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东陵国的都城临池,从建造迄今,有上千年历史,见证了历代王朝的起落。当朝太祖灵武帝开朝之初,就曾经说临城的王气历经千年不朽,视为紫薇帝星卧榻之所。灵武帝一生南征北战,虽然使得天下归于东陵,可惜仍是抱憾而亡。北有草原联盟,由霸主那真联合各部,抵抗灵武帝数次征讨,他病逝后,北域虽然四分五裂。

      可惜彼时灵武帝也已年迈,加之连丧三子,传位于皇三子炎启帝萧奕之后不久,便也撒手而去。萧奕初登皇位,便遇大凶之年,北有水患,东有蝗灾,西有旱情,整整十年,才了此天灾人祸。天下盛传是炎启帝弑父杀兄之举,不得天佑,然他一生勤政爱民,在位二十一年,不曾征伐杀戮。

      南方有滇国,群山环绕,天然拱璧,多瘴气毒虫,每每有出兵挑衅。炎启在世之时,颇能相持,而他七个皇子,夺储之争,弄得朝局不稳,人心动荡,直到崇安帝萧谅继位,此事已成东陵心腹之患。人人都说萧谅能夺得帝位,纯属天公作美,并非他真有本事。

      话说当年炎启帝后宫,有四妃分庭抗力,其中尤以未央宫的柳宸妃气焰最盛,她与太皇太后,太后都是柳家所出,自是不能小觑。柳宸妃生有一子一女,即皇六子萧云详,年已十六,书画双绝,自幼患有失语之症,便寻名医,也不过是偶尔开口言语。

      当年嘉元皇后薨逝,生的皇二子萧诚,能征善战,自幼由柳宸妃收养,如今已封了赵王,娶的是他亲舅舅家的表妹,大婚后便搬离宫中。

      大皇子萧谦,剑术无双,其母卑贱,连婚事也屡屡耽搁,如今都未娶妻,不过据说深得圣上宠爱。只因萧谦是由储秀宫的季淑妃收养,故而与她所生的皇五子萧诀关系亲厚。季淑妃是当朝太师季朗风之女,要细论起来,萧诀是几个皇子里最得百官赞赏的皇子。

      后宫之内,最受宠的却不是柳宸妃或季淑妃,反倒是宁馨宫的兰贵妃。她是当朝太傅尹仲霖之女,皇四子萧诤的生母。萧诤自幼正直,过于耿介,倒是让萧奕颇为担忧,认为此子有良臣之质,却非为君之材。

      当年最不被看好的皇七子萧谅,自幼体弱多病,故而宫中盛传他有早夭之相。不过在太医们尽心尽力的照顾下,也勉强养大了十五岁。他的兄长皇三子萧诫骑术双绝,性情粗暴,倒是屡次遭到萧奕的训斥。这两个皇子的生母杨惠妃是昔日名震天下的东陵才子杨聿书之女,可惜杨家早年在战乱中遭到灭门。陛下顾念旧臣,颇为礼遇。

      天上的雪纷纷而入,十五岁的萧谅抱着暖炉看着外面的梅树发呆。他是炎启帝萧奕第七个皇子,也是最年幼的一个,可惜天潢贵胄却没有一副好身体,自小体弱多病,只爱读书写字。今天,他已经看了一个时辰的书,着实有点腻味,二皇兄跟随骠骑大将军顾昭去了南疆,想必战场上一定热闹得紧。听说大皇兄的宅子最近正在加紧兴建,等父皇给他指婚后,大皇兄就能搬出去住。和他同母的三皇兄每天练习骑射,这样的大雪天都不肯闲着,早不知道跑哪里去玩了。

      他越想越是气闷,为什么就连身体不比他好多少的六皇兄都可以亲自去私塾上课,而他却要独自守在淮月宫,等着翰林院的董笑林来教他。一想到董笑林那个怪老头,他就来气,每天都和自己辩来辩去,一点都不肯让着自己。不过为了能说服他,萧谅还真的看了不少书,比起听他死板的说,还是和他争辩比较有趣。

      萧谅听到有人在外室,喊了一句是谁,便见到林公公掀了帘子,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老的嬷嬷。他见那嬷嬷手上端着药便说道:“这个时辰怎么让我吃药?”

      林公公答道:“回七皇子,这不是给您的药。是惠妃娘娘刚才在储秀宫和淑妃聊天,头风忽然犯了,是以让奴才先行去煎了药,想必娘娘马上就要回到淮月宫服药了。”

      萧谅听了,顿时皱起眉头,这季淑妃是五皇子萧决的母妃,也是大皇子萧谦的养母,最近为了大皇子的婚事忙得不亦乐乎,想必是找自己的母妃去帮忙参谋。

      说起来他的母妃也是命苦,生有两个儿子,又得盛宠,可惜两个皇子都不争气。三皇子萧诫每天就知道学武打猎,鲁莽得很,不得父皇的喜欢,而他作为皇七子,虽很受父皇宠爱却是体弱得很,在小时候宫中就有传言他不能长寿。这些话,当然不会有人在他面前说,但他终究还是听到了。母妃担心失宠,不得不在后宫几个派系的重要妃子之间周转,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

      他这样想着,就听到母亲惠妃的步辇回了淮月宫的消息,便和林公公、老嬷嬷一起出去,只见两个宫女扶着母妃正往寝宫而去,他便连忙跟着过去。

      惠妃躺在软塌上,说道:“谅儿,我吃了药便不打紧,你且回去你的寝宫,不要过了母妃的病气。”

      “母妃,你好好休息,儿臣告退。”

      他说着便退下,回到寝殿凤眠阁,服了平时的药,便看不下去书,随手去书架拿了一本带有图画的孝经看了起来。他翻开的那页正好讲卧冰求鱼的故事,说从前有个孝顺的儿子,只因母亲病重,便在天寒地冻之际,从冰封的河里捞上一尾鱼,母亲吃了就能身体康复。

      萧谅看得满心激动,反正现在母亲病着,三皇兄也不在,不如去一趟太液池,那里养了好多红锦鲤,若是能捞上一尾,也许母亲的病就好了。他连忙喊了身边的徐公公,又叫上两个小太监和贴身宫女绿袖,五个人一齐往太液池而来。

      绿袖给他披了一件披风,还帮他打了伞,身后三个公公跟着,一路上徐公公说不少,碎碎念个不停:“我的小祖宗,您听老奴的话,赶快回去吧,这大冷天的,吹坏了可怎么好?要是娘娘怪责下来,我们都要挨板子。”

      “你啰嗦什么,我身上这件貂裘是父皇御赐,暖和得很,何况捞鱼的事情,那太液池的鱼那么多,还不是手到擒来,一会儿我们就回去。你把鱼送去炖汤给母妃送去,我们只说御膳房做的,还有何人能知?”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来到太液池边,没想到池上结了一层冰,萧谅一见,大喜道:“我还怕这不结冰,果然结上了,正好,快给我凿个口子捞鱼。”

      徐公公见此,说道:“回禀殿下,方才我们只带了渔具出来,未曾带凿冰的工具。”

      萧谅颇为失望,说道:“此处距离兰娘娘的宁馨宫不远,你去借取工具便是。”

      四皇子萧诤素喜钓鱼,他母亲兰贵妃宫中一定备存这些工具,而且萧诤母子待人亲厚,想来借东西容易得很。虽然更近的是淑妃的储秀宫,但想到刚才母妃真是在那发病,便不愿去借。

      徐公公自小看着萧谅长大,自然知道他的脾气,便叫了一个小太监与自己同去宁馨宫,留下绿袖和另一个小太监,千叮万嘱要多加看护,不可让萧谅有闪失,只说两盏茶功夫一定回来,却不想他这一走险些酿成大祸。

      太液池的表面结了一层冰,萧谅眼瞅着冰下几条锦鲤正在游动,看得心里发痒,便要小太监拿石头把冰层敲开,这才刚砸了一个洞。萧谅便走上前去,想要仔细看看,口中埋怨:“鱼儿都被吓跑了。真是岂有此理!”

      没想到他忽然上前,绿袖来不及扶,便见他一个脚滑就摔了过去,大半个人翻倒在太液池上,那冰层渐有些碎裂,萧谅更是一动都不敢动。

      小太监顿时惊慌得叫了起来,急急跑去找侍卫帮忙,绿袖吓得半死,假装镇定地说道:“殿下,您可千万别动,只要冰不破,等下来了人就能把您救起。您先拉住奴婢的手,看奴婢把您拉过来。”

      说话间,绿袖伸手来够萧谅,萧谅只觉得地上冰冷得很,他实在有些受不住,心想也许自己站起快步走过便可,冰未必就会破了,只他这么一想,猛地站起,冰顿时碎裂,他一下子就掉落池中。

      这下绿袖更加慌神,手足无措,大喊了起来,却见稍远处,有一顶轿子路过,连忙上去求救。没等侍卫反应过来,却见轿子里走出一个穿者颇为贵气的少年,大约也只有十七八岁,直直奔向太液池,也不顾池水冰冷,便跳了下去。

      带头的侍卫连忙喊道:“不好,你们几个速去帮忙公子救人,剩下的快去储秀宫找淑妃娘娘,让帮忙准备暖炉姜汤一应事物。”

      萧谅自小体弱,是以未习水性,扑腾了几下,就动不了了。他连喝了几口冷水,身上貂裘入水,更见沉重。他心中暗想,这番去了,只不知父皇母妃要怎样伤心。

      他绝望之中,却见一只手抓着他的后背,在慢慢把他往上拉。萧谅的手很想抓住这个人,却不想怎么也够不到,便只能任由他扯着自己往某处游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