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卷一08、初见蓬莱 ...

  •   08、初见蓬莱
      我将炎先生墨宝给午嘉锡带走了,原本心满意足,就仿佛了却了我自己一桩心愿;第二回去还礼答谢时我心情畅快,没有一点点警惕,好似默认上一回碰到程镜玄纯属极为巧合的意外,再不可能如许不幸了。
      结果当我看到炎先生和程镜玄一前一后有说有笑,看样子拆不开的时候,后悔没提前问清楚蓝大哥姓程的在不在,已经太晚。
      我只好东拉西扯说我朋友拿到炎先生的亲笔之作有多么兴奋,规划下一回做一种新的糕点,再无缘无故往神农分苑跑一趟。

      退出常言院我就抓蓝大哥气恼地问:“蓝大哥,程镜玄是不是天天都和炎先生在一起?”
      “你说程先生啊?他近日都住在神农苑。不过也不是都和炎先生在一块。”
      “好。”我拍拍蓝大哥手臂,“我有事想单独和炎先生说,下回我来的时候,麻烦你帮我望好风,他要是还在,我就不进去。”

      蓝大哥很善解人意啊,他把我的话准确分析出了重点。第三回我出现,他好似肯定我的运气般鼓励我说:“快去吧,炎先生刚好一个人在小亭子里坐着呢。”轻撵我的背,我就脚步轻快地被推进去了。
      然后……炎先生是一个人坐在亭子里不错,我高兴得忘乎所以跳转了一个圈,就发现某处的阁楼上,程镜玄坐在窗前看书。
      我刚跳得抬起来的脚就轻轻落下了。
      我猝然间灵醒了——蜀山姓程的堕仙还能有几个?如果没搞错的话,我五岁的时候,应该就是这个人,从山坡下,飞了一把剑,准确地插进了老虎的心脏,又看也不用看,施法掩盖了三个大活人的生迹,瞒过所有围着他转的妖魔。
      请问他的听觉能比视觉更差吗?一个院子的范围能比他的听觉范围大吗?
      炎先生却已看到了我,笑着招呼:“哎,冰杨?”
      我像猫走在深夜,安安静静乖巧上前,脱下篮子,带着做贼不能自首的痛苦心情和炎先生谈天说地瞎扯皮。
      坐忘时光流逝,聊来聊去不知道怎么回事,变成了“我就是喜欢神农苑,我就是来逛逛”,我提起对忆阁的好奇,炎先生还说能带我进去玩玩,我推辞了……
      出了庭院我又恨恨地拉住蓝大哥问:“蓝大哥,程镜玄怎么还在,我不是说他在就别让我进去吗。”
      蓝大哥没有一点严谨的自觉,一脸不理解地反问:“你不是就想和炎先生单独说话吗。说了吗?”
      我欲哭无泪,订正提示道:“我说‘只要程镜玄在,我就不进去’,你记得吗?”
      “他没和炎先生在一起了吧。”蓝大哥毫不理解地责难我道,“我明明看着他在书楼里的。难不成你要等他回擒天殿,那得等几个月了。”蓝大哥一言如在我头顶劈了一道雷,“他在苑里是肯定在的啊,他就住这儿啊。”
      我不得不怀疑起整个神农苑都处在程镜玄听觉范围笼罩下。

      终于到了第三次复访,也是我的第四次神农苑之行。这一回我收获颇丰。我跟着炎先生进入禁足阁的忆阁见识了形形色色的记忆瓶,头一次了解了禁足阁最神秘的能获取人记忆的方术,原来就是堆分门别类存放的瓶子。听闻这些瓶子中的记忆只能读取一回,一旦记忆被人读取,瓶子将变成普通材质,失去法效。因此记忆瓶是禁足阁的宝物,有专人看护、专人解读。忆阁门外还有神龙巡守。解读记忆瓶的记忆很考验人的心智和悟性,有的记忆瓶因为阁中无人有信心解读,就得长久存放下去。
      上一回我谦虚推让不入忆阁,这一遭我却是主动求着炎先生带我去的。因为我醒悟到,无论能不能看见程镜玄其人,都不影响他的实际存在。禁足阁亭台水榭曲径回廊,楼高百尺层峦叠嶂,我理所当然怀疑程镜玄在我看不到的地方。
      只要他还在庭院的某个或高、或低的角落,露天言谈就让人格外疑心能给他听了去,只好灵机一动期待忆阁机密之地能有些隔音的壁垒,尔后发现,禁足阁毕竟是凡人做主,就连机密处所都防御薄弱。
      也是啊,以凡夫俗子的方术想防住妖魔仙灵观微?那不是吃饱了撑的白费劲吗。难怪传言禁足阁颇有名望的史学士子琴诗航死于反观微术。那可是用命来抵的啊……
      当下显然没有人用命来为我设隔音阵屏,我只好拉住炎先生的衣襟,一直拽到墙角,半拱手遮住外面射进来的光,就当把所有危险都屏蔽了,满面虔诚加为难地说:“炎先生,抱歉,其实我来这好几回,不是来玩的,我是一直想告诉您……我请您帮我写的诗……是送给一位魔界中人,不是哪个仙派的朋友。本来我早该说实话,但是……您千万别告诉给程先生知道,我就怕他知道呢。”
      炎先生愣了一小会儿,表情很无辜:“放心,我不说。”我们走出去几步,背着手的他终于醒神大悟,回过头来,问,“冰杨,你就为了说这一句话,跑了三趟?”
      “啊。”我傻傻地点了个头,“我不想骗您啊。”
      炎先生又是一愣,既而敲着腿,大袖上下晃着哈哈笑了起来:“冰杨,多大点事儿……你这孩子,还真是……”
      那一刻我都发觉我诚实得感人。

      好在午嘉锡也诚实守信。一年半的时光,但凡有丝蔓的新消息,他无不传递到位。也可见,程镜玄的确被我成功防住了,不然午嘉锡那头哪能一切正常。
      听说丝蔓自从同我师父一战之后,再没有过过好日子。可想而知,一个魔女失去了法力,在弱肉强食的魔界,要保证生存,就必须放下尊严、放弃过往所有的骄傲……也许上天还是公平的,我对她的好奇也渐渐遗失。我更多地只想提升自己。

      终于到了十八岁,我觉得以我的实力,足够把自己推入蓬莱凶恶的虎口、开启更正式的磨砺之旅了。因冬剑山门想进蓬莱的只有我一人,梓云师伯约了三姐冰榕一块送我前往应考。

      一朝踏足蓬莱,我竟为蓬莱岛上新奇的草木、充满童趣的花果所吸引。
      书中描绘的蓬莱,不是仙气十足就是精秀华贵,没想到也有野趣。不过门派的严肃氛围倒是与想象接近。
      北溟环境的险恶似比书上描述的更甚。
      蓬莱位处东海北域,环周百里有高可蔽日的巨浪,如同不可逾越的森森牢壁,死死锁住这一域春暖花开的世外桃源。整片溟海都是黑色,海水是玄水,浪起只似丘陵,也已气势磅礴,更何况是乌浪滔天?
      浪水峰位至高处,有着厚厚的围距,如同雄伟的山脉连成高原;内还有深谷,落差巨大,出了谷又是重峦障眼,不明边界所在。
      仙岛近域则水位低洼、平静如“高原”外。冲天的浪壁离岸有相当距离,在海岛沿岸,只能远远看见移动的高峰边线渐隐、来来去去,甚至连声音也听不到。近处的浪头拍打礁石,似比远处的还有力。

      修行等级过低的仙灵都无力通过溟海的险阻区域。蓬莱弟子们在闹腾的小花小浪上比武试剑的生活,在他们而言是梦幻。于中原陆上半得道的修行人,蓬莱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境。
      我也只有在师伯和姐姐的扶住下,第一次御剑飞过北溟上空。
      我被指天咆哮的惊涛骇浪所震慑,眼见那一柄柄玄铁剑分身无数、剑气刺上天来,身子不禁一晃。梓云师伯在旁托稳我,沉声道:“别看!”三姐也揽住我腰道:“看前面!”
      溟海的浪力非一般修仙人能承受,水仙掉下去也会伤及五脏六腑。而东海北溟万里,有百里汹涛,看久了暗玄色的波浪,就像看雪雪盲一样,视觉判断力大为下降,因此吃过亏的人可不在少数。师伯和三姐从进入浪声忽而提高了数十倍的海域开始,就没放开过我的手臂。
      当春暖花开的海岛徐徐进入眼帘,我都差点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第一次竞考的情形没什么特别,过程也较为顺利,成功也来得不意外。
      毕竟我这两年太专注了,一心一意奔着这个从未有过好感的门派而来。
      什么也不多想,心中只有功法,眼目唯见锋芒。
      要的,就是没日没夜努力进取的生活。
      能麻痹我的,只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和誓战到底的激情……

      让我意外到难以忘怀的,是一段白色的身影。
      “寒门”弟子竞考在普通的校场平台进行,程序简单,百来余竞考弟子抽签按顺序上场展示武艺,坐在点将坛和浮云上的十余名督教师傅看完打分,选出平均分数最高的二十人,再一一叫上场,此时就有督教师傅出来跟他们过招,每名弟子都试完之后,督教师傅们围起来商量二十人的去留,留十个、退十个。
      我和师伯、三姐提前一天到,在落华仙境宾客居住了一晚,第二日一大早就到校场等候,自然看到前来瞧热闹的蓬莱弟子三两成群、散落满场,也见到来得早的督教师傅们。
      我从来没有打听过蓬莱仙班内幕,可师伯和三姐心头哪能不清楚。
      前来打分的督教师傅都是有意近几届多招新徒的,给他们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好些蓬莱弟子读完仙班之后,跟的就是他入门竞考时考教他的师傅。

      由于底层仙民泛滥,再加上上层仙族积极生养,每年需要拜师的弟子一箩筐一箩筐的,花千骨那个时代尚存的师门单传风气如今早已作古。像青园师父这样从小把我拉扯大的才谓为“师父”,尔后门派中教导武艺、指点修行的仙长们,都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傅”了。门中师承脉络多而杂,以至辈分难以闹清,日常面见师叔伯带姓称“师傅”都是合礼数的。师长们只收有一名弟子的极少,通常都弟子成串,只有仙级高的师傅挑,徒弟会少些。
      师傅还可以换,师徒三方都同意就行。不过大多数换师傅是从低往高换,通俗解释就是:先跟仙级低的师傅学几年,争取在比武剑会中取得更好的名次,没准就被仙级高的师傅挑中……如果不遇师傅闭关隐居或出什么意外,大半弟子会跟一名师傅到底,因为高层的师傅不常加收弟子,不能往高处走的弟子或留在原地,或学到师门认可的程度,就回家去了。所以起步的师傅也可能是唯一的师傅。
      前来选招新门生的督教师傅们,论仙术都在中层,他们即将成为新弟子们在门派中的起步师傅。

      梓云师伯和三姐那么疼爱我,岂能不为我动脑筋,牵我上了校场就往点将坛的方向凑近——看看有哪些师傅啊,能不能遇到个聊上两句的呀,打听打听哪位师傅最抢手呀。
      我哪知道她们心中的小算盘,光干看着坛阶上和另一名师伯聊天的白衣师傅,笑傻了。
      我当时内心就反复飘着几句话:
      这是蓬莱吗……
      这是蓬莱吗!
      这是长留吧?

      白衣师傅除了长发有大波浪之外,整个就是一现实版的长留尊上!
      哎哟喂,他旁边站的那师伯还有张世尊摩严的脸!
      四面稀疏来往的、影响画面感的弟子师长全被我忽略了。
      我已经完全入戏,心中爆笑到忍不住拍打三姐的手臂。
      三姐疑惑说:“冰杨你笑啥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卷一08、初见蓬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