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八年 ...

  •   夜色沉如砚池,月隐星没。

      俞府院墙外的青石大街空旷狭长,路口处拐进一道被火光笼着的细瘦人影,是更夫挑着灯,敲着竹梆子巡夜而来。

      “咚——咚,咚……”

      四更天了,要敲四下竹梆子,一长三短,可竹梆只起了三响就没了下文。

      两道人影一前一后自俞府院墙后窜起,飞上了最近房舍的屋檐。更夫吓得哆嗦,再顾不上第四响,拎着灯笼转身就跑。

      金铁交鸣的声音铮铮不断,还夹杂着隐约的低喝声,青石板路上忽然响起整齐而匆促的脚步声,火光晃动着从大街的数个角落中亮起。

      京兆尹事先在这里安下的人手都已出动。

      霍引踩着檐上青瓦,手中长剑挥出冷冽清光,剑法舞得密不透风,与对面还穿着俞府仆役衣裳的莫罗斗得正酣。高手过招,旁人毫无插手的地步,地上的人只能干瞪眼盯着。

      约有半柱香时间,众人听得檐上青瓦发出几声脆响,霍引脚下瓦片尽碎,看似要从高处落下。对手得势,紧紧缠上,手中刀刃在火光下反射出重重锐光。

      “死吧!”

      莫罗得意喝了一声,全力击去,却忽见霍引脚底一震,他足底碎瓦如雀屏四散而飞。莫罗心不好,却已晚了。霍引那破绽只是引君入瓮的陷井,他被个十岁少年给骗了。

      霍引不容他多想,趁他躲避碎瓦时跃起,剑花凌空轻挽,落下之时化作蛟龙出海,眨眼之间就将剑刃架到了莫罗颈间。

      “困兽之斗。”他站到莫罗身前,神色漠然道。

      黝黑的面容在夜色中只剩下霜雪似的光芒,没有笑容,不是俞眉远面前爱笑爱调侃的少年。

      “小子,耐性倒挺好的,追了我这么久还不死心!”莫罗被剑架着脖子并不慌,嘲道。

      霍引不回应他的挑衅,只朝地上的人使了眼色,而后又将目光警觉地望向了四周漆黑夜色。四周并无异常,他皱了眉头,伸手反剪莫罗的双手。

      阴冷的气息似藏在夜色里的蛇,悄无声息地游来。

      霍引只觉周身一冷,已察觉到危险。地上的人涌到屋檐下要接应他,霍引手上施力,正要将莫罗送到地上交给他们,夜空里却忽有流星火窜出,砸向了青石板路。

      “快退开!”霍引急吼。

      “轰——”地一声,火光乍起冲天,热浪四扑,地上的人被迫退离。

      霍引咬牙,他抓着莫罗疾退数步。阴柔的劲力忽隔空袭来,直向霍引,他腾手御敌,挥手挡下那道古怪劲力,可电光火石之间,身侧幽影闪过,那人不知何时竟欺身而上,到了莫罗身边,挥掌而出。

      她要救人?

      不对……

      她要下杀手。

      霍引心念闪过,强自转身到莫罗身前,强行扛下了这一掌。气血陡然翻腾,他隐约间听见一声轻笑,下一刻莫罗身体已软。

      他心中一惊,那人趁他分心之际,掌风又至,他松开莫罗,勉力侧身,这掌便落在他胸口。

      “铮——”他手中长剑落地,人跟着从屋檐之上落下。

      茫茫夜色中,他只见那人脸上银亮的面具。

      “殿下。”暗处有个人冲了过来,在他耳边低声急呼。

      霍引瞪了来人一眼,拾了剑刚要站起,胸口处忽然一寒,体内经脉如有冰棱乍裂,寒意四散。他身形一晃,只能勉强撑剑半立。

      “殿下。”身边的人想要扶他,却在接触到他手的时候脸色忽变,“殿下,您的病又发作了?”

      “我没事!”霍引咬紧牙,目光露出几许狰狞。

      那人的内力太过阴柔,勾出了他的老毛病。

      “殿下,我送你回宫吧。”身边的人还要扶他,却被他甩开,便只好劝道。

      “我不回去。”霍引归剑入鞘,强忍体内几乎结冰的刺骨冷意站直身体。

      四年的质子生活,六年的江湖浪迹,从他被送出宫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回不去了。

      更何况回去了,明天……他无法兑现那个承诺。

      玉兰树下,不见不散。不论成败,只问生死。

      “殿下,身体要紧哪!”身边的人还在想着要用什么办法劝他回去,就见前面挺拔的背影晃了晃。

      冰寒弥漫,世界就连一点暖度都不存在了。

      “殿下——”

      ……

      俞眉远彻夜难眠。

      昨晚外面动静大得吓人,到了四更天时更是传出轰天巨响,将屋里的人全都惊醒。俞眉远便披衣趴到了窗边,看着窗外远空蹿动不安的火光,心里沉得像压了块重石。

      而后不论周素馨和青娆怎么劝,她都不肯再回床上,只守在窗前,听着远处的动静又一点点小下去,火光也慢慢暗去。

      这样的日子,让她想起前世京城的两场祸事,九王谋乱与五皇子纂位。那时候,夜也黑得幽沉,火光总会突然在院墙外亮起,各种凌乱尖锐的声响扰得人心难安。她也这么守在窗前,等魏眠曦回来,那时的她,心思纯粹,只记挂他一个人。

      如今,这纯粹却已再难找回了。

      俞眉远不知道自己几时趴在窗口睡着的,囫囵一觉惊醒时人已被抱到床上。

      她迅速掀被下床,看了眼屋外的天色。

      天光微明,离巳时还早。

      她等不急就随便找了身衣裳换上,匆匆梳洗完毕就跑出院去。

      园里只有雀鸟蝉鸣,昨晚的纷乱没留下半点痕迹,清晨洒扫的仆妇仍旧忙碌着,一切如常。

      玉兰树下的落花终于被人扫走,风过时枝叶微动,又飘落几许花叶,似乎藏在树上的少年又悄悄摇了枝桠逗她笑。

      她抬头,树上无人。

      巳时未到,他还没来也不奇怪。

      俞眉远安了安心,坐在石凳上等他。

      她总觉得,他说了不见不散,就真的不散。

      ……

      入夜时分,院里的灯渐渐点起。玉兰树下落了一大片阴影。

      “姑娘,该回去了。”青娆在俞眉远耳边轻声道。她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这时却不敢表现出来,因为俞眉远今天不像往常那样随性。

      俞眉远手里捏着两朵玉兰花,正放在鼻间细细嗅着,闻言转了头,将花夹在了青娆耳廊上。

      青娆不明所以,摸着耳后的玉兰花愣愣看她。

      “饿坏了吧?走吧,我们回去。”俞眉远拍拍手,笑着站起。青娆那点心思,她焉能不懂。

      “姑娘,你不等了吗?”青娆只知她在等人,却不懂她在等谁。

      “不等了。也不是非见不可的人。”俞眉远迈步往回走去。

      她只是想确认他是否平安罢了。

      不论成败,只问生死。

      ……

      翌日,俞眉远往俞章敏那里打听了消息。那夜兴师动众,一场厮斗,死了个贼人。

      多余的,他便也不知了。

      “霍引呢?”她问俞章敏。

      “没听说,好像回云谷了。”说起霍引,俞章敏又露艳羡的目光。

      “哦。”俞眉远懒懒地回应。

      莫罗死了,霍引走了,所有线索尽断。

      衣袖下的小手缓缓攥起,俞眉远开始厌恶无能为力的感觉。

      少年不再回来,她依旧每日到玉兰树下坐着。

      像个习惯,也只是习惯。

      ……

      入夏天气越发热了,园里姑娘们的衣裳换成薄纱轻罗,似蝴蝶般轻盈。

      昼长夜短,杜老太太身体渐安,园里的姑娘又总要聚到她屋里去,吱吱喳喳闹腾一番。

      “大姐姐,昨天我听我舅妈同母亲闲谈,说是二皇子殿下回来了。”三姑娘俞眉安拉了俞眉初的手坐到屋外廊上咬起耳朵。她母亲惠夫人娘家是国公府,向来都有许多宫里的小道消息,这常让她在一众姐妹间主导话语权。

      “二皇子?”俞眉初初时不解,略一回忆就想起了这位二皇子,“你说的可是一出生就因体弱多病被抱出宫外,长居别院养病的那位?”

      “嗯。”俞眉安得意地点头,“听我舅妈说,二殿下一回来,皇上就拟旨要给他封王。”

      “封王?我可记得他年纪不大呀。”俞眉初惊奇地道。

      “我还听说……他生得可好了……不知和魏哥哥比起来差多远?”俞眉安眼珠一转,脸上忽浮起几缕红晕。

      “你怎知是差呢?难道就不许是更好?”俞眉初打趣地点了点她的额头,“年纪小小就谈论这些,仔细我告诉夫人去。”

      俞眉初忙抱了她的手臂讨饶:“好姐姐,别,我不说了。这外头怪热的,我们回屋吧。”

      二人走后,俞眉远方从拐角处走出。

      关于大安朝惠文帝的第二子,她有些印象。

      二皇子霍铮,字安隐,与太子霍汶同为惠文帝元妻崔元梅所出。

      他在出生之时便被还未登基的惠文帝送出宫,十岁方回,并立刻获封晋王,是惠文帝在位期间最早封王的人。

      惠文帝在位期间,霍铮不涉朝政,不争权势,虽是帝后最宠爱的儿子,却人如其字,安隐于府,直至其兄霍汶登基为帝,他方崭露锋芒。

      平定新王登基之时的五王之乱、辅佐其兄实行新政、剪除前朝钱相党羽、治理京畿水系,他为大安朝殚精竭虑,从无私心。

      她唯一一次见他,就在他的丧礼之上。

      他画过幅画,墨山远阳,孤雁绕林,一人一剑,扬风策马,冲入林间。

      那时她困于将军府的后宅,终日游戈于争宠夺利的小伎俩之间,又兼身染奇毒,一见此画便由然生出敬仰之意。

      也正因为这幅画,她才清楚明白今生她所要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可惜这样磊落之人,却薨于永乐八年,年仅三十岁,英年早逝。

      当时的皇帝,其兄霍汶在他灵前扶棺恸哭不已,后赐其谥号“文正”。

      而除了一个谥号外,他再也赐不了更多的东西。

      因为这位晋王殿下无后。

      他终生未娶。

      ……

      昭煜殿后的花园里,也种了棵不知多少年的玉兰树。树上的玉兰开得正盛,风一吹便幽香四散。

      树下安了张铺着大毛褥子的罗汉榻。时值近夏,天气渐热,这大毛褥子在阳光显得厚重沉闷,可榻上斜倚着的人却丝毫不觉闷热。

      漆黑长发未束,披爻垂落,遮去他半张脸。他闭着眼懒懒歪着,腰下还盖了张薄被,身上披件莲青的鹤氅,宽大的衣袖垂在榻侧。

      “殿下——”远远的,尖细声音传来。

      他直起身子睁了眸。长发被扫到脸颊两侧,露出一双含墨点漆的眼眸,瞳中明光如长穹碎星,盛放满天璀璨,让人无端沦陷。这是张难以言绘的脸庞,棱角分明,俊美无边,唇线硬朗,鼻梁挺直,本当是极为英挺的男儿之相,然而……苍白皮肤与浅淡透明的唇色,又在这硬朗上添了矛盾的病态。

      来人跑得匆忙,到榻前时脚不慎踢到了一物。

      “咚……”空去的酒坛骨碌碌滚了老远。

      “殿下,您又偷偷喝酒?”

      “小左,你好罗唆!”他掀了被,从榻上下地,“连酒都不让我喝了,这日子还有什么乐子?”
      “这不是为了您的身体着想。”小左忙将榻尾的一件披风拿起展开。

      “区区一坛酒,要不了我的命!”他淡道。

      “唉,殿下,云谷的人来接您回去了。”小左追上去,将披风给他披上。

      这趟他的病发作得厉害,宫中御医竟束手无策,他只能回云谷。

      “知道了。”他一拂手,将背上的披风拂开。

      有件东西跟着他的动作从袖间轻飘飘落下。

      他眼神微怔,俯身拾起素青的绢帕,脑中忽闪过小白兰似的女孩。

      他这人生平不喜承诺,唯独给了她一个不大不小的承诺,可到头来……他还是食言了。

      固执的姑娘,不知道是否还在树下等他。

      玉兰树下,不见不散。

      呵……

      不见……不散……

      ……

      是年,大安朝发生两件大事。

      二皇子霍铮回宫,即刻获封晋王,成为当朝第一个封王的皇子。

      西疆狄蛮自漠北进犯,靖国候魏定怀以十万魏家军迎战二十万狄蛮大军。

      战事吃紧,朝野上下皆惶。

      俞眉远知道这场战前后近八年,魏家军才将狄蛮尽数赶出漠北,保住了大安朝。

      自此,魏家军声名远播,威名赫赫。

      所谓的赤胆忠魂,也由此而来。

      早已知道结局的事,她无暇顾及,也无力顾及。慈悲骨的线索全断,她只能另作打算。

      若再逢险境,她不愿自己仍像那夜一般,无能为力。

      手中有力,方有可为。

      为此,她暂抛一切——

      全心修练《归海经》。

      ……

      第五年,魏家军与狄蛮在嘉潼关浴血奋战,靖国候魏定怀战死。其子魏眠曦领兵三千偷袭敌营,怒斩敌将头颅,随后他接下帅印,领军与狄蛮誓死交战。

      一战成名,魏家的赤袍小将扬名天下——赤胆之心,忠魂之后。

      同年,云谷霍引以一人之力,在北边大破萨乌摆下的乾坤战阵,击败萨乌第一高手,又以云谷之名领着近千江湖儿郎闯入萨乌大营,烧毁粮草辎重,逼得萨乌不战而退,解了大安朝腹背受敌的燃眉之急。

      至此,云谷霍引,名动天下。

      剑落九霄,无人知君来。

      一诺,八年。

      玉兰树下,不见不散。

      相逢何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八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