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休妻 ...

  •   此时春暖伊始,颍阳城内已褪去冬日的凄素冷清,染上了桃粉之色,四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城内一间茶楼,此刻内里正有说书先生娓娓道来,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的茶客是屏气凝神专注无他顾。在这其中,一个着青布衣面容清秀白皙的少年正一粒粒数着瓜子往口中送,目光却始终落在前方说书先生身上,随着他举动而神采变换。

      “阿琅,这书你已听了数回,怎还这般投入?”同桌另一侧的少年瞧着比方才那少年被唤作阿琅的大个两三岁,眉眼间有着别于阿琅的爽气,面容也清俊英朗,此时似无奈似懊恼地开口。

      “嘘,别吵。”

      换来这样一句苛斥,少年有些泄气,“阿琅,你爹娘若是知道你去我家根本不是寻阿娇妹妹说话,而是扯了我出来听说书,下次可就要禁足了。”

      “你若不露馅,谁人能知谁人能晓?”温琅将手里一把瓜子扔回盘里,气恼地瞪了对方一眼,就是这一眼,才终于显出女子的娇态来——原来这温琅便是颍阳城太守温行家长女,平日里不爱红妆,倒对那些奇闻异事乃至时局战事颇感兴趣,而与之同行的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颍阳首富严家嫡长子严宥,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温琅的未婚夫婿。

      这个时代尚无后世那些对女子的拘限,于男女交往上亦无大防,甚至有众女追捧一名男子誓不他嫁的例子。所以温琅才能够如此轻松地与严宥相约而行。

      “哪里是我……”在温琅一句“被你搅和得没了兴致”的同时起身向外后,怏怏追上去的严宥无辜申辩,可是温琅却抬手制止了他。

      眼前一辆华贵至极的马车吸引了周围人们的注意,这辆马车以百年古树整木制成,雕艺精致华美,且引车的四匹骏马体态高骏精神昂扬——在这战乱的年代,这般品质上乘的马匹可不多得,非名门世家不能拥有。待目及马车上方悬挂的一面绣旗,上边王家的标记赫然醒目,人们目光中顿时多了几分了然。

      琅琊王氏,绵延百年的世家,才子佳人辈出,在这乱世之中享有极高的名望,可谓世人仰望之存在,为世人之精神领袖。

      在众人仰慕恭敬的注视下,跟随那马车的王家家仆各个面色如常不见喜怒,对这一切似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也因此,众人的目光愈加炽烈尊崇。

      就是不知道这车里坐着什么人?

      这个念头尚在温琅脑中存留,她抬头望向那马车,也就在同时,那车帘被一只莹白如玉纤细的手掀开一角,一双清澈却冷淡的眼眸与温琅视线相触,在那眸中飞快闪过一丝诧异,很快帘子重新落下,阻隔开了两人。

      “怎么发起呆来了?莫不是被王家的架势震慑住了回不过神?”严宥伸手在她眼前晃动,才终于在她失神良久的眼中看到一丝回复的神采。

      温琅一颗心砰砰跳个不停,她忘不了刚才那一瞬间的惊诧:那车里坐着的姑娘,与自己却有八分相似!若不是她的神情太过冷漠,恐怕说八分还保守了些!

      “我没事,回去吧。”她敛定心神,佯装无事轻松道。

      温府坐落于城西,四周多为颍阳城中有些权势钱财的人家,但在这里居住的只有发家的寒门子弟,还有一些如温家一般能够勉强跨进士族门槛的家族——原本温府是要建在城东士族云集之所的,但那些士族并不瞧得起温行这个寒门出身的太守,无论如何也不愿与他家共居一地,甚至还放出话来说若是温家也落于城东,那他们就全部搬走给温家腾地方。温行得罪不起士族,只好妥协将温府建在了城西。

      严宥将温琅送回温府,只在厅中用了盏茶便告辞回去。莲芯送走严宥回头,冲自家姑娘挤挤眼睛,“姑娘,严家大郎对你可真好,同一出戏陪你听了好几回,都没有嫌烦呢。”

      “胡说,他明明早就嫌烦了,不过不敢说罢。”温琅想想那呆头呆脑的严家大郎,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说嫌烦吧?温严两家从祖父开始交好,她与严家兄妹也算是从小相熟的伙伴,哪知忽然严宥就成了她那劳什子未婚夫……

      温琅拧眉苦恼,怎么办,她一点也不想嫁人。

      “姑娘!有贵客来家,夫人令老奴唤姑娘前去一见呢!”这声音温琅早已听得再熟悉不过,一扭头果见随声之后迈进门来的林妈妈。

      “贵客?妈妈可知是何人?”

      “是姑娘的表哥,夫人长姊的独子,正巧路过颍阳城,便来看望姨母……这位表少爷,如今可是王家的护卫,那周身气度,还比我们这颍阳城里不少富贵人家家中的郎君强上许多呢!”林妈妈忍不住为刚才所见咋舌,心道,也不知以后哪家的姑娘有这么好的福气,能嫁给这样的郎君!

      温行坐上太守这个位子不过半载,从前一直窝在偏僻的一个叫做凉县的小地方当县令,要不是蛮人攻打颍阳城杀死了太守,恐怕温行就还待在那处不得翻身呢。也因此温家的家仆,大都没见过大世面,当初来到颍阳城,还曾为颍阳的繁华迷了眼睛,差点闹出笑话来。

      如林妈妈所说,温琅的这位表哥确实算个人物。

      温琅方跨入门内,便注意到了一旁挺拔而立的青年,脸庞稍方,浓眉大眼,正目含亲善地看向自己。

      “琅妹妹。”

      他的声音也低沉浑厚,温琅一听便觉出这习武之人的不同来,瞧他体格身形,恐怕还真有几分本事。

      “琅见过表哥。”

      这兄妹二人互相礼貌问候,感动得一旁的温夫人眼中沁出泪花来。

      温夫人出身贫寒,幼时家中是方圆十里最穷的人家,父母为了家里能揭开锅,便将长女卖给了士族人家做婢女。哪知后来战乱,那户人家在出门访友时被歹人劫杀,温夫人那作为婢女的长姊便不知所踪了。后来,家中父母早已亡故,几个姐妹各自嫁人,而家中唯一的男丁早年参了军如今亦无下落……直到今日之前,温夫人都以为长姊早已在那年毁身歹人刀下,哪知竟有一番不同寻常的际遇,为王家人所救,成了王家的婢女,还嫁给了王家一位管事!

      这年头,贫苦人不如世家仆,拥有自由身却不能吃饱穿暖,反倒每每羡慕那些世家的奴仆穿着齐整更饿不了肚子,恐怕若是王家放出话来要收家仆,这些早已衣食不保的百姓便一个个争先恐后扑上去了。

      也因此温琅羡慕习武之人,那些才气非凡能书善画的郎君,在这乱世又能有何作为?若是贼人将刀架到他们脖子上,兴许还有人会吓得尿裤子罢!也只有习武之人才能杀敌保国,才能还大楚一个太平盛世呀!

      早前在茶馆里听的便是那战国时期诸公子的故事,又常听旁人道当世之乱,言语中对一名唤姜樾的年青人颇为推崇,温琅便留意起关于这人的传说,皆如能在敌军中杀个七进七出而毫发无伤、又能不费一兵一卒劫获敌军粮草、还将鲜卑人逐离大楚国境使其数月不敢再犯……这样的本事,或许与说书人口中的白起、孙膑也差不了多少吧?温琅有些天真地想。

      这样匆匆的,又好几日过去。

      温琅照例托了寻严娇耍玩的借口,扯着严宥去茶馆听说书。因着北边战局不定,这几日说书也有了新的内容,不再总讲战国时的故事,也时常涉及些北方的事儿——至于真假,温琅是不苛探的。

      “阿琅,你说,若是那夷人一路南下,攻到颍阳来怎么办?”严宥神色紧张。

      温琅鄙视地觑了他一眼,“大楚将帅颇多,又怎会任夷人破我国门一路杀掠?大郎你多虑了。”

      “说得也是……”严宥有些不好意思。

      看着明显松了口气的严宥,温琅心中叹息,这外贼易退,内鬼难防啊!如今的皇上昏聩,任由魏浚奕一个太监使唤得团团转,把各大世家防得比防夷人还厉害,生怕已享誉颇高的王谢会将自己这个皇帝拉下马……

      温琅甩甩头,不去想这些。

      管他乱世也好,治世也罢,只要她与爹娘能好好地过日子,便都与她无甚相关了。

      可这时茶馆外头跌跌撞撞冲进来一人,连带扑倒了靠门边的一张桌子,桌边的人跳起来,又勾掉了邻桌上摆着的茶水壶。

      “啪呲”一声,说书戛然而止,茶馆内瞬间陷入寂静。

      待看清来人模样,温琅一下子弹起来,迈上前将那人扶起来,“莲芯?!出什么事了?!”

      莲芯虽早先还梳着精致完好的发髻,但这一路冲撞而来,早已凌乱不堪,看见拽住自己的是自家姑娘,这眼泪便落了下来,“姑娘!快回去吧!老爷要休了夫人!”

      温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拔腿往外跑。

      “哎!等等我!”严宥紧跟着也冲出去。莲芯的话同样叫他骇了一跳,温太守与夫人是共贫苦患难的夫妻,相互扶持才走到了今天,他甚至听说当初温太守举孝廉时上下打点用的银钱,还是温夫人典当自家祖传的碧玉换来的……怎么如今却说休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休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