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载浩 ...

  •   周载浩的洗三礼,王府没有大办。或许是夭折了多个孩子,王妃廖氏十分怜惜这个婴儿,不想周载浩因洗三礼庞大而折了福分。

      王府只请了周承寅母家恩寿侯刘家、廖翰林家、武平侯王家、并二公主与三公主夫家吃酒观礼。

      廖家来了廖大奶奶,王家来了五夫人,长福公主却没有到,来的是驸马王学璞,而太常寺卿童家的童夫人却不请自来。德顺公主与启安公主都到了王府,驸马都在外院和周承寅兄弟喝酒。

      五皇子周承宪也来了。

      廖大奶奶是廖氏的大嫂,王五夫人是周承寅姨母,而太常寺卿童夫人却是姓方。

      廖氏的姑母嫁给了原翰林院侍讲学士方炀,如今已升了户部郎中,太常寺卿童方氏是户部郎中方炀的胞妹。

      而方华柳,是方炀的女儿。

      这些消息当然含娟打听出来给文锦绣听的,介时文锦绣正坐在镜台前梳妆。闻言她正拿着一把象牙包金雕花梳篦插在发间,然后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含娟行礼退下。

      方家的人,一个个的,可真会吃里扒外。

      方华柳一介庶女,就敢借着给表姐侍疾的名头,爬周承寅的床;童夫人好歹是官宦人家的正经夫人,却向着娘家想要站队钻营。

      她就说方华柳当初想来给王妃廖氏侍疾,方夫人廖氏是廖明娴的姑母,怎么会一点都瞧不出方华柳的心思,并且不加阻拦。如今看来,这个童方氏怕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文锦绣起身,青杏拿了件藕色绡纱褙子服侍文锦绣穿上,文锦绣对着镜子瞧了好一会子,才吩咐青杏:“走吧。”

      洗三礼在王府的琳语堂举行,廖氏请了后院所有的姨娘参加。

      至于廖氏的心思,文锦绣当然能够理会。公卿夫人面前,哪有她们这些小妾说话的道理,请了她们去,既显了廖氏的贤德,顺便又能敲打她们,何乐而不为。

      文锦绣撇了撇嘴,觉得廖氏白瞎了这么好的相貌。

      文锦绣到琳语堂的时候琳语堂已经热闹起来,王府的丫鬟都换上了统一的夏裳,廖氏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给文锦绣引着路。

      这是文锦绣第一次来琳语堂,琳语堂是个十分宽敞的院子,树木繁多,在炎炎夏日里难得有几分凉快,而廖氏早就派丫鬟打扫了院子,驱虫降暑,布置摆设,用来招待客人很是不错。

      说起来文锦绣参加过多次洗三礼。她不像别人生来懵懂,从母亲李氏的肚子里钻出来开始,十六年的事她记得一清二楚。长房的文锦绪、文锦纾,小一辈的仲哥儿、筠姐儿、笙姐儿;三房的文玉妆、文锦秦的长子文元彬;四房的文锦继、文锦统、文玉婉。

      零零碎碎的,让文锦绣突然觉得在文家的每一年,不过就是办完洗三办满月,再就是百日周岁,加上各种节日、兄弟姐妹间的小生日、长辈的生辰、然后做做衣裳,打打首饰,吵吵闹闹的,一年也就过去了。

      思量着,已然进了院子里。

      因为天气炎热,室内又没有供冰,于是这次洗三决定在院子里进行。院子里的公卿夫人都穿的轻薄,也不同以往的大红大紫,映着院子里葱茏的翠色,一个个的都似娇花一般。

      站在中央的廖氏怀里抱着孩子,偶尔与公卿夫人们说句话,倒是站在廖氏身边的方姨娘妙语横生,时常惹得众人开怀。许是今个儿娘家人来了,方姨娘格外的活跃。她第一个眼尖的看见了文锦绣,仰着头大声道:“文姨娘来了!今个儿你可来的晚了!”

      文锦绣瞅了方姨娘一眼。她穿着天水碧的齐胸襦裙,松花色绡纱褙子,原本的瓜子脸成了鹅蛋脸,头发只绾了个篡儿,簪着两朵绢花,显得有些俗气。文锦绣暗暗奇怪,夏日食欲不振,大多人都会清减些,她反倒胖了。

      文锦绣请安向来都是不早不晚,排在中间,如今虽然徐姨娘、江姨娘都来了,陈姨娘、马姨娘、彭姨娘却都还没到。

      她自己来的早,却说别人来的晚了。

      文锦绣上前,没有搭理方姨娘,只给廖氏行了礼。廖氏指着文锦绣向公卿夫人们介绍:“这是文姨娘!”文锦绣盈盈的向众人行礼。

      王五夫人笑着对旁边的妇人道:“是承寅新抬进府的姨娘!江南文家的嫡女。”那女子虽然生的温柔,然则眉间有几分倨傲,她穿着品红色绣黄色牡丹的褙子,头上珠翠环绕,气度逼人。

      她闻言仔细打量了文锦绣两眼,然后拿着帕子掩嘴道:“瞧着有几分姿色气度,到底是嫡女,比不知道哪里出来的泥腿子和庶女强多了!”她虽然掩着嘴,可声音不小,在场的人全都听见了。

      方姨娘和江姨娘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徐姨娘倒是泰然自若。一时间场间竟然没人敢答话。

      看来是哪位公主了。文锦绣暗想。

      果不其然,王五夫人娇笑着对那女子道:“您是公主,皇室贵胄,等闲人自然瞧不上眼。”那女子哼了一声,有些得意。

      场间一位穿雪青色百鸟纹蜀锦褙子的妇人就娇嗔一声:“启安!”

      启安公主顿时有些讪讪,叫了那妇人一声:“姐姐…”

      这两位,原来就是德顺公主和启安公主。周承寅的胞妹。

      文锦绣装作不经意打量两眼,发现两位公主与周承寅长得并不相似。周承寅长得并不像建永皇帝,可能像先皇后多些,如今看来,两位公主倒肖父亲。

      然后廖翰林家的廖大奶奶和恩寿候刘夫人都出来打圆场,又热闹起来。陈姨娘、马姨娘和彭姨娘都带着孩子来了。院子里一下可不是吵闹了起来。

      恩寿候夫人就有些感慨道:“还好是女孩子,若是男儿,恐怕是要鸡飞狗跳了!”也不知只是单纯感叹还是说周承寅子嗣凋零。

      廖氏的脸色不大好看。还是王五夫人上前握了恩寿候夫人的手,“有什么自有你媳妇儿操心,嫂嫂含饴弄孙不就是了!难道还嫌孙子多不成?可怜我千年的媳妇儿还没熬成婆,要看婆婆的脸色!”

      启安公主笑的明朗,对王五夫人道:“姨母婆婆早就过世了,德昌弟弟又娶了妻,这样你还敢说自己没熬成婆?!”

      王五夫人直接给她一个白眼:“就你敢揭我的皮!也是慧瑜你托在我姐姐肚子里,做了公主,天下间哪有做媳妇儿的没看过婆婆眼色?!”
      场间的人都笑了起来。

      德顺公主就为廖氏解围:“载澄如今在上学呢!”指了廖氏怀里的孩子:“这不有一个男儿吗?怕是过几年也要鸡飞狗跳了!”她轻轻笑着,“可要我嫂嫂操心了!”

      廖氏就道:“原就是我的本分。”不咸不淡的,让恩寿候夫人和两位公主都皱了皱眉。

      廖氏已经难以生育,就算周承寅今后儿子众多,与她也没什么关系了。

      说说笑笑间吉时到了。

      廖氏把孩子给了乳娘,杭嬷嬷领着丫鬟摆上洗三用具,一个装着温水的金盆摆在铺了艾绿围子的桌上。产婆拿着帕子沾了水,作势给周载浩洗了洗脚,说了几句吉祥话,整个仪式就结束了。

      廖氏率先往盆里扔了一个赤金的长命锁。

      童夫人的眉头动了动。仍在盆里的东西都是给产婆的打赏,廖氏给了这么多,自然是想表示欢喜,那么像廖家、刘家以及两位公主自然不会小气。只是若是真的心疼孩子喜欢孩子,有什么东西私下补贴给向氏,或者直接记在周载浩名下就是了,哪用得着这么明晃晃的放在表面。

      不过做给别人看罢了。

      然后是恩寿候夫人、王五夫人、德顺公主、启安公主、廖大奶奶、还有童夫人。扔的都是长命锁、项圈、玉佩等物。接下来就是姨娘们,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只扔了些金银锞子。

      文锦绣是最后一个,往盆里扔了两个八分的金锞子,比起前面的徐姨娘、江姨娘来说,已算多的了。

      王五夫人看了文锦绣一眼。文锦绣回她一个灿烂的笑。

      众人去了跨院听戏。文锦绣对戏剧完全没有兴趣,只觉得吵吵嚷嚷的,唱些什么又听不懂,咿咿呀呀的都是狗血。

      王五夫人听了一会子,就起身要去上官房。廖氏要让玲月给她带路,王五夫人却道:“你这也却人手,找个小丫鬟带路就行了”指了文锦绣,“让这位新来的姨娘陪着我路上说说话!”

      廖氏看了文锦绣一眼,点头同意了。

      文锦绣只能起身跟在王五夫人身后。那小丫鬟带着她们走了小半个院子才到,王五夫人打发那小丫鬟在外头等着,自己和文锦绣进了官房。

      文锦绣站在外间,淡淡道:“妾身不用上,就在外头等五夫人罢!”王五夫人笑着点点头,自己掀了帘子进去。文锦绣倚在墙上,却隐约听见一阵说话的声音。

      “早知道我就不来了,不是听戏就是抹牌,忒没意思!”

      另一个女子就劝:“皇长姐不来,你也不来,我一个人来又有什么意思?还不让人看笑话?咱们姐妹就当做个伴!你在公主府虽然婆婆不敢压你,可你难道就能不贤德了?哪有在外边自在…”

      那女子嘟囔:“也是…不过一个丫鬟生的孩子,还当宝贝了!难怪皇长姐不来!”

      “皇长姐自然看不上,可皇兄这么多年只有一个嫡子…”

      应该是德顺公主和启安公主。而她们口中的“皇长姐”自然就是长公主长福公主了。

      文锦绣看了隔开屋子的帘子,有些啼笑皆非。

      王五夫人出来了,她自己走到架子边,拿澡豆净了手,又用帕子擦干了,才走到文锦绣身边。只含笑说了一句:“走吧。”

      文锦绣沉默的跟在他身后。

      “有些事,天不从人愿。”她停下脚步看向文锦绣,说的诚恳:“我敢说,我无愧于心。”

      既然无愧于心,怎么不娶了文玉妆?又为什么把她带到这来让她听那一番话?又对她解释什么?不过想把脏水泼在长福公主身上罢了,长福公主瞧不起丫鬟出生的向姨娘,连兄长庶子的洗三礼都不来,又怎么可能瞧的起商贾文家。

      文锦绣笑得绚目,“五夫人出身高贵,夫家更胜一筹,王家在朝堂文臣武将都有门路,区区文家怎么高攀的起。”

      这样的家族,怎么不惹人忌惮。
      若再搭上文家,皇帝恐怕寝食难安。文人的笔杆子,武将的兵权,再加上文家的钱财,王家又尚了公主,勉强都算得上正统,还有什么事做不了?

      除却出身,文锦绣各方各面都是个不错的儿媳人选。

      王五夫人想,只是世间大多以出身论英雄,王家娶个商人女做媳妇,如果只是有失颜面的问题就好了。

      她笑着拍了拍文锦绣的肩膀:“你是个好的,自有大好的前程。”

      二人气氛融洽的回了听戏的院子。

      文锦绣向王五夫人行了礼,准备回座。

      戏台上的伶人水袖高甩,身姿袅娜,嗓音婉转,铜锣鼓声咚哩啷哐,女子的不甘,男子的悔叹,全都冗杂在一起,人生如戏,可戏台又怎么唱的尽,说的清。

      “将来的事,谁又说的准呢?”

      文锦绣的笑容与往日不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载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