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杨嘉宝?不就是杨嘉年的小弟弟?

      夏晨曦扭头往学校大门口看起,只见一个满脸风霜的男人正朝操场上玩乐的孩子招手。

      蒋玲玲皱了皱眉,连忙走过去。

      “杨大叔,现在还在上课时间,你把嘉宝带哪儿去?”蒋玲玲一看苗头不对,赶紧出声阻止。

      杨有福拉着小儿子就往学校外面走,听得那小知青问话,他转头横眉冷对,“我喊我娃回家。”

      “杨大叔,现在还没放学……”

      蒋玲玲话还没说完,就被杨有福打断了,“不上了,不上了,以后咱娃儿都不来上学了。”

      这话一出口,蒋玲玲唬了一跳,忙就去拉住杨嘉宝,一边道:“杨叔,有什么事情好商量,嘉宝这孩子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怎么能让他回去?”

      杨有福面露冷笑,上下打量这女知青,“你个女娃子,懂什么,让他读书才是害了他。你们不是城里来的读书人,现在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咱们农村人呢!”

      蒋玲玲面皮本来就薄,被杨有福这么一说,一下子涨红了脸,原本的说辞也卡在了喉咙。小时候,爸爸妈妈告诉她要读书才会有出息,可现在,他们这些知青下乡插队,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的确还比不上农村人。

      夏晨曦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也算是看出了点名堂。杨家应该是不准备送杨嘉宝来上学,可杨嘉宝也才十岁,要下地干活儿也太小了点。

      “杨叔,有什么话您好好说。蒋老师也是担心孩子。”夏晨曦眼看情况不对劲儿,就过来打起圆场。

      见是夏书记的女儿,杨有福的脸色好看了几分,“夏娟啊,叔也是没法子,咱老杨家在村子是贫农,一家子这么多长嘴,嘉宝也大了,我想让他跟着学门手艺,以后也有碗饭吃。这读书,有什么用?”

      现在这年月,读书人的地位都很低,大环境之下,表面上看起来读书确实是没有什么用。

      夏晨曦看了看杨嘉宝,问道:“嘉宝,你想读书吗?”

      杨嘉宝点了点头,“我想读书。”

      “杨叔,您看嘉宝这孩子也爱学习,不如……”夏晨曦的话还没落下,就见杨有富抬手就给了杨嘉宝一耳刮子。

      “读书?读书有什么用?是能让你吃饱还是让你穿暖了?我告诉你,读书没用!你看看你老师,读了书还不是只能跑到咱们农村来当知青。你还读不读书?”杨有富一脸凶狠的模样,突然就发起火来。

      蒋玲玲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姑娘,家中父母别说打架,就连吵嘴都没有过,她何曾见过这种突然就打人的举动,吓得脸都白了。

      夏晨曦也有些楞,没想到杨有富的脾气这么古怪,一言不合就打人,回过神来杨嘉宝已经挨了两巴掌,眼里含着泪也不敢哭。

      “你还读不读书?”杨有富怒问道,抬起手又作势要抽他。

      夏晨曦连忙上前去拉住杨有富的手,这杨嘉宝还是个孩子,哪儿禁得住他这么打的。

      “杨叔,有话好好说,别打孩子。”

      蒋玲玲也跟着上前去,把嘉宝护在身后,她双眼红红的,质问道:“他做错了什么,你要这么打他?他才十岁,人生还很长,不读书又能做什么?”

      杨有富活这么多年,哪想到有一天竟然会被个黄毛丫头这么骂,当即就瞪大了眼睛,一脸要吃人的样子。夏晨曦使劲儿拉着杨有富的手,生怕他打人。

      “叔,您先别生气。蒋老师也是为了嘉宝好,她是嘉宝的老师,就要为学生负责,您这什么都不说,就要带嘉宝回去,怎么也都说不过去吧。”夏晨曦只能出来当和事佬。

      碍于夏家的面子,杨有富到底忍了脾气,“咱家在这队上穷,你也是知道的。哪儿有能力让嘉宝一直上学,认得几个字儿就成了。我已经给他找了个木匠师傅,回头就跟着当学徒,以后长大当个木匠,也能有碗饭吃。我得带他见师傅去,这学堂咱不上了。”

      杨家在村子里是贫农,家庭条件确实不好,杨有富说这些话,倒也不是借口。

      夏晨曦看了看蒋玲玲,说道:“蒋老师,我看要不你先让杨叔带嘉宝回去。”

      杨有富哼了一声,“还是夏娟是个明白人。”

      说完也不瞧那年轻的知青,拉着杨嘉宝就走,一边走一边骂,杨嘉宝一路哭。

      蒋玲玲气得浑身哆嗦,她就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人!

      “他,他怎么能这样?”

      “嘉宝还是个孩子,不上学能做什么?嘉宝很喜欢读书,人也聪明……”

      夏晨曦能看出蒋玲玲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她懊恼,不明白,也很愧疚。

      “蒋玲玲,这就是农村。你是从大城市里来的,你不知道农村是什么模样。杨家在队里是贫农,很穷的,对杨叔来说,嘉宝以后要是能学一门手艺,就不会饿肚子,比读书强。”夏晨曦叹了口气,这件事情,是杨家的事,只要杨叔有这个想法,几乎很难改变。

      蒋玲玲张了张嘴,她明白夏晨曦说得这些话都是对的,可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儿。

      “就没有其他的法子了?”

      夏晨曦摇了摇头,“在杨家,杨叔是当家人,说一不二,除非是他改变主意,不然他是不会让嘉宝在回来上学的。”

      蒋玲玲的脸色青青白白,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我明白了,不过,我会努力争取说服嘉宝的爸爸。”

      蒋玲玲在心里打定主意要去杨家做一次家访,希望能做通杨家人的思想工作。

      夏晨曦看她已经打定了主意,心里叹了口气,想要说服杨有富,估计是难于上青天。

      ——

      知道家里有客人,夏晨曦没在外面多逗留,从学校回来就直接往家里走。亲眼目睹了杨嘉宝被领回家,她心里也是沉甸甸的,又不禁想到了以前,夏东升送三个孩子上学,一直希望能培养个读书人出来,可惜最后都没能成功,夏家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是念上高中的。

      回到家里,已经有客人来了,夏晨曦喊了一声大舅,大舅母。

      杜红江和妻子向雪来妹妹家里做客,不是第一次看见外甥女,但这却是外甥女第一次主动招呼他们。杜红江和向雪对望一眼,都有些不敢相信。

      向雪去厨房帮忙,对杜红美道:“红美,我看夏娟好像懂事了许多,刚一进屋,还主动和我们打招呼。”

      这放在以前,根本就不可能。

      杜红美笑了笑,“大嫂,她现在确实变了,以前是不懂事儿,有得罪的地方还请你们做长辈的多担待。她现在嘴巴甜了,也知道干活儿了,一下子就长大了。不瞒你说,我现在心里才踏实了。”

      向雪也跟着笑,“瞧你说的,孩子一年一年大了,总是要长大的。”

      “她现在懂事儿是懂事儿了,主意也多了。诺,前头说她原来那个名字不好听,缠着她爸要改名字,老夏被她缠得没办法就答应了,从小偏疼闺女,现在小闺女懂事了,快没把他美上天。”杜红美一边糅面一边笑。

      “改了名?改了个什么名儿?”向雪问道。

      “现在叫晨曦,说这名字的意思是早晨的太阳,还是她自己取了,他爸一听,也就答应了。”杜红美笑得合不拢嘴。

      向雪点了点头,“这名字确实比夏娟好听,寓意也好,不错不错。”

      她这妹夫喜欢闺女,向雪当初也是大惊失色,这谁家不是喜欢儿子的,偏偏在他们老夏家就转了个遍,以前看着老夏那么宠,经常买这买那,那稀罕劲儿瞧得向雪牙酸。

      “我记得晨曦是五七年生的 ,也十七了吧。”

      杜红美点了点头,“这马上就满十七了。”

      “也是大姑娘了,有人上门来提亲没?”

      杜红美摇了摇头,“还没人上门说,这孩子以前不懂事儿,坏名声传得附近几个大队没有不知道的,哪儿还有人敢上门来提亲啊。不过也不急,横竖还能在留两三年。现在还是先紧着老大的事儿,你说的那家姑娘怎么说?”

      “我跟着我二姐上门瞧过,家里条件一般 ,有三个哥哥。不过这姑娘很勤快,我这过去一说,两个老的对你们家也挺满意的,可以相看。”

      年前这小姑子过来说起大儿子的亲事儿,托他们打听个稳妥的,也晓得大外甥话不多,性格沉默,自然放在心上了。想到小姑子家里的活儿都得小姑一个人干,外甥女又是个好吃懒做的,就想找个能干的姑娘,也能让小姑轻松些。

      杜红美脸上乐开了花,“那感情好,要真成了,我可得好好谢谢你。”

      这两年杜红美也陆续替老大相看过,不是她看不上,就是别人挑剔他们家。老大那一棍子打不出屁的闷性子,又不会说话,可不得小姑娘喜欢。一说到亲事儿,他还一脸不耐烦,可把杜红美急坏了。

      夏晨曦先回屋里换了身衣裳,连忙跑厨房要帮忙,向雪就退到灶后负责烧火,一边观察着外甥女。

      还真的是变化大,现在和她妈的关系也亲近了,说话也不像以前阴阳怪气。以前她一双眼睛长在头顶上,谁都看不上,现在一说一个笑,也难怪小姑子欢喜。

      大舅和大舅母两人在夏家吃过中饭,下午三四点就走里,他们那儿离宜良大队有点远,走路得花上两个钟头。老母亲在家照孙子,没能来,杜红美装了些米面让他们带回去。

      等到晚上,杜红美将一家子召集起来,神情严肃的道:“他大舅母给看了个姑娘,说是人不错,又能干,咱家订个时间,见个面。”

      夏晨曦捂着嘴笑,这事儿妈提前给她说过,又扭头去看大哥,夏志远显然不知道这事儿,难得面露惊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