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借刀杀人 ...

  •   看在灵犀的份上,羲和帝才没有对凌家人赶尽杀绝,但是如果长乐执意造反的话,羲和帝也只能杀了他。
      长乐率领几千名散兵游勇,一直在南方流窜打劫,偶尔占据一个小县城,即宣称凌朝太子要召集兵马诛杀反贼。然后这个口号还没传出去二里地,就被蓝影率领的骑兵打的屁滚尿流。

      蓝影只带了一百多士兵,打猎似的悠悠转转。虽然人少,但杀长乐那群人跟玩似的。蓝影并不打算动手,一来羲和帝对凌家人很仁慈,二来他弟弟蓝贝贝也在长乐身边。

      另一方面冯虎领着数万人马,宛如篦子似的在全国范围内搜寻灵犀的下落。一年多过去了,连跟毛都没找见,意外的是找到了灵犀的侍女秋儿。

      那年顾家被抄,所有仆人被抓走后,男仆当街斩首,女仆被送到北方极寒之地给士兵做奴隶。冯虎在黑龙江河畔找到了秋儿。她已经被苦难折磨得衰老疲倦,瘦骨嶙峋。见到冯虎来接她,她也只是木然地撩起裙子下跪,沙哑地说:“冯少爷。”

      冯虎把她带回京城。一路上侍卫们对她十分恭敬,又有两个温柔勤快的婢女伺候她穿衣洗头。秋儿慢慢地活泼起来,两颊上也有了苹果的光泽。
      “没想到学堂一别,还能在此地见到少爷。”秋儿坐在马车内,用手梳笼着头发,对车外的冯虎道。
      冯虎|骑着马闲闲地往前走,跟一个婢女其实没什么可说的。

      “那次冯少爷说要带我和公主去看戏,到现在还没有兑现哪。”她用梳子敲了敲窗棂,又问道:“是公主叫您来接我的吗?我听说我家少爷当了皇帝,啊,公主真是好福气。”

      “以后就不能叫少爷了,要叫皇上。” 冯虎提醒道。
      秋儿哦了一声,又问道:“公主好吗?”
      冯虎沉默了很久,忽然纵马前行,远远地把她甩到后面。

      御书房里,羲和帝一身鸦青色常服,独坐在龙案后,镇远将军司马宜、平南将军蔡远端端正正地站在两边,张、秦、苏、王四位阁老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地上跪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小兵,乃是从最南边的郡县赶过来的。

      小兵呈上去一本奏折,乃是县丞周至远书写。小兵又哭诉道:“犬戎族屡次到边境线上扰民,上个月夏收时,他们的首领带人抢占了我县八十亩水稻田,收割了一半的稻子,扬长而去了。”
      太监莱希把奏折递上去,羲和帝翻开看了一眼,无非是控诉犬戎的野蛮,要求圣上派兵剿灭。

      羲和帝有些疑惑地问:“这怎么还抢一半,留一半呢?”
      小兵回道:“蛮族首领说,他们族人饥饿贫苦,实在无奈才借了四十亩水稻,等来年丰收了,会用珍珠和海鱼偿还。”

      羲和帝微笑起来:“这劫匪倒也实诚。”

      司马宜和蔡远一起走上来,拱手道:“臣等愿意率兵讨伐犬戎族,以彰圣上威严。”
      羲和帝没有回答,而是问:“四位阁老怎么看?”

      张阁老最德高望重,他与三位阁老商议过后,起身回禀道:“臣以为不宜发兵,一来国内局势刚稳,百姓厌战,正应该休养生息,发展农商。二来犬戎族远在几千里外,且愚昧粗蠢,对我秦国构不成威胁,只需几千名地方兵威慑一番就够了。”

      羲和帝点头道:“阁老所说,正和朕的心意。他们是边塞小国,日子本来就很穷苦。朕泱泱大国,物产丰饶,难道还要为了几斤水稻跟他们打架?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羲和帝又对那士兵说:“传朕的口谕给犬戎族首领:朕与你既是邻邦,见你族有了困难,必会施以援手。往后不必行盗抢之事了。”又叫掌管国库的苏阁老清点一批粮食,运往南疆赠给犬戎。

      小兵一一答应了。羲和帝又忽然问道:“他们听得懂汉语吗?”
      小兵磕头道:“他们的女首领会说汉语,打仗很厉害,我们边境的守军被她耍得团团转,听人家说,她是山里的妖女,会撒豆成兵,呼风唤雨……”
      司马宜训斥道:“圣上面前,讲什么混话!”

      羲和帝沉吟片刻,才说道:“选女人做首领,可见这犬戎族也有些过人之处。你们几千名男子空拿朝廷饷银,连一名女子都打不过,还当做一件异事宣讲出来,很有脸吗?”
      这小兵脸颊通红,羞惭地说了声是,垂首站在一边。忽然从外面走进执事太监,低声回禀道:“皇上,冯虎将军回来了,在殿外求见。”

      羲和帝猛地站了起来,茶碗翻在桌子上。四位阁老也都一起站了起来,众人疑惑地看着皇帝。

      羲和帝定了定神,随手把沾了水渍的书籍拿起来递给莱希,问道:“他是一个人来的?”
      “身边还跟了一个年轻的布衣女子。”

      羲和帝点了点头,径直走出了书房,穿过一道长廊,走到了殿前台阶上,他往下面一看,心里登时凉下来,头脑一阵阵发晕。莱希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见皇帝的脸色阴沉,他担忧地说:“皇上歇一歇吧。”

      羲和帝沉默了片刻,才一步步走下台阶。冯虎跪下行了礼,秋儿满脸泪痕,跑过去扑到羲和帝的怀里,嘤嘤嗡嗡地哭了起来:“少爷。”

      羲和帝安抚地拍着她的后背,又看了一眼冯虎。两个人神色沉郁,都没有说话。如此大规模大范围地寻找却依旧找不到,那么原因只有两个,要么是她刻意避开不见,要么已经不在人世了。
      冯虎虽然伤心,却也不好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略说了几句话后就要告辞,他看了一眼秋儿,礼貌地问:“秋儿姑娘是跟冯某回府,还是就留在宫里。”

      秋儿垂首站在羲和帝身边,抽抽搭搭地说:“我跟着少爷。”
      冯虎见如此,也就不再多管闲事,径自回去了。这秋儿年纪跟公主相当,相貌清秀,大概是自幼跟着公主的缘故,行动举止略有一分灵犀的风范。冯虎怀疑这姑娘要做贵人了。不过也不好说,羲和帝的后妃们个个赛天仙,秋儿未必入得了羲和帝的法眼。

      秋儿倒是没有什么野心,她自小在顾府当奴婢,灵犀待她如姐妹,顾庭树也待她宽厚,她很愿意永远做一个婢女。她跟羲和帝说了自己的想法,羲和帝摇头道:“很没有出息,我本打算封你个郡主,再为你择个好夫婿。”

      秋儿茫然地看着他,嘀咕道:“我不想当郡主。”顿了顿又好奇地问:“你想给我择一个什么样的好夫婿呢?”
      羲和帝扫了她一眼:“你有人选啦?”
      秋儿连忙摇头,连带整个身体也晃了起来:“才没有!”

      羲和帝怔怔地看了她一会儿,眼神又渐渐黯淡下来,露出很哀伤的神色。过了很久,他才低沉地说:“既然不想做郡主,就暂且到宫里做个御前侍女吧。”
      秋儿欢喜起来:“好啊,少爷,啊,不是,皇上。”跪在地上谢了恩。

      羲和帝从外面带回一个姑娘,弄得整个后宫都惊恐慌乱起来。她们都有身为女人的直觉,皇帝看起来薄情,其实是最痴情的,只是他痴的人不在后宫里。后来她们见这姑娘只做了端茶倒水的婢女,又都很疑惑,只留心观察,看这个女人有什么特别之处。

      自从上次与冯虎见面之后,羲和帝整个人都消沉起来,平时只在御书房处理政事,在太极殿休息,偶尔把幼子幼女抱来逗弄一会儿,不踏入后宫半步。

      他的长子念北才一岁,长女思远也是差不多的年纪,平日都由奶娘带着,性情活泼可爱。某天羲和帝忽然下了一道旨,立念北为太子。众大臣都觉得很疑惑,劝谏道:“皇上正值青年,皇子又年幼,何必急于立储?”羲和帝也没有多解释,只封了冯虎为太傅。如此一来太子一旦登记,冯虎就是顾命大臣了。
      冯虎是跟着羲和帝出生入死的,性情又刚正沉稳,旁人对他倒是没有异议。

      下了朝之后,冯虎跟着羲和帝到御书房里议事,两个人的关系不亲不疏,但消沉的时候总能说几句交心的话。冯虎见他意志消沉,只得劝道:“皇上何必如此,为一人置天下于不顾,非明君所为。”他已经看出来羲和帝有避世的念头了。

      羲和帝苦笑了一下,勉强道:“没那回事,朕是觉得人世无常,不如早些把将来的事情安排了,了无牵挂。”说到这里,神情更加冷漠了。
      秋儿一身粉红色宫装,端着茶碗进来,她没学过宫中规矩,在御前比较自由。走到冯虎面前,她把参片茶放下,小声道:“冯将军来啦。”

      冯虎只闻得一阵幽香,目不斜视地点了点头。宫里的女人,他不好去招惹。秋儿见他面容冷淡,心里好生委屈,撅着嘴巴走了。

      冯虎略坐了一会儿,也告退了,然后秋儿才进来添茶水,嘴巴依旧嘟着。羲和帝看了她一眼,开口说:“冯虎惹了你,为什么给朕脸色看?”
      秋儿一惊,茶水洒了满桌子,忙用袖子擦拭,又红着脸解释道:“我没有!”
      羲和帝起身帮她整理书本,又淡淡地说:“本来朕给你选的夫婿就是他,你既然不喜欢,那就算了,王阁老的千金还待字闺中,与冯将军倒也匹配。把笔墨拿来,我要下旨赐婚。”

      秋儿急得合身笼住砚台:“不许写。”

      羲和帝随便从笔架上挑了一支笔,正要摊开宣纸,秋儿又蹦又跳地抢他的笔,嗔道:“少爷,我说着玩呢,你不要写……”两人正闹着,忽然外面太监唱道:“端贵妃娘娘驾到、静妃娘娘驾到、娴妃娘娘驾到、娇妃娘娘驾到。”

      羲和帝敛了笑容,对秋儿道:“你先下去吧。”
      秋儿哦了一声,也知道宫里规矩多,不好在外人面前胡闹。她临走时,又忽然把笔架上的毛笔抓起来揣进袖子里,红着脸跑开了。她是从正门出去的,迎面就撞见了一群华服美艳的仙姬。秋儿知是后宫的女人,也不敢多看,垂首就要走。
      忽然一个女人斥道:“哪来的野丫鬟,见了娘娘们招呼也不打?”
      秋儿忙低头道:“娘娘金安。”偷偷抬头,正好瞧见一穿白衣的女人,略施薄妆,淡雅从容。秋儿只觉得眼熟,一时间也没多想,低着头就走了。

      何幽楠见了旧宅里的奴婢,宛如被针刺了一般,她最怕旧事被人扒拉出来。一时间她惊疑不定,只好随众人进了书房。房间里略凌乱,太监莱希正整理桌面,婢女擦拭地面上的水渍。羲和帝站在一旁,负手而立,对众妃嫔道:“今日来的整齐。”

      众妃嫔见屋内的情景,又联想刚才那小丫鬟满脸羞红的样子,不禁恨得咬牙切齿,面上却都堆着笑容,颤巍巍地跪下磕头,娇滴滴地道:“皇上万福。”然后站起来侍立一边,娇妃最是活泼,走上去牵着羲和帝的袖子,仰着脸可怜巴巴地说:“皇上好久不来后宫了,明儿是娇娇的生日,只怕皇上也忘了吧。”

      静妃慢了一步,牵不着羲和帝的袖子,于是言语上做贤良状:“皇上日理万机,咱们做妻子的只好尽心服侍,哪能拿那种琐碎事情烦皇上呢?”
      娴妃是太子的生母,她如今是不急着争宠了,可到底还青春美貌,并不甘于被丈夫冷落,因此对羲和帝微微一笑,显出风情万种的样子。
      何幽楠心事重重,一时间也没别的话可说,只是呆呆地站着。

      羲和帝抬起袖子避开娇妃,随口说:“你要什么礼物,找内务府要便是了。”娇妃讨了个没趣,只好讪讪地说:“谢皇上。”

      这时候书案已经整理好,羲和帝重新坐下,旁边的莱希递上一杯新沏的茶。羲和帝尝了一口,有些不悦地撂到一边。莱希回禀道:“这是云南进贡的香片,皇上觉得味道还适口吗?”
      羲和帝淡淡地说:“尝不出茶香,脂粉香倒是不少。”

      四位嫔妃一起站起来,羞得满脸通红,尴尬地说:“皇上勤于政务,臣妾告退了。”四位香飘飘的美人一起出了书房,又各自腹诽别人施粉过多,惹皇帝厌恶。

      娇妃与静妃各自去了,娴妃仪态悠闲,她是母凭子贵,时时处处都比别人高一等。何幽楠见她这种样子,心中刺痛,呆了一会儿,何幽楠忽然笑道:“娴妹妹慢走,我宫里新得了好茶,可愿意随我一起品尝。”

      娴妃笑道:“多谢贵妃娘娘。”

      两个女人袅袅婷婷地进了后宫,各自捧着新茶坐下,何幽楠把丫鬟们支开,拉着娴妃的手道:“以后没人的时候叫我姐姐就行。我虽然是贵妃,却无子女,哪及妹妹身份尊贵呢。”
      一席话把娴妃说得飘飘然,两人更加热络了起来。何幽楠见时机已到,便低声说:“自古立太子都是立嫡不立庶,妹妹可知皇上为何立念北为太子吗?”
      娴妃笑道:“念北是长子,立为太子也并无不可。何况咱们后宫没有皇后。”

      何幽楠摇头,竖起手指低声说:“你们嫁得晚,不知情,咱们皇上原是有一位正妻,战乱时候失散了。今日御前的丫鬟就是那位正妻的婢女,皇上爱屋及乌,把咱们三宫六院都抛脑后了。”
      娴妃听得呆住了,心里滴溜溜冒酸水,半晌才说:“凭她怎么得宠,难道还能越过我们母子?”
      何幽楠笑道:“说的也是。只是两人耳鬓厮磨久了,再添个一男半女,到时候念北的地位就危险了。”说到这里,又掩嘴一笑:“这都是妇人家胡乱猜测的,妹妹别往心里去。”

      娴妃没吱声,魂不守舍地走了。

      羲和帝这几天很忙碌,他设置了内阁,逐渐把权力分派下去,一来稳固政局,二来哪天自己撒手不管了,朝廷也不至于混乱起来。这天早上他吃茶的时候没有见到秋儿,当时并没有在意。到正午用膳的时候依然没见,于是问了一句。莱希回禀道:“秋儿姑娘被娴妃娘娘叫去问话了。”

      羲和帝哼了一声:“御前的人,轮得着她问吗?”

      屋子里的宫女太监全都跪下来,吓得不敢吱声。还是莱希大着胆子说:“奴才这就去把秋儿姑娘请回来。”倒退着出了宫殿,连滚带爬地往外面跑。
      半盏茶的功夫,秋儿被人搀扶着走进来,鬓发散乱,脸颊上红肿,后背上鲜血湿透了衣服。她见了羲和帝,咬着嘴唇不说话,眼泪簌簌地往地上落。

      羲和帝看了看,沉着脸问:“谁打的?”
      秋儿抽抽搭搭的不说话,莱希跪着回禀道:“娴妃娘娘说秋儿打碎了她屋子里的瓷瓶,因此才罚了他。”

      羲和帝冷冷地说:“朕问你了?掌嘴!”莱希不敢多说,啪啪啪地打自己耳光。

      羲和帝看了看秋儿,见她还能勉强站着,可见并没有伤及筋骨。他叹了口气,说道:“回去养伤,过几日朕送你出宫。”秋儿谢了恩,被人搀扶着走了。

      羲和帝在书房里走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道:“知道朕为什么罚你吗?”
      莱希这才住手,低着头道:“秋儿姑娘被妃嫔叫去训话,奴才没有及时回禀,皇上教训的是。”

      羲和帝点点头,见外面夜色深了,顿了顿才说:“到娴妃那边传朕一道旨意:娴妃阴狠善妒,降为婢女,到浣衣局做工。”
      莱希答应了一声,飞快地去后宫传旨意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