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知音讲故事,就是我最早的初衷。有段时间似乎迷失了。
每个故事,幸运的话,会有成千上万人看,但作者的知心读者,数量应该并不多。
既然他们对我有始有终,我也该坚持下去。
最近两个多月心理上有道裂痕,确实影响了更新创作网络故事的积极性。
但现在这道坎,终于被克服了。这大概是好事。
除非我选择永远退出网络文学,不然迟早要熬过这道坎。
7月到8月,过得小小的苦闷。出去长途疗养山居,居然产生了“厌世”情绪。
有天凌晨在一座尘土飞扬的小县城里,发了病。第三天好转,去一所寺庙。
这寺庙虽为史上的有名古寺,但旅行团从不光顾,和尚们不搞商业,人烟稀少。
我跑到和尚们的菜园子,蹲在那里看微风吹动柔绿的茄子苗。突然很羡慕出家人。
想告别繁华生活固然痛苦。但也许能换来心底清静,还能养好身体。好像是不错的。
那一刻,这个文,连带生活中的至亲好友,都被我很没良心的算成“红尘烦心事”。
当然,只是一瞬间的想法。第二天吃了一顿好吃的,就丢下了。
看来我还是不适合出家。就算出家了,狐朋狗友带着我爱吃的来庙里转转,我也会还俗。
昨天中秋节,家里遇到一件难过事。
后来想到一段近期看到的名言,才逐渐开解。晚上我还说给我妈妈听。
那段话看自海音寺潮五郎的小说《天与地》,乃是战国武将上杉谦信的话。
“人们经常认为自己生存的社会是扭曲,不均整,污浊而不正当的,心想过去应有均衡正当的人世。然而,实在事物皆有个性,因此常常扭曲,常常混淆,也常常动摇。完美的世道过去不曾有过,今后也不可能有。因此,知道完美只存于人的理念中,是悟的第一境界;即使当下抓到这实在而不失望,反而心情略好地努力做事者,就达到悟的的第二境界;不谈不完美,也不期待完美,但一切言行举止自然朝完美前进者,可说达到大悟之境了。”
呵呵,国内对于日本文学的翻译,有时候让人觉得难懂。
但这段话,实在也是我在08年没有月亮的中秋晚上才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