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百年缥缈录,留与后人说之二 ...

  •   山崎之战新说

      现在我们需要使用万能的排除法来寻找事情的真相。
      根据前面几章所描述的情况来看,明智光秀是一个冷澈的、富有谋略的将领,他所经历、指挥的战役,几乎没有败绩。综合这些来看,我们也可以得出,至少山崎他的作为并不是因为他脑袋有问题。
      那么,我们站在光秀的立场上来想一想这件事。
      首先,本能寺之变是仓促发动,并非蓄谋已久,其次,在成功于本能寺杀掉信长父子后,当时的光秀表现的非常有水平,并不是有些人说的‘找不到信长的首级而惊慌失措’,他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京都修复的工作,向皇室表达了歉意,献上了礼金。同时,他攻落了长滨与安土等城池,甚至轻易击败丹羽长秀等优秀的守将,明智军彼时可谓气势如虹,近江全归明智家。可以说做到这一步的时候,他还是那个智将明智光秀,风采不失。
      那么,如果他一直保持这种心态,会否做出山崎之战中那种举动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光秀自率不到两万的部队去天王山和秀吉对持,却留下一万左右的人马交给秀满驻守安土城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在6月12日晚,羽柴秀吉的部队已经在摄津汇合了败走的长秀、背叛了光秀的细川等各势,在各种说法里,当晚或者13日清晨便抢上了天王山。而光秀也随后挥军抵达,与秀吉的部队僵持了很久,在13日的下午双方才正式开始了战斗。
      然而,失去了细川、筒井各势的心目中的援军,光秀面临的是孤军奋战,也是背水一战,胜与负的下场显而易见。众所周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山崎必定是奠定历史走向的战场,而这一场战斗就像是豪赌一样,必须押上自己全部的家当,才有可能翻盘,不是为王就是成寇。不论秀吉带来了多少兵马,光秀要想和他一争胜负,就必须将所有的家底带足,但是他却分散了兵力用来驻守安土,是什么原因?
      我们所知道的,光秀的大本营在坂本、龟山一带,安土城是在本能寺之变后攻落的,即使要死守也应该守坂本,安土城民心未定,城防布置外来的明智军也不能短短时间内做到滴水不漏,那么光秀要守护的,到底是什么?安土城中有什么让他放心不下的?在最后的时刻也要派人死守?
      当时担任守备的,还是光秀手下最信任、得力的大将明智秀满。秀满在本能寺之变后,担任了先锋,就是他攻克了丹羽长秀驻守的安土城。(同时斋藤利三攻克了长滨城,山崎片家攻克了佐和山城。原文节选:4日、近江の多くの武将が光秀に投降・協力を約束。光秀は、無人に近い状態だった安土に入城。斎藤利三は秀吉の居城・長浜城を攻略。山崎片家も佐和山城を攻略。近江の大部分を光秀は制圧します。)
      在13日得到光秀山崎败退的消息后,秀满带着一部分的骑兵(大约1千6百余)向山崎急行军,在路上得知光秀死亡后转向坂本,准备笼城战。这个时候他们碰到了崛秀政的部队,秀满无心应战,留下三十骑断后,让其余人先行回返坂本,之后脱走。
      这里暂且不予讨论秀满的做法和结局。事实上,秀满因为光秀的安危,放弃了光秀交给他的使命,但是结果是什么呢?15日,织田信雄进驻安土城,在没有遭到什么有力反抗的情况下,他焚烧了安土。
      这个举动非常耐人寻味。虽说光秀在5日便进入了安土,将大部分的钱财拿来犒赏三军,并向天皇和诚仁亲王贡献了一部分,但是可以说对安土没有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后来还专门留下了秀满守护这座城池),这样一来,织田信雄为什么要焚烧此城?彼时明智军首脑已诛,牵连者无数,大局又回到了织田家(或者说秀吉支持的信雄)手中,他这么做又是因为什么?
      据现代的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在模拟恢复了的安土城原貌里,大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信长所修建的安土城本城内有仿造皇宫清凉殿构造的建筑。(原文节选……また近年発見された安土城本丸御殿の遺構から、安土城本丸は内裏清涼殿の構造をなぞって作られた……),这也是近来流行的‘本能寺之变天皇黑幕说’的根据之一,是因为皇室害怕信长公,所以授意光秀谋反的一种说法。
      本能寺的疑案暂且不谈,就这个‘仿造皇宫建筑’来说,在信长死后,织田信雄沦为摆设时,那当然是非烧不可的,否则,织田家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藐视一切、飞扬跋扈的实力,无法承受来自各方尤其是保皇党的质疑。
      那么光秀在最后关头也要分散兵力,命秀满死守安土的理由,是否也是因为这个发现呢?
      进驻了安土的光秀自然会看到这个建筑,与公家交好,得到天皇厚爱的他也自然能看出来这是仿造的清凉殿。而各种迹象表明,光秀的这一发现,到死也没有呈报上去,皇室自然被蒙在了鼓里,这还是近代的学者研究发现的,那么光秀要秀满守护安土城,是不是在守着这个秘密?(除了这个,我实在想不出来安土有什么必要死守,根本不具备一点战略意义。如果说看上了安土城的坚固,那么一开始就应该打笼城战而不是恍恍惚惚的去出击,还耽误了最佳的出击时机。)
      如果保护这个秘密在光秀的心里高于山崎之战的胜利,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在最后关头,输赢在他的心里已经不再重要?很显然,如果光秀的头脑还清楚的话,他不会不知道分散了兵力去和秀吉开战没有胜算,即使如此仍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就说明除非他脑袋被门夹过了否则就是没有取胜的意志。
      那么,如果光秀留下秀满驻守安土不是以上这个意图,还剩下什么可能呢?
      他以为自己带着不到两万人一定会打败秀吉,然后留下秀满在安土城搞搞内政,稳定民心?这个显然是很可笑的。
      如同有人质疑我说,或许光秀在近江一带并不好过,他要应付很多残余部队的骚扰,让他苦不堪言,在这里我们用事实来说话。且不说坂本、龟山这些光秀的老根据地里,光秀是很得民心的,即使他发动了本能寺之变,也立即得到了朝廷的封赏,更闪电般的攻克了长滨、安土等城,有很多人向光秀表示了服从,按兵不动的筒井大和众也是嘴上服软的,否则就不会有10日光秀去亲自督战的事情发生。丹羽长秀败走到摄津与秀吉汇合,在这期间,即使放了狠话要为信长守义的细川家,也没有什么出阵的打算。大家都在等待一个出头鸟的带领,或者说必须有秀吉这样的人带着大部队出现,以绝对的优势力量彰显出引领胜利走向的实力,这些人才会铁了心去跟光秀开战,否则,你以为这是游击战还是地雷战?人家攻落一个城池就直接进驻了,小股部队怎么去骚扰?(或者说谁有这个胆量在事态还没有明朗化的时候,公然向光秀开战?当时在近江里,凭光秀的部队人数与士气,已经俨然成了近江王,随便叫板显然面临的是灭族之祸。国情不同,请‘骚扰论’暂时消停一下。)
      或者说,光秀留下秀满的用意是埋下一支伏兵,在山崎战场上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是秀满动作迟钝,光秀的全线崩溃也来得太早,所以秀满这支伏兵没来得及上场,光秀就已经落败身亡,所以他只能半路退守坂本?那么,显然秀满13日才从安土出发,也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一些,这样说来,是光秀、秀满翁婿两人一起被门夹过了。
      最后一个可能,就是光秀真的是昏了头,在接连受到朋友的背弃,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满心悲愤,所以破罐子破摔,索性留下秀满让他有个活路,然后自己拉着队伍去山崎打算华丽丽的去死。这种心态我们可以体谅,甚至我在写小说的时候,有时候会拿来用一用,来体现光秀末路悲凉赚人眼泪,但是身在战国乱世,光秀作为一位当世有数的名将,显然不可能心理素质差到这种地步。他在受到细川家的背叛后,10日还兴致勃勃的去筒井那里催人家出阵,虽然他心目中的援军到最后一刻都没有参战,但他显然没有因为这些计划外的变故而心丧欲死。
      我拼命的寻找着山崎之战光秀所作所为的原因,到现在使用排除法将一切可能摆到台面上来观察后,震惊的发现,光秀在山崎所作所为的真相或许就在两个之间。第一,他以必死的觉悟(或有可能拼命取胜的侥幸)去了山崎战场与秀吉交手,留下秀满护卫‘清凉殿’那个惊人的秘密。秀满得到的指示可能是‘如果光秀落败,就焚烧安土’,然而他在听到主公败走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罔顾了这个使命而带兵前援,终于没能赶上。第二,那就是光秀真的因为朋友的背叛而满心悲愤,使他失去了理智,最终在山崎为自己智将生涯划下了抹黑的绝笔。
      历史只有铁打的结局,没有过程。我们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去寻找这些失落了的真相。然而无论我们怎么猜测,也无法目睹当时的情形,所以,希望对此有所感触的同仁们一起发掘这些湮灭在时间洪流中的故事吧。
      不知道大家可否记得,明智秀满在只身渡过琵琶湖,回到坂本城后,面对底下重重包围,放火焚城前的绝笔?没错,是‘清凉’二字。虽然这只是众多说法中的一种,也是被大家公认为‘灭却心头火自凉’的风雅武士的心境,但如果联系到安土城中那惊人的秘密,或许其中另有玄机也未可知。
      不论如何,山崎之战的结果钉在了历史的一页,明智光秀这个传奇般的人物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那些我们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已经不会重演,留给我们的,始终是一个又一个未解的谜。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自己坚信的就是事实吧。
      这也正是历史的迷人之处之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