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故都的秋 ...

  •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天,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李柏庭第一次在课本上读到这段话时,并不能理解作者所描绘的那个北国之秋,也许是自小成长环境的缘故,在一个夏季漫长、四季常绿的地方,是不那么容易感受到悲凉的。

      他望向窗外,枯黄的树叶落了一地。这已经是他在北京度过的第三个秋天了。

      当初他顺利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如愿来了北京。从小到大他都在家门口上学,当年总想着要离开那片让人腻味的校区,等到真有机会离开时,竟一走就走了几千公里。张幼雨去了大连,而班彦去了加拿大,他们这些在亚热带出生长大的孩子,去的地方倒是一个比一个远,一个比一个冷。

      刚来北京上学时,李柏庭很不习惯。以前只会在电视里听到的京腔,现在包围了他的生活,在以北方话为主流的学校里,他有点不好意思再说着那口难听的南普,会有意识地纠正一些发音,久而久之,他的普通话倒也真的标准了不少。

      然而还是有不止一个同学对他说:你说话总带着一股台湾腔。李柏庭对此很是不解,怎么会是台湾腔呢,他们那明明离台湾很远啊。

      除了语言,李柏庭对北京干燥的气候也很不习惯。他以前从不往脸上抹东西,总觉得这样娘们兮兮的,可刚来了北京才两个月,脸颊就干得脱了皮,脱裤子时皮屑跟雪花似的到处乱飞,早上醒来喉咙都干得发痒。他从潮湿的岭南来到这里,觉得自己像块被吸干了水的海绵。

      这边的食物口味偏重偏咸,吃多了总觉得有点齁。学校食堂里只供应面食和米饭,想吃一碗正宗的米粉要跑很远,价格也不便宜。北京有很好的地方,也有很不好的地方。李柏庭喜欢这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和低廉的公交费,喜欢那些琳琅满目的博物馆、五花八门的演出和展览,然而现在秋天到了,差不多又该翻出压箱底的口罩了。

      人在高中时总向往大学,上了大学又无比怀念高中。以前五六十个人朝夕相处,每天嬉笑玩闹,现在三十个人上完几节课就各自匆匆离开,出了宿舍几乎没有朋友。高中时男生们会守着时间等待心爱的女生走过窗前,但在大学里,看到中意的女生如果没有抓住机会上去搭讪,也许四年都不会再遇见她。

      李柏庭还记得张幼雨刚到大连时,曾经兴奋地对他说:“原来北方人也有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啊,我居然不是我们班里最矮的!”

      李柏庭笑她没出息,不过刻板印象确实会造成人们对事物的诸多误解。当时对床的舍友听说他来自广西,问他道:“你们那里是不是天天唱山歌,很多地方还不通电?”李柏庭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就是低头打量自己的穿着,莫非自己打扮得很像个来自天天唱山歌家里还不通电的地方的人吗?

      他起了玩心,一本正经地说道:“对,你知道我们高考都考什么吗?骑马,射箭,唱山歌,抛绣球,每年寒暑假校长还会带领我们一起上山剿匪,抓到三个土匪记一次功,记三次功高考能十加分。前几年中国跟越南关系紧张,我们全民待命,政府都挨家挨户发枪的。我来北京那天飞机晚点了好久,因为要让道给军用飞机先起飞,歼十知道吧?当时好几排歼十刷刷地从我眼前飞过去。”

      舍友给他说得一愣一愣的,然而他的话很快就被另一个舍友揭穿了,“你别在这里造谣传谣,我以前放暑假去过一次桂林,哪像你说的那样,就是很正常的城市啊。”

      李柏庭哈哈大笑,“欢迎你们放假去广西找我玩。”

      进入大学的这两年里,他认识了更多的人,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却依然没有遇到那个心中挂念的人。当初他们约定一起来北京上学,不过也许他早已忘记,就算记得也不愿履约了。

      虽然重逢的执念已经渐渐放下,这几年里也曾遇到过心有好感的人,但李柏庭仍没有开始新的恋情,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再等一等,不是等待他们再次遇见,而是等待那个人从他的心里消失。

      李柏庭跟以前的朋友们还常有联系,放假时也会出来聚聚。张幼雨读的是师范学校,常常向他抱怨学校里男女比例失衡,方圆两公里内连个异性都看不到。班彦如今已经脱离了父母的严厉控制,在去到加拿大那种冬天能持续半年的地方后,他的皮肤真是越来越白了。大家在新的地方各自生活,都过得不错,除了黄坤。

      黄坤是在今年四月份去世的,那时候李柏庭请了半个星期的假,专程飞回南宁送他出殡。

      前年黄坤的妈妈给他生了一个妹妹,可惜妹妹的脐带血与他配型并不成功。这几年经过多次化疗,他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白血病细胞也产生了耐药性。今年寒假结束前李柏庭最后一次去医院看望他时,他连说话都很吃力了。

      比起看不到希望地一直苦熬,也许离开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是命运对于他太过吝啬,二十岁怎么说都该还是个年轻飞扬的年纪,他却在二十岁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一直很喜欢丁澄,也一直很想上大学,而这些都成了他此生未了的遗憾。

      为他送别,然后一直记住他,这是李柏庭最后能为他做到的事。

      下课铃响,李柏庭抱着课本走出教室,迎着风拢了拢外套。当年随意浏览的文章,现在他终于能够读懂,在他乡思念故人的时候,最容易察觉到秋风里的悲凉。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李柏庭掏出来一看,是孙少威打来的电话,“喂?”

      “下课了吧?你快到二食堂来,中午大家一起吃饭,吃完就直接过去了。”

      “好,我马上到。”

      大一刚入学时,他一时兴起加入了好几个社团,也包括了学院的辩论队,后来因为在学校的比赛里表现突出,又被选进了校队。这回周边好几所高校联合举办了个大学生辩论赛,下午他们将到隔壁学校去参加第一场比赛。

      今天的对手十分强劲,又是东道主,大家都没抱着能赢的希望,王牌辩手都留到后面几场比赛再上场,于是今天只派出了四位第二梯队水平的辩手参赛,李柏庭就在其中。

      不知是不是对方太过轻敌,今天只派出了第三梯队水平的辩手上场,比赛时正反两方势均力敌,唇枪舌战难分胜负,虽然不知是否足够精彩,但必然是足够激烈了。最后评委给出评分,李柏庭他们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首战胜利。

      这可是意外惊喜,李柏庭和孙少威开心地击掌庆祝,四个人正要收拾东西走人时,突然听见对面的二辩朝他们喊道:“对方辩友请留步!”

      “什么事?”李柏庭问。

      那男生走过来笑道:“今天你们确实厉害,当然我们也不差,好久都没辩得这么爽过了,棋逢对手不容易,要不晚上大家一起吃个饭吧?”

      李柏庭征询其他几位的意见,大家一致同意赛后到饭桌上继续切磋。收拾好东西后,八个人一起往食堂走去。

      那个热情的二辩名叫范辽,一路上都在滔滔不绝,这时候他留意到前面的一个男生,高兴道:“哈,正巧给我遇到室友了,你们等等,我让他顺便帮我把这堆资料先带回去。”说着朝前面一喊,“韩靖!”

      李柏庭心中猛地一跳,立刻朝前面望去。只见十米开外有个穿着米色外套的男生,身形高挑,背挺得很直,走路姿势异常的熟悉。

      是他,是他!

      李柏庭几步冲了上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臂。这回的他终于不再只是个幻影。

      韩靖回过头来,顿时惊愕地睁大了眼睛,瞳孔迅速地收缩,脸颊涨红,叫出他的名字:“李柏庭。”

      李柏庭用力地点头,紧紧抓着他,生怕他再次离去。他明明只跑了几步路,却不知为何在大口地喘息着,仿佛已奔跑了很久似的。

      范辽走上来,奇怪道:“你们俩认识?”

      韩靖有些局促,“我、我们是高中同学。”

      “这么巧?”范辽也十分惊讶,“你们俩是一个地方的人?”

      “不是,不过我以前在南宁上过一年学。”

      “一年半。”李柏庭纠正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9章 故都的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