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李茂做题 ...

  •   第二十二章李茂做题

      李孝泉接过小厮四喜的条子之后问道:“今年的题目是’畏大人之言’。”一时间,李孝泉、李亦珏以及李茂三人均陷入了沉思。

      李茂吩咐四喜到:“四喜,去和店家要三份笔墨纸砚来。”

      四喜是伺候李亦玮的贴身小厮,也同时充当书童,知道李茂与李亦玮、李亦珏等人相处极好,也颇得李孝泉的看重,因此对她的要求并未有任何的疑问,也未因李茂年纪幼小而轻视她,而是笑着立即应了,然后悄声离开了包间。

      李孝泉和李亦珏都是才思敏捷的人,且李孝泉中过进士,李亦珏也即将迎接进士考试,觉得自己很有希望能中进士,自然不把小小的乡试题目放在眼里,不一会儿便有了思路,文思泉涌了。

      可是李茂却笑嘻嘻地凑过去扒住李孝泉的肩膀,撒娇说道:“爹爹,大哥,你们两个先别说话,我也做一做这个题目,你们帮我看看如何?”

      李孝泉一瞪眼说道:“胡闹!乡试题目考两个时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半时辰还多了,你怎能做完这个题目?再说了,你一个女儿家,学些诗词歌赋就行了,做什么乡试题目?”

      李亦珏却也帮忙说道:“爹爹,这却是不妨事的。您最近公务繁忙,好久没有来前院书房考察我和二弟的学业水平了,您不知道,茂儿也和我们二人一起学做学问呢,且茂儿颇有灵性,以前又蒙爹爹耐心给她启蒙过,若不是碍于女儿身份,说不得也能中个童生,与二弟一同下场参加今次的考试呢!我估计着二弟应该到时间才会交卷,现在时间虽然不多了,但是以茂儿的学识水平,将行文思路写出来却是时间足够的。父亲,不若我们就看看茂儿的卷子吧。”

      李孝泉皱眉说道:“茂儿你也经常去前院的书房吗?你可知道今年可是大考之年,对于你两个哥哥可是极为重要的,你可不许胡闹!”

      李亦珏却伸手拉住了李孝泉,给李茂使了个眼色,让李茂在一旁的小桌子上用四喜拿进来的文房四宝写试题的行文思路,然后转过头小声对李孝泉解释一下李茂去外院书房的事情,还将其中一卷李茂整理出来的书拿出来给李孝泉看,打消李孝泉的疑惑,让他知道李茂是去书房里面帮忙的,而不是去添乱的。

      李孝泉结果李亦珏随身携带的那册书一看,自己虽然笔锋不够,但是胜在温婉清丽,清晰可辨,自己整齐工整,一看就赏心悦目,也能看出是女子的字迹。再随意翻看了一番,厚厚的一册书中字迹基本相同,并未出现写到后面潦草应付了事的情况,不禁对这个年幼的女儿另眼相看。

      于是,李孝泉这才认真翻开一页书册,看了起来。这一看之下,却是大惊,这一册书乃是《论语》,里面分类极为明晰,先写了论语原文,然后下面细细注明每一个注明大儒对该句话的理解,还用红色的朱笔列明了在李亦珏读书心得笔记中对这一段话的理解,以及应试思路等。

      短短一句话,却分析了好几页书册,这么一本薄薄的册子,却是也说不了多少条目。

      但是这样的明晰却让人心惊,本该是学子掌握在脑海里面的东西,现在却清晰地呈现在了一本书册之上。

      李孝泉惊讶地说道:“大郎,这怕不是茂儿的思路,是你告诉她,让她誊抄的吧?”

      李亦珏却笑道:“爹爹,我这么和她一说,再把书册找出来让她誊抄,再看一遍,岂不是更花费功夫吗?那样我为何会对茂儿这么交口称赞,能抄会写我的书童云烟也能做到啊,何必劳烦三妹妹呢?这可是茂儿自己整理归纳出来的,省了我不少功夫呢!”

      而且他还翻到朱笔写的那一页说道:“爹爹,你看,妹妹其他大儒的观点、看法都标了墨迹,只有我自己的读书心得中的观点才标了朱笔,且她还留了一页空白,方便我有想法的时候随时再将所思所想写上去,完整这本册子,是不是很方便?”

      李孝泉啧啧赞叹,然后笑道:“哈哈,我的茂儿可不是一般闺阁女子,要做到这一步没有深厚的学识却是万万做不到的!”然后看着李亦珏说道:“这样我就放心了,本来我还在犹豫呢。很想让你去游学一番长长见识、理理思路,别以为这是浪费时间,这可是对进士科考试大有裨益的!却又担心你时间太紧,耽误你读书,没有时间夯实基础。现在可好了,有了你二弟和三妹两个人帮你整理书籍,你却是可是放心去游学了。”

      李亦珏说道:“爹爹,二弟此番若是连番考中,中了举人,他怕是忍不了三年再下场,我看明年的春闱他怕是也会想要试一试的。”

      李孝泉说到:“胡闹!我们这样的人家心急什么?你都能等得,他怎么等不得?”然后又谈了口气说道:“大郎,不是我偏心,二郎在读书方面却是没有你这么有灵性的,我看着他今次定能考中秀才,但是大半可能性是中了增生或者附生,若是能考中廪生却是运气了,但是却是万万中不了举人的。”

      李亦珏一愣,说道:“爹爹怎能如此说?我看二弟准备得极为充分,廪生不过是囊中之物,便是举人也绝对有能力一试的。”

      李孝泉叹息着摇了摇头,说道:“大郎,你太小看天下学子了!”然后抬眼看着一旁李茂在那里奋笔疾书,笑呵呵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说道:“看了大郎你给我的那本书册,我倒是有些期待看到茂儿的行为思路了。”

      李亦珏看着李孝泉笑眯眯的样子,心中明白李孝泉为着能有李茂这样有才气的女儿自豪,也乐呵呵地看着李茂,心中也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妹妹而高兴。

      虽然这个妹妹并不是和自己一个娘生的,但是李亦珏对她并没有很多的隔阂。因为他作为男子,从小到大都长于外院,极少受到内院妻妾争斗的影响。李孝泉为了培养李亦珏和李亦玮的兄弟感情,还常常强调他们二人乃是同一个父亲、同一个宗族,要孝悌友爱,因此,他对与自己不同母的二弟李亦玮没有很多偏见,对这个不与自己同母的李茂也没有任何偏见。

      人就是这样,相处多了感情就深一些,李亦珏与李茂相处多了,自然也多了几分兄妹之情。甚至心中隐隐希望自己明年新婚的妻子也能有三妹妹李茂一般的学识水平,能够与自己琴瑟和鸣,交流沟通无碍。

      李茂在一旁却是在奋笔疾书,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理会李孝泉和李亦珏的言语。

      她短暂的思索了一会儿,便从记忆中搜索出了《论语》中的原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xiá]大人,侮圣人之言。”便将这整个句子都写上、便于自己思考。

      这句话翻译过来便是:“孔子说:‘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敬畏德高的君主,敬畏圣人的遗训。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惧畏。他轻慢德高的君主,蔑视圣人的遗训。’”然后对这句话释义,提出自己的观点。

      李茂觉得做这一类的题目很简单,只要掌握辩证法就好了,正着说一番,反过来又说一番,观点不左也不右,恰恰在中间“折衷”一下。就和她以前做公务员题目考申论似的,虽然她最后选择了律所栖身,但是也认真准备了公务员考试的!现在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思路又翻译称古文说一遍嘛。

      首先当然是解释一通题目中的“畏大人之言”是什么意思,然后说出它的出处,不仅要“畏大人言”,若是君子,还要“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否则就是小人。然后一番天花乱坠的引用各种大儒的观点,务必写得辞藻华丽、文辞优美,也就是俗话说的“拽文”,这样才有可能通过府试,一般的秀才,或者说京城里的秀才公们大概这个水平就足够了。

      但是李茂笔锋一转,写到,“畏大人言”也不是绝对的,在有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要区分情况看,有时候君主虽是有德君主,但是却不一定句句话对、件件事对,当君主错了的时候,要敢于直谏,指出君主的错处,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德行的臣子,才是真的为了君主好。

      不仅要写“畏大人之言”,还要有辩证的思维,能想到什么时候“不畏大人之言”。

      写完自己的思路之后,李茂满意的停笔,将自己的手稿拿到李孝泉面前给他看。

      李孝泉和李亦珏二人均认真看了李茂的思路,然后李孝泉震惊地看着李茂,李亦珏也击节赞叹,说道:“妙啊!三妹妹常有这种惊人之言,实在是振聋发聩!若我是考官,此次案首一定会取三妹妹这份试卷!”

      李孝泉心中得意,却还是矜持,没有开口夸李茂,而是说道:“胡闹,这么大胆的言论也敢在科举中往卷子上写?考官若是欣赏还好,若是遇到那种腐儒,不说案首,便是个附生你也考不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李茂做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