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9、调整路线 ...

  •   第七十九章 调整路线

      (寒正卿忍痛调路线)

      寒正卿有些惊讶,不可置信地说道:“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夫人,我不懂你什么意思?”

      李茂吸了口气,说道:“夫君,睿王妃安淑荣上辈子可不是睿王妃,她做了太子的侧妃,然后一直不得宠,在后院里面看着太子偏宠了丁景晴一辈子,最后把自己储君的位置生生废掉了!而且她知道太子和齐王一个都没有能登上大宝,最后得利的人是睿王爷!这一世重来之后,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谋取了睿王妃的位置,还告诉我你的事情。”

      寒正卿有些心中发冷,问道:“在她那一世里面,我也是睿王爷的人,还早死了?”

      李茂点了点头,说道:“她其实是想让我帮她,让你继续帮睿王爷,然后让睿王爷登基的把握更大,至少也要像前世一样,所以她才告诉了我这一些。我拼命地追问她前世里面你的死因,好避开,咱们有病治病,有劫难就避开。既然她都能避开自己上辈子的命运,这辈子做了睿王妃,我们也能避开你前世的命运的,是不是?”

      寒正卿长吁了一口气,然后摸了摸李茂的头,笑着说道:“夫人,你不要这么担心,说不定她只是骗你呢,什么前世今生,我却是不相信的,夫人你也不要相信。你哭成这样,难过成这样,就为了这个?”

      李茂点了点头,眼角还残留着泪痕,问道:“夫君,你就一点儿不担心吗?”

      寒正卿说道:“不担心,她只不过是告诉我们,我可能会死,不知道哪一天,在未来的某一天。可是其实你想想,谁不是这样呢?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清楚自己的命数?恐怕只有老天吧?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娘胎里出生,然后走向坟地、走向死亡的,生命的终点谁都是一样的,没有谁会真的活个一百年一千年,大家都是几十年的性命,都不知道自己哪天死,这样会让你觉得很悲伤吗?”

      李茂有些愣神,转而想到,寒正卿说得是对的啊!虽然安淑荣告诉她日后寒正卿会因为某些事情死去,可是至少寒正卿避开了夺嫡的腥风血雨,至少他会平安活到睿王爷登基之后。在这之前,那些站错队的人们,是不是会比寒正卿更早人头落地?

      难道这样他们现在就不活了吗?就天天惶惶不可终日了吗?古代里面人死的原因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大些,可是在现代呢?车祸!各种不可预知的意外!谁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一天,可是因为这样大家就不活了吗?就天天杞人忧天惶惶不可终日了吗?

      想到此处,李茂缓缓吐出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夫君说得是,是我想岔了,本来就是杞人忧天,还好你点醒了我,要不然我真不知道日后日子该怎么过了。“

      寒正卿笑着轻抚李茂的头发,说道:“夫人忙了这么一大早也累了,赶紧小憩一会儿,我们晚点儿吃饭,等你睡醒了恢复了精力再一起吃,母亲那里我自会去回禀,让她早点儿吃饭不用等我们一起了。你快休息吧。”

      李茂此时觉得有些累了,也听寒正卿的话换了里衣,躺在床上小憩,寒正卿则笑着走出了屋子,吩咐鸣柳不要去打扰李茂,让她休息够了再一起吃午饭,又遣小元去和张明华传话,自己则走回了书房之中。

      一进书房之中,寒正卿就关上了门,在关门的时候他的手有些微微的颤抖,气息也有些粗了起来,其实他的内心里面远远没有刚刚他自己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毕竟,不论是谁,咋一听到自己快要死了的消息,恐怕都难以平静下来。

      刚才他那么说,主要原因是想要消除李茂的心理负担,不让李茂生活得不开心,惶惶不可终日,可是作为他自己,却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寒正卿知道一个男子早逝对于一个家庭的打击会有多大!他的祖父早逝,家道就中落了,祖母带着父亲两个人艰难地生存着,日子不好过。还算父亲争气,一表人才、科举成绩也好,才算是走了狗屎运,娶到了母亲这样张家的独养女儿。

      若不是父亲不想成为赘婿,说不定外祖父会很开心地将父亲招赘,然后让自己的女儿过得快快乐乐的。

      可惜天不假年,父亲却也接连着早逝了,留下了一腔的未了的心愿、抱负,也留下了年幼的自己和没有兄弟姐妹的独养女母亲。自己和母亲幼年的经历有多艰难,自己为了不在张家族学被人排挤是如何隐忍的,可是还是没有用,自己后来甚至被排挤出了张家族学,到了名不见经传的安西侯府族学之中学习,都是为了这个原因。

      本来以为自己可以给自己的母亲、妻子、日后的孩子更好的生活,让他们能够过上好日子了,可是为什么自己的寿命又只有这么短?为什么自己又注定是早逝的命?老天哪,难道寒家就该是这样的命运吗?寒家到底做错了什么?

      寒正卿轻吐了一口气,他一向是个坚强的性子,一向不会怨天尤人,此时却也忍不住抱怨了老天爷几句。

      可是抱怨归抱怨,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防范措施要做好,不能给母亲、李茂、未来的孩子留下一个烂摊子,要提前给他们做好所有的准备,即便日后自己真的早逝,也要让他们能过得好一些。

      寒正卿在书房里面细细捋了捋他接下来的计划,他知道他的人生目标有很多都需要调整了,很多事情他已经来不及做了,他只能先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他原本的计划是先进翰林院里面蛰伏十年。一般新晋的一甲三人,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是会被敕封翰林院学士,能有机会接触天子和储君,天然就是天子近臣。蛰伏十年之后可以外放,从基层一步步升迁,苦熬二十年之后进入中枢,那个时候自己便是最有资历的人了。

      大秦文风鼎盛,承袭前朝体制,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只有走这条稳稳的道路,自己才能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一天,成为这个国家的宰相,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让自己这一生不留遗憾。

      可是自己若是只剩下三五年的性命了,那么在翰林院里面苦熬却不是一条好路子了,还不如没有考中状元的前世呢。

      据睿王妃安淑荣和李茂的说法中,前世里自己没有考中状元,只是一个一般的进士,没有得入翰林,被授官到工部做了一个小官,却因为治河修堤坝的专才入了睿王爷的眼,跟着睿王爷干了好多实际的事情,待到日后睿王爷登基了,虽然没有飞黄腾达,但是也让新皇念想了很久,不然以安淑荣前世一个废太子侧妃的身份,如何能听闻自己的名声?如何得知自己早死的消息?

      这一世里面,自己虽然考中了状元,对于自己日后的仕途是好了,多了一条登天之路,可是对于母亲、李茂而言,或者再加上日后的孩子,却还不如前世那样呢。若是自己进了翰林院,与睿王爷没有了过硬的交情,相处的全都是当今皇上以及太子、齐王,等到自己死了以后,这些靠山也都倒了,母亲、李茂和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想到此处,寒正卿闭上了眼睛,他必须要选择另外一条路了,他一开始就不能进翰林院,一开始就要跟着睿王爷去修堤筑河,若是自己早逝,也希望能依靠着睿王爷和睿王妃的一点点情分照看家中几年,让母亲、李茂和孩子不被人欺负得太惨,其余的,就靠李茂亲自教育孩子再次中举、中进士才能改变了!

      他相信若是他做好了这些,给了李茂一线希望,凭着李茂的能力,便是不能给孩子延请名师,也一定能自己把孩子教好!

      虽然这么做一定会有一点点不甘心,因为自己因为没有翰林院任职的经历很有可能日后就难以入阁,万一安淑荣是错的,自己命很长,或许到时候会有一些遗憾。

      但是那些和自己早逝的“万一”这种伤害相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寒正卿瞬间就知道了自己要怎么选择。

      既然想好了日后的路要怎么走,就要坚定的走下去,寒正卿目光如炬,开始铺开纸张提笔拟一个折子,务必要辞去几天后上殿敕封时候皇上授官翰林院学士的事情,那可是拒绝天子的敕封,很有可能会触怒天子的,危险也不小,所以这篇文章一定要写得文采非常。

      当日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一篇《陈情表》上奏,让晋武帝泪如雨下,觉得李密真是真情实感,不仅没有对李密的拒绝征召而生气,还对他欣赏异常,遂了李密的心意,这篇《陈情表》也得以流传千古。

      寒正卿苦笑一声,自己不指望自己的文章流传千古,能让当今皇上泪如雨下,希望能让皇上不要太生气,也遂了自己的心愿就好了。
      (补充)

      写了一小会儿,寒正卿苦笑着放下了笔,自己应该还是先想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再开始动笔比较好吧,否则怎么写感觉都不对。

      他首先想的一个思路是天不假年,自己父亲早逝,逝世之前最后的心愿便是将他生前所任山西安丰县的水利工程修好,使得境内百姓不受洪水和干旱之罪,能有灌溉的水源。寒家传到自己已经是三代单传,而且祖辈几人均寿命不长,自己担忧没有很长的时间,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父亲的遗愿,避免自己像父亲那样早逝,从而继续留下遗憾。

      这其实是寒正卿最真实的想法,虽然隐去了安淑荣的“预言”,但是确实是寒正卿现在的所思所想,也最能抒发他的真情实感。这篇呈给皇帝阅示的文章不求辞藻华丽,主要是要真情流露,以情动人,希望能够达到李密《陈情表》的那种效果。

      可是刚刚下笔不久,寒正卿就停笔了,他长叹了一声放下了自己的笔,苦笑着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第一个思路。

      自古以来,凡是做皇帝的人,都想着能长命百岁,要不然那些历史上的帝王,为何不分有名还是无名、励精图治还是昏聩无能,都喜欢求长生?都喜欢别人对他们山呼万岁?

      自己这个思路对于自己是没有问题,以寒家来举例也没有问题,可是自己现在才二十几岁,就这么忧心自己“天不假年”,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是不是显得太急切了?好像明明白白告诉皇上——我寒正卿虽然现在还年轻,但是我已经没有几年时间好活了,我要抓紧时间。

      皇上看到了会怎么想?他现在可是已经五十多岁了,膝下成年大婚的皇子都已经有三个了,他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催促他“阎王爷快要来了”,他会不会因此而震怒?

      天子一怒、浮尸千里。自己若是惹怒了皇帝,不但不能得尝心愿,不能给母亲、李茂或者未来的孩子拼下一个好的靠山,说不定立时就会没有了性命,自己“未来的孩子”永远都不会到来了。到时候李茂若是守寡,还不如母亲带个孩子能有点念想。

      不过,若是没有孩子,李茂日后改嫁也更容易些。

      寒正卿摇了摇头,还是先不要走到这最差的一步吧,这样还不如自己什么都不做,也不写这个折子,好好地在翰林院里面做学士,即便无法给他们留下一个靠山,至少给他们留下一个自己的清白名声,而不是留着一个罪名。

      寒正卿还未想到第二条思路,就听得小元来叫唤他,说是李茂已经醒过来了,请他过去一同吃饭。寒正卿便放下笔匆匆去了。

      圆房之后,他们二人已经不再分住两院,而是住到了一起,同时为了方便寒正卿看书,所以是李茂搬过来寒正卿书房这边附近的起居室和卧室里面来居住,离寒正卿的书房很近。寒正卿从书房里面提脚几步就走到了李茂和他的住处,此时李茂还正在梳洗呢。

      寒正卿与李茂也不避讳,他进去看着被鸣柳伺候着穿衣梳洗的李茂,李茂察觉他的到来,转过头给了他一个明媚的笑容,说道:“夫君稍等,妾身马上就好。”

      寒正卿也对她露出了一个笑容,自己的妻子又恢复了之前的快乐,不再苦着脸,不再在脸上带着泪痕,他心中自然是欢喜万分。

      吃饭的时候,他们二人也很随意,并不像李孝泉、安夫人那一对夫妻那样严格遵守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定,而是随意地边吃边聊。

      寒正卿和李茂说笑了几句之后,略一沉吟,还是对李茂说了他的想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李茂并不是个一般的女子,自己对于日后仕途发展的路线一定要对她说,一个是听听她的意见,再一个是怕她反对,或者多心,也好当面和她说说理由,不要让她自己去胡乱猜测。

      李茂闻言之后一愣,她明白寒正卿的这个仕途路线的调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寒正卿还是很在意安淑荣的话,觉得他自己有可能活不长!

      一时之间,李茂心中五味杂陈,嚼在嘴里的饭菜似乎也变得没有了味道了。同时,她知道自己转述的话语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寒正卿的生活,不禁隐隐之间有些后悔的情绪。自己这样将问题扔给寒正卿,自己心中是好受了些,可是寒正卿心中是不是就留着疙瘩了?是不是随时会生活在惊惧之中?自己的做法是不是错了?

      一时之间,各种想法在脑海之中纷至沓来,李茂觉得自己的脑袋一团浆糊,几乎当机,没有办法思考了。

      寒正卿自然是明白了李茂的情绪波动,李茂虽然极力控制自己脸上的表情,可是他与李茂相知相交三年,自然能从李茂的脸上看出来她的情绪变化。

      于是寒正卿放下筷子拉住李茂的手,笑着说道:“夫人不必介怀,我并未觉得阎王爷快要来找我了,只不过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只是未雨绸缪而已。其实这样的调整对于我的整个人生来说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你想想,从科举制度创建至今,有多少个状元?可是最后真能位极人臣、封相入阁的又能有几人呢?”

      李茂叹了口气,对他说道:“可是若是按部就班,你始终是有希望的。而且我相信夫君你的能力,你有那个水平。凡事‘尽人事,听天命’,若是时运不济,我们也无话可说,可是若是本来有可能,我们却自己把机会作践没了,我可是要后悔一辈子的,也替夫君可惜一辈子的。”

      寒正卿摇了摇头,说道:“不,娘子,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个风险,虽然平日里不用顾虑它,可以照常生活,好好地过日子,不用时时处在惊惧之中,可是我们谋事却不能忽略这种可能性,还是要将其算在内,未雨绸缪,你觉得如何。”

      李茂沉吟了许久,冷静了许久,最后才抬起眼来对寒正卿说道:“夫君,为什么你要亲自在大殿上拒绝皇上的封赏,驳了天子的面子呢?既然知道当时那种情况会引得天子震怒,你想要一篇文章就打消他的怒气,是不是太难了?为什么不走一走睿王爷的门路?你不是说他在宴席上就劝你和他一起治河了吗?如果你再去和他好好谈谈,让他在天子对你封赏之前就和天子要人,岂不是就略过了这最难的一步?”

      寒正卿苦笑了一下,说道:“娘子,这个想法我也考虑过,只是有些犹豫该不该去找睿王爷。毕竟现在睿王爷虽然已经出宫建府,但是还未正式领了皇差,我这么去找他是不是不好,是不是有违臣下不能结交藩王的原则?”

      李茂一笑,说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要站在睿王爷这一边,为了那万一的机会给我们几人留下一个靠山,那么‘送佛送到西’,更应该大张旗鼓地站在他身边,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已经投靠了他,是他的人,怕什么?若是你不信安淑荣的话,对睿王爷得登大宝有疑虑,那么也不必担心她说的你可能会早逝的话,按部就班就可以,不用和谁走得太近,也不用投靠谁,只要一心忠于当今皇上,按部就班的做你的翰林学士就行了,也不必有如此的烦恼。”

      寒正卿一愣,随即笑着对李茂说道:“娘子说得对,是为夫想岔了,既是如此,那么我们明天就去一趟睿王府,与睿王爷说清楚,也表明投靠之意,将一切都定下来。”

      李茂点了点头,说道:“我和你一起去,我去拜会一下睿王妃既然决定了走睿王的路子,我自然也要伺候好我的顶头上司。”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随后继续吃饭。只是,因为两人心中都憋着一些事情,饭菜似乎都已经没有刚才那么好吃了。

      要去睿王府,而且是一次很正式的拜访,自然要好好准备一番。第二天一早醒来后,李茂寒正卿各自梳洗、换装,打扮自己不提,李茂还招来了心腹鸣柳,对她说道:“你去库房里面看看,有那种新奇好玩又价值不菲的礼物给我准备一些来,我准备送给睿王妃,记住,一定要贵重!至于送给睿王爷的礼物,就找些清雅的文房四宝吧,不要那些价值贵重的古董之类,当代的好物、好用顺手就可以了,用起来也不会心疼的那种。”

      鸣柳点头称是,正要退下去准备,将伺候李茂更衣的事情交给牡丹。可是在鸣柳出门前,李茂又叫住了她,说道:“鸣柳,再给我父亲母亲、哥哥、嫂子、小侄子也准备下礼物,不用太贵重,平日里走动时候用的礼物就可以了,等我和夫君从睿王府回来之后,我们可能会顺便再回一趟李家。”

      鸣柳称是,自去准备不提。不一会儿,一个小丫鬟进来通报到:“夫人,绿笛姐姐到府中求见。”

      李茂说道:“快请她进来!”要去拜会睿王妃,最好的借口就是给她分红,让她看账,自然是需要绿笛也一同去。而且李茂知道绿笛这个人聪明理智,有大智慧,若是自己和寒正卿真的外放和睿王爷一同治河,她就是那个能够托付要事的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9章 调整路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