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新店开业 ...

  •   第六十三章新店开业

      “噼里啪啦”一阵鞭炮的响声,绿笛在一旁捂着耳朵拼命躲着炮仗,可是还是忍不住回过头去看炮仗爆炸时候那个喜庆的样子。

      待到炮仗落地,铺子面前满地红,绿笛才带着盈盈笑意走至场中,一把扯住红绸,将店里牌匾面前的红绸忽地扯下来,露出了三个极有风骨的字“李记锦绣堂”。绿笛从小就被卖到李府里面做丫鬟,跟着伺候李茂,自己却是没有姓名的,绿笛这个名字也是李茂赐的。待李茂将其赎身出来作为良民以后,她便跟了李茂“姓李”,所以这间铺子名面上虽然是绿笛的产业,可是也被她唤作“李记”。

      众人一看这几个字之后,有人懵懵懂懂不识字,问周边的人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可是识字的人却是一片哗然——这几个字写得太好了,真乃大家风范也!真不知掌柜的是从那里求来的字,却怎么没有落款?

      正待那些识字的学子纷纷想要开口询问的时候,却见绿笛对前来看热闹的人群行了一个万福礼,笑盈盈地说道:“小女子出来乍到,经营此间锦绣堂,却是希望各位乡亲父老能够捧场,里面的绣品因为新开店庆贺,三天之内全都是九折,三日后恢复原价,希望各位可以进店选购。”

      没错,这间“李记锦绣堂”就是李茂出钱,绿笛经营的那间店铺,是一个专卖高档绣品的铺子,同时还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绣品,走的绝对是上层路线,东西贵得很。

      可即便这样,李茂还准备了这些东西明码标价,绝不随意降价,且除了开店头三天打九折,其余世间就按标价卖,一分钱不少,童叟无欺。

      她前世里知道女子购物的心理,若是一个品牌总是打三折、五折,那么你新品上市的时候就卖不动了,为什么?大家都想着可以等到你打三折的时候我再来买啊,现在正价买或者是8折的时候买不是亏了么?

      若是一个牌子总是不打折,比如说那些国际打牌,大家都知道你的做工不值那么多钱,但是就是看中你的这个牌子,就是知道你这个牌子贵、不打折,一般人买不起,我就是要省吃俭用买一个来显示我很有钱,我用得起你的包!

      再加上绣娘招募很困难,从出嫁到确定了卖绣品这个项目,李茂等人才只招募到了三个绣娘,且绣工还没有李茂好,现下来看李茂已经成了这个店里的顶梁柱了,所以也注定只能走少而精的精品路线,还无法做到薄利多销大量铺货。

      京中众人都是贪新鲜的,且李茂这个铺子选择的位置非常的好,是西市里面一个很旺的地段,当时买下这个铺面可是花了不少钱,也让很多人想看看这个投资了很多钱的大老板究竟在卖些什么。

      今日开业的时候,大家一看绿笛这个女掌柜便是一惊,待进入店铺里面则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刚刚冲进门口的一个人看到靠门边的柜台上一条小小的帕子竟然标价5两银子,他竟脱口而出:“这么贵!你怎么不去抢!”

      要知道这里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铜钱,就是一千个铜钱!而普通的人家一天几个铜钱就可以吃饱了,一条帕子5两银子,可已经是够普通人家一年的嚼用了,这不是抢钱是什么?

      面对众人的提问,绿柳笑而不答,待到一会儿更惊讶的自然是在后面。果不其然,里间有人喊道:“哇!这幅屏风绣的真好,余此生从未见过如此巧夺天工之作!”旁边却是有人说道:“别想啦,你看看标价,一千两银子!便是将你我二人卖了也买不起!”

      不一会儿,这一波人闹哄哄地便散了去,并无一人出手购买货品。

      一旁伺候着的店小二却是李茂出嫁时新买来的人家,因为被牡丹看中他机灵,且极为顾家,他们一家老弱妇孺都在,不怕他有坏心眼儿,于是便向李茂推荐了他,来了这间店铺帮忙,换做张狗儿。

      张狗儿看着人群闹哄哄地进来,自是欣喜异常,可是他不住地给客人介绍,推销自家的货品,却是无一人出手购买,等到第一波人散去之后,他有些气馁地说道:“绿笛姐,小姐将东西标得太贵了,怎么会有人买呢?这样下去铺子岂不是要赔钱?你看,人都走光了,这可怎么办呢?”

      绿笛笑着说道:“你放心吧,我们的货虽然价高,但是货好啊,酒香不怕巷子深,总会有人来买的。”

      张狗儿却是垂头丧气地应了,一点儿都不相信绿笛的话。

      绿笛见状自然明白他的心思,只是笑了笑,并未出言相劝。这样开店卖绣品却是小姐的主意,开始绿笛也有些不赞同,觉得价钱标得太高了,但是李茂却笑着说道:“若是标得不高众人怎会惊奇?若不惊奇怎会将此当作一件奇事口口相传?若不口口相传怎能让我们的锦绣堂在短时间内打响?”

      绿笛在听过了李茂的解释之后却是一笑,若是人人都知道锦绣堂的东西最贵、最好,那么自然是有人会来购买的,这样她们这个铺子便“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了,无需计较一时一日的得失。

      果不其然,不断有人“慕名而来”锦绣堂看一眼,看到标价的时候便是窃窃私语,不可置信地看着绿笛,绿笛却只是笑笑,不管这些人穿着绫罗绸缎还是粗布麻衣,均任由他们观看绣品。

      当然,所有的绣品都是只能看不能碰的,已经被绿笛很好地陈列了起来,不论人流量多挤都不会蹭到绣品。

      就这样,在张狗儿的惊叹中,来锦绣堂看货的人越来越多,街上也都是谈论锦绣堂的人,可是一直到开张五日后,才有几个胡人掏银子买了几条特别精致的帕子和头巾,绿笛一面笑嘻嘻地收钱帮他们将东西包起来,一面对他们说道:“几位大哥真是有眼光,我们锦绣堂的绣品可是全京城最好的,且每件绣品都不重复,世间只有一件,送给你们的心上人,她们必定欢喜。”

      直把那些胡人哄得笑嘻嘻的。

      李茂看重西市的这个市场,的确存了几分做胡人生意的念头,毕竟这里会有很多胡人来卖货,得了银子必然想要买一些中原特产回去给家中的人留点儿纪念,既然是特产,那么锦绣堂里面“最好的”这些绣品自然会有被选中的机会了。

      张狗儿在胡人走后惊叹万分,不可置信地说道:“绿笛姐姐,真不敢想象,5两银子一条的帕子,10两银子一条的头巾也会有人买,也就是那些胡人才这么好骗了!”

      绿笛却是一瞪眼,一指头就推了张狗儿的额头一把,说道:“瞎说什么?我们的价钱和货色却是相对的,你也不想想我们的帕子用的是什么料子?可是五百两银子一匹的江南烟霞锦缎,头巾用的也是江南水波纱,绣线也都是上好的料子,更何况那些绣样都是小姐辛苦想出来的,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便是卖个绣样子也不止那些钱?哪里是卖贵了?明明就很便宜好不好!”

      张狗儿一愣神,却是像烫手山芋一般赶紧放开了手中的帕子,说道:“这些都是贡品?等闲买不到啊!”

      绿笛哼了一声,说道:“那是自然,若不如此,怎会有客人回头?我们做的可是细水长流的声音,可不是那种一锤子买卖,骗完人了事的!”

      自此以后,张狗儿却是不敢小觑店中的绣品了,待到开张一月未到,竟然真有客官掏钱买了一千两银子的一副屏风,也见怪不怪。

      可是他却不知道,直到卖出了那一件屏风,绿笛才真正松了口气,把心落到肚子里。

      之前一直给张狗儿打气,一直说着铺子的好话,可是绿笛心中却也有些发虚的,卖出去那么三五两的帕子头巾顶什么用啊?这个店铺当时小姐可是咬牙花了三千两银子买下来的呢,再加上装裱绣品、装修店面,林林总总投进去的钱不少于四千两银子,可是花了一小半的嫁妆了!若是铺子不赚钱反而赔了,她可怎么才能向小姐交代呢!

      现在一单一千两的生意一谈成,绿笛的压力顿时小了,虽然锦缎和绣线都不便宜,可是这些都是当初在李府的时候小姐就绣好的,用的都是李府里面的东西,自己没有花过钱,出的只是功夫而已,这一千两银子相当于是纯赚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