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小众的幸福 ...

  •   最初注意到X同学是因为他的美语口音——除了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即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之外,我在学校里还没遇到过英语说得这样好的中国人。

      这让我忍不住回头仔细看了一眼——天,身边男生颜值前三甲的榜单就这样被改变了。

      于是沉睡已久的八卦之心被蓦然唤醒。我打开他的Facebook,打算看看此人是否名草有主……

      嗯不错,貌似没有和女生的亲密照。再翻翻……呃,他有,男、朋、友、了。

      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X长得帅,身材好,人也聪明——四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顺利在美帝找了份好工作——他大大方方地出柜了,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

      真好。

      想想上一次让我觉得质量高的男生,大概就是北大的那两枚帅哥Fred和Ted了。听说Ted拿着全奖去普林斯顿读了博士,又去哥大拿了个金融硕士;Fred也申请到了圣母大学的研究生。两个人后来都各自成为了业界精英,长跑十年之后修成正果……

      我觉得我需要反省一下,为什么看顺眼的老是gay?!

      太悲剧了。

      我对同性恋群体一直有着很正面的印象——而L阿姨则是典型的反同主义者。

      “我有点受不了这里了。”有一天她抱怨道,“我们的市长居然是同性恋!还搞什么同性恋大游|行……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这种乌七八糟的变态非得把这城市搞烂不可。”

      ——库克也是同性恋,我怎么没见您受不了Apple的产品?

      “我觉得同性恋群体的质量挺高啊,什么叫乌七八糟……”我小心翼翼地说,“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您听说过吧,他俩都是同性恋,亚里士多德好像也是。古希腊人觉得同性之爱是非常高尚的,而古罗马也继承了这个传统,很多皇帝都拥有自己的男宠——亚历山大大帝和凯撒大帝,都是同性恋。”

      “后来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是gay,拉斐尔也有非常明显的同性恋倾向。还有莎士比亚、培根、拜伦……另外我这专业的祖师爷,‘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也是。苹果CEO,冰岛女总理,不少名人都公开出柜了……您怎么能歧视同性恋?”

      大概这串名字太耀眼了,L阿姨愣了愣,气势也弱了几分,“可是……好吧,我不歧视!但我们总不应该去支持同性恋吧!不然照这样下去,人类迟早要灭绝了!”

      ——那啥,您可以不这么操心人类的种族延续问题么?

      “性向是天生的,和支不支持没关系啊……比如图灵,被注射激素强制治疗了那么久也没改变过来,弄到最后,一代天才就这样挂了……古希腊古罗马男风盛行——女同性恋当时也是广为接受的——灭绝了么?没有。咱们现在还面临人口|爆|炸呢!好些研究都表明同性恋在人群中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比例。迫于现在的观念,他们很多人都压抑着逃避着,但是和异性结婚其实只会让双方都不幸福,这不是耽误人么……”

      L阿姨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说,“反正,我就是坚决反对同性恋。”

      哦,好吧,随便啦。我心想。脑子里突然跳出一句话,“恐同即深柜。”很多激烈反对同性恋的人,其实某种程度来说是在自我催眠,以压抑对自己内心同性恋倾向的恐惧。比如美国最大的“同性恋治疗组织”的主席Alan Chambers,他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战斗在消灭同性恋的最前线……后来在2013年,他终于直面内心,宣布出柜了……

      所以你看,性向确实是天生的。也许不自知,也许能压抑,但很难被改变。

      LGBT群体在科技公司中的比例远大于普通人群,这是很好理解的——决定出柜的LGBT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需要思想活跃开明,才能了解并正视自己的性向;二是要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才能坚持并对抗外界的阻挠——科技公司的工程师们天然满足这两项。

      同性恋大游|行的时候,甲公司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我去围观了,简直和招聘宣传一样。

      所有业内著名的企业都参加了;各个政府机构也都来了,带头的就是市长大人;警察,法官,女医生,女机长……好多好多的人,气氛活跃,温馨热闹。

      挺好玩儿的。

      公司举办年会的时候,压轴出场的是Macklemore & Ryan Lewis——一个在第56届格莱美奖上横扫四项的说唱乐队。一起去的小伙伴告诉我,这支乐队最著名的歌,“Same Love”,就是写给同性恋们的。

      舞台上的追光和两侧巨大的显示壁在深沉的夜色中兀自亮着。

      音乐响起。

      “When I was in the third grade (我念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I thought that I was gay (觉得自己是同性恋)
      Cause I could draw, and my uncle was,and I kept my room straight (因为我像我的同志叔叔一样会画画,房间维持一尘不染)
      I told my mom tears rushing down my face (我泪流满面地告诉我妈妈)
      She\'s like “Ben you\'ve loved girls since before pre-k shrimp”(她说:“Ben,你上幼儿园时就喜欢女孩了”)
      Trippin\', yeah, I guess she had a point, didn\'t she (真怪,好吧,我想她说得有道理,对吧?)”

      歌词一句一句地念出来。美国人似乎很熟悉这曲子,体育场里的几千号人都起立跟着一起哼。

      “If I was gay (如果我是同性恋)
      I would think hip-hop hates me (我想,嘻哈圈肯定讨厌我)
      Have you read the YouTube comments lately (最近你有去看YouTube的评论没?)
      \"Man, that\'s gay\" gets dropped on the daily (“老兄,太基佬了吧“——每天都有这些打击)
      We become so numb to what we\'re saying (我们已对这些话语感觉麻木)
      A culture founded from oppression (我们的文化建立在压迫之上)”

      站在我的正前面,两个长得很干净的男生牵着彼此的手,大声地唱。

      “Whatever god we believe in (无论你信仰在哪)
      We come from the same one (我们都来自同一处)
      Strip away the fear (抛开恐惧)
      Underneath it\'s all the same love (所有的爱都相同)
      About time that we raised up (是该为爱平等呐喊的时刻了)
      And I can\'t change (我无法改变)
      Even if I tried (尽管我竭尽全力)
      Even if I wanted to (尽管我那么渴望)
      I can\'t change (也改变不了)”

      他们旁边还站着另一对男生。四个人互相拍着肩膀,最后全哭了。

      莫名地心酸,也莫名地动容。

      第二天中午,组里聚餐。我们正在餐馆室外的长桌上点菜,两个同样挂着我们司工作证的女生,牵着一只大狗,在院子的另一角坐下了。

      她们是同事,是朋友,而且很明显的,也是伴侣。

      夏日的阳光下,两个人聊得很开心,眉眼里满溢着幸福。

      冷不丁就想起晋江百合组一位大大的微博签名:“一房,二人,三餐,四季”。想起她和她的女朋友,两个漂亮的长发姑娘,也像是这样——同事,朋友,伴侣。互相疼惜,一起前行。

      就这样,岁月静好。

      我跟小A说起这些的时候,小A总会笑着叹气,“想想就很温暖呢。唉,我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共度一生的啊……”

      小A是个高学历高年薪的软萌妹子,追她的男生一直不缺,但小A至今都还是单身。

      我曾经和小A探讨过她的择偶标准。

      小A说,“长相起码得顺眼——胖子绝对不行,一来存在健康隐患,二来连自己的体型都控制不住,太缺乏自我要求和执行力了。学历和工作嘛……唔,能力至少和我相当吧,否则层次不同如何交流?家境的话我支持门当户对啊!成长背景对人的影响不可否认,就算双方愿意互相迁就,这将来也毫无疑问会是个大隐患。”

      她想了想,又说,“除了这些硬件外当然还得有别的考虑。比如,要能聊得投缘互相欣赏啊,兴趣爱好至少得有部分重叠的吧,价值观和处事风格如果差异太大也不合适嘛;另外两个人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体谅,遇到问题要能坦诚面对积极处理……这种琐碎的太多了呀,爱情又不像扑克,光凭点数花色就能配对。”

      这些要求说高也不高,但能碰上都符合的,却实在不是件容易事。

      我打趣道,“哎,小A,标准都是虚的。等爱情荷尔蒙一上脑,在欲望的支配下你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些条条框框了。”

      小A转着右手中指上那枚黑色指环,笑了笑,没接腔。

      我只是随口说说,小A也知道我不是认真的。被欲望冲昏头这种事,在她身上根本不可能发生。

      小A想象不出OOXX的美妙;也对电影或者小说里的滚床单剧情完全无感,甚至抵触——她是有浪漫情节的无性恋者。

      无性恋是一个据说比同性恋更稀少的群体。人群中的同性恋大约有5~10%,无性恋却只占1%——其实也许有更多,只是他们不自知。无性恋者生理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可能有性冲动;有浪漫情节的无性者会爱上别人,会渴望拥抱亲吻——只不过,这些都源于情感吸引。

      我知道小A向往爱情,但这层小众的身份让追求幸福的路变得更加不易。

      好在小A一个人同样能过得充实且舒心。对她来说,爱情并不是得不到就没法活的必需品,而更像是在挑选一双好鞋——如有合脚的,我愿与你一同走在这人生路上,倘若没有,那么,就算了吧。

      我懂的。我始终站在追求真心的人这边。

      祝福她。祝福所有等待幸福的善良人们。

      Same Love.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小众的幸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