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桐叶封唐 ...
-
韩凌笑走到展示架子前面,掂了掂几件东西,一杆银枪,舞得滴水不漏,左冲右击,宛若银龙。韩凌笑周身出现了一个光球,不愧是将军百战死,那是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历练得出的功夫。
几个孩子不说话了,全部用仰慕的眼神看着韩凌笑。刘瑜知道,也许自己终此一生,也无法和她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他是太子,不是武官。
韩凌笑停下来,身上一滴汗都没有,板着脸,看着眼前四个孩子:“你们想看的,我已经给你们看了。现在,太子殿下,臣可以告假了吗?”
“爱卿去吧。”刘瑜说。韩凌笑可以无视他的命令,反正这个太子当得窝囊,什么事都要听别人的。难得有一个韩凌笑愿意做个面子上的功夫,刘瑜也不是那么不识趣。
“今天的课业可也免不了。”韩凌笑说。韩凌笑可是很严厉的,和其他师傅不一样,她一视同仁,即使对平儿是女孩子,也没有丝毫放松。
“两两对战,输的人蹲马步。”韩凌笑估计了他们的状况,“就蹲一个时辰好了。”
元瑾和平儿一组,元让和刘瑜一组。最年长的是的清河王府的刘元瑾,已经定了亲,快要大婚了,只等着大婚之后,就可以封爵迁出王府了。其次就是平儿,尚未发育的身体,勉强能对抗已经青春的男孩子。
相比较之下,元让和刘瑜的对战简直就是小家伙过家家。
平儿和元瑾对战,甚为精彩。击剑声不绝于耳,平儿身形灵活,角度刁钻,好几次击中元瑾的胳膊。元瑾的力气大,一把剑砍下来平儿几乎扛不住。
韩凌笑站在一边,知道自己弱,已经去接元瑾的剑,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若是平儿一味如此,也是冥顽不化。
好在,平儿用尽力气格开,后退一步,却迅速回剑,元瑾猛然一档,平儿脱力,剑飞了出去,元瑾将剑架到她的脖子边。
“尚可。”韩凌笑评价,却不知道在说谁。
那边,元让终究不敢赢太子,输了半招。
“我是哥哥,这样未免胜之不武。”元瑾说,“我愿陪在妹妹身边。”
韩凌笑瞥了他一眼:“随你。”随后对着太子刘瑜说:“后面只余惩罚,那么臣告退。”
刘瑜摆摆手,示意她可以走了。
几个人去了练武厅,在那里蹲马步。
严厉的教官走了,刘瑜立刻瘫坐在地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另外三个人横成一排半蹲下,四个人一起说着话,时间能过得快一点。
一会儿,几个孩子都受不了了。元瑾年长,虽然承受得最多,可是也是最轻松的。
“哥哥快要大婚了吧。”平儿对元瑾说。平儿估计,他可能会被迁出京城,到封地去,和其他堂伯父们一样。
“对,大婚之后,就不能和你们一起上课了。”元瑾温和地笑着。
“我不要哥哥走。”刘瑜任性地说。年纪最大的元瑾总是照顾其他人,他是唯一能出入这禁宫的人,另外三个人都眼巴巴望着他从宫外带来的小玩意,这是他们唯一能与宫外的联系了。
“太子殿下。”元瑾说,“我走了,我弟弟会接替我来这儿,陪太子殿下读书的。”
“我不要……”刘瑜撅起嘴,要来摇元瑾,“我不要你到外面去。”
元让急忙和他说话,把他岔开来:“元瑾哥哥有封地是好事,有封地才有俸禄,才能给我们买糖吃,没有封地实在太可怜了。”
刘瑜不做声了,他在糖和元瑾之间纠结。
“清河王说,你之后要去哪吗?”平儿继续问。
“还不知道呢。”元瑾说:“我爹希望能近一些,说不准呢,说不定,没有爵位,就留在京城了呢。”元瑾虽然是嫡子,但是只是个次子,上面有个庶长子的哥哥,不知道清河王怎么想,京里都知道,虽然清河王不喜欢庶长子,却打算将他立为世子。
“没有爵位怎么行?”刘瑜立刻站起来,“依律,庶字袭爵要降二等,元瑾哥哥再不济,也要封个公爵才是。”
元瑾温和一笑。这额外的爵位,封不封都是陛下说的算。自己并无军功在身,大概也只能在朝堂上领个闲职吧。
“这种事情并非儿戏,不能乱说的。”元瑾说,“只有朝臣们商议之后才能决定。”
刘瑜心底立刻涌出一种愤怒:“孤想封哪个就封哪个,用不着你们来插手!”
元让一屁股坐到地上,也不知道是被刘瑜吓得还是累的蹲不住了。
平儿不动声色地说:“我最是讨厌那帮子朝臣了,干什么都要指手画脚的——当年我好容易封个郡主,我母妃和我父王都快被他们戳死了,也没封地,硬是从我母妃的封地里划出一块给了我。”
刘瑜说 :“元瑾接旨。”
元瑾愣了一下,立刻跪倒地上。
“朕封你为渤海王,代替已经死去的刘迎,为我陈国镇守渤海之边,大婚之后你就到封地上去。”刘瑜说。他天天上朝,朝里的事情都知道,因为这个事,赵相想把太子的师傅支到渤海国去。刘瑜对这事很反感。
元瑾和平儿都沉默了。渤海王的事情他们也都知道,死因还未查清,就想着封新人,这未免有些太寒人心。就算原先想为元瑾求个封地,可太子刘瑜做的有点过了。
况且这种封土的大事,要朝廷共同商议的。赵宰相那里肯定不愿意看到一个皇族的人封王的。
平儿猜测,赵相大概是想把韩凌笑转封到渤海国当渤海公什么的,或者随便找个赵家子弟,在渤海封个承恩侯之类的。
无论怎样,和赵相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
元瑾不好答话。平儿便找了个借口说:“封地要有信物,太子可有信物?”
刘瑜下意识摸摸自己腰间的玉佩,可他今天换了习武府,玉佩什么的都摘掉了。
平儿舒了口气。
元让站起来,走到屋外,从地上捡了一片梧桐叶子:“殿下以此为信,可好?”
“胡闹!”平儿说,“太子莫听他胡言乱语。”
她也有意试探。其实一片叶子,能保存多久呢?若是刘瑜想要反悔,也有个台阶。
“就依你所言。”刘瑜说,“愿你为我大陈,守卫好海国边疆。”
不远处,立着一个起居注,将这段话,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第二天,就有御史上书:“应当让元瑾早日成婚,然后前去封地。”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接着,起居注就抛出一个大问题:“清河王子元瑾的受封大典该如何举行?”
“什么受封?” 赵相问。
“昨日太子殿下将元瑾殿下封为渤海王。”起居注如实说。
不出所料,这话引起了轩然大波。
赵襄子连骂了三个“黄口小儿”。
文王夫人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刘瑜这事,事先都没跟做娘的商量过,就擅自封了出去。文王夫人本打算掐着这个渤海王位为自己要点好处。
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可以骂,但别人就是不行。
“为君者,自然是金口玉言、一诺千金。”月华慢悠悠地说。
“简直是胡闹!”赵相说,“小孩子的戏言而已!”
“朝令夕改,恐失信于人呐。”刘逸说。
“未经商议,岂能颁布?” 赵相说,“如此草率,怎能为天下榜样?”
双方都各有理,争论来争论去,也没个结果。死去的渤海王已没有人去关心,重要的是,渤海王这个位子,终于被空了出来。
赵相看了群臣,最后不得不同意封元瑾为渤海王。但赵相有个条件,渤海王尚且年少,应当派一个封王属臣,一起前往封地,协助渤海王打理封国内的事物。
这个属臣的人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