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四十二章 淑妃领便当[二更] ...


  •   太后娘娘宣了太医的消息,很快就传入了皇帝陛下耳里。

      不只如此,就连太后娘娘先前遣退了宫婢,关在寝殿里和乔嬷嬷对话的内容,也被呈到了陛下的案上。

      皇帝陛下看着暗卫禀报的,太后娘娘一日比一日暴躁的脾气,还有说出口的话一日比一日离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淡淡地说道:“让薛太医走一趟罢。”

      他跟前的大太监连忙退了出去,把陛下的意思交代下去。

      不多时,太医院便派出薛太医前往寿康宫。

      薛太医到了寿康宫后,先替太后娘娘请了平安脉,又仔细替太后娘娘诊治一番后,这才开口说道:“娘娘的凤体无大碍,不过是近来天气热了,娘娘有些上火。”

      太后娘娘听他这么一说,总算放下心来,她疲惫地挥了挥手,便有小太监上前客气地送走薛太医,其他的宫婢则上前服侍太后娘娘躺下休息。

      乔嬷嬷在一旁守着太后娘娘,待到太后娘娘睡了午觉起来后,乔嬷嬷一边服侍着对方喝水,一边轻声问道:“娘娘,还需要请陈太医过来么?”

      “……暂时不用,哀家先休养几天,若是没有起色,再叫老陈过来。”太后娘娘顿了顿,淡淡地说道。

      “是。”乔嬷嬷见太后娘娘心意已决,也不敢再多说。……

      又过了几日,就在太后娘娘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多了时,她突然无征兆的昏倒了。

      而且是在一众外命妇跟前昏倒。

      这下子消息一下子就传出宫外了,压都压不住。

      流言说“太后娘娘凤体欠安,恐日不久矣”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似乎太后娘娘没几日好活了。

      宫里头自然也有流言,只是不像宫外传得那样夸张罢了。

      毕竟宫里头规矩森严,宫婢、太监们要传流言也得掂量着来,倘若被抓到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为此赔上一条命都有可能。

      只是那一日太后娘娘的昏倒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许多人都看见了,这可不是大伙儿杜撰出来的,所以就算没有流言,宫里知道的人也不少。

      大部分嫔妃们对于太后娘娘的倒下都没有什么感觉,除了淑妃之外。

      淑妃的靠山就是太后娘娘,如今太后娘娘倒下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这对淑妃来说简直就是个天大的坏消息。

      比先前陛下封了一个德妃、贤妃来和她分宠还严重。

      淑妃还是分得出轻重好歹的,若是没有了太后娘娘替她撑腰,她就是贵为贵妃都没有用。

      她这个淑妃的含金量有多少,她自个儿心下有数。

      倘若没有太后娘娘的帮助,让她从一开始的侍寝就脱颖而出,她之后的晋封之路也不会如此顺遂,更不用说前几年顺风顺水的生活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出自吕家。

      因此淑妃急得团团转,可偏偏她又被罚禁足,无法前往寿康宫,亲眼确认太后娘娘的状况。

      所以没多久,她竟是给急病了。

      她这一病,倒赢来了不少好名声。

      因为大家都知道,她肯定是为了太后娘娘的晕倒而急病了。

      消息传入御书房时,皇帝陛下却是笑了笑,摇头说道:“淑妃病了?恐怕不是因着担心太后罢,朕看她是替自己着急了。”

      候在一旁的大太监没说话,只静静地站在一旁。

      能够在皇帝陛下身边侍候的人,都是人精,眼力见自然是有的,也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口,什么时候该当雕像。

      这时候就不是他开口的时候,所以他乖乖的站在一旁当装饰。

      皇帝陛下果然也不用他开口,陛下不过是随口念叨几句罢了。

      “行了,让薛太医走一趟罢。”陛下说道。

      大太监的眼神闪了闪,应声而去,心里却忍不住想着,又是薛太医,看来陛下的耐心已经告凿了……也是,淑妃做下的事,本就犯了陛下的忌讳。

      大太监也没想到,淑妃竟会如此大胆,竟敢秽乱宫廷。……

      淑妃确实是因为担忧自己的前程所以才病倒了。

      不过她听说宫里宫外都在夸赞她纯孝后,更是表现出一副很替太后娘娘忧心的模样。

      她的病倒本来不过是一时急火攻心,好好养着便是,但是薛太医来过之后,淑妃却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日比一日衰弱。

      她顿时急了,赶忙让人去请太医,来的却又是薛太医。

      淑妃见是薛太医,脸顿时就拉了下来,她不耐烦的说道:“再去请。”

      宫婢却没有动作,淑妃皱眉又想开口时,才发现不知道何时,陛下竟然已经来了,就坐在不远处,托腮望着她。

      淑妃顿时一惊,连忙就想爬起来行礼请安。

      “免礼,薛爱卿,你先替淑妃看看罢。”皇帝陛下摆摆手,淡淡地说道。

      薛太医恭敬应下。

      淑妃见陛下都开口了,便只能让薛太医替她诊治了。

      薛太医把完脉后,跪伏在陛下面前,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淑妃娘娘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恕微臣无能为力。”

      淑妃闻言也顾不得陛下还在场,顿时撑起身子破口大骂:“你这个庸医!胡说八道什么?!我哪里就病重了?!你眼瞎了么?!”

      谁知陛下却是温声说道:“既然如此,薛爱卿便先退下罢,你辛苦了。”

      薛太医磕了个头,便恭敬的退下了。

      淑妃愣愣地望着薛太医离开的背影,然后又呆呆地转头望向陛下。

      看着陛下一如以往温情的眸子,她的心里突然泛起一股寒冷。

      她的身子僵在床上,动也不敢动,脑子里疯狂的转着念头,陛下刚才那是什么意思?!陛下相信那个庸医的说词?!

      还不等她想明白,就见陛下的贴身大太监捧着一个托盘进来。

      托盘上放着一杯可疑的酒水。

      淑妃一见到托盘瞳孔瞬间一缩,她不相信的连连摇头。

      只听皇帝陛下说道:“淑妃病逝,好好侍候着。”语调和嗓音还是那么温柔,说出口的话却让淑妃心胆俱烈。

      还不等淑妃挣扎,两旁的宫婢就上前,分别制住她的胳膊,大太监走到床榻前,用尖细的嗓音说道:“淑妃娘娘,奴婢奉旨送您一程。”

      语毕,又有宫婢上前扳开淑妃的嘴,大太监端起酒杯一下子就将酒灌了进去。

      淑妃被迫喝下了一整杯酒,等到酒杯空了,她体内的毒也发作了。

      她很快的就睁着大眼睛再也说不出话来。

      皇帝陛下坐在一旁,冷眼看着淑妃倒下,身体从微微抽搐到完全停止不动。

      确认淑妃完全气绝身亡后,皇帝陛下便离开了。

      没多久,便有一道贬斥淑妃的旨意,把淑妃从四妃之位直接贬为最末等的采女。

      之后,淑妃病重身亡,尸体草草的被以采女的例下葬了。

      消息传到寿康宫时,本来正闭眼养神的太后娘娘顿时吐了一口血。

      乔嬷嬷心下一惊,连忙使人去请太医。

      她上前搀扶起太后娘娘,替太后娘娘擦拭着唇边的血迹,嘴里还不断劝慰着:“娘娘,娘娘千万保重身体啊。”

      “淑妃……淑妃……”太后娘娘揪着乔嬷嬷的衣袖,吃力的说道。

      “娘娘……您好好养着,您自个儿的身体最重要啊。”乔嬷嬷将太后娘娘扶着躺好,又唤人进来替太后娘娘更衣。

      待到把太后娘娘的仪容打理好后,乔嬷嬷才低声说道:“娘娘,您千万别动怒,太医说了,得好好养着。”

      太后娘娘却木愣愣地瞪着床顶。

      乔嬷嬷劝了好一会儿,都没听见太后娘娘的动静,便抬起眼一看,顿时被太后娘娘此时的情况给惊住了。

      她还没反应过来,薛太医便来了。

      薛太医一进来便见到太后娘娘的情况,他的眼神闪了闪,上前拿出几根银针,手上快速的替太后娘娘施针。

      施完针之后,薛太医才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不是说过,娘娘需得静养么?”

      “薛太医,娘娘方才听说了淑妃娘娘……所以才会一时激动。”乔嬷嬷擦着眼泪说道。

      “嬷嬷,我的医术有限,娘娘如此不爱惜自个儿的凤体,纵使我有千般能耐,也是治不好的。”薛太医叹息着说道。

      乔嬷嬷闻言心下顿时一个咯噔,她连忙问道:“薛太医,娘娘她的状况到底怎么样了?”

      “不瞒你说,娘娘这一次……险啊……唉。”薛太医摇摇头,连连叹息着。

      乔嬷嬷简直快急死了,她的心里七上八下的,紧攥着手里的绣帕,紧张地等着薛太医的下文。

      就听薛太医继续说道:“原本娘娘好好养着,还有康复的机会,可方才那一口血……唉,娘娘日后能不能清醒都不好说了。”

      “这么严重?!”乔嬷嬷腿一软,差一点直接跪倒在地。

      她的身形踉跄了一下,最后勉强扶住一旁的桌子,才没有当众出糗。

      “我刚才已经施针了,接下来就看娘娘恢复的情况了。”薛太医语毕,便拎着药箱子走了。

      送走了薛太医后,乔嬷嬷顿时坐倒在太后娘娘的床榻边。

      她看着太后娘娘略显痴呆的眼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切都完了。……

      ******

      白姑娘让人递了帖子到别院后,便紧张地等着回帖。

      递帖子这檔事,她以前也看爹爹做过,自个儿亲自下请帖倒是头一回。

      她出身景城的商贾之家,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因着是四房唯一的嫡女,所以父母疼爱得很,舍不得她吃苦。

      直到快及笄了才匆忙请了个教养嬷嬷回来教导女儿规矩。

      结果白姑娘没学多久,便借着回外祖家贺寿的机会,躲掉了学规矩一事。

      白四爷和四夫人并没有攀附权贵的意思,便没有逼着女儿一定要学规矩,往常对女儿的耍赖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白姑娘的规矩和礼仪可以说只学了个半吊子。

      就像她知道要下请帖,却不知道请帖也讲究格式的。

      再有,她一个未出嫁的姑娘家,直接把帖子下给苏致远,更是闹了个大笑话。

      白姑娘哪里懂这些,她把帖子送到别院后,便悬着心等待回音。

      她的脑子不由自主地勾勒出前几日惊鸿一瞥的那一道身影。

      她从来没见过生得那样好看的男人,就是家里的哥哥们都比不上。

      她羞红着脸蛋,幻想着对方若是对她微笑,还不知道有多好看呢?

      她捧着脸傻笑着坐在房里。

      不多时,青衣便回来了。

      青衣见到姑娘的样子,心里便越发的肯定自己的猜测没错。

      看来姑娘很期待对方的回帖,今天姑娘递了请帖后,青衣总算知道姑娘在打什么主意了。

      原来是看上了那个车队的小少爷。

      青衣今天跟着管事去送请帖时,正好见着了从别院出来的顾容琛。

      尽管只有一个侧脸,却也够让人难忘了。

      青衣的眼力够,人又机灵,前后一连贯,便猜出了自家姑娘的心思。

      她暗自点头,就凭着那一个侧脸,和周身的气度,确实比景城里的各家少爷都好。

      但是对方来历不明,青衣担心自家姑娘受骗上当,届时回了白家,她们底下这些服侍的人可讨不了好。

      不过此时有了对方的行踪,青衣也不敢不报上去,因此她凑到白姑娘耳朵旁嘀咕了几句,就见白姑娘听罢眼神顿时一亮。

      “快,替我更衣。”白姑娘兴奋的说道,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去“偶遇”那一日的少年郎了。……

      顾容琛可不知道自己成了香饽饽。

      他打完拳又用了膳之后,便打算上街买些东西。

      这一路上,母后、姑姑和绾绾都只能困在车里,想来应当很无聊,他想上街找些逗趣解闷的玩意儿给她们。

      因此早早的便带了安顺和几个侍卫出门了。

      谁知道那么巧,一出来就让青衣瞧了个正着。

      顾容琛几人自然没有注意到一旁的青衣和白府管事。

      他带着人在街上转着,不多时便看到一间书坊。

      想起第一次偶遇绾绾,可不就是在书坊么?因此他脚步一抬,便往着书坊走去。

      另一边,得到消息的白姑娘,一出客栈便直接朝着书坊直奔而来。

      只是到了书坊前,却被拦住了。

      开玩笑,三皇子在书坊里挑书,闲杂人等岂是可以随便进入的?

      虽然要低调,但是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

      再有许多大户人家都有奇怪的规矩,一个世家公子要包下一间书坊,也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没准人家就有怪癖,挑书的时候不喜欢旁边有人呢?

      所以书坊老板也见怪不怪的,应允了对方暂时包下书坊的要求。

      因此白姑娘到了书坊前,却是只能站在外面跳脚。

      里头的顾容琛当然不知道,外头一朵烂桃花已经找来了。

      他还在认真的挑选着要送给苏绾的书籍。

      这时候,有一顶小轿子从街道的另一头过来了。

      小轿子直接停在了书坊门口,白姑娘和青衣站在一旁,冷眼看着一个打扮朴素,戴着一顶帷帽的姑娘,从小轿子里下来。

      白姑娘看这姑娘的身形还没长开,便转开了视线。

      这姑娘自然便是苏绾了。

      苏绾是听说了顾容琛出门了,便也想出门逛逛。

      她很聪明的没有找苏致远,而是直接找上了兰阳郡主。

      撒了一会儿娇后,兰阳郡主便大手一挥,痛快地应允了她的请求。

      她趁着父亲还在忙,便带着司琴和弄筝溜了。

      不过她还是很听话的带着父亲早就替她准备好的帷帽,还坐了小轿子,才一路晃晃悠悠地朝着书坊而来。

      她倒是没有和顾容琛约好,只不过一说到上街,第一个便想到书坊。

      这么多日没有碰书籍了,苏绾的心里有些想看书了。

      因此便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书坊。

      谁知道了书坊门口,就看见安顺守在外头。

      苏绾的心里顿时一跳,她的脸颊悄悄染上了几抹嫣红,幸好戴着帷帽没人看得见。

      安顺在这里,代表着顾容琛也在这里。

      苏绾小心翼翼的下了小轿子,因为即将见到顾容琛的紧张,让她忽略了周遭的情况。

      自然也没看到站在一旁的白姑娘了。

      白姑娘原本以为不过是个路过的姑娘,肯定会和自己一样被挡在书坊外。

      正想看对方出丑时,谁知道刚才还凶神恶煞不许自己进入的侍卫,见到了那个姑娘竟然和和气气的不说,还让对方进去了。

      白姑娘顿时不服气了,几步上前问道:“为什么她可以进去?”

      侍卫瞥了她一眼,冷酷的转开了视线继续直视着前方。

      白姑娘见对方不理她,气得跺了跺脚,安顺靠在一旁的门扉上,见状嗤笑了一声。

      苏姑娘为何能进去?这不是废话么,苏姑娘可是未来的主母啊,他们拦谁都不会拦着苏姑娘。

      再说了,每一回主子见了苏姑娘之后,心情就会很好。

      主子心情好了,他们手底下的人才好过。

      所以于情于理,就算主子没有事先吩咐,他们也绝对不敢拦着苏姑娘的。

      白姑娘可不知道这些,她只知道刚才那个戴着帷帽的姑娘,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书坊。

      门口侍卫的差别待遇让她气得跳脚,可却又拿对方没奈何。

      书坊里,进入书坊的苏绾脱下了帷帽,把帷帽交给了司琴。

      “你们候在这里罢。”苏绾见连安顺都留在楼下,便猜到顾容琛看书时不喜有人近身,因此便将司琴和弄筝都留了下来。

      然后她自己悄悄地走上了二楼。

      苏绾也不知道为何,心里有一种感觉,顾容琛看见她时,不会赶她。

      她小心翼翼地上了二楼,抬眼一扫,没有见到顾容琛。

      她也不在意,先从最靠近楼梯口的书架开始看起。

      她本来就是来挑书的,遇到顾容琛是意外,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见到顾容琛,倒也不在意。

      总归都是在书坊里,难道对方还会跑了不成?

      就在苏绾沉浸在挑书的乐趣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慢慢朝她靠近着。

      苏绾本来划著书背的手指一顿,偏头望向脚步声传来的方向。

      没多久,果然就见到穿着一身常服的顾容琛。

      此时窗外的阳光从书坊二楼的窗户射进来,正好照在顾容琛身上,彷佛替他镀了一层金色。

      苏绾眨眨眼睛,觉得顾容琛彷佛踏着金光朝她而来,简直是帅气的不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淑妃领便当[二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