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春种 ...

  •   春天的早上,晨光熹微。微凉的山风,轻轻拂过古老的树木,来到村庄外静静流淌的小河,泛起微微的涟漪。这一切仿佛存在了千百年,时光在这里犹如永恒凝固了一般,只愿现世安稳。

      悠悠岁月又一载,又是一年春耕时。院子里的公鸡刚打了两声咛,永安镇桃花村陈家便赶忙起床洗漱。今天是家里插秧苗的日子,一家子要赶早去田里把家里早季的十亩水稻种上。

      如若等到中午,气温太高会晒死一些秧苗。农村一家子都是靠这些粮食过活,所以得小心伺候着。

      再说这桃花村坐落在离那最近的永安镇都是有五里路,山路不好走,一个成年人步行得走上两个时辰方可到达。桃花村在这带不算最大,但也不是最小的。

      全村一百来户人家,这里的人时代耕种,极少有人靠读书、做生意讨生活。

      但这并不是说人们不重视知识,识些字还是很有用的,只因读书是很需要钱的,村里都是土里刨饭的,哪里有这么多的钱供人读书。

      一般家里还过得去的,都会把家里五六岁的小孩去离桃花村两里外张秀才的小学堂上两年学。再想更进一步学东西,就要送到镇上的官学。

      但是官学是要考试的,五两银子的束脩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实在太贵了,所以桃花村至今也没有一人考上秀才。

      一家人胡乱吃点玉米饼和一碗稀粥,因着是农忙时节,每家都吃上三顿饭,但早饭也没有多少米。过了农忙,一天基本是吃两顿,这是为了省点粮食。

      现在世道乱,谁也不知道哪天赋税增加到多少,这两年一直都在涨,大家都想着法子省点粮食。

      木棉听村里人说是现在皇帝老了,但是却还没有立太子,那一堆的皇亲国戚可不是一直争吗,哪能不乱?今天这个说修这条律法,明天那个说修那条律法。

      陈大树把两个装秧苗的大竹框挑上,十三岁的大儿子陈安平、五岁的二儿子陈安福紧跟着一起去田里了。陈张氏在后面把家务活先安排好,温柔地笑着对两个女儿说道,

      “木棉、冬青,你们姐妹俩等会儿喂好家里的鸡和猪再让冬青过来帮忙,木棉你留在家里做好午饭等我们回来。”

      十一岁的木棉和九岁的冬青齐声应和道,

      “娘放心!”。

      说完,陈张氏看着两个如此乖巧懂事的女儿,不由地笑道,

      “好,那娘先走了,冬青等会自己来要小心点,田垄滑”,说完便也走出去了
      。
      陈张氏今三十二岁,是四个孩子的娘。平日里与人说话都是和和气气的,也没见和谁脸红过。

      对家里小孩说话更是温柔可人,是一个古代典型的相夫教子型妇女。陈张氏干活也很是利索,村里人都羡慕陈大树哪来的福气能娶到这么个婆娘。

      姐妹两看娘走,也进屋忙活了。

      木棉站在堂屋里,看了一圈早已熟悉的农家小屋,不由暗暗感叹,就这样吧。木棉心里有一个谁也不能说的秘密,那就是她其实不属于这个时空里的人。

      两年前,正在念大一的她莫名其妙来到了这里,对于这种离奇过程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一开始肯定会不适应,但幸好留有原主的记忆,也没有漏出什么马脚。

      她知道这个年代,特别是农村可是很传统的,一不小心那可是要被当成妖怪烧掉的,还会连累家里人。

      虽然穿越了,但木棉也没有得到什么金手指、空间之类的开挂技能,上辈子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说起来这也算是穿越后最没用的技能了吧。

      在这连电灯都没有的年代,电脑。。。这两年陆陆续续倒是摸清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有点类似上辈子的古代。叹完气,还是要继续干活,生存不易啊,要珍惜。木棉告诉自己要努力活下去。

      “小青,你去火房把昨天摘的烂菜叶和着米糠和玉米拿去喂鸡,我去煮猪食。”

      木棉去火房煮猪食跟正在水井边洗碗的小妹说道。

      “我晓得了,姐。等我把碗洗完就去”

      冬青抬头笑着应了姐姐一句。

      陈家住在桃花村偏西边的地方,家里有一个泥瓦做的堂屋,里边分开有五间房和一间吃饭的。陈大树夫妇住一间,四个小孩每人一间。

      稻谷收起来晒干后就放在堂屋阁楼上。这里的人大多都有一间泥瓦做的堂屋,屋子一般有三米高,上面用木板隔留着一层一米高的阁楼,用来存放粮食和其他东西。

      在吃饭的屋子的一个角落开一个仅容一人进出的入口,平时进出需要用梯子才行。因此这里几乎每家都有木做的梯子,家里每年要修一次屋顶,此时也是要用梯子才能爬上屋顶。

      围绕着堂屋,建了煮饭用的火房、洗漱房、茅房、柴房、牲口房。堂屋、火房、洗漱房一排,在有前面茅房、牲口房一排,另一边便是柴房。

      另外在茅房那边还有一块菜园,院子里有几棵桂花树,整个农家小院用泥砖混着碎石的一米高土墙围着。

      冬青把洗好的碗放回火房的碗柜里,就出去喂鸡了。木棉在烧火煮猪食,把昨天剁碎的干番薯藤、米糠还有一大把其他剁好的猪草加上水,放到煮猪食的大锅里。

      前年家里种了一亩番薯,秋收时,除了把番薯挖了,还要把番薯藤也割回来晒干了喂猪。家里有两头猪,开春时在镇上抓回来的,现在养了半个月,长了不少。

      猪食要煮一个时辰,木棉把猪食放进去后,往灶里加了两根大木块,就拿着竹编的篮子去菜园里了。

      来到小院里,小妹正在打扫鸡舍。木棉对这个小妹真的是挺满意的,不像隔壁来福叔家的荷花,太娇气。冬青有时候也会耍小脾气,但也知道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爹娘干活很辛苦,小小年纪也知道帮家里干点家务活。

      “小青,姐去摘菜,你看一下猪食的火。”

      木棉喊了一声冬青。

      “姐,我晓得了。对了姐,今天咱家的鸡下了五个蛋呢,我给放蛋篮子里了。”

      冬青小脸因为干活而微红,现在早上的山村还是有点冷的,特别是现在天刚亮。

      “好,你拿鸡蛋时记得小心,可别摔了。”

      木棉细声叮嘱道,家里有十只鸡,其中有一只是公鸡,现在下蛋的有八只。“姐,快去快起吧,可啰嗦的你。”

      冬青瘪瘪嘴,埋怨大姐老是把自己当三岁小孩,不过她自己倒是忘了她才九岁。

      木棉不由笑了,摇摇头,去了菜园。木棉小心着绕过叶子上了露水,现在太阳还未升起,免得衣服被沾湿了。

      现在是春分时节,菜园里种了韭菜、菠菜、卷心菜、莴苣、豌豆、黄瓜、荠菜,还有种了一小块葱和姜等调味菜。现在豌豆和黄瓜还没有长出豌豆、黄瓜。木棉割了一把韭菜,有摘了一颗卷心菜作午饭。

      韭菜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这种菜,割过后撒点灶里的草木灰很快又长出来,能吃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农村人都爱种。木棉出来时顺便摘了几颗辣椒,打算跟卷心菜炒着吃。

      木棉来到自家的水井边,把刚采摘的菜拿去洗干净。桃花村大多人家里没有水井,只能去村里公用的水井挑水喝,洗菜洗衣服就要去小河边。

      木棉家的水井听自己娘说是当年爹和大壮叔一起上山打到了一只野猪,卖了钱打算了一番,想到家里离水井远,陈张氏那会儿又快生大哥安平了就决定用一部分钱请人来打了个水井。木棉手脚利索地把菜洗干净,回了火房。

      打开煮猪食的大木锅盖,看了看煮得怎么样了,发现还得半个时辰,便叫干完活正在院子里自己玩的小妹,

      “小青,剩下的我来干就成,你去田里帮忙拔秧吧。”

      陈家秧地离着家里不算远,现在大哥和小弟应该再拔秧,爹娘插秧,小妹去了也能帮上一点。冬青发现大姐不用自己帮忙了,就赶忙应道,

      “嗯,那我去了”

      冬青虽然不太想去,小孩子总是想玩多一点。但是这个时候村里能干活的小孩都要到田里帮忙了,农民就赶着这两天天气刚好,要及时地把秧苗种好,一家人都是靠这个吃饭。冬青虽小,但也知道这个理。

      木棉看到冬青走了出去,但是院子外的门却是没关好。木棉无奈笑道,到底是小孩子,耍点小脾气。

      猪食煮好了,两头猪要吃两大桶,木棉提不动,只能每次小半桶。但是在这之前,她要先等这猪食凉到像人能吃的温度才能去喂,因为猪其实也怕热,也像人一样,煮过才吃,不然会生病的。

      木棉看着这会天已经彻底亮了,估摸着是七点多了,便提着木桶去河边把衣服洗了。虽然桃花村没有什么大恶之人,但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少,她也不是个特别爱说话的人,一路上听着大妈们唠嗑也没说什么。

      离得近的李家婶子因着说完后暂时想不到别的了,就开始跟木棉搭话,但还是顾着木棉是个十一岁的小姑娘,倒是没说什么让人为难的。

      “木棉,你家的秧苗种得咋样了?”。

      “婶子,我爹说估摸着这两天能种好了。”

      木棉耐心答着,一般只要不是什么过分的东西,木棉都会好声好气地说,对村里的人也都算礼貌。

      这年头,名声还是很重要的,木棉虽然不喜欢这种迂腐落后的思想,但是现实不得不让你低头。久了后,她也习惯了,或许是入乡随俗了吧。

      到了河边,不少人已经在洗了,好在还有位置,木棉找了块石板就自己洗衣服了。这时候农村也用不起肥皂,那是城里人用的玩意。

      好在村里种有几棵皂荚树,平时去捡一小篮就能用挺久了。听自己娘说,附近村也是这样的。木棉一家六口人,因为整天要干活,所以洗了大半个时辰。

      回到家把衣服晾在竹竿上,猪食也凉得差不多了,分了几次把猪食都倒进猪食槽里就去做午饭了。现在中午煮饭,不过要是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也是要煮粥的。木棉今天打算做鸡蛋炒韭菜,卷心菜、猪油渣炒辣椒。

      陈家一年也吃不上几次猪肉,这猪油渣还是过元宵时留下来的。鸡蛋也不敢放多,这是要换钱的,就放一个,打散了让韭菜都沾上点蛋沫,但胜在韭菜炒熟后味香。

      木棉把煮好的菜放到堂屋桌上拿碗盖好,等其他人干活回来凉了吃。木棉忙完这个就去菜园里把这两天长的杂草除掉,顺便把有些菜的土翻一下。

      中午很快就在这样的忙碌中渐渐来临,木棉看着越来越辣的太阳,赶紧回屋里,想着在田里的家人也快回来了。到水井边把手洗干净,就到屋里坐着凉一会。不久,地里干活的人都回来了。

      “爹娘,你们回来啦,快去洗手吃饭吧”

      木棉喊了一声。

      小弟安福和小妹冬青早就按耐不住了,一把跑了上水井洗手,就赶忙到桌子上坐着了。陈大树和陈张氏放下草帽和竹筐不一会也过来了。

      吃完午饭,天气很热,这时候一般是要到下午两点才去插秧,不然会把秧苗烧死。才完饭冬青和安福去屋里睡午觉了,其他人在屋里休息、纳凉。

      “等把这季稻子种好,我便去林子里挖春笋。”

      陈大树对着陈张氏说道,陈张氏本名张杏花,是隔壁柳田村嫁来的。

      “我顺便进去看看上回装的陷阱有没有落阱的野味。”

      陈大树说道。听着自家爹娘准备进山,木棉不由一动,上辈子虽然没有学过医学,但因为自己从小身体不是很好。

      便很注意养生,也专门研究过不少养生方子和常用药方,也识得一些草药。现在这里医疗十分落后,木棉想着跟着到山里采点药材也是有备无患。

      “爹,我也想去山里,带上我吧。娘跟大哥他们要种番薯也行的,我跟行脚大夫学过,认得一些草药,我顺便去山里看看。好不好?”

      木棉撒娇道,虽然内心住着二十岁的灵魂,但没办法嘛。至于那个行脚大夫是木棉胡说的,上回她发挥过一次自己的“医术”,家里人也就相信了。陈家是很疼女儿的,特别是木棉一直都很乖巧。更何况木棉说的确实也在理。

      “这个~~那行吧,但是你记得要跟进紧了爹,可不许到处乱跑。虽然现在山里很少野猪了,但不小心摔了咋办?”

      陈大树严肃地说。对于女儿懂一些医理他自是很高兴的,但也不宜生张。毕竟是半吊子的,万一别人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办。

      “小棉,记得听你爹的话。到山里边可不能随便乱跑,山里面有很多狼,最喜欢吃你们这种小女孩。知道吗?”

      张杏花担心女儿,但是想着种番薯也够人手,而且木棉也有十一岁了,跟着去帮着一点陈大树也是好的。

      对于这种骗骗小孩子的把戏,木棉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心理负担,但是还是会感觉暖暖的,这就是她的父母。

      自己代替了木棉,前世父母也很好,一家人都很疼自己。这一世,遇到这一家人,也是自己的幸运,不用担心挨饿、被卖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春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