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高中状元 ...

  •   第六十六章 高中状元

      寒正卿坐在考试的小隔间里面闭目养神。

      为了防止作弊,所以考官并不允许考生穿着太厚且有夹层的冬衣进入考场,所以李茂为寒正卿准备的衣服再周到,也让他在此时感受到了一丝早春的凛冽寒意。

      但是寒正卿并不畏惧这一丝寒冷,反而觉得刚刚好,适度的寒冷刺激着他的头脑,让他的头脑在此时更加的清醒。

      每一位考生只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不可能全然放松,寒正卿也不例外。想到母亲的病情,想到她的殷殷期盼,想到妻子的雄心壮志,和妻子的热切眼神,他告诉自己这一次决不能再考砸了。

      可是这么多的期盼像一座山一样重重的压在他的心上,让他的手微微地发抖。

      忽然间,过道里面传来的鸣锣声音,巡考的小吏开始给每个隔间里面的考生下发卷纸了。

      寒正卿也从刚才的思绪之中走出,严阵以待,毕竟三年前已经经历过一次这样的阵仗,他比起那些初次应考的人来说还算是好的,心态也调整得比较快。

      拿到前面的题目之后,寒正卿先好好审了一下题,竟然发现竟然都是自己和娘子讨论过的题型。当时他们二人一起研究了五届科举的题目,从出题思路到答题模式,从可以化用、延伸的考点到答题时候的回答方法一应俱全,寒正卿松了一口气,心中也更多了些自信。

      随即,他便开始拿起笔来在稿纸上书写思路,调整语言,把初稿写出来。

      大秦的进士科科举今年有三道题,第一道题是史论题,主要是评价历史上某位名人或者某个朝代的功过得失,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次论的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这个题目,自己和妻子早就讨论过,也已经有了严谨的论证,现在直接答题就好了。

      第二题是很罕见的律令题,往年的试题之中从来没有出过,本来自己也不可能会深入看过这方面的书的,可是妻子总说在世上生存总不能浑浑噩噩,总要知道各种法律规定,于是把本朝的“律、令、格、式” 均汇编成册,还会附上一些案例,有时候遇到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也会和自己讨论一番,所以自己竟然能将整个案例全都看懂,还知道目前应该如何判。

      做完这一题之后,寒正卿心中扬起了浓浓的自信,他觉得自己这次绝对是科举有望,不说名词前后,起码中举应该是不成问题了,以大秦书生那种喜欢空谈的性子,极少有人会研究法律,能做对这一题,还要做好的人肯定不多,他肯定就能显露出来了。

      带着有些安定的心情,寒正卿往下看,看到了第三题策论题,也是最重要的那一题。在大秦,虽然有三题,但是前两题只要能答得勉强,而第三题答得出彩就被取中进士的人不胜枚举,所以至关重要的还是最后一题。

      这道题的题目是“百姓足、君孰不足”。这句话比较简单,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处出题只截取了半句,还有所改变。

      这句话的意思也比较简单,便是蒙童也能知晓,意思是:“百姓富足,您又怎么会不富足呢?”这样的题目,在考乡试的时候经常会出填空题的。

      可是既然将这道题作为策论题,自然不是简单地说一下它的出处,解释一下它的意思就行的,而是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寒正卿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和母亲都是做生意的好手,不仅将家中的铺子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将绣庄开得闻名京城。也想到了妻子常常和自己说过的话,重农抑商其实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如果一直抑制商业发展,那么其实国家不会太富强的。

      可是寒正卿皱眉,现在大秦与前朝一样,都是严定了“士、农、工、商”四个阶层,而商人最贱,商业是贱业,如果自己写出来一些反对“重农抑商”的话,是不是太骇人听闻了,这次科举是不是又会落第了?

      可是自己既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并且深深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不从这个角度来写,文章却是无法直抒胸臆,便是中了举,在殿前对答的时候也是难以过关的。

      想到此节,寒正卿咬了咬牙,还是拼一把,最多把自己的想法收回来一些,不要那么偏激罢了。

      于是他提笔在稿子上写道:“世人均乐重农而抑商,吾独不以为然,岂不闻‘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商,则百姓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此处用该句的反面论证有商业的重要性,此后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将寒正卿心中所想和与母亲妻子讨论过的经济适用的各种对策写入其中,端得是淋漓尽致。

      最后落笔点题。“凡此,商业兴,则百姓足。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最后一句落笔,寒正卿长舒了一口气,将笔放下,心中稍定。

      因为答题比较顺利,他草拟好三道题的答案后才过了一天而已,寒正卿也不再费神,吃过冷食时候倒头便睡,养精蓄锐。待到第二天醒来时,他才细细地检查自己的底稿,再次润色,并且找出里面该避讳的地方隐去,或者表达不到位的地方修改,如此删删减减,也过了一天。

      第三题一早,寒正卿休息过后摊开正式的答卷,用工整的馆阁体在试卷上誊写自己的文章,待到一切完工之后,天色还尚早,只是他却觉得自己已经酣畅淋漓的做完了所有题目,不愿意再在隔间里面空耗时间,于是便提前交卷走出了隔间,径自出了考场。

      门外,老张头和小元早早就在门口等候,一见到寒正卿出来,小元先是变戏法似的从自己拎着的食盒内拿出了一碗参汤,叫到:“少爷,这可是百年老参炖的汤,你快喝点儿。”

      寒正卿笑道:“小元,你什么时候也会煮汤了?”

      小元扁着嘴说到:“少爷你明知故问,小元哪里会煮汤?还不是少奶奶给准备的。还有呢,因为不知道少爷你什么时候出来,为了要保证这碗参汤你喝的时候还热腾腾的,少奶奶可是专门改装了马车,让马车上面可以烧煤球保温呢!快喝吧,为了这碗汤,我可是麻烦大!”

      寒正卿一笑,心中暖洋洋的,比喝了几百碗参汤还受用。手上的动作却是不慢,接过那个小碗的参汤一饮而尽,也将李茂浓浓的心意收入心中。

      因为担心寒正卿考试三天后身体吃不消,老张头用马车带着寒正卿慢悠悠地赶着回家,小元则是快马先回家报信,所以等到寒正卿回到家的时候,张明华和李茂都已经等在门口候着了,丫鬟们也早早准备好了换洗衣物和稀粥,让他好好梳洗、吃饱之后睡一觉。

      约莫半夜的时候寒正卿从床上醒来了,却发现自己的妻子李茂坐在烛光前面若有所思,并未入睡。

      寒正卿披衣坐起来,走到李茂身边拦住她的腰,说道:“茂儿,怎么这么晚了还在这里等我,不回去休息。”

      李茂闻言转过头来对寒正卿问道:“夫君,你此番应试表现如何?可有把握?”

      寒正卿叹了口气,与李茂细细说了考题和他的答法,最后说道:“为夫此次答题却是有些剑走偏锋了,若是遇到喜欢的考官,名次绝不会低,便是像你大哥那样得中一甲也不是没有可能,若是遇到不喜欢的考官,便是落第也不奇怪。哎,就是苦了娘亲和娘子了。”

      李茂一笑,说道:“夫君,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只要你按照心意答好题,中与不中却是没有太大的相干,你还正年轻呢,人家常常说十年寒窗,你这才几年?”

      寒正卿一笑,说道:“你就知道安慰我,也罢也罢,我就有着再考几年的打算,等到年过三十若是还未中进士,我便以举人的身份谋一官职,也去做些经济实务,总不能让娘子总是这么等我,蹉跎了岁月。”

      李茂一愣,心中一暖,嘴上更是替寒正卿着想地说道:“夫君不比灰心,我相信夫君的实力,这么多届考试,并不会运气这么背一直遇不到欣赏你的考官,所以我认为夫君必中进士,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再说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若是夫君不以科举晋身,日后的仕途却是无法得到太大的发展,委屈你了。茂儿多等等没有什么,夫君切不可因为心疼茂儿就急功近利,做出了自毁长城的事情。”

      寒正卿笑着摸了摸李茂的头发,说道:“就你道理最多!”

      之后,小夫妻两人继续说了些闲话,然后寒正卿才正式将李茂送回了住处。虽然他喜欢李茂,也知道李茂喜欢他,可是他想要给李茂一个远房的仪式,不愿意就这么简简单单轻慢了她,唐突了佳人。

      三日后,李茂和寒正卿便正式在家中摆了酒,请了双方亲戚朋友过来作证,也再次给张明华敬了茶,正式圆房了。李孝泉对寒家的礼数周到非常满意,张明华也欣喜得几欲落泪,她这把老骨头,三年前就以为可能熬不过去了,现在看来竟是越来越精神,竟能妄想一下抱孙子的事情!

      一个月过后,科举张榜了,寒正卿名次很靠前地进入殿试了。在殿试之中,他更是凭着对答如流和英俊无比的外表,被钦点为状元!

      世人皆沸腾了,这一届状元怎么如此年轻?一般这么年轻的进士都是授予探花的,怎么这个小子就被御笔点了状元呢?

      得到这个消息的安夫人更是差点儿破功,毁了自己这么多年的道行,几乎在外人面前都保持不住自己的笑容,露出一个狠厉的表情。但是她的贴身大丫鬟看到了她手中那块受尽了折磨的帕子,打了一个冷战,自然是知道安夫人现在心情是极坏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高中状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