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新的开始 ...

  •   “小何,中午吃什么啊?”
      何忆南左手提着刚从菜摊上买来的西红柿,右手提着一兜挂面,笑着跟房东武老太太打招呼,“接孩子啊?武婶儿。中午吃打卤面。”
      “何叔叔好。”
      “哎!玲玲真乖,幼儿园好玩吗?”
      小何,何忆南,一般名字叫忆什么什么的都应该是父辈有些故事的所以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纪念一下,不过何忆南的名字跟这挨不上,他名字是跟他哥何老大随下来的,他哥叫何忆北,他就叫忆南了,至于中间为啥有个“忆”字?名字是路过的算命先生取的,日子太久他们爹何守田早给忘了。
      在空界,每个人取名都非常重要,他们的名字被赋予了各种加持,这个世界由其是华夏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取名字方面也有相同意味的,可是末法时代,玄学没落,名字对人也就只是个代号而已了。别听现在那些算命先生说的神乎其神的,根据一个名字能说出你的过去与未来,大都是骗人的,有真材实料的“大师”在这年代可不好找。南问仙根本没考虑过改回自己原来的名字,虽然这地方改个名字还是很容易的,既然他已经占了何忆南的身子,也算欠了这人因果,怎么着也要把“何忆南”这个人的人生走完,原主是枉死,临死前可是留有很深的执念的,他那些临死前的心愿就等着南问仙来完成呢。
      一路跟祖孙俩说笑着就到了武老太太家,一个独栋的小院儿,自己加盖的小三层,何忆南是这里的住客。因为附近有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但是市场里面又不让见明火,所以很多外来商户就在这附近租房子住,武老太太这个小院子里,楼上楼下,一间一户,算上房东武老太太和她老头子老肖两口子住的上房,居然挤了12家人,其中长期住人的房客有9家,一楼有两户是当仓库使的。
      这栋小院是西上房设计,一楼西屋的一室一厅是房东老两口的,西屋上面又接了两层,每层一大两小三间房,何忆南就租住在二层最南面的那间大屋里。楼梯是顺着南墙修上去的,靠右手的楼梯下面是房东用石棉瓦搭建的厨房,左手下面有间仅仅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子的小间,住着刚五十出头的冯老太太是在城里做钟点工的,这个点她在主家做午饭,还没回来。
      “老何中午吃面条呀?”住在二楼最里、北侧的是一对南方来的小夫妻,说着一口苏州风味的普通话。
      “是啊。你们两口子倒是改改口味,还能顿顿大米饭?”何忆南跟正在水池子淘米的小侯打个招呼。
      小侯只是笑笑,腾出了地方让何忆南洗菜,他跟老婆刚到北方没两年,实在是吃不惯面食,所以一天三顿都是大米。
      身处和平年代的人口大国,住房问题那是相当紧张的,这一片儿相当于城中村的地方,房子都是“地主”们自己乱盖的,也没按着什么城市规划,一栋挨着一栋的,留得走道的胡同都是窄窄的。南问仙住的这栋楼,南北都有房子,武老太太家这房子严丝合缝的夹在中间儿,盖围墙的钱都省了。阳台两头都堵着,就形成了两个天然的凹形,面积虽不大但是放个煤气灶还是够的,所以就给住客们当小厨房了。
      何忆南打开煤气灶做了个鸡蛋西红柿卤子,又用屋里的电磁炉煮了挂面,他一个人吃饭也没什么讲究,直接把卤子倒进煮面的奶锅里,端着锅当碗用了。想他原来也是世家大族出身,身为家中幼子向来没什么压力,父母疼爱,祖父母娇养,生活上那是无一处不精细,按说像在眼下这种艰苦朴素的环境里该是没法子适应的,但是他这人自幼就随性,除了对于读书这事比较较真儿,旁的还真没什么在乎的,随遇而安呗。
      用过午饭收拾了下,就躺到床上午休,虽然一副闭着眼在睡觉的样子,可实际上是在修炼一篇仙诀——《水木生灵诀》。
      作为一个博览群书的修真者,他是绝对不会缺了“武功秘籍”的,《水木生灵诀》是他上辈子读过的一篇法诀,属于他祖母玉晗仙子家族中经年传承的基础功法之一。天地玄黄,《水木生灵诀》只是部玄级上品法诀,比起他上辈子修习的天级超品差远了,但是《水木生灵诀》却是眼下最适合他这个身体修炼的法诀,因为“何忆南”是个水木双灵。双灵根,还是水木相依,资质算不错了,但他今年已经三十有二,从未修行过,时光蹉跎,一身好资质早就荒废了,《水木生灵诀》也许不是最强的修真秘籍,却是最好的养身秘籍,以水木之灵孕养自身,长此以往,这具“行将就木”的身体不出两年就能养好,到时身体就能适应霸道的武诀了。
      两点半何忆南准时出了家门,现在是夏天,午休时间长,他工作的地方是3点钟准时开门,迈着不快不慢的步子往小巷深处走,不到100米的路程,就在一颗大桐树底下。
      是一间只有门没有窗户,差不多有十二平米的小店面,没有招牌,铝合金的推拉门,左边玻璃上写着图书,右边写着音响,何忆南掏出钥匙拉开门走了进去。门口看着怪简陋的,屋里面倒是收拾的不赖,屋内的格局是个瘦长的长方形,屋顶很高,墙壁上贴了花色淡雅的壁纸,三面墙壁都靠着1米5左右的等高书架,装门的这面墙边放着一张原木色书桌。桌面上干干净净的,除了一台电脑就剩一小盆花了,米白色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整个屋子都能闻得到,这花看模样有点像香水百合,仔细看又跟百合的花瓣形状不一样,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正门对着的那面墙上安装了挂式空调,何忆南一进门遥控都没找空调就开了,徐徐凉风送了出来,法术这种东西也是可也当遥控使得。
      屋子中间放置了两组铝合金架子,架子两面排满了一张张的碟片,自从电脑普及了,这种VCD,DVD一类的东西就滞销了,所以最近几年上映的新片是找不到的,可以说都是些“老古董”,又岂止是中间的这些碟片呢?两侧的图书也不见得有多少人借阅,现在谁用不起个智能手机?不过手机看了确实伤眼睛,而某些尚未走出校园的少年们即使有条件家长也不会给他们配备智能化手机的,所以这家店勉强还能有个收入,不过也是入不敷出的状态。
      这家店原来可不是这种经营模式,这条胡同是南北通,从北边出去没多远是小商品批发市场,而一直往南走,拐几道弯,出口处就有一座囊括了小学和初中的九年制私立学校,所以胡同里补习班,小饭桌也是挺多的,而这家书店原来是租书卖音响,后来生意不景气,正好挨着学校,又紧邻着各类辅导班,所以就改行卖起了辅导书籍,兼卖学习用品,夏天还会在门口放个冰箱卖雪糕冷饮,一年下来虽不多赚,吃喝还是能维持的。不过这一两年各类智能辅导工具占据市场,这种卖盗版工具书的地方渐渐走向淘汰,实在是经营不下去了,老板也没办法只好挂出了转让的牌子,牌子是1年前挂的,一直没人愿意接手,直到何忆南出现。可谁知道何忆南虽然是接手了店面,却没有经营原来的生意,而是翻出了原先老板压箱底儿的那些古董图书音响摆了出来,每天优哉游哉的靠“租书”度日。
      何忆南当初在医院躺了一年多,医药费住院费暂时是工地上出的,谁让他们没管好人呢?至于当初行凶的工头老张,早就进去了,法院是判了他负责何忆南一切住院费用,还要给大笔赔偿金,不过老张本人进去了,他家人又推三阻四的不愿给钱,何家人只好找到工地上让地产公司出了。
      像这种情况,地产公司就怕惹得一身骚,根本沾都不敢沾,不过谁让公司的负责人是老熟人呢?不是别人,杜骁杜二少是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