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十八 ...

  •   主意已定之后她派人立刻去接段镝之,时已深秋,一个月后得到消息说段镝之旧伤复发,队伍只能慢慢走。但段镝之听说宣召她是为了领兵作战之后,立刻遣人带了她的初步想法回来呈上朝廷—朝中有些恨她的,认为这简直是翻天的嚣张跋扈,还没议定让你带兵,你就开始作战计划了!可恶!可恨!

      他们在内廷会议上表示启用此人实在有违,有违之后的部分还没说出口,曾静昭直接把手里的杯子掷了出去;若不是她出手时还是顾忌了朝臣的颜面,杯子肯定准准砸在那人头上。“朕只说最后一遍:当此国家危难非常之时,用非常之人。如果你们谁能举荐更好的人选,就快说。说不出来,此事就不必再提。上战场去,”她想说去赴死,立刻觉得不吉利,“去保护大魏的不是你们这些人。”

      她此刻坐在御殿上,听着朝臣们议论的激烈,觉得讽刺。一开始反对启用段镝之的,出征之后说风凉话的,接连胜利之后还在议论一旦得胜归来要怎么处置段镝之、是否还要把她继续圈禁在玉门关附近、还是换个地方的,还是要不要减刑、要不要奖赏、要不要优待,都是你们。要是天生不爱权力,怎么做得这皇帝宝座?她越来越想逃离。

      朝臣争论的激烈,她又开始走神。最近不知为何总是觉得焦虑,经常想起以前的事情—其实段镝之走后这几年,她哪有一天不是被回忆和愧疚所折磨呢?段镝之整整走了一个半月才到,这还是她不顾自己的身体强行赶路的结果—她躺在马车里,被悄悄的带进皇宫—本来要该送到她自己原来的住处,但校事府需要整修。曾静昭忧虑她不能得到好的救治,一意孤行把她带回宫中。夜里一到,偏殿里整个太医院都在候着。她想进去看看,又怕打搅太医们检查诊治,只等在外坐立不安的等待。

      刚才瞥见她发着烧被抬回来,担架上的那个人是那样消瘦。

      过了好一阵子,众太医出来跪在她面前,说段镝之伤势如何,如何补救。她听得心惊肉跳,口中喃喃自语,“走的时候不还。。。”太医们又说要如何给她将养和进补,大概能养到什么程度。曾静昭立刻下令,将太医院的奇珍药材一概供给段镝之养伤。太医们唯唯诺诺,她想问,又住了口,太医们不知所措,抬起的头又埋了下去,她道:“。。。她大概什么时候会醒?”太医们说这说不好,既可能一会儿就醒了,也可能睡到明天。

      “陛下还是保重龙体。”只好将人手留下,自己回去睡了。梦里一会儿梦见段镝之好了,一会儿梦见段镝之死了,醒醒睡睡,一身的汗。

      第二天早朝一散,皇帝罕有的把事情全部撇给梁烈,立刻回来看段镝之。没想到老远就听见一阵忙乱。九五之尊直冲进殿去,看见地上的血,吓得魂不附体,立刻挤了进去。太医们见她急了,也不敢围着,立刻散开。她看见段镝之面色惨白闭着眼仰面躺在床上,气息微弱。“怎么回事?”她压低了嗓子,语带嗔怒。太医们还未开口,床上段镝之哑着嗓子道:“不要紧的。。。经常这样。。。”

      一挥手众人散去。曾静昭伸手拿着手绢给段镝之擦去额头冷汗,自己的手却都在抖。“。。。”她看着段镝之这样子心痛的几近死去,喉头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段镝之说完那一句话之后又闭上眼不发一言,用尽全身的力气去忍疼痛—这倒佐证了她对自己流放生涯的预计:她要真的带着这一身的伤和流放路上落下的病在那样的环境里呆着,她大概活不到四十岁。

      曾静昭擦完了汗,还想找些什么事做来化解此刻的尴尬和内心的负罪,四下环顾间,看见段镝之裸露在外的右手,缠着绷带;她小心掀起一点被子,看见段镝之的手腕,看到那里更加厚实的绷带和扑面而来的冰片与麝香的气味。

      想到晋王那一剑,她整颗心又好似被人戳了一刀一般。她恨晋王,近年来努力借机赏赐他,以期渐渐喂肥喂病,来日一发赏了什么发物,生生吃死他。

      她伸出手指去抚摸段镝之的手腕,段镝之却费劲的挪了挪手腕。曾静昭的心霎时掉在了几近封冻的冰湖里。

      “这些年。。。”她深深吸气,“对不起。”说着埋下头去,泪水夺眶而出。段镝之想说话,却咳嗽起来;曾静昭想去扶她坐起来顺气,却误碰锁骨处的旧伤,段镝之更是痛得不得了:曾静昭只觉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这当真是她的地狱了。

      “你别忙了。。。”终于折腾了半天,段镝之努力坐起来一点,曾静昭眼疾手快给她背后垫了两个枕头。“。。。我只是。。。路上累了。”曾静昭几乎不敢看她,她想找点什么话说,说自己愧疚,说自己备受折磨,说自己想趁此机会让她洗脱一部分罪名,来日等自己退位了,再去接她,从此不问世事;可是她说不出口。

      我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呢?是我为了保全自己和德昭将一切罪名加在你身上,甚至在御史台的撺掇下、为了将自己的名誉洗干净些,又将之前的几个无头案都算在你头上;也是我如今满朝文武无一能人,又将病中虚弱的你召唤回来,宫中将养,准备派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打仗。

      纵然我想过报答,实则一直在亏欠,我有什么资格再给你许下诺言?

      她正准备开口问段镝之这些年过得如何,段镝之却开口问道:“我的刀呢?”她抬头看见段镝之的眼神,很虚弱,很疲倦,却不冰冷,像是很多年前躺在自己寝宫的地毯上睡着的那个人,或者说只剩半条命的那个人。

      “在。。。你府上存着。”“哦?”“我一直希望有朝一日,你能回去拿。”段镝之无声的笑了笑,笑意被疼痛攫取,转瞬即逝。“我怕不能。。。一直住在。。。宫里吧?”曾静昭以为这是段镝之怨恨自己的一种表示,“也许吧。。。朝臣们大概也要闹起来的。”“是啊。”

      你为何还在这里推波助澜?

      “要是这样,等你好些了,校事府整理出来,我就派人送你去。让太医院每天都给你派一个值班太医守着你。”“好。。。快些养伤,早日出征。”“。。。”曾静昭想说千万保重、千万别死、千万别受伤等等之类的话,又觉得此时说起来恍若虚情假意。假如段镝之真的恨自己,自己此刻说什么甜言蜜语抑或悔恨难当,再段镝之看来也不过是给颗糖吃引诱她去卖命罢了。

      “你想要什么,都派人报给我。我到时候。。。我派之前的那些人去保护你。”

      段镝之笑了一下,点了点头。在曾静昭看来她笑得甚是轻蔑。她认为这自然是自己咎由自取,像个意外害得丈夫受重伤的妻子一般,堂堂九五之尊凄恻的坐在床沿,眼睛红着,怎么也褪不去。

      突然段镝之伸过手来牵她的手,也许因为疼痛,段镝之气力不够大,像小孩子努力牵大人的手,只能牵到手指头。她觉得惊喜,抬头看见段镝之费劲儿的对她笑:“放心,我们会胜利的。”

      数日后段镝之就搬回自己府上居住。镇日研究军事,努力养伤,曾静昭几乎把整个太医院的补药都供给她用。要是能给她换一副身体,皇帝愿意付任何代价。段镝之因为养伤的缘故,绝少离开旧宅。曾静昭忙于政事,也没有时间去看望她,也需要避嫌。她对段镝之养伤期间的一切了解,都是派去的校事们监视的结果—她不想这样,可是她能派的她唯一放心不会伤害段镝之的,就是这些段镝之的前部下。段镝之也绝少和她交流,既没有消息带,也没有公务带。她只是每天听着校事们向她报告,段镝之今天看了什么书,又在宅子中拿着什么旧物看了半晌,又努力练武几次,气色如何,情绪如何。

      如此养了两个月,段镝之渐渐好了起来,离她应该出征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正月,段镝之时隔三年之后再登朝堂,公布她的作战计划和作战需要。朝臣们再见这个杀人凶手,倒不觉她像以前那样仿佛一只猎鹰了,更像是一匹孤狼,既不需要朝臣的赞许或恐惧,也无意把他们当作食物。

      计划通过,朝廷发出命令点兵。她还要带一部分京畿地区的卫戍部队走。不日就要上路。为了给这支肩负朝廷希望的军队壮声威,皇帝特意大操大办了出征践行的仪式。又借机给段镝之打造铠甲,配备粮草,俨然一副此役不胜就国破家亡的严肃。她还特意给段镝之配了大红的披风,图吉利。

      走的那天,段镝之没和她说什么别的话,像正常君臣一样告别。出城门时,曾静昭站在城楼上送,眼见她骑着马穿着大红披风,突然回头看了一眼。她看自己的眼神仿佛非常眷恋,非常忧伤,仿佛在看阔别几十年容颜已老的恋人,仿佛在看饱经战乱荒废破败的故乡。

      闭上眼,那眼神还很清晰。

      “陛下!禀陛下!前线捷报!段将军所部大破焉耆!如今匪患已除!”她猛然睁开眼,笑意爬上眉梢;朝臣们纷纷向她道贺,她开口问:“镝之怎么样?”高兴的已经忘记避讳了。

      飞马来报的人说捷报上没写,是破城之时立刻派人送来的,路上一点没耽搁,大概来不及写段将军如何。她稍微有点失望,但还是赏赐此人,又传令嘉奖远征军。正议论时,外面又来了一骑远征军专用的信使,那人身上背着袋子,入殿只道一句“启禀陛下”,便噗通跪在地上,低着头将背上的袋子奉上。众人不知所措,太尉上前打开袋子,看见一个土陶罐子和一封军报。曾静昭预感不祥,急切命令太尉念。

      “启禀陛下,远征军主帅段镝之将军于焉耆城中战斗时被敌军士兵所伤,于破城当夜不治身亡。罪臣遵将军遗嘱,将遗体火化,骨灰送返京城,由陛下处置。罪臣李嗣邺。”

      曾静昭霍然站起,一步一步从御座上走下来,抱起地上的土陶坛子,紧紧搂在怀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十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