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母女温情 ...

  •   “子乔,你且去济民司寻陈肃,此时应是他当值,老规矩,先将这批流民安顿在外营,好生照顾,我先回刺史府拜见叔公。”

      “是,大人。”应答的是凉州刺史府卫队侍从宋武。

      宋武于两年前编入由时任刺史僚属参军的王正组建的城建营,当年少年热血,一心杀敌立功,本不乐意待在贵人女眷身边做个小护卫,不曾想遇到王正,数次折腾下来,却也就死心塌地了。如今迁任城建营副统领,常年跟在王正身边。

      那厢,王正拜见过姚绍,定了隔日详细汇报之后,便先行退下略微洗去风尘之色,去后院见母亲姚氏。

      “阿娘,儿回来了。”王正朗声迈入姚氏院中。

      见前方一少年,迎着日光而来,正是姚茹心心念念离家数月的宝贝女儿。“贞儿,这回出门怎甚那么久?”姚氏抬头,好生打量了一番,“人也瘦了,又黑了,路上可有危险?”

      “阿娘,儿此番是先南下再东进,避开交战区,又有数百名营中弟兄随行护卫,一路安生着呢,”说着,王正扑到姚氏怀里,“儿只是想阿娘了。”

      “你啊,”姚氏点点王正的脑袋,“多大的人了,也没个正形,没个女儿家的样子。”

      王正此世的母亲,出身二流世家。这个阶层对女性的态度多有不同。大部分家庭的女性除接受传统女子教育外,会学习琴棋书画一类的技能以增加婚姻的资本。再保守一些的人家认为女子相夫教子,只学好管家女红就是了。而开明一些的人家会允许女儿习文读书,参与外事。而社会上对才华出众的女子也多是赞赏推崇。

      母亲姚茹虽接受世家女子女德教育,但姚家家风开明,且身处凉州,受边地影响,又有家人从旁劝慰,并只王正一个女儿,在几次叨唠无果之后,也不拘者她,随她喜好习武练兵。这才有王正数年积累,有精力思考乱世变革,并付诸实践。

      次日,刺史府书房。

      “见过叔公,见过大表舅,见过二表舅,见过表兄。”

      “好孩子,可见过你母亲了?她,可还好?”姚绍问到。

      “儿已将此行遇见父亲之事告知母亲。这两年,父亲权势日益稳固,不再忌讳与凉州接触。长辈之事,儿不敢擅断,只能由阿娘自决。”

      王正对于父亲王赞是没什么怨恨的。

      作为父亲,他并没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之前七年,也是极尽宠爱,手把手教导的;之后,也是自己选择随母亲离开的。

      作为男人,放在大背景下,客观来讲,王赞出身名门,才名远播,风仪出众,又洁身自好,至少王正在王家的七年内没见着过有什么小妾通房,乱搞男女关系的事儿。王赞本身确实是一个足够优秀的男子,否则也不会引来那梁芙的窥伺。

      封建时代的男子,为了家族,为了权势,也许也为了保全妻子,在权臣以势相逼另娶、皇帝以无子名义下旨休妻时,没有选择无谓的抗争,这可以理解。只是以现代人的观点来说,无作为的顺从及休妻另娶的这个结果,就算是负心薄幸、没有担当了。

      然而,母亲与父亲少年夫妻,情谊深重,又岂能轻易忘却?加之凉州地处边远,胡汉杂居,品流复杂,不若洛阳才俊骄矜贵气,颇有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

      王正只能说长辈之事,晚辈不便插手。终归姚茹还有自己这个女儿,自己在一日,便全力护她一日。

      言归正传,姚绍正问到此番洛阳之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母女温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