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战国的姓氏。如果懂这方面的就不用往下看了,实在对此很糊涂的可以往下看看,下文很长,但也算科普了。早讲明白,省的大家看后文迷糊。
————————————
先秦时,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了姓、氏与名。当他或她成人后,就会再拥有字。
姓与氏都继承自父亲的家族。比如鲁氏姬姓男子与熊氏妫姓女子成婚,生下来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是鲁氏姬姓。
但在平日的称呼里,男子的称呼由【氏+名】构成,他的姓是不作为称呼的。但男子的氏一般不只有一个。除了出生时候就继承自父亲的氏,还可能因为封地、出身地、先人谥号和瞎TM胡编乱造等等原因而有多个氏。
比如最简单的嬴政,秦国是赵氏赢姓。所以在比较考究的电视剧中,会听到有人喊他【赵政】,而嬴政这个叫法,基本等于戏谑的称呼。因为只有女子才称姓。
再比如商鞅,鞅是他的名,但他一共有三个氏,分别是继承于父族的【公孙氏】,因为是卫国贵族后代而得来的【卫氏】,以及因获封地于商而得来的【商氏】。所以这三个氏,叫他哪个都没问题。
但你要是用商鞅的姬姓叫他姬鞅,那就是要挨揍了……
*
名大多是根据出生的情况而定,比如辛翳的翳是因为日蚀。比如晋成公,名黑臀,就能想象他出生的时候屁股有多黑了……本文中也会出现一个叫黑臀的角色,大家到时候不要吐槽他就好23333。
就是因为名会不太好听,所以为了君子出世,他们会在弱冠后取一个优雅的字。绝大多数取字要与名相近或相反的意思。如辛翳,字无光,翳和无光就是相近的意思。比如郑国大夫公孙黑,名黑,字皙……这也是很想变白了。
弱冠之后,用字用名都可以,所以男子的称呼就有了四种组合:
【氏+字】或【氏+排行+字】。【氏+名】或【氏+排行+名】
而且在君主面前,所有的大臣不能用敬语或字,都要互称名。比如儿子和爹一起上朝,如果爹名“小子”,那儿子也要喊爹叫“小子”。
别笑,晋国就有一位王名“小子”,连封号都是晋小子侯。
*
至于女子,称呼中用【姓】,不公开她的【氏】。出生之后也是有小名,及笄之后也是有字的,但名只在出嫁前被家人叫;字会在出嫁后由夫家人叫,但并不对外公开。
一般有几种叫法。
比如出嫁前【排行+姓】,也就是伯、孟、仲、叔、季+姓。比如孟嬴,叔隗等等。
出嫁后以【出身地+姓】或【母国国名+姓】,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齐姜的原因,齐国王室都是姜姓,所以嫁出来的公主都是齐姜。
也有一小部分是【夫家/父家的氏+姓】、【先人谥号+姓】亦或是【你管我叫什么老娘愿意+姓】。
但这种称呼大多是尊称或指代,私底下亲近的话,都是叫字或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