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第五十二章-四“君子” ...

  •   昭熙二年,距离江渚国都城三百里不到的霞飞山上,联手共诛邪道人士的十三大门派中,只有十二人武功高强,将那邪道之人自霞飞山下生生逼到了山顶。到了山顶之上,十二人中又有三人折了。余下九人都是拼尽全力也要将那人诛杀。

      自古武林中,这些自诩正道的门派总是背负着匡扶正义的包袱,以铲除邪魔为己任,誓要维护起武林的清明。

      而这种除魔仪式的起因,不过是以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做借口。所谓正邪之争,事端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当年江湖上四大高手一夕之间消失无踪,刀客任青安、千面手穆云白、竹叶飘蓝玉春,还有飞剑姜俊竺。所留下的,也不过是一个醉死之人生前稀里糊涂的几句醉话。武林中也有过一些捕风捉影的猜测,然而后来也都杳无痕迹,时间一久,没有人再把这件事情挂在心上。直到若干年后的某日,四大高手之一---姜俊竺的再次出现,让那些埋在尘沙里的猜测都被狂风卷起,从黑暗的地底冒出了头。

      而探索一切隐秘的事原本就是人的本能,如何将这项潜伏在身体里的本能转化成光明正大的行动力,这就需要一个契机。
      好巧不巧,关于姜俊竺重现于江湖、以及之前烟雾一样出现又飘散的有关《永生秘笈》的传闻,原本就让武林中人探求神秘的心蠢蠢欲动,然而又一时找不到个由头,姜俊竺却在这么个当口突然又死了,死在了一个年纪不过十五六的毛头小子的手里。
      就好像有人对着平静的湖面扔了一颗小石头,本来以为只能打出几个水漂,哪知道却惊醒了湖里沉睡着的水怪。于是这块无心的小石头就成了契机,让站在湖边的人和藏在湖里的水怪打到了一块,正好打发了一个闲的冒泡的午后。

      霞飞山上九大高手扯着诛邪魔的大旗,将那毛头小子围在中间,刀来剑往,没有因为他年纪太小而有丝毫手下留情。

      那一战,他身上被戳了十几个剑窟窿,前胸后背各中了一掌,最后坠落山崖。原本是必死无疑......

      ... ...

      姜公子从昏睡中醒过来,身上的每一处筋骨都很不舒畅,就像回到了十几年前那一次,他全身剑伤又筋脉受损,从霞飞山顶坠下,要不是遇到了那位贵人,自己早已经尸骨无存,哪里还有现在的命在?只是上天忒爱捉弄人,眼前的情景这是...想让十几年前噩梦般的往事再重来一次吗?

      他看着眼前无论容貌和身形都和十几年前无什么两样的九人,之前没来得及琢磨过味儿便昏死过去,一个疑惑终于在此刻重新蹿上了心头。

      当年霞飞山顶上,虽然他快被乱剑戳死,却终究没敢忘记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便是当时揣在他怀里的《永生秘笈》!

      ... ...

      这本《永生秘笈》是他从死去的姜俊竺身上找到的,那时他不过十五六的年纪,并不善于压制自己的情绪,当他把这本秘笈拿到手里的时候,七八年间一直浸润在骨子里的愤怒顷刻间爆发出来,他仿佛用了全身的力气将手里的《永生秘笈》撕扯成几半摔在姜俊竺扭曲的身体上。一段深埋于心的记忆就像身体的一处暗疮,存在着折磨着、却又让人不能光明正大的将它带来的痛苦宣之于口。

      天下间的仇恨有许多种,有的简单到一眼望穿,有的却纠缠如乱麻,理不清捋不顺!

      对于他来说,姜俊竺与他之间有一段刻骨的仇恨,便是杀母之仇!然而在他费尽心力杀了姜俊竺报了这段杀母之仇后,他又转瞬背负上了一段再解不开的杀父之仇。

      因为他也姓姜,他的姓氏他身上留着的血液都是来源于姜俊竺,即使他恨他,也终究不能抛却自己的姓氏和自己身上的姜家的血。他杀死的,是他曾经叫一声“爹”的人!

      而所有一切的起因,都是源于这本《永生秘笈》!

      当年,任青安、穆云白、蓝玉春和姜俊竺四人同去南疆,找一个江湖名号为“南荒一怪”的人,据说此人武功极高从未遇到过敌手,任你使刀用剑,或者用各家不同的武功心法,在他面前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输。而且此人性格也极怪癖,同他比武之人不论武功高低,需得是他看得上眼的,他看不上眼即使江湖名望再高武功再强,也绝逼不了他动上个一招半式。相反他看得上眼的,哪怕就是个瘪三乞丐的身份,他也愿意同人比划几下。

      曾经也有人质疑过,说此人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其实自身武功平平且生性狡猾万端,遇到他打不过的便借口说瞧不上人家不动手,自然便不会输了。其中真真假假,谁又知道真相呢。于是作为当时武林中颇有声望的四人,便决定去南疆寻此人,试一试深浅,现在想来,这做法也是闲的。

      后来四人到了南疆尚未找到“南荒一怪”之时,却机缘巧合下在某个深山的村寨中一处极隐蔽的山洞内先发现了这本《永生秘笈》。四人共同翻看了这本秘笈,随即脸色大变。冷静下来之后,四人商谈了一夜,后来一致认为此秘笈有些邪门,恐与正道相悖,不便将它带入武林。于是四人决定,从此也只当从未见过此物,出去之后谁也不可对他人说出只言片语关于此物的事情。

      于是在密谈完的当夜,四人出了那座深山,并离开了南疆,没有一人再提去找“南荒一怪”比武之事。

      一出南疆,姜俊竺以久未归家思妻儿心切为由快马先行了,其余三人又共行几十里,也各自找理由散开。

      后面的事情,虽令人吃惊,却也符合人性的善变与阴暗。

      任青安以为他是第一个回到山洞的人,可是那本秘笈却已经消失无踪。他惊疑不定之际,山洞里又来了第二人,便是蓝玉春。

      两人的目标皆扑空,且已经将想法暴露于对方面前,索性不再遮遮掩掩。二人商议,此秘笈定是被姜俊竺和穆云白二人中的一人先行带走,既然是四人共同发现,怎可以只便宜一人?于是两人决定同去暗中查探清楚,到底谁带走了秘笈。

      然而两人还未及离开深山那座村寨中,便又遇到了匆匆从外面赶回村寨的穆云白,二人悄悄跟着他回到山洞,见他显然也是一副目标扑空的失落和惊疑,二人对视了一眼,便自暗处中现了身。

      人的恶念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猛兽,一旦逃出牢笼便会肆无忌惮,再不愿将自己困回去。

      到底是谁拿了《永生秘笈》已经是一眼可以看穿的事情,三人各自抛开了掩饰的面具,再次把目标统一,便打算一起出去找姜俊竺要回秘笈。

      ... ...

      且再说回姜俊竺,他赶在三人之前返回山洞,拿了那本《永生秘笈》后便直往家中赶。要说四人之中,倒属姜俊竺坦荡,在他看到《永生秘笈》的那一刻,他便知道他们四人再不能相安无事。于是他第一个找借口离开,简直没有一点遮掩,目标十分明确。反而是那三人,明明各自心中拨着算盘数着小九九,还要遮掩躲藏,浪费了许多时间,想来实在是多余可笑。

      姜俊竺紧赶慢赶地回到家中,二话不说便带着妻儿离开,没有半句解释,像疯子一样。混江湖的即使再谨慎小心也难免会有仇家,妻子倒也不惊怪,简单打点了行囊,一家人便悄悄雇车从家中离开。

      也是机缘巧合,姜家一夜之间人去屋空,有梁上君子趁夜半潜进姜家,想顺点他们未及带走的宝贝卖点银子使,当夜藏在房顶上还没来得及下来,就见着任青安、穆云白、蓝玉春三人手持刀剑进了屋,然后顺便也听到了他们三人之间的谈话......此梁上君子,便是后来把《永生秘笈》以及四大高手之事醉后秃噜出来的人。

      姜俊竺带着家人躲在了一个偏僻的村镇,只不过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终于是被那三人寻到了踪迹。

      三人赶来的当天,姜俊竺已经来不及带家人离开,他们四人武功实力本不相上下,其他三人联手,姜俊竺断断不是对手。

      情急之下他抱着正跟在他身后的儿子藏进了事先挖好的暗道中。暗道就挖在灶台底下,上面架着一口大锅,任谁都想不到的地方。原本这暗道是挖来自己日后练功用的,只挖出短短几米,他万万没想到三人这么快就找来。这几米的暗道将够父子二人容身,而他的妻子就在院外浣洗衣服,他来不及叫回妻子,也明白关键时刻就得有取舍。

      他的手紧紧的捂住儿子的嘴,不让发出半点声响,通过灶台下的气孔,两人眼睁睁看着外面那三人撕去了脸上的人皮面具,与恶徒无异的抽打、折辱外面那个无辜的女人,想要问出姜俊竺的下落。

      足有两三个时辰,三人分头将屋里屋外四处翻找,找不到便又去拿那女人泄愤,一向武林中颇有威望的四人,此时一人似地洞老鼠,另外三人面目狰狞如恶狼。所谓的君子,转起性来,连无耻小人都自愧不如。

      夜深人静,三人彻底离开之后,姜俊竺终于松开那只被儿子啃咬得鲜血遍布的手掌,哭声被堵在喉咙口一直出不来、此时被乍一放开,七八岁的男孩嗓子都哑住,无声又歇斯底里地哭问:“爹...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我娘做错了什么?你为什么不救她?”

      到底为了什么呢?姜俊竺没有回答,沾血的手木然的从洞壁凹槽处抠出了一本卷起的书册,放进怀中揣好,眼睛从始至终没有再看身边的儿子一眼,只伸手推开暗门爬了出去,脚步踉跄的走过院内那具衣衫不整早已死透的尸体身旁,仍旧未看一眼,向着远处的夜色中渐渐走远,再不见踪影。

      再后来没过几日,在姜家之前的旧宅中,任青安、穆云白、蓝玉春三人中毒,被姜俊竺吊在房梁上虐打致死,而后埋进后院地窖内。

      不巧,这一幕又被那梁上君子趴在房顶上瞧了个清楚仔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5章 第五十二章-四“君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