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肆零】募粮银 ...

  •   晋陵的形势越来越紧张,能走的百姓都在陆陆续续的离开。可长州地域之广,想要彻底逃离饥荒,怕是没有三五日走不出这范围。
      而偏偏这个时候,冬雪又开始下了。

      孙蓬从武阴大牢出来,得知谢忱在人前袒露了自己的皇子身份,颇有些意外。
      要知道这一路从京城到江南,在各地官驿落脚时,在那些闻讯而来的官员面前,他始终自称是位寻常的云游僧人,从未表露过身份。
      孙蓬对此心存感激,可出了武阴,晋陵越发严峻的灾情,让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做下来好好地同人说一句谢谢。

      回到晋陵,孙蓬每日披星带月,跟着县丞在城内城外跑。饿死的、渴死的人每日增加,县衙的存粮已经见底,连孙蓬一行人都只能缩减口粮,每餐喝上一两碗稀粥,至于洗漱用的水,更是少之又少。
      跟饮水吃粮同样重要的,还有清理尸体。

      “好在如今天气冷了,路边的尸体不至于那么快腐烂,不然尸体无法及时处理,只怕很快就会发生时疫。”
      孙县丞骑着驴,带着孙蓬在路边走。远远瞧见不远处的井口上半挂着一个老妪,忙使人过去看看。果不其然,又是具瘦得皮包骨头的尸体。
      孙蓬并不走远,待井口的老妪被衙差抬走,他这才走近几步,弯腰朝井底张望。

      “这口井早就见底了。”孙县丞狼狈地从驴背上下来,望了望周围萧条的景象,“这村子前几日过来时,还有三四户人家,方才一路走来,怕是全没了。逃难去了,也可能死在了哪个地方。”
      孙蓬沉默,见那井底果真干涸地连石块都清晰可见,只好直起身子: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

      “御史大人读过《农政全书》?”
      “家中父辈曾说过,士农工商,既入仕,便需略懂农工商事,不可一窍不通。”
      “这话在理。”

      孙县丞点了点头,蹲下身,伸手挖出一把土:“这蝗灾来的快,去的到也快,且天气一冷,便也就活不成了,可飞蝗死前产卵于土中,只怕来年又将生出不少。”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治?”
      “耕田可翻出部分,化作农田肥料。可也只是部分。但若来年风调雨顺,就不必太忧心蝗灾。说到底,还是看老天爷能否发发慈悲了。”

      孙蓬闻声不再言语。粮银的问题,他与谢忱已经初步商量出了对策,至于水,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几日,他奔前跑后已然清楚,除晋陵外,义安等地同样遭受到了饥荒、旱灾和蝗灾。武阴影响最轻,可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但就目前收罗到的证据,长州刺史任璀元必定官位不保,甚至可以斩首示众。

      但孙蓬始终想不明白一点,究竟为什么,任璀元要隐瞒灾情。
      这是天灾,并非人为。既是天灾为何瞒?

      “其实,长州多地,背靠青山,山清水秀,风光独到,御史大人若是去年来,闲暇之余黄大人想必很乐意带着大人一起爬爬山,看看云。”
      出方才已经彻底绝户了的村子出来,衙差们拖着沉重的板车,吃力地跟着孙县丞的毛驴往前走。
      “黄大人喜好山水,平日空闲时最爱挥毫泼墨。夫人祖辈是茶商,这晋陵附近的几座山,夫妇俩这几年早就爬了个遍,夫人还摘了不少野茶回来。只是近年来,这山里头常有异象,老百姓都说是山神发怒,渐渐的,就连上山打猎的人都少了。黄大人与夫人更是许久没再爬过山。”

      正说着,孙县丞突然发觉孙蓬停了下来,回头便看了过去。
      后者眯了眯眼,望向远山:“山中……常有异象?”
      “对,”孙县丞点头,“轰隆隆的,有时还地动山摇。”
      “没人去查看过究竟是什么情况吗?”
      “黄大人曾派人去看过,只是未发觉奇怪之处。而且,不光是咱们晋陵,听说武阴、义安等地也都是这样的情况。百姓们都说,这是山神在发怒。”

      是不是山神,孙蓬不知道,但多半是有人在装神弄鬼。
      回晋陵的路上,孙蓬始终沉默,孙县丞知道他这是在想事情,倒也不去打搅,只是不断地沿着路,查看田地的情况。
      到了县衙门口,孙县丞正要往毛驴背上下来,孙蓬先行一步,下马走上了台阶,并抛下一句话。

      “孙县丞,三日后准备一些身强力壮的汉子,我要上山。”
      “哎?”
      “本官要去看看,这‘山神’究竟为何一直在发怒。”

      *****
      孙蓬的信,如今想必已经到了御史台。朝廷是否愿意命钦差送来赈济灾民的粮食,他不清楚,但远水解不来近渴。他和谢忱商量了几夜,已经定下了初步的计划。

      这日落了一夜大雪,第二日天明大雪初歇,雪水化开的积水经过煮沸,暂时解决了一两日的用水。
      虽说改了水渠,倒不至于喝不上水,可大部分的乡绅富商们这时候哪还敢小看这一夜的大雪,纷纷差人赶紧装罐。
      这时候,却有衙差依次给他们送上了一份请帖。

      “哪儿来的帖子?”
      “是晋陵县衙送来的。”
      “黄大人都死了,孙县丞还想做什么,什么大皇子,大皇子不是……大……大皇子?!”

      晋陵县衙的请帖,如飞蝶般,纷纷送至晋陵当地尚未离开的乡绅富商手中。
      那请帖上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着大褚的前太子,出家已久的大皇子要在晋陵县衙召见诸人。
      难道是想趁机再搜刮一层民脂民膏?

      这里头为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有富商赶紧派人去刺史府送信,任璀元也吓了一跳。
      京城王家之前送来的信,他总算是翻出来仔细看了一遍。

      这一看,可是一连几日夜不成寐,心里直埋怨自己怎么这么倒霉。熙和帝新派了数位监察御史赴任,可怎么到江南东道,叫自己活生生迎头撞上的这位,却是大理寺卿的嫡子。
      来一个监察御史也就罢了,后头竟然还跟着来了大皇子。
      王家是太子党,这大皇子虽是出了家的,可到底是个皇位的竞争对手。
      这……这……这一个两个的,怎么就这么倒霉全叫他遇上了!

      “大人……大人……这人还在外头等着回话呢,大人可要吩咐些什么?”
      “吩咐什么!叫他们自己看着办!那可是皇子,皇子!我能有什么好吩咐的!”
      管事被训得缩了缩脖子,正要出去回话,任璀元忽然又叫住他。
      “去,另外安排一部分人,去山上看住了,别叫人摸上山坏事。”

      “所有的山吗?”管事低声问。
      任璀元咬牙:“所有。”

      任璀元要带给晋陵乡绅富商的话,实在是叫人不知所措。
      等众人陆续到了县衙,那从前跟着黄大人忙前忙后的孙县丞,如今跟着个光头的僧人奔前跑后,见人便忍不住先裂开嘴笑了起来。

      在孙县丞的介绍下,众人这才发觉,面前这个僧人竟然就是要召见他们的大皇子。一行人赶紧见礼。
      谢忱拦了他们那些虚礼,直言道:“各位可知如今长州各地皆遭天灾,百姓民不聊生?”
      富商们这段日子可不仅仅只是待在各自的宅子里风花雪月,外头的事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大殿下恕罪,这天灾实在是……”

      谢忱双手合十:“天灾难躲,诸位不妨做些善事,也好借此消除过往业障。”
      这话直言不讳,开门见山,富商们面面相觑,竟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接话。
      孙县丞乐呵呵上前:“诸位都是晋陵的大户,家中存粮怕是还能撑上一段时日。不知诸位可否捐献一二,也好为城中百姓留造一线生机。”

      “大殿下有所不知,”有富商壮着胆子开口,“这存粮咱们也都不多了,家中老老少少几十口,吃的就是那点粮食。不是咱们不肯,这若是拿出来了,一家老小可就得都去喝西北风了。”
      “是啊是啊,这天灾又不挑人来,咱们也都是受灾百姓,自己吃喝尚且不够,如何救济他人。”

      孙县丞唇角有些下垂。他与这帮人交道打得最多,黄大人生前便动过心思,想让乡绅富商们捐资献粮,帮着全城百姓渡过难关,等灾情过去一切都会转好。
      可那时候这些人就是这般道貌岸然,等到灾情越发严重,不仅哄抬粮价,甚至还偷摸着改了水渠。

      谢忱抬了抬眼睑:“可孤怎么听说,几位因家中存粮过多,甚至还引来鼠患,不得已豢养起了野猫?”
      富商们面上当即没了那伪装出来的悲情,神色尴尬地扭开头,谁也不敢直面谢忱。
      孙蓬就在边上,见此场景,只能扯了扯嘴角,心底发凉。

      宁可养出硕鼠也不肯捐出来给城中百姓。便是连各粮行卖的,都还是藏了不知多少年的陈米。
      这些人,其心之恶,难以言喻。

      “若是诸位不便献粮,那不妨出借粮食。”谢忱忽的又道。
      这一回,不光是满屋子的富商们愣住了,就连孙蓬和孙县丞也明显被他这话打得措手不及。

      “怎……怎么个出借法?”
      粮食向来只听说过买卖、捐献的,何时还有出借这一说法。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如何借?

      谢忱扫了一眼出声的人,视线落到孙蓬身上,目光便柔和了些:“以孤大褚皇子的身份,立下字据,待来日灾情过后,你等可凭借字据,向朝廷讨要粮银。”
      他这些年来住在山里,京城中并无王府,自然要收什么粮银,都只能找朝廷拿。
      换而言之,谢忱此举不过是“赊账”二字。还账者,是他,更是朝廷。

      一屋子的人多少还有些犹豫,谢忱却不再继续游说,反而盘腿坐下,竟是当着众人的面,开始闭目诵经。
      孙蓬此时走到人前,不发一言,只长长地向众人鞠了一躬。

      “我出七十石。”
      “我出一百!”
      “我……我出五十……”

      屋子里,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发声。
      无论是三十石,还是一百石,两百石,只要是粮食,能果腹,能救命,无论多少,孙蓬都当即命人记下,就连字据也都在最快的时间内写好,并交由富商们过目再签字画押。
      这一日,当富商们差遣家丁将各自答应好的粮食,陆续送到县衙门前时,闻讯而来的百姓们,无一不是跪在地上,哭着叩首。
      有粮食了,终于有粮食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肆零】募粮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