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口头流传的鬼故事 ...


  •   中国自古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认为人死后仍可继续享受富贵,所以我们每年都要给自己的祖先或者亲人焚烧冥币和纸扎祭品,就希望逝者可以在阴间享用到。

      按照明月家里的习俗,有四个时间节点是可以给逝去的亲人焚烧冥币的,分别是春节、清明、中元节、中秋。春节不用多说,阳间的人要过年,阴间自然也要过节,不多烧点钱哪够买年货;清明本就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所以大家也习惯在这一天上山给亲人扫墓。

      中元节,俗称鬼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传说这一天地府会放出全部的鬼魂,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这一天大家都会进行祭拜活动。

      而七月又称鬼月,因为阎罗王会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早几年实行土葬的时候,大家都是去山上的坟地给亲人烧纸祭拜,可是近几年流行火葬后,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墓地,再加上人口的流动性,所以一到祭拜的时间点,夜里在十字路口都会看到一个个的小火堆。

      那都是现在的人没法赶回家中给亲人上坟,或者亲人的骨灰已经撒向大海湖泊,只好在十字路口给亲人烧纸,聊表心意。而之所以选择十字路口,则因为这里是阴阳交接的地方,也有人认为十字路口是鬼魂南来北往的地方,在十字路口是为了方便邮寄。

      在十字路口烧纸也是有讲究的,冥币一般要在一个不封口的圆圈里面烧,圆圈不能封口,不然去世的亲人就会收不到。在圈里烧纸之前,还要将几张冥币仍在圈外面,意思是打赏过路的小鬼,不让他们抢你烧给亲人的纸钱。

      说了这么多的废话,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冥币的鬼故事。故事发生在清末,那时候市面上流通的钱币是铜钱和银两。

      相传有一个卖饼的老婆子,祖传的手艺,靠着卖大饼养活了一家上下六口人。卖饼的时间长了,遇到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就多了。

      那时候卖饼的老婆子还年轻,刚刚嫁人,每天早出晚归就为了多赚点银钱,她男人是个读书人,身子骨弱,干不得重活。

      刚开始出去卖饼的时候,女人每天回家都很高兴,口里哼着小曲干着家务活儿,晚上必在油灯下把赚到的铜钱数一遍。

      可是接连几日,读书人发现妻子回家后都会眉头紧锁,做家务活儿时也不再唱小曲儿了,晚上数铜钱时也不像从前那样叮叮当当作响。有时,女人还会盯着钱袋子发呆。

      开始读书人以为妻子的饼卖的不好,可是,观察了几日发现,妻子每天做饼的数量和最开始是一样多的,而且每天都会卖光;后来读书人以为妻子有了什么烦心事,或是愁苦家中的银钱不够,于是平日里对她更是温柔体贴。

      这一日,读书人见妻子卖完饼回家后仍是一副愁容不展的模样,终于决定好好和妻子谈一谈。女人见丈夫起疑,心下犹豫了一会儿终于道出实情。

      原来,接连十多日她卖的饼钱都对不上,而且每日相差的数量还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她担心不但赚不到钱,弄不好还要折本。

      女人特意和丈夫讲述了自己的疑惑之处,开始她以为是自己算错了账,所以第二天卖饼时,无论是谁来买饼,她都会仔细数一数铜钱的数量对不对。

      其实一个大饼就五个铜钱,拿在手里就看得出来,根本不用数的那么仔细。可即便是这样小心,那天晚上回家,女人发现自己的收益又减少了,而且比昨天少的还多。时间长了,女人也发现了铜钱变少是有规律的,每次少的数量都是5的倍数。

      这就意味着,不是给的铜钱少了一个、两个,而是卖的饼有人没有给钱。可是,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女人最近才会如此忧愁。

      读书人听了妻子的讲述,也觉得惊奇,于是接过妻子递过来的钱袋数了起来,果然又少了60枚铜钱。

      “咦,这是什么东西?”读书人指着和铜钱一起倒出来的黑色纸灰问道。

      “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最近钱袋里总是莫名其妙出现这样的东西,也许是哪个人的恶作剧吧。”女人还在忧心今天铜钱又少了的事情上,根本没有在意纸灰的事情。

      可是读书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详细询问了妻子钱袋中出现纸灰的时间,意外的发现竟和开始丢钱是同一天,于是读书人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第二天女人再次出摊,读书人教给妻子一个办法,让她在饼摊前摆一个脸盆,所有买饼的人要将铜钱扔进水中。女人不解,询问丈夫,可是读书人只是摇着头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那天,所有到女人摊前买饼的常客都奇怪的问女人这是怎么回事,可是女人自己也不知道丈夫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只能对客人们笑一笑。

      快到晌午,买饼的顾客越来越多,但是女人按照丈夫交代的话,不管客人有多少,都坚持一定看着每一位顾客将铜钱扔进水盆中。

      看着一枚枚铜钱沉入盆底,女人的脑中回荡着丈夫的话,“放心吧,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办法去做,保证你今后再也不会丢铜钱了”。

      “这是饼钱!”一个常来买饼的熟客准备将铜钱塞进女人的手里。

      “不用给我,扔进水盆里就行了。”女人一看说话的正是常来买饼的大嫂,于是指了指摊前的水盆对她说道。

      买饼的妇人给了几次,见铜钱没有塞出去,于是将铜钱往地上一丢抱着大饼就跑没影了。

      女人觉得奇怪,从地上将铜钱全部拾起来,一枚一枚丢进水盆中,却没见铜钱沉入水底,铜钱在水面打了几个浮漂,转眼工夫就变成了黑色的纸灰。

      买饼的人群中发出一声声的惊叹,一个老妇人好心的告诉女人,这是有鬼拿着冥钱来她这里买饼呢,同时还告诉了女人一个可以找到这样黑心的鬼的办法。

      这一天有好几个常客都不见了身影,女人这才明白丈夫的办法。铜钱是有重量的,放入水中就会下沉,而冥钱则是轻的,漂在水上没一会儿就现了原形。

      第一个鬼从她这里成功买到了大饼,鬼鬼相传,到她这里买饼的鬼越来越多,她差的铜钱自然也越来越多。这下子倒好,那个跑掉的鬼心虚不敢把铜钱放进水盆中,但是她回去肯定会告诉其他的鬼,计谋被拆穿,自然再也没有鬼敢到她的饼摊前糊弄她了。

      后来,女人的丈夫果然考上了秀才,她也生了一个儿子,把女人的婆婆高兴坏了。可惜好景不长,女人的丈夫得了重病故去了,她只好重操旧业,一个女人奉养婆婆、教养儿子,很不容易。

      好在她的儿子争气,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还娶了一个贤惠的媳妇,很快女人就当了奶奶。儿子劝女人不要出去卖饼了,在家里好好歇一歇,可是女人忙碌了半辈子,根本不想在家里待着,所以,她照样每天推着小车出去卖饼。

      这天夜里,女人打开钱袋准备数一数白日里赚的铜钱,忽然发现几片纸灰从钱袋中飘出。女人心下一惊,同时又想起了丈夫曾经给她出的主意,心里不由又怀念起丈夫。

      第二天一早,女人将一卷红线和一根针藏在袖中,这个找鬼的办法是当年在她摊前买饼的那个老妇人告诉她的,女人准备试一试。

      女人卖了这么多年的大饼,她的客人都是附近的住户,算是常客了,昨天唯一一个陌生的面孔就是一个年轻的小媳妇。

      日头才刚出来,这时候买饼的人并不多,远远地,女人就看到一个穿着白衣的小媳妇往她的摊前走了过来。

      “给我一个大饼。”小媳妇说话温温柔柔的,知书达理的模样看着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你这每天买饼都给谁吃呀?”女人心下起疑,遂问道。

      “家中尚有一孩子,我奶水不够,只好给他买些饼充饥。”小媳妇忧愁的回答道。

      “这样啊,那你可要仔细的将饼掰碎了喂他!”女人将饼递给小媳妇时,趁机将穿着红线的针别在小媳妇的衣摆上。

      小媳妇离开后,女人就顺着红线一路跟在这个小媳妇的后面,越走越远,渐渐到了荒郊的一处坟地,而红色的线则一直延伸到一座新坟里。

      女人上前仔细一看,从碑上的名字看,坟里埋葬的是一个小媳妇,女人正在端详碑上的字,忽然听到一阵婴儿的啼哭。女人战战兢兢的趴在坟头细听,越来越肯定,婴儿的啼哭来自于她眼前的这座坟冢。

      按照墓碑上的提示,女人找到这座墓所属的人家,经过打听,她才知道这家的媳妇刚刚因为难产去世了。

      女人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这家人,这家人惊疑不定,最后决定亲自上坟头去看一看,果然听到坟墓中传来婴儿的啼哭,于是这家人就找了几个壮汉将坟墓打开一探究竟。

      随着崭新的棺材被重新打开,里面的景象也展现在大家的眼前。棺材中葬着的媳妇手中握着一个大饼,她的身旁躺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而婴儿身旁还有半个没有吃完的饼。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口头流传的鬼故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