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陆叁】先后手 ...

  •   宝应五年的冬天,是京城的噩梦。
      这一年,因出身低微,一直只在京城汉王意外坠马身亡。有人说害得汉王坠马的,是大理寺卿孙君良的庶长子。熙和帝虽未迁怒孙君良,却到底是将其长子押入牢中严审。
      辗转了月余,方才经由宗正寺、刑部和大理寺共同查明,汉王的坠马皆因汉王府看顾马匹的家奴给出事的马喂食了不该喂的东西。因此使得他的坐骑脾气起伏不定,不易操控,最后使得汉王意外坠马,不幸被马蹄踏死。
      为抓到已经逃跑的家奴,京城被闹得翻天地覆。在众人毫不知情的时候,汉王偷摸养着的私兵,竟被谢禹收入囊中。而汉王膝下几子,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得了怪病而死,前后竟不超过十日。
      一时间京城中人人自危,生怕这怪病,会传染汉王府外的人。

      熙和帝共有五位兄弟,没了一个汉王,自然会叫余下四位王爷心存忌惮。毕竟谁也不能说,汉王的死,真的是像宗正寺说的那样,只是一个被折磨了太久的家奴忍不可忍的报复。
      但其他的证据却又无从得知。
      直到汉王之子陆续病故后,京城中忽然起了奇怪的风声,说是废太子谢彰意图逼宫谋反。

      不等宫里有什么反应,三皇子谢禹已抢先一步,带人闯入了谢彰的住处。
      彼时,谢彰的身边,尽管姬妾无数,可已无一个知心人,每日能做的事情只有借酒消愁。
      酒喝多了,难免误事。
      谢禹带兵闯入时,谢彰正喝得烂醉,然而长剑架在脖颈上的一瞬,他通红的脸色当即血色褪尽,下意识地抖了一下。
      酒水洒了一地。

      酒香扑鼻的屋内,没有从前东宫里时常可以闻到的,淫靡的气味,有的全是一个男人消沉的,难闻的酸涩,甚至连伺候的下人也早就吓得跑走了。
      谢禹板着脸,俯身看向瘫坐在床沿旁的谢彰:“皇兄。二皇兄。”
      他拿剑拍了拍谢彰的脸颊:“皇兄,论理,你只是个废太子,已经没什么能耐再惹事了。可皇兄,你怎么能做了龙袍偷偷藏在这里,难不成……皇兄想着要谋朝篡位不成?”

      谢彰早就被吓清醒了,感觉到拍在脸颊上冰凉的剑身,呼吸忍不住加重了几许,半晌才找回自己不自觉战栗的声音:“你、你胡说什么……”
      脖颈被剑刃划开一道伤口的感觉,瞬间令谢彰被恐惧席卷,他几乎是挣扎着要从地上站起来,却被谢禹狠狠一脚踹回地上。
      “老三,你不能这么做!我没有……”

      谢禹轻笑,抬腿踩在他的肚子上:“皇兄,做错了事,怎么能不承认。”
      谢彰疼得眼泪都要溢出来,愤怒的喊道:“你要做什么?”
      见谢禹笑得越发诡异,他猛地想到了什么:“你、你是要诬陷我?!”

      谢禹伸手捂住谢彰的嘴。
      谢彰的确没做龙袍。这个男人虽然之前满心想的都是登基做皇帝,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保自己的太子之位,认定自己能够顺利熬到父皇退位。
      这太愚蠢了。
      汉王的死,是他做的一个局,目的就在于汉王那些偷摸着养的私兵。有了这些私兵,再加上姨母手上的那部分,清扫谢彰这个障碍足矣。

      谢彰知道自己已无退路,闭上眼,颤抖着不再言语。
      他这辈子都没想过逼宫,即便是成了废太子,他也没想到要这么做。可今日过后,哪怕他是被人冤枉的,史书上也不会记上“冤枉”二字。
      后人会知道,他谢彰身为废太子,愚蠢的想要“逼宫”,幻想着登基为帝。

      “老三,”谢彰睁开眼,喃喃的道,“你不会成事的。”
      谢禹拧眉,握剑就是狠狠一拉。锋利的剑刃,毫不留情地划过谢彰的喉咙。
      被割开的喉咙,呲呲地冒出鲜血。谢彰费力地张开嘴,想说的话已经说不清楚,只能听到含混的声音中,断断续续说着“你不会成事的,不会”。

      废太子的死,对于接连经历了亲人过世的熙和帝来说,完全是猝不及防的事情。
      他把自己成日关在思象宫元后养病的屋子内,仿佛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一丝安慰。
      可元后的病情反复不定,才两日的功夫,就几度被太医从鬼门关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拉回来。

      这日,元后在夜里照例饮下汤药后,突然大口呕血。宫女们匆忙请来太医,一时间思象宫兵荒马乱,就连贤妃也被请离此地。
      熙和帝不敢再停留,只好离开。
      可前脚才出了思象宫,后脚就有老内侍带着一脑门急出来的汗,抖着声音跑过来跪道:“陛下,三殿下他……三殿下他带着兵马在逼宫!”
      “他在胡闹些什么?”熙和帝大怒,“逼宫?亏他也想得出来,难道朕这些年亏待他了不成!”

      当年熙和帝能坐上太子之位,又顺利登基称帝,自然不会是多一帆风顺的事情。其间经历过的流血事件仔细算起来并不少,他的那些兄弟又何尝只有五位。
      为了子孙不再因争权夺势发生兵马冲突,熙和帝之后对三子便从来都没有让他们拥有过足够多的兵马。
      以谢禹手里的那点兵,就这么急吼吼的闯禁宫逼宫,分明就是在送死。

      “三殿下他带了……带了七千兵马!”内侍急声道。
      “他哪里来的七千兵马?!”
      “似乎是……是汉王的私兵……”
      熙和帝下意识地后退两步,扬声大吼:“速去调动禁军围剿!”

      他前脚才没了一个意图谋反的儿子,悲痛中正在考虑太子之位究竟该给长子还是幼子,现在幼子突然带兵逼宫,打得他一个措手不及,分明是连等待的耐心都没有了。
      没关系,他还有谢忱,他的长子就快回来了……

      “陛下!”
      又有内侍匆忙跑来。
      “皇后挟持了太后……”
      “三殿下已经攻破了玄武门!”
      “三殿下已过宣政殿!”
      “尚书令传话,只要陛下写下退位诏书,这就命三殿下休兵!”

      传话的人从内侍到禁军,几乎是每隔一盏茶的功夫,就有人匆忙来通报情况。
      熙和帝恨得不行,可这时候哪里都不好走。这宫里头谁知道还有多少人,是早就投靠了谢禹他们。

      “陛下,还是躲一躲吧……”
      “躲什么?朕的皇儿要取朕的性命,朕要躲什么?”
      思象宫中元后的咳嗽声不断传来,干净的水送进宫内,很快就有宫女匆忙端出被染红的血水来。
      内侍总管心中焦急不已,不由地再劝:“陛下,三殿下是为逼宫,并非是弑君呐。您就是躲一躲,也好过正面与那些人碰上。更何况,思象宫这里有两位娘娘在,三殿下想来会看在生母和姨母的面上不来叨扰……”
      “那朕就更应该留在这里。”

      知道这是劝不动了,内侍总管只好叹了口气,如往日一般,站在熙和帝的身后随时听其调遣。
      前头的消息仍不时传来,足可以看出从宫门外一直到禁宫前,三皇子究竟是如何顺风顺水地横冲直撞。七千兵马,只折损了不到一千人,各个士气大振,砍瓜切菜一般往前直冲。
      若非身后思象宫内,元后的咳嗽声渐缓,似乎一切都还停留在发生之初。

      此时的思象宫内,一片灯火通明。隔着宫门殿宇,远处隐隐还能看见被油火照亮的光影。
      熙和帝站了许久,道:“去请贤妃过来。”
      宫女未动,熙和帝回头:“朕还没退位,难道朕说的话已经不管用了?”
      “陛下……并非如此,只是……只是贤妃娘娘她……她已经……”
      “已经怎样?”
      “已经被三殿下的人护送走了。”

      在宫女话音落下的那一刹那,熙和帝瞬间就冷静了下来。
      今日这个局面他从未想过,但如今仔细想想,本该早有所觉的,之所以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实在是他将太多的关注都放在了谢彰身上的缘故。
      自问他对三个儿子都是一视同仁,但太子向来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长子出家,他就重视次子,次子无用长子归来,他再度看重长子,这并无过错。但对于幺子来说,就是最大的问题。

      谢禹的背后,不难看出,除了有王侑之和王皇后的庇护,还有贤妃的协助。
      他们怕是已经谋划了很久。

      熙和帝闭眼。
      谢禹从一开始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年少无知,怯弱无能的小皇子。他甚至已经给这个儿子打算好了将来,无论是谢忱还是谢彰日后登基,都不会亏待了这个皇弟。
      但实际上呢?
      谢禹怎么可能只是一个无知无为的小皇子。更何况,哪怕他当真没那个能力,以王侑之他们的能耐,再加上这么多年潜移默化的养育,他多少还能做个任人打扮的傀儡。

      “忱儿什么时候能来?”
      “若信使不出意外,大殿下快马加鞭往回赶,怕也还得花上十余日的功夫。”
      “十余日啊。”熙和帝长叹,“也不知朕的禁军守不守得住。”
      “能守住的,陛下。一定能守住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陆叁】先后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