,那也是一只军队了,天下这个军队那个军队,数都数不过来,可是若是说起那个是仁义之师,那么就没有几个了。

      有了掌握他人命运的能力,一个个都是烧杀抢掠百般恶行,花香鸟语的人间都因人心丑恶成了地狱的模样。

      文履善年纪尚小,可他在心里思索过后就放弃在桐乡里的生活选择走另外一条又难又险的路,最开始,他只背上几件衣裳和母亲给做的干粮,十三四岁的少年,就这样子一个人去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可现实让他太失望了。

      他满怀期待,却又心情忐忑,找到并且很顺利地加入了那一小支起义的军队,那时他还半大不小,他不解于他打听时生活在周围的乡亲提到军队时的沉默,躲避的眼神里化不开的苦涩。

      也从未细究过。

      直到有一天,他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

      他被上头管兵的小队长给安排了每天的任务,因为他是从远方独自来投奔的,这些人就以为文履善也是哪个穷人家的孩子,家里人都没了,来讨口饭吃,他们欺负着他年纪小,平常时就将许多的活推给他。

      文履善是儿子,再加上文夜的那一份,他自幼被父母悉心宠爱,父母还费力将他送去学堂,可到了那起义的“义军”里,他每天早晨早早就被人从睡梦中喊起来,偶尔还会有人喊他一句看他睡着就拳打脚踢,然后他就要面对成堆的脏衣物和无穷无尽的杂活。

      日日复如是。

      他试图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再三.反省,却依旧看不见尽头,只看见河坝上奔腾不息的河水和那日日堆积的衣物,还有那荒废的田地和流离失所的枯瘦百姓。

      有几个兵讲义气。

      他们觉得这个小毛孩有点乖觉,做事情也不偷懒不耍滑,就把文履善也划到“兄弟”一行里。

      所以,一次他们出兵,这里头其中一个人就顺道把文履善给带上了,好叫他增长一下见识。

      文履善第一次觉得自己做错了,错的那么离谱,错到自己被自己虚构的大义和奉献给迷住了神志——他们的对面,是无路可走的流民,流民们被迫背井离乡逃命,却遇上“义军”,所剩不多的粮食和银钱被抢走。

      他也是“义军”的一份子……

      想明白自己在这事中所占的位置,那一瞬间文履善所看到的天都好似瞬间失去颜色,整个人不亚于五雷轰顶。

      已是夜了,天上星星闪烁着,满天星辉和月辉洒满大地,让夜晚显得温柔祥和,一片漆黑的山林里,那有些怪模怪样树梢下,驻扎着好些行军的帐篷,有巡逻的兵安静有序的护卫着正在休息的其他士兵,在星星点点的火光里,有一个帐篷也在无边夜色里透出淡淡的光。

      文履善在暗黄的灯光下,手中捧着一卷书,不知怎么,就突然想到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他皱着眉,用手指按按太阳穴,灯光将他的脸庞都照的有些模糊。

      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好端端的,怎么就想起来这个?如今他已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选定一个明睿有对百姓有仁爱之心的人铺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对现状有心无力的少年了。

      文履善思索着,再等一天,探查情况的探子应该就会回消息了,要想想,怎么样才能用最小的损失打下下一个地方……

      这时,帐篷门帘处传来声响。

      文履善闻声就看过去。

      这是个身穿玄色铠甲、腰佩宝剑的将军,他那乌黑的眉毛快飞入鬓角,一双星目在文履善帐篷里的灯光和他自己手举的裹火下熠熠生辉,他弯腰进帐篷里去,把火把放置在一边木架上,身上的铠甲因为走路时,相撞击发出暗沉的响声。

      “这么晚了,周陶你还未休息?”文履善放下手中的书,和这不请自来的将军聊天。

      “我这不是在带兵巡逻嘛!”这周陶将军一点儿都不见外,就在文履善对面拉过一张凳子就坐下,“看你这儿还亮着灯,想着你应该还未歇息,嘿嘿,就大晚上过来串个门。”。

      这人说话,什么时候都有一股子理所当然,却又让人觉得这人豪气干云。

      “履善大哥你在烦什么事?说出来让我给你出出主意也挺好的不是?”,然后,他用接了一句,“就是我这冲锋陷阵的和你不能比,万一出了馊主意不要打我就成。”穿着笨重的铠甲,文履善却硬是看出来周陶一身的痞气。

      “也没什么烦心事,就在想着怎么把下一个地方打下来。”文履善起身拿来地形图,铺开在桌面上,“刚好你过来了,我们俩就先商量商量,看看怎样的法子攻城更妥帖些。”

      于是,两人在灯光下讨论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关在地窖里的双生子(十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