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清明雨纷纷 ...

  •   谁知道第二天,沈大周就给沈织送了两捆柴来。

      “狗子说你缺柴,我就帮你送了来,不要钱的!”沈大周特意强调最后一句。

      除了沈大周,沈织也找不到别的门路弄柴来。她低声说了句谢谢,给沈大周倒了杯水。

      不知怎么的,两个人的气氛格外尴尬。沈大周枯坐板凳,沈织闷声做针线,最后沈大周忍不住了,说了句“我先走了”。

      “想必你还有事要忙,我就不送了。”沈织说。

      沈大周一阵失落。

      只要专心,沈织干起活来速度奇快,给葱娘的裙子和铁牛叔女儿的小褂子已经做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几天沈织一直在做荷包手帕,累得眼睛都睁不开,有时看东西都是模糊的,一到晚上倒头就睡。

      机械的穿针引线,裁布绣花,沈织感觉整个人都是麻木的。可是沈织根本不愿和别人说,哪怕是狗子和渔娘。在村里人眼中,沈织维持生计的活儿已经是顶顶轻松的了,挑三拣四是会遭天谴的。

      在家不比在临河镇铺子里,有人说笑,能和陈娘讨论下花样,偶尔还能指点一下新来的小姑娘。说白了,成衣铺做的是艺术品,不计成本的要精美,而现在,沈织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铁牛叔赶着小黄在沈织家门前停下,“织娘,我来看看你,衣裳做好了吗?”

      沈织请赵铁牛进屋,拿着装了衣服的包袱出来,赵铁牛看得啧啧称奇从怀里抹了个钱袋给沈织。

      沈织不收,“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哪能收铁牛叔的钱!”

      “你这样就是见外了!”铁牛叔说,“这可是你吃饭的手艺,难道村里每个人来做你都不收钱?赶紧拿着。”

      沈织掂着钱袋,分量不轻,应该是铜钱。沈织没有办法,只好收下了。

      “铁牛叔,你明儿去不去镇子上?”

      赵铁牛满心欢喜的抚摸着衣裳,“去啊,清明快到了,不少人都要去买东西祭奠祖宗哩,你要去,明早到我家来。”

      “好嘞。”沈织笑着应了,帮铁牛叔把包袱收拾好,又往里面塞了两个荷包几条手帕。

      赵铁牛心满意足的走了,沈织打开钱袋,发现里面大概有近百个铜钱,还有一个银角子。

      沈织暗暗咋舌,这些钱加上买衣料的费用,基本上能在成衣铺子买一身绸缎衣裳了。不过沈织又给铁牛叔的女儿做了两件小褂子,他也不亏。

      翌日一早,沈织坐着赵铁牛的牛车,去河沟镇采买了一番。

      上回收她帕子的店铺掌柜收了不少荷包,帕子却只要了二十条,他明言告诉沈织,帕子已经很难卖出去了。整个河沟镇能够花十文钱买帕子的只有那些个人,沈织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清明之前就下起了小雨,到清明反而停了下来,整个村子水汽氤氲,山林青翠,空气清新,江南水乡的温婉小意尽显其中。

      沈织撑着伞,挎着竹篮,里面尽是香烛纸钱。按照记忆里的路线,沈织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父母的坟,又找了几个村民文,才找到地方。

      从篮子里端出一碗肉,还有一碗桃子,沈织点了香,对着坟头磕了三个头,然后堆了两堆纸钱烧了起来。

      “爹,娘,在天之灵保佑大哥今年中举。”沈织蹲在火边,一张一张的烧纸钱。

      天下起了毛毛雨,沈织收了碗进篮子里,下山的路上,遇见不少雀跃的小孩子。祭奠祖先是大事,大部分人家都要提上一斤肉回来。

      “哎哟,这不是织娘吗!”钱大婶夸张的声音根本不用认。

      沈织笑着应是,对钱大婶身后的花娘点点头,和她们走在了一起。

      刚到山下,钱大婶就拦住了沈织,“先别忙走,有贵人要经过这儿呢!”

      沈织不明白有贵人经过跟自己回家有什么关系,不过乡下妇人爱看热闹倒是真的,钱大婶一脸“你看我够意思有八卦带你”的表情,沈织只好留下来。

      不用沈织配合,钱大婶自己已经开始了,“是沈家的公子,说来也是可怜,前几年祖父没了,三年孝期刚过,祖母又去了,守孝活活守了五年,本来已经中了举人,就要参加会试了,硬生生给耽误了...”

      沈织不接招,“这样也好,安安静静读几年书,会试不是那么好考的。”

      钱大婶不乐意了,“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沈公子二十好几的人了,都没有娶亲,身边也没个暖被窝的人,连娃都没有!”

      原来岔子在这,沈织笑着夸她,“要是钱大婶你去给他说,肯定能给他说门好的。”

      “人家高门大户的,哪用得着我!”话虽这样说,钱大婶的表情确是理应如此。

      “不过织娘,我跟你说...”钱大婶做贼般瞄了瞄四周,然后踮起脚靠近沈织的耳朵。

      “你最近可小心点,前些天王瘸子来我这,说要请我给你提亲,他那副德性,哪里配得上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给回绝了!”

      沈织惊住了,没想到王瘸子竟然打这个主意。

      “谢谢。”沈织对着钱大婶小声的说。

      钱大婶毫不在意,“这有什么,我家花娘出嫁,嫁衣还得你帮忙哩!不过你上回不是说你快成亲了,谁家的小子?多大了?你钱婶可不是吹的,不止这沈家村,附近的刘家村杨家村我都熟!”

      沈织心里的感动变成了无奈,拿了沈云做借口:“我兄长今年要考举人了,长兄如父,我都听他的。”

      “是这个道理!要是云子考中了,你这聘礼可得涨啊!这十里八村的,举人妹子可不多!”钱大婶还好继续说,沈织拉住了她,用下巴指了指不远处。

      穿着白衣木屐的男子走在朦胧的烟雨中,他身量不是很高,带着文人独有的书生气。

      自从认识沈大周之后,在沈织眼里,没有沈大周高的都是“不是很高”。

      那位沈公子经过沈织面前的时候,沈织发现人家高了自己一个头。

      沈织无法想象自己的身高能到沈大周哪里。

      贵人总有气概,钱大婶似乎呗慑住了,禁闭着嘴一句话也没说,不过眼神却不老实。山下看热闹的人多的很,大多是中年妇人,还有大胆的佃户问沈公子,今年涨不涨租子。

      沈公子停下来和村民说话。

      雨下的大了,沈织和钱大婶匆匆告辞,回了自己家。

      中午的时候雨停了,有人敲响了沈织家的门。沈织奇怪的开门,看见穿着蓑衣的四个女人站在外面,为首的妇人瞧着四十来岁,见着沈织一脸激动。

      “织娘!我的织娘!你可算回来了!”

      沈织被她的情绪感染,眼眶也红了起来,叫道:“姑姑!”

      这个妇人是沈织的姑姑,嫁去了隔壁刘家村,后来死了丈夫,日子过得艰难。刚开始时沈织一家还时常接济这个姑姑,后来沈织父亲去了,沈云担起了家庭重任,就少了来往。

      沈织开门让她们进来,给她们倒了水,听姑姑刘沈氏说话。刘沈氏身后跟着的是她的三个女儿,大的户娘已经十九了,小的穗娘不过十岁。

      “我去给大哥上坟,看见有人去过了,我就想着你回来了。云子怎么样?什么时候回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清明雨纷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