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 ...


  •   我叫丁二,是京城茶楼的跑堂小二。

      现在是正午时分,太阳当空照晒得人头昏脑涨,正是茶楼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时候。

      “小二,来一壶上等的龙井。”

      “哎,得嘞!王老板您楼上请——”我把毛巾往肩上一甩,快步地迎上前去,“有些日子没见您了,嘿,气色见好哇,二楼给您留着老位置。”

      王老板是茶楼的熟客,出手也慷慨大方,我见了这类老面孔向来是十分殷切的。

      “马马虎虎。”王老板十分受用地摆摆手,丢给我一锭银子,“听说今天有孙先生的场子?”

      孙先生是我们茶楼的说书先生,专喜欢讲些前朝的奇闻旧事。我们茶楼的生意之所以能够这么好,有孙先生一半的功劳。

      “嘿,您来得可正是时候!”我见了银子脸上笑的跟朵花似的,嘴上忙不迭地招呼道,“孙先生就要开讲呢!”

      我这话说完,不到片刻的功夫。就见那站在场中央身着青布长衫四十上下的男人放下茶盏,清了清嗓子,一场精彩的大戏就要开场了。

      故事发生在前朝永乐年间的冬天,那一年说实在并不算太顺。发生了好几件大事,至于是什么事情,我们之后再说。就说这一进腊月,天上下起鹅毛大雪可谓是瑞雪兆丰年。

      那一年是永乐皇帝登基的第五年,永乐帝二十五岁登基,此时正满三十而立之年。这位永乐帝可乃一代明君,不过五年的功夫;内清国贼,外逐鞑靼,收复失地,编篡大典,堪称政绩傲人。他和正宫章皇后育有三子,安乐长公主又在这一年降生。

      永乐帝的三十生宴,决定命户部大办。穿朝服,戴朱冠,于朝阳宫设下万寿宴,文武百官皆至。这一天普天同庆,万国来贺,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彰显我国威,震慑四方。

      负责操办这次万寿宴的主厨,是京城百味楼的第四代厨神。

      说他是厨神,那不是空口白牙一张嘴吹出来的,而是天子亲封!

      相传太/祖皇帝在位时,嗜好美食,宫廷来自天下八方的御厨有上千位。一生尝遍世间珍馐百味,然而到老时他始终念念不忘,年轻时吃过的一道说不出名字也不肯说出在哪儿吃的菜。老皇帝临终前的一年里生生吊着一口气,就为满足这最后一个愿望。然而宫廷上千位御厨,轮番上阵,却无一人能让圣上满意。

      皇太子为尽孝道人伦,下旨命人张榜召天下名厨。只要能做出那道菜,便封其为厨神,赐黄金千两,良田万顷,子孙后代皆受皇恩可入宫廷为职。这一道圣旨,引出不少民间隐藏的高人,个个都是厨艺精绝的妙手,但最后皆无功而返。

      直到有一天,如你我所料到的,京城来了位年轻人。

      他进城之后,并未急着寻人引介入宫。而是花极少的银子在京城一段并算太繁华的地段,建了这座百味楼。

      百味楼初开张,并不如其他酒楼那般客满为患,但生意却也并不差。客不多的缘由地段、装潢是一方面。更多的原因,是因年轻人定下的几条规矩。

      [1]原来这百味楼只有晚膳,前来之人无论贵胄庶民都需白天预订。没有菜单,每天做什么菜全凭厨师做主,且一天只做二十桌。闻者皆啧啧称奇,也的确有人被吊起了胃口图这个新鲜前来一尝;也有人是觉得这后生实在狂妄,故意前来砸场子。但不管是怀着什么目的来的客人,走时或尽兴而归、或心服口服,称道这年轻人的确是个手上有功夫的。

      有好心的客人道这酒楼店面太过寒酸,建议年轻人精加装潢一番;也有人觉得百味楼的这地段实在不好,毕竟现在这世道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日了。

      然而这年轻人听后并未有所动,摇摇头笑道不着急。这些问题不用去理会,自会有人去解决的。让客人不禁摸不着头脑,不知眼前这不满双十的年轻人哪儿来的自信。

      直到开张第七七四十九天的时候,宫里来了人,召那年轻人入宫。

      进了宫,皇太子见了那后生也不多废话。敲打了几句,大意翻成大白话也就是:我这一年里见得什么名厨巧匠没一千也有八百,结果都特么是帮废物现在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你把我父皇伺候好了,金山银山任你挑,你要伺候不好,孤心情一坏,就直接把你咔嚓嚓炖喽!

      那年轻人面上毫无惧色,微笑着点头说您瞧好。袖子一撸就进了御膳房,把所有的厨子都撵出去。支起了锅烧好了火,整整三天三夜没出来。

      到了第四天早晨,年轻人端着口锅出了御膳房。他执意亲自送过去,一路到了皇帝寝宫。

      那年轻人到地方了,伺候老皇帝的大太监道呈上来吧。年轻人这才掀开锅盖儿,一殿的太监宫女都伸长了脖子一瞧,谁都认识——是锅寻常老百姓家熬的骨头汤!

      也真是神了,那汤的香味传出二里地,闻得人三月不知肉味,就记住了那股没法形容的味道。

      如果硬要描述的话,那是一种让饱腹的人陷入饥饿,又从饥饿中被解救得到满足的感觉。

      按规矩皇上入口的东西,还得那大太监用银针试毒,再叫专门试膳的尚食尝过一遍才算数。然而那次却破了例,老皇帝躺在榻上气息游离地说了一句,全殿的宫女太监为证都听见了。

      “纵是有鸩毒穿肠草,寡人也……不在乎了……”

      那句话绝不像是对着殿中的任何人说的,倒像是在追忆着某个虚无缥缈的片段似的。

      那汤好似一杯回春酒似的,老皇帝喝下后片刻整个人容光焕发,像是年轻了几十岁似的。他神采熠熠地盯着那年轻人的面庞,问他叫什么名字。

      “草民罗笙。”

      老皇帝定定地看着年轻人,连说了四个‘好’字。

      从此天下无人不知厨神之名。

      三日后,帝寿寝于极乐宫,含笑而去神态安详。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永乐皇帝的万寿宴。

      之所以说是第四代厨神,只因离开元的时代早已过去百余年。百味楼的主人依然名叫罗笙,依然是如传闻中一袭绿衣,不过早已物是人非。庆幸的是,厨神的手艺代代相传并未停息。

      从头到尾,每一道菜都是由罗笙亲力亲为一气呵成,他做菜从不让旁人插手。单凭一人在短短两日之内做出几百道菜毫不费吹灰之力,超常人所能及,人们只得感叹这便是厨神的神功了。

      而在这场国宴上,厨神罗笙推出了百味楼的日前的最新花样——涮锅,那在当时还是十分新鲜且受人欢迎的。寿宴上歌舞升平,配着冬日热气升腾的涮锅,气氛极好。尤其是席上还有不少来自草原的外邦使臣,天性嗜肉,无肉不欢,此时更是大大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寿宴接近尾声的时候,龙心大悦的永乐帝召见了罗笙,并大加褒奖。外邦的使者也竖起拇指,啧啧称奇道。

      “这涮锅的吃法在我们草原闻所未闻,汤底鲜味十足唇齿留香,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肉片;片片薄如蝉翼,脉络纹理清晰足见刀工。口感更是上佳,味淡却不失其美……当真是不虚此行!”

      “承蒙谬赞。”罗笙垂下眼帘淡淡道,往日素着绿衣的他,今日像是为了应景,着了一身大红衣衫。好似马上的状元郎,洞房的新郎官似的。他外表看起来年近三十,正是一副成熟青年的好面相,周身却莫名地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低靡颓老的感觉。

      永乐帝听得此评价也抚掌笑道:“朕也觉得这肉片绝佳,不膻不腥,味道极淡;口感并不嫩,像是成熟的小牛肉,却不似寻常牛肉那般老。”

      “圣上说得极对。”罗笙听后浅浅地扬起嘴角,“羊肉太膻,猪肉太腻,禽肉您又不喜。不过么,牛肉虽味美啊却总是有些老,草民思来想去怎样才能让您满意呢?所以……陛下您这次可猜错了。”

      突地一瞬间罗笙身上的颓老一扫而空,脸上绽开完美的无可挑剔的笑容,那一身红衣鲜艳刺目的像是要渗出血来似的。片刻之后他的笑容渐渐敛去,只噙了一丝留在唇角。圆睁杏目,眸光中透着狡黠,像是顽劣地孩童,揭破了一个恶作剧似的。却故用漫不经心的语气,轻描淡写道。

      “是人肉啦。”

      [1]借鉴自北京厉家菜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