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大明湖上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


  •   “一只呀那个癞□□,长在荷花下。一戳一蹦跶,一戳一蹦跶啊……”

      “哈哈哈……”

      伴随着那粗鲁汉子的吼唱,是众人无法掩饰的笑声。

      妖儿早就笑岔了气,弯着腰扶着张梨恒还笑个不停。穆子舒早就笑的背过身去,只见她肩膀不断抖动着,压抑的厉害。

      钟希同捂着肚子,笑的泪眼朦胧的,不敢置信道:“什么?一戳一什么?”

      “蹦跶。”冷易寒弯了弯嘴角,好心告知道。

      “哈哈哈……”众人笑声回荡在山谷里,格外爽朗。

      那汉子仍不自知,挠了挠头道:“有甚的好笑?叫你们唱,你们不敢。俺唱了你们还笑,什么鸟人!”

      众人止了笑,都好心劝道:“不是笑你,你唱的不错。”

      “哈哈,”那汉子笑道:“那是自然。刚刚有三五个人应和我呢!”

      听了这话,有一个人回味道:“你确定那是应和你吗?我听着怎么是人家哎呦嘿哟的声音呢?”

      钟希同躲在冷易寒身后偷笑,道:“那哎呦嘿哟哪里是应和他啊,那是给人家吓得,还以为地震了呢!”

      众人笑了笑,见又有人上前去挑战。这些歌者中,读书人居多。武人鲜懂音律,那些挑夫相和可恨自己加不进来;那些文人呢,倒是五音俱全。只可惜过于文绉绉了,竟是些《诗经》《尔雅》的唱词,也是曲高和寡了。

      李太白靠在山石上晒着暖阳,玩味道:“这可有些难了。如今既不比词句华丽,又不比声音洪亮,怎么取胜呢?”

      穆子舒撇撇嘴道:“你不必装为难了。那还不是你出的主意吗?洛堡主不过是替你说出来罢了。”

      李太白道:“何以见得?”

      “若是比词句,你一人便好。既不需要我们,那些人也望尘莫及。我看您是不想赢得太简单吧?要不……”穆子舒打量着眼前不羁的男人,道:“要是就是存心了,存心想看看我们怎么办。”

      李太白哈哈大笑,击掌道:“既被你看穿,就凭你吩咐吧。你既能看穿我意,自然也有破解之法了。”

      穆子舒看了看曾一天和钟希同,道:“你们二位有何意见?”

      钟希同道:“我看你也不是问我们意见,是看我们猜没猜出你的意思。”

      穆子舒噗嗤一笑,从怀里取出一支短笛,道:“好!那今天咱们就试试,谁都别说,一会直接唱出来才算好。”

      二人点头应了,洛东城急了,一边擦拭着手中的长箫,一边问道:“那怎么成?就算你们三个知道,总该教教我们才是。不然一会,可就要贻笑大方了。”

      李太白连忙挥手,道:“洛兄,你还是少操心吧!他们既然不肯教,自然有不用教的道理。且看看再说!”

      穆子舒点了点头,赞道:“正是如此。”

      此时余众皆已歌完,纷纷将目光投向这边。

      只见穆子舒不急不缓轻启朱唇,悠扬的笛声随风散落。众人只见她长发在风中舞动,煞是清雅。

      钟希同着了一枚柳叶,徐徐加入进来。一双眼睛滴溜溜转着,似乎往乐声中注入了一个灵巧的水滴,不时敲击着耳膜。俏皮的、顽皮的,忽近忽远的折磨着耳朵。

      笛声悠扬,柳声灵动。一笛一柳,却配合的天衣无缝。待笛柳同时拉了一个长音,曾一天便歌道: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 ……

      他唱的正是黄霑先生的名作《沧海一声笑》。曾一天面若白玉,温润如春,歌喉清朗动人,只有一番洒脱的韵味。

      一句唱完,众人便喝彩道:“好!”

      李太白心里暗赞,也从身上取出长笛,随着音律加入进来。

      此时早有庄卫从山下的马车里取了古琴和琵琶来,分别交于冷易寒和碧落。

      冷易寒端坐于山石之上,铮铮然起了琴声。

      一时琴声、箫声、笛声、琵琶声,浑然如天成。

      曾一天将唱词歌了一遍,示意众人。穆子舒、钟希同放下笛柳,轻柔婉转的唱和起来。

      这曲调乃是宫商角徵羽反复变化,磅礴中自有一股豪迈之气。词句中隐隐有笑傲江湖之气,词曲同工,一气呵成。

      众人听出了曲中门道,一一和道:“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记多娇

      清风笑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一遍唱完,附近早有队伍击节相和。反复两遍,依稀听得山下应和之声。待到第三遍,便觉山上山下千人一曲,大气磅礴,豪情万丈。

      一曲终了,山谷中仍回荡着铮然之声,似有千斤张力,绵延不绝。

      “哈哈哈,好!”那粗鲁汉子率先赞道。余众纷纷摇头,自叹不如。都道:“今日是天下队为魁了。”

      那昭南老者颇有不服道:“你们不过胜在朗朗上口,便于应和。若日单论音律歌喉,可比得过我昭南吗?”

      钟希同清了清嗓子,学着老者的口气道:“你们不过胜在曲调高雅,婉转动听。若是单论传唱应和,可比过我天下吗?”

      那老者听了,不怒反笑。道:“夫人机智,正是如此。”他心中虽然服了这结果,仍觉颜面无光,转身便欲携众人离开了。

      洛东城忙上前几步,握手言道:“老先生,我们这些小辈都有些年少气盛。失礼处,还请多多包涵。”

      老者打量着眼前的少年公子,为富不仁的他见得多了,笑面虎的伪君子他也见过不少。可眼前这人是从哪冒出来的?言行举止中自有一股平和谦逊的气质,不由生出亲近之意来。

      便直言相告道:“不敢欺瞒洛堡主。我们此次千里迢迢从昭南赶来,乃是为了御前表演。前日以歌舞之技得天子和贵妃赞,今日败北,唉……”

      老者叹了一声,又道:“输了就是输了,也没什么可说的。昭南路远,我们要赶路去了。”

      洛东城从袖里取出一叠银票,也不去数,只道:“这些自然不够‘庄园一座,玉田十亩’,不过,充一充路费还是可以的。还请先生不要拒绝。”

      老者原想推搪一番,但见洛东城毫无戏谑之意。想自己一行人也有万里路要走,这几万两银票,却实是衣食无忧之保障,便恭敬收下。二人告了别,洛东城方回到队伍中,与众人一同相庆。

      此时庄卫们押着十几车酒坛回来,一路酒香四溢,让人忍不住垂涎。

      冷易寒奇道:“这是谁备下的?”

      钟希同吐了吐舌头,“我啊!还没上山的时候,我还以为不管比什么都能赢呢!谁知道一开比就吓了我一跳,还以为白准备了呢!”说着便去吩咐庄卫送与众人同享,连山下挑夫也不能落下。

      李太白哈哈大笑,道:“不是白白准备。若是输了,太白全当为大家饮恨,喝了这百坛庆功酒吧!”

      穆子舒也笑道:“如今赢了,可不能都归您一人了。此间人人有份,怕是还不够分呢!就算你是诗仙,也只好一视同仁了。”

      李太白笑道:“小姑娘伶牙俐齿,我可不敢喝醉。若是醉了,别说辩驳,应答也不能了,只能呆看着了。”

      他这话说得有半分轻浮,半分认真。穆子舒不觉红了脸,不知如何接下句了。李白说完这话,也有些后悔。对一个还未相熟的人,开这样的玩笑,是有些唐突了。只可惜说出的话收不回。二人都讪讪的,各自不语。

      曾一天不知为何冷笑一声,道:“戏都演完了,还不卸妆吗?”

      行云不懂,问:“曾哥哥,哪有什么戏啊?”

      曾一天别有深意道:“大人之间的事儿,小孩子还是纯洁些好。”

      穆子舒低声道:“胡说什么呢,别这样。”

      陈行云瞧着他们三个都不说话了,也不缠着,径自去了。

      此间的石子遭了殃,被三人死死的盯着,就快瞧出火来。

      忽听钟希同远处喊了一句:“你们快来看!”

      三人逃似得拔腿去了。

      众人探头下去,只见山路上正有一列马队正奔腾而来。马肥人壮,远远的呼喝着什么,马背上都有两杆大旗,呼啦啦在风中摇晃。

      众人心中疑惑,近日吐蕃与大唐交兵,正忌惮此等马上武人,今日见了一列,不由都有些担忧道:“难不成是吐蕃使者来了?”

      冷易寒侧耳听着马上呼喝,朗声道:“那是报捷的骑兵,大唐胜了。”

      众人一喜,都有些不敢轻信道:“果真如此吗?”

      陈行云道:“你们看,那旗上不是写着‘唐’和‘哥舒’吗?”

      众人忙送目过去。此时马队已经近了,远远听他们呼喊道:“捷报:大唐胜了!大唐胜了!大唐胜了!”

      人群中爆发出赞叹之声,人人面露喜色,敬酒相贺。

      山下的挑夫沉不住气,待马队过来,忍不住问道:“兵爷,大唐果真胜了吗?”

      那报捷的首领马不停蹄,口中答道:“怎的不胜?你没瞧见我们骑的就是吐蕃人的战马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5章 大明湖上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