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她脑子有坑吗? ...

  •   谢无渊要走。

      齐于杰补了句,“谢公子,你提的事情,我会跟上面反映,最快明天就有消息了,还望谢公子说话算话。”

      “那是自然。”谢无渊笑应下。

      谢无渊这几天睁眼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掷骰子。

      可能他的好运气在第一天的时候就都用光了,眼瞅着这都第四天了,他还是一个“四”都没掷到,倒是平白得了几个“六”,健康值上限是一个劲儿的往上涨。

      这天,谢无渊正在家窝着种蘑菇呢,茶韵上来了,说道,今儿又有人递了帖子。

      谢无渊倚在床上,懒洋洋的问,谁啊,这么不长眼。茶韵应道,说是石公子,茅公子。

      谢无渊笑道,石公子定的哪天?

      茶韵说:“没说具体时间,就说让您得了空过去趟。茅公子那边倒是催的急。”

      “你理他呢,”谢无渊轻笑一声,“头上还疼么?过来我瞧瞧。”

      茶韵低了头,挪过去,看着挺不情不愿的。

      谢无渊撩起她头上的刘海,仔细看了看,给她吹了吹,“用了药,看来好的差不多了。”

      茶韵“嗯”了一声,摆明非暴力不合作。

      “行了,别跟我置气了,”谢无渊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你说你比我还大上三岁呢,怎么这么小孩子气?”

      “奴婢哪敢跟您置气?”茶韵嘀咕道,“还不是您让奴婢这几天都别在您眼前晃悠,这会儿子想起来了,又把奴婢喊来。”

      谢无渊笑了:“你瞧瞧你,我原话说的可是,伤好前不用做事,原是体恤你的一句话,怎么到了你嘴里,倒成了我罚你了。”

      “奴婢说不过您,不和您说了。”茶韵把帖子放到一旁的桌子上,转身走了。

      谢无渊笑着拿起石家的帖子,心道,石海岩你可真有种,就这么把爷给卖了,还指望爷再凑上去,爷不整回来,爷就跟你姓。

      谢无渊还没想好怎么整回来,茅皋和冯文华就被传上了应天府。

      还真是风水轮流转,谢无渊摇着小扇子,坐在茶馆里喝茶,心道,之前还是他被挂在墙头接受舆论的鞭挞,这会儿,就变成了剩下这俩货了。

      “应天府尹堂审茅家公子和冯大爷”很快代替“十二年前的传奇故事”,成了现下最火的段子。

      冯家背后使力,茅家也不甘人后,大众舆论很快成了茅皋和冯文华的另一个战场,总之,现在南淮人们茶余酒后的消遣,就是这件“两家争一女”背后的真相。

      谢无渊随随便便出个门,就能听见一溜烟儿的小道消息——像什么“十里街纨绔遭诛”,又或者“应天府尹出面调停,茅冯两家有望和解”。

      更有甚者,就连故事的版本都有了变化。

      不少人猜测“冯文华其实看上的根本就不是那个丫头,而是茅皋本人”。

      当然,也有人感慨“那钱老汉可真是个人物,一手二桃杀三士玩的可真漂亮。”等等等等。

      谢无渊是听的津津有味,嗑着瓜子,搬着小凳儿,心道,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真是无穷尽的,这么几天就把故事推演成了这许多版本。

      他成天按时按点儿的和劳动人民混在一块儿,感慨古代人们的脑洞奇大无比。

      谢无渊坐着马扎,在街上被何贺抓回去好几次。

      “你就不能上进点儿?”何贺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看着他,“这好不容易戒了赌,不去赌坊混了,你就不能好好学个习,天天向个上,非得成天和这堆人混在一起?我就不明白了,这种人,有什么好的?”

      谢无渊笑眯眯的搬起小马扎,也不和他吵,径自回府天天向上去了。

      何贺期间还来了两趟,无非是继续催促谢无渊好好学习,准备科考。

      说是从现在开始准备,正好能赶上明年的院试,再准备准备去考乡试,乡试完了正好到会试,再到殿试,一趟考下来,也就三年多一点儿的功夫,想想啊,加冠礼正好和放榜一起,多带劲啊。

      谢无渊白了他一眼,道,“你当我傻啊,我要真能一趟考下来,我就成咱大梁朝第一人了,回头就能出个话本子,名儿就叫《从混混到丞相》,要不《熊孩子发奋后的故事》也挺好。”

      何贺磨破了嘴皮子,谢无渊还是不为所动,科举考试什么的,有没有的吧,他又不靠这个。

      你说谢无渊不聪明吧,其实他挺聪明的,见缝插针,揣测人心什么的,瞧见没,做的多好。

      茅皋至今没跟他爹说,他见色起意全是谢无渊的功劳。

      因为茅皋至今没意识到谢无渊在当中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本来茅皋那天只是瞧见了这个美人,他没想买的,是谢无渊把他不知不觉的引导到了这个方向,谢无渊就像是在和朋友聊天似的,不知不觉就替他把决定下好了,还弄得茅皋一直以为这是他自己下的决定。

      可你要说他聪明吧,教过他的夫子不少,没有一个说他写的策论合格的。

      瞧见没,别说优秀了,连合格都不到。

      谢无渊一开始是挺愁的,别看他是谢家的大少爷,可他们家一直是靠科举出身,如果他考到白头,都没考上三甲怎么办?

      后来吧,等他迫于生计,不得不天天在赌坊混日子,倒是想开了,人呐,怎么活不是一辈子。

      所以这会儿他是真不着急,科举什么的,再说吧。

      何贺从小和谢无渊一起长大,虽然不怎么能跟的上谢无渊的脑回路,但也是打小就知道谢无渊鬼灵精,主意特别多,不然也不会帮石海岩搭桥牵线,在石海岩走投无路的时候找谢无渊帮忙。

      谢无渊在其他事情上的得心应手,让何贺产生了一个美好的错觉,那就是只要谢无渊在科举一道上稍微用点儿心,考个三甲是完全没问题的。

      可惜的是,他谢无渊压根就就不是块儿读书的料。

      只能说,这世上,有人天生不会读书。他们的天赋技能点不在读书上,而在旁的地方。

      何贺一片好心,谢无渊再怎么不识抬举,也不至于驳了他的好意,也中规中矩的在书房里看了几天的“五年科举,三年模拟”,书名是他自个儿给起的,其实说它是书,也不大合适,主要是手札笔记什么的。

      何贺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上面东西还挺齐全,得,朝廷上都还没公布今年主考官是哪位呢,这里面就写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也真是难为了何贺的一片心。

      谢无渊托着腮,转着毛笔,百无聊赖的盯着桌上的“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实在是背不过啊,谢无渊叹了口气,自从上次逮到自己在大街上坐着马扎听劳动人民的脑洞,何贺就非得把这个塞给他,还说下次见面的时候要从里面抽问题提问自己。

      得,你比我大,你是大爷。

      “主子,何家二少爷来了。”茶盏把何贺带到书房门口,这才开了口。

      “啧,”谢无渊扔掉毛笔,站起身来,“可真是尽忠职守。” 也不知是在说茶盏,还是在说何贺。

      谢无渊不泡在赌坊后,茶盏那是天天烧香拜佛,成天介儿的盼着自家主子往那正道上走,多结交结交那些清贵的世家公子,再不济,就是文人墨客也成啊,最好是隔着大街上那些什么张大牛、李大武的,远远的。

      这几天何贺逼着谢无渊学习,茶盏自然也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这会儿何贺来了,茶盏就直接把人给带到书房了,想的就是有何公子在,自己少爷好歹能干点儿人事儿不是?

      可惜的是,茶盏注定要失望了。何贺这次来,还真的不是为了督促谢无渊学习,他是专门给人来传信的。

      何贺带来的信,是宫里的何贤写给谢无渊的。

      之前不是说过,何贺和谢无渊是一起长大的么,事实上,还应该再加上一个人,何贺的姐姐,何贤。谢无渊小时候虽然不怎么爱走动,可终归是和何贺何贤同龄的,三人关系还是不错。

      何家原本就是武将出身,子孙后代,个个身上都有军功,何贺的爷爷虽然尚了当朝长公主,可教养子女,还是按照何家的规矩来的。

      女孩子在十二岁以前,都是和男孩子养在一起的,赛马斗械,男孩子能干的事儿,女孩子也一样可以。何老元帅以前总说,何家的姑娘虽不至于精通武艺,但四五种兵器总是要会用的,没的落了何家的脸面。

      何贤比何贺大了两岁,是姐姐,不过小孩子么,大两岁根本看不出来,两个人从小放在一起教养,谢无渊偶尔去找何贺,总是能见着何贤,何贺来找谢无渊,何贤有时候也会跟来。

      说来也奇怪,分明谢无渊和何贺相处的时间最多,但谢无渊每次提的鬼点子,何贤总是能够更快的领悟,以至于谢无渊总觉得,和何贺相比,他与何贤更有共同话题。

      不过,没什么用,他再与何贤有共同话题,也改变不了男女有别的事实,上天注定,他谢无渊的小伙伴只能是永远不在一卦的何贺。

      何贤年满十二的时候,有一次在京里挥鞭子,恰巧被当今圣上瞧上,真的是恰巧,谢无渊指天指地的发誓,很久很久以前,他还仔细琢磨过要不要上门求娶这个姑娘呢,怎么可能把他们三个的行踪泄露给外人?!

      他不可能,何贺更不可能,他们三偷溜出来的时候,压根没人知道,难不成是何贤自个儿说的?就为了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糟老头子?!她脑子有坑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