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8、第一百五十八章 ...

  •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是像书里说的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还是像那些高鼻子洋人说说的,这世界是个圆的呢?
      魏嘉一直都很困惑。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证实。直到他遇到了朱厚照。
      因为有了正德皇帝和当时的安国公的资助,他开始有机会去探究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
      满剌加,色目,奥斯曼,欧罗巴,非洲,还有新大陆,他这一生,脚步踏遍了整地世界,只有太上皇口中一个叫南极的地方自己没有去过,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第一次出海,他从杭州出发,经过泉州,一路上过满剌加,穿过浩瀚的大洋,经过一个叫非洲的地方,最后到达了佛郎机。
      其间见识,颠覆了魏嘉二十几年来的所受的教育。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像煤炭一样黑的人。原来在世界的另一边,还有一个繁华不弱于大明朝的地方。他们有全然不同于大明的礼仪制度,他们向往这东方的黄金和丝绸瓷器,对东方虎视眈眈。
      在这里,他见识到了黑暗的教廷和国王,看到了精妙无比的机械发明,还知道了有一个地方叫做印第安纳,它就是安国公口中的新大陆。
      辣椒、土豆、番薯、玉米,这些是安国公交给他的任务。他原本是不相信这些东西是管用的。这个世界上哪里会有这种又高产又抗旱抗涝的作物,要是真的有这些东西,那么拥有这些东西的国家该是怎样的富有。
      直到后来,他在京城中见识到了成片的种田,他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人拥有这样的神物的作物而不自知。看看那些洋人都在他们发现的新大陆干了些什么事情,焚烧人家的宫殿神庙,将人家视作异端屠杀,为了一点黄金无恶不作。他们全然无视这些最珍贵的东西,偏偏舍本逐末,放弃了这些能生金子的金子,去用各种方法抢夺那些冷冰冰的金子。
      只是,有时候梦回大明之时,他也扪心自问,若是大明,会对这些人做出这样的事吗?这时答案常常会让自己心惊。
      他还曾接到过一个任务,押送卷入谋逆大案中的罗志成回佛郎机。在这一次旅程中,他曾经和罗志成一起辩论过大明的未来。罗志成说大明之人都是伪善,大明的官宦无能贪腐,大明必亡。
      若是他还是第一次出海见识外面世界的小伙子,他或许会相信罗志成的话,从此厌恶大明,对大明充满绝望。可是,他已经一个在海上漂泊很久的旅人,他见识过太多,也经历过太多。伪善总比赤裸裸的邪恶强,而他相信有皇上和太子这样高瞻远瞩的人在,大明必将更加强大。
      事实也果然如他所想,大明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水师一日比一日强大,市舶司一日比一日对商人更加友善。在自己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商人还是最受鄙视的一类人,等到后来元祐皇帝登基之时,大家已经对商人很宽容了。虽然官员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仍然不能经商,但其他的条例已经作废的作废,改良的改良的。
      他曾经质疑过正德太上皇这条律法是否真的对商人公平,但是他被说服了。在商人地位低下时,一个巨富的商人仍然可以左右朝廷的大员,更别说商人地位提升以后了。官商勾结带来的问题可不仅仅只有贪腐之事。他这时候才明白,原来自己看的还不够透彻,还是只是局限在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从国家的角度考虑过这些问题。
      垂垂老矣时,回首这一生,他这辈子做过最大的事还是穿越大洋找到了通往另一片大陆的新航路。
      宁王叛乱,他当断则断,带着整装待发的船队开始了见不到终点的征战。
      几个月的航行,带着几十条船上千人穿越汪洋大海,其中滋味不可为外人道也。都说漂泊异乡,他们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漂泊异乡。每一日都在海上漂泊,一日复一日,永远都是重复的日子,每日都是一样的大海和一样的太阳。罐头、饼干和脱水蔬菜再怎么好吃,任谁吃上几个月也会腻的,要是钓上来一条海鱼就值得他们高兴上一整天。
      后来他们终于到达了传说中的新大陆。没有任何的惊喜也没有任何的惊吓。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没有牛马牲畜,也没有熟悉的野花野菜。他们从零开始,修建房舍,刀耕火种,在这片土地上第一次留下了大明人的踪迹。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在来到这片大陆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药物、食物、工具一样不少。正是因为这些充足的准备,他们才安全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到第二年开始起航回大明。
      这一次航行,几多艰险,几多感动。他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见到正德皇帝时,他脸上晶莹的泪水。这是他第一次而是最后一次看到一代帝王留下最诚恳的泪水。
      当时他还不太明白这泪水中的含义,直到后来橡胶、银矿相继开发,大明也和土人们达成了合作协议,这块叫印第安纳的大陆成为大明的粮仓,他才明白了新大陆对于大明的重要意义。
      试想一下,这些东西要是落到了那些对东方虎视眈眈的欧罗巴人那里,而大明继续在自大中前行。百年之中,大明还有相抗之力,百年之后呢,再长远一些呢?
      就是从这时,魏嘉才隐约的猜到了朱厚照和杜若的秘密。在别人看来,这两个人是文韬武略目光远大。可是在他看来,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他长年和欧罗巴之人打交道,怎么会不知道航海的艰难。欧罗巴立志于航海的人有多少,为了这件事付出了多少年的努力。为什么皇上和安国公两个人的盘算就可以做到人家几百年也办不到的事。
      至于说什么经验筹划,魏嘉是完全不信的。他经营船队这么多年,还没听说过有筹划就可以每击必中的。皇上和安国公对于地理地形的准确把握让人心惊,而他们口中的“直觉”已经完全超脱了直觉的范畴。
      从那以后,魏嘉开始搜寻种种证据。而当证据摆在面前的时候,他不得不相信,这两位贵人不是正常人。至于到底是神是鬼是人是妖,他就不知道了。
      最后,他还是烧毁了这些证据,再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他曾经怀疑过这样一件事,也没有对任何说起过这两个人的异常。
      不管他们是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这几十年的交情不是假的,他眼睛看到的东西也不是假的。他能看出来,他们是真的大明好,也是真正的君子。既然是这样,他为什么要再白白的掀起这一场既不利于国家也不利于自己的风波呢,
      而立之年,曾经邻家的那个小妹妹徐贝娘终于答应了西北富商克里木的求婚嫁到哈密做了一个回族媳妇,那些曾经一起打拼的老伙计们也都有了家室。他觉得他也应该有一个家了。
      他虽然立志于航海,天性热爱冒险,但是对于婚姻还是老一辈的旧观念,觉得情情爱爱什么的都不重要,两个人相守持家才是最好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娶了一个温柔如水的女子。
      这一辈子他自认为不欠谁的。对于对手,他心狠手辣之余也有自己的原则的底线;对于朋友,他忠肝义胆两肋插刀;对于两位老板,他也尽职尽责,不曾有欺骗和隐瞒。唯独对自己的妻子,他有着深深的愧疚。
      他是一个注定永远在流浪的浪子,停歇不住对于彼岸的探索,对于任何风浪都无所畏惧。他的小妻子却是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人。她坚韧、善良、有着女人特有的柔情和脆弱。她渴望安定,期盼平稳的生活,而这些是他永远也给不了她的。
      对于她深藏于身后的眼泪,他只能装作没有看见。那些根植与他的冒险基因里的恐惧,他也下不定决心将它拔除。
      是他负了她。直到他的羽翼僵老,再也飞不动了,他才停息到她的怀中,知道安歇。

      中国近代历史上,靖海侯魏嘉无疑是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在大师辈出的年代,他对于航海的热爱和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让他貌不逊色于大明同阶段出现的众多人物。
      甚至可以说,没有魏嘉的航海发现,就没有后来这一大波基于开发新世界引起的新学术新思想狂潮。
      他是第一个有记载的由海路从大明出发到达欧罗巴的大明人。他也是第一个将玉米、红薯等新兴农作物引入大明的人。大航海时代的开端。弘治二十一年的度洋运动也是由他一手经办。
      他是当之无愧的航海之父,是大明朝转折点上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亲手书写了大明航海史的开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激荡一百年》佚名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8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