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81 ...

  •   洪家被抄家了
      这真是个大新闻。

      何昭当然很高兴,但是比何昭更高兴的是金钰。赶快买鞭炮!庆祝庆祝!二奶奶却有点于心不忍。人家死人你放鞭炮,是不是有点过分啊?

      金钰将头一仰:“这是应该的!”想当年洪兴辉诬告金家的时候怎么没有于心不忍呢?截杀金寿纯和金铮的时候怎么不手下留情呢?金家被洪家迫害得家破人亡,好好一个金铮到现在还躲在草莽中不敢回家。

      如今大仇得报,不放鞭炮,无以抒发心中的喜悦!

      消息传开了,何家老太太听说之后,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金钰砸匾额的光辉形象,皱眉摇头:“纵使有冤仇,也不至放鞭炮。”

      何昭在低头不语,半晌,走出宅院,默默地买了两个双响大爆竹……

      洪兴辉死了,家产也被抄了。清点了洪家的家产之后,县令把方便留下的都留下了,不方便留下的都上报。州府的官员看了这份清单有点为难。

      并不是州府官员多么清廉,而是他们清点了一下之后发现,洪家的家产里有一大部分是山地木料和作坊。这些东西没法上交啊?

      自古以来,这种不动产都采取统一的做法:拍卖!

      不过这些东西不像宅院,普通人家买下来可以住。山地、木料、作坊这些东西,老百姓过日子也用不上,就算价格低,也没几个人愿意要啊。

      这个棘手的工作,最后又落到了县令的手里,谁让你是地方基层干部呢

      县令首先想到的是何家和王家,毕竟两家是匠户人家里的大户人家。可以一问王家,人家不要,理由是洪家的东西不吉利!

      县令是当官的,可也不能强买强卖吧?

      何昭收了洪家的作坊,还想收洪家的木料,可这样一来,手里的流动资金就不够了。思来想去,他想到前段时间金家和林清正的事儿。众人皆知林清正在金钰手里栽了跟头,金家小赚了一笔。他想去问问,金钰肯不肯借写银子给他。

      答案当然是:不借!

      关于向金钰借钱,其实何昭也没报多大希望,以金家二姑娘的一贯作风,这姑娘不榨别人的油就不错了,谁要是能在她身上占着便宜……那这个人可要小心了呢~

      虽然料到借不到钱,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金钰听说洪家的财产要卖,就一蹦三尺高,跑到县令那里要求自己也要买!

      山地?买!
      木材?买!
      还有啥?我都买买买!

      这就相当于金钰的购物节。可木料已经被何昭买了,剩下的只有山地。不过也没关系,金钰并不嫌弃,有啥都买!她还心心念着上次自己看中的那块山地呢。不仅仅有山~还有树!金钰回想了一下,都是名贵树种。

      对于树种,县令和县丞都不懂,按着山地的价格卖给了金钰。金钰窃喜啊
      洪家的财产被分了,可洪家原来的那些匠人们却失业了。金钰大喜!放出话去: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欢迎来金家作坊!
      在金钰拉拢匠人之前,何昭也开始招洪家原来的匠人了。两人二一添作五,把洪家原来的匠人分了~也算是合作之后的分赃吧。

      金镇近一年过的特别不好,自己把接来的所有活,都委给其他的小作坊。小作坊一想,又不是顶着自己的名声干活,能节省就节省吧。况且金镇也是默许的。刚开始是赚了不少银子,老婆还生养了个大胖小子。金镇觉得自己与圆满人生之间只差一个小妾!可小妾还没来得及娶,两年下来,金家老字号的名声都败坏了。找他做活的人越来越少。

      活少了,人家小作坊也不乐意了。您这初一一份活,十五一份活儿的,够干什么的啊?我们还指望着样婆娘孩子呢。既然订单量上不去,那就在价格上找一下平衡吧——涨价。

      不涨价都没人来了,这一涨价,算是要了金镇的名了。

      正在在发愁,回家媳妇又大骂了金镇一顿。金镇也不是好惹的,能老老实实让媳妇骂吗?打不过,躲得过,出去溜溜弯吧。

      大街小巷都传开了,金钰和何昭两个人吞了洪家的全部家产,现在这两个人是岳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匠户了。现如今没了洪家,那么王、何、金三家,简直就是岳城匠户的三大巨头啊

      自己妹子成了三大巨头?两三年没见,那小蹄子发达了?
      回家个媳妇一说,媳妇眼珠子一转,说:“咱家现在快要过不下去了,你何不去瞧瞧?”

      对啊,这是个好主意!不过自己以前做的事情有点过分,两三年没登门,金钰的脾气性格他也是清楚的。现在让他去找金钰,他真是有点胆颤。

      金镇就这样颤抖着去找金钰了。站在木作坊门前,他就琢磨啊:这事儿不好说~金钰那小脾气一上来,把自己揍一顿都是有可能的~!好在金铮已经死了,如果金铮还在的话,他是绝对不敢冒然来木作坊的。分析一下,金钰脾气不行,最好不要先去找金钰。既然不能找脾气不好的,那就先见见脾气好的。
      说起脾气,金家上上下下脾气最好的就是金铉了。
      可这货虽然脾气好,但是说话也不好使啊。
      找他等于白找。
      然后金镇有想起金铉絮絮叨叨的样子,真是够了……
      第二个脾气好的,就是二婶子了。这位二奶奶,自来是菩萨心肠。只要自己搬出自己父母双亡的惨状,她一准儿大发善心。别说是救济一下自己了,就是求她让自己回作坊干活,她也一定不反对。

      对啊!这么大一个木器作坊,生意红火,自己是金家的长子,为啥不回来呢?!

      自己是长子,而且是嫡长子!

      还用求别人?

      金家的银子就是他金镇的银子啊~!

      金钰一个小丫头片子,赶紧找个婆家嫁出去,嫁出去的姑娘算个什么东西?

      一想到这,金镇一下子就有底气了。
      走!找二奶奶去。
      呃不!
      走!回金家!

      于是,作坊大门上,大摇大摆走进一个男人。

      金镇回来了,二奶奶高兴!

      要说二奶奶这些年,物质上没吃着什么苦。虽然不富裕吧,但是也没挨饿受冻。金钰和金铉,一个在外奔波,一个在作坊里兢兢业业,前些年收入不丰,但是过日子勤俭些也够了。可二奶奶心里苦。好好一个金家,就弄的四分五裂,实在感觉自己对不起故去的公爹和丈夫。又觉得金钰一个姑娘家,出头露面实在是不应该的事儿。无奈金铮死了,金铉确实是个指望不上的主儿,金镇又闹着要分家。

      金镇这一分家,简直是把自己孤儿寡母抛弃了——没法活啊~

      纵使金镇的木器店做的并不好。
      即便是金钰和金铉把金家作坊做的红红火火。

      可在二奶奶心里,总也高兴不起来。她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一家人在一起,金镇主外,金铉主内,像大爷二爷在世的时候一样。金钰和金铃待到出嫁的年纪,寻个合适的人家嫁了,这才是完美人生啊!

      可现在……虽然银子不缺吧,可怎么琢磨怎么不对劲儿

      该管家的闹分家,该主外的偏偏主内,该出嫁的出头露面……这种生活,简直就是内分泌失调一样的不正常!

      所以有人来向二奶奶说,金镇回来了。二奶奶差点高兴的哭出来。

      金镇客气了几句,问了些废话,发现二奶奶见到自己回来很是高兴,那就别绕圈子说废话了,开门见山吧:“我寻思着金钰金铉也不容易,都是手足,我就回来帮帮他们。”

      什么?金镇要回来?二奶奶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佛真没白念,真是老天包邮!人家金镇肯回来帮忙了!自己没听错吧?

      “你?当真愿意回来?”二奶奶说话的声音都发颤了。

      “婶娘这讲的是哪里话?镇儿与金铉终究是兄弟,如今我的木器店开的也不错,就想着帮衬金铉一些,回来帮他看顾一下作坊,也好照顾您老人家。”

      “这……这这这……叫我怎么……”二奶奶喜极而泣,说不出话了。

      看这情形,金镇趁热打铁:“还有金钰和金铃,我琢磨着过了年就给她们物色两户好人家,先把金钰的婚事办了,金铃倒是不急于一时,先将亲事定下来,过门的事儿两家慢慢再商议,也算了去婶娘的一块心事。”

      艾玛!这话说的太感人了!二奶奶想什么,金镇就说什么。句句入心,针针见血。

      二奶奶不住点头,感觉自己终于守的云开见日出了。在她眼里瞬间金镇的头上就冒金光了!这就是金光神人啊!是上帝派来拯救全人类的啊!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啊!啊不~猴子没请,自己就来的救兵啊!

      二奶奶心中更加笃定:金镇才是振兴金家的唯一希望!

      金镇和二奶奶聊得正高兴,金铉进来了:“大哥来了,前面已经摆好了酒席,金钰让我来请娘和大哥过去。”

      呀?还这么盛情款待呢?看来自己来之前想多了,金钰再厉害,她也不过是个丫头片子,能掀起多大风浪?

      吃饭去!吃吧喝足了好有力气回去收拾东西,自己就要入驻金家作坊了。

      金镇背着手,迈着四方步,昂首挺胸的东瞅瞅西看看,金家作坊建设的不赖嘛。工匠们各司其职,井井有条,看起来还挺忙碌,活计不少。估计收入也不少。若是自己回来,就等于坐收银子啊。

      心里美~不是小美是大美。

      这一美,脸上就露笑了,于是他带着喜气洋洋的笑进了前堂。前堂金钰正等着他的。喜气洋洋的笑还挂在脸上,可心却“咯噔”一下提起来了。

      满桌的菜品佳肴,金钰端端的做在桌边,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二奶奶进了屋,她看见金镇和金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总有一种猫见老虎的错觉。所以她不太高兴:人家金镇终于念及骨肉之情愿意回来了,金钰怎么不热情呢?
      又一想,说金钰不热情也不对,如果金钰不热情,预备一大桌子菜干啥?

      不想那么多了,大家开吃吧。

      饭桌上的气氛还是欢乐祥和滴。该吃吃该喝喝,拉家常,聊闲话。一派和谐景象。

      金镇:“我木器店的买卖不错,瞧着你也辛苦,咱们毕竟是兄妹……”
      金钰:“大哥,这个好吃!快吃!”
      金镇:“……”被金钰塞了一嘴鸡肉。

      金镇:“你个女孩子家,东走西创的也不方便,我是你大哥,该……”
      金钰:“哎呀呀,这个太好吃了!大哥你尝尝!”
      金镇:“……”被金钰塞了一嘴的猪蹄。

      金镇:“金铉一个人支撑个作坊怕是忙不过来,我自幼随爹在作坊上看顾着这些工匠,总该帮……”
      金钰:“这个!比其他的都好吃,快吃,凉了就不变味了。”
      金镇:“……”被金钰塞了一嘴的红烧鱼。

      金镇:“还有哪个好吃?我先吃完了再说……”
      金钰:“哎?大哥有什么话?都在酒里!来!先干为敬!”
      金镇:“……”被金钰灌了一嘴酒水。

      话说不出来,着急的不仅金镇一个人,二奶奶也跟着着急。

      酒足饭饱,终于没什么菜可以塞了,金镇这才看着金钰的脸色把来意说明白。金钰还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金镇眉飞色舞的说:“现如今木器店买卖红火,活计都接不过来,我寻思你们现在有难处,我该帮帮才是,你一个姑娘家,出头露面总是不好的,日后找婆家也说不过去,总是一家亲戚,我辛苦辛苦没什么,回来帮帮你们。”

      金钰很有礼貌的将金镇送到大门口,安静的听完金镇(chui)的(niu)话(bi),才说:“你的店铺已经支持不下去了,金家老店的招牌也让你损的差不多了,旁人不知道你二妹妹我还是知道的,不过大哥有句话说的对,总是一家亲戚,帮帮你也是应该。”说着让小枣拿了块散碎银子滴个递给金镇,“拿去度日吧,空手回去,总不好向嫂子交代。”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会看上你这点子银两?”金镇被金钰说的涨红了脸

      “不要啊?”金钰惊奇的瞪眼,“这块银子少说也有十三四两,够你们一家吃一阵子的,果真不要?那我就不客气了。”回身就要把银子递给小枣。

      他是知道金钰不会给任何人面子的,这银子要是不收,回去媳妇还不知道怎么埋怨他呢。见好就收,至于回木器作坊的事儿,咱有的是时间,慢慢来!
      打定主意,金镇一伸手抢过银子,哼了一声。又向二奶奶告了辞,悻悻回去了。

      打发走了金镇,金钰又收到一个消息:陈先生回来了。
      无论在哪个朝代,无论科技和文明发展到什么水平,尊敬师长大家还都是认可的。既然先生回来了,作为学生自然要有所表示。金铉就不用说了,自古学霸爱老师,金铉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金钰当然也高兴,琢磨给陈先生备什么礼。

      金家的经济实力比以前好的多了,给老师送礼子要送好的。更何况老师现在在京城打工,名副其实的京漂,现在的交通也不方便,想会一趟家,水路旱路都要走,弄不好还得登个山越个野、穿越个丛林什么的。所以陈先生不能每年都回来,他回来一次,真是太不容易了。

      老师是个读书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喜欢什么呢?大家都觉得知识分子喜欢书,所以金铉给陈先生备的礼是元明善本。金钰倒不这么认为。读书人是喜欢书,但是也不是不喜欢其他的东西啊。他们也要过日子吧?衣食住行,都要用的吧?

      吃喝穿戴,金钰一样都没落下,统统预备好了,就连给先生的儿子预备的虎头鞋、小衣服都准备妥当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金钰又嘱咐作坊上:“给我做个小木马,要精致些!”陈先生的宝贝儿子几年刚刚三岁,送个玩具还是要的。

      一切准备妥当,就等陈先生回来了。

      何昭这些日子心情很好,不仅仅是因为斗倒了洪家,更是因为前段时间去京城,他特意拜访了京里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
      这个工部营缮清吏司的主事可不能小瞧。虽然他们不负责营建宫殿,但是他们负责修缮啊。宫殿不能天天建,但是需要天天修缮吧?改好了的房子,得维护啊。而且估修、核销及工料定价都由营缮清吏司的主事掌管,维护就需要银子,有银子何昭就有的赚。

      但是主事是个正六品朝廷大员。你一个从偏远地方来的小商人,想巴结上实在是不容易。既然六品咱巴结不上,咱就从小的入手——所丞。

      这个所丞就是工部营缮所的二把手。只是个正九品的小官员。说他是官都抬举他了,充其量也就是个办事员。平时朝廷俸禄也是有限的,一家老小吃喝穿用,同事们再有个聚会花销,你来我往的。你不参加吧,大家觉得你不合群,孤僻不好相处。你参加吧,就要花银子。

      何昭和这个赚死工资的所丞比起来,也算是土豪了。请客喝酒,送点小礼,所丞很开心啊

      既然所丞开心,咱们就继续喝酒,把工部的同事也都叫来吧。何昭做东,大家开心开心。

      要说工部人可真不少。源局大使,也就是仓库保管员;杂造局的副使,也就是做灵活的。当然还有所丞的顶头上司营缮所的所正。

      溜须拍马,自然要找大的拍。何昭和营缮所的所正大人处的不错。可是所正毕竟只是个小小的所正。他想结实的是工部的大主事啊。

      打听了好些日子,今日所正终于告诉何昭一个大大的消息:主事大人是个大孝子,主事大人的娘亲十分信佛,而且是虔诚的那种。

      这事儿有门儿了~!

      何昭打点行囊,进京拍马屁去了。

      金钰一直比较关心这几家木器作坊的动向。谁家干什么了,谁家接了什么活了,金钰记在心里,既是对自己的作坊进行调整。当她从何家小工那里打听出何昭进京拍马屁的消息时,她坐不住了、

      如果何家勾搭上了京城的官员,那不就是第二个洪兴辉吗?洪兴辉当年只是勾搭上一个太监,何昭可倒好,这是要勾搭工部的官员啊!

      大事不妙!

      可是,干着急没办法。金钰现在根本没有分身术去京城,就算有时间去京城,她一个姑娘家,想要像何昭那样结交京臣也是不可能的。人家京城里的朝廷官员还是很在乎口碑的,和你一个小姑娘做的太近,好说不好听啊。

      金钰仰天长叹:男权社会害死人啊!

      既然不能去结交朝廷大臣,就安心做好自己手头工作吧。金铉的婚事是家里的头等大事。直忙活到入了冬才算办完。

      新郎官金铉同志一面享受着新婚燕尔的甜蜜,一面继续研究金钰从泥瓦村带回来的青砖。

      重新煅烧了几次,但是效果依旧不好。请了几个专门烧制青砖的工匠师傅又烧了几次,可效果还是那样,甚至有几次烧制的还不如从泥瓦村带回来的那块。

      金钰日日催促金铉,金铉也是极上心的。可惜银子花了不少,成果一直没有。这回金钰可是上火了。自己开窑运土,人工车马,杂七杂八算上,银子用了几百两,还是没有一点用。银子哗啦啦如流水,金钰觉得自己浑身上下肉疼。

      兄妹两个愁眉不展,还是金铉的媳妇杜白萍见了问金铉:“这是怎么了?”

      “我们煅烧的青砖,总是不行。”金铉随口回了一句

      “煅烧青砖?”杜白萍觉得他们是找对人了。自己家是瓷器匠户,别说煅烧青砖了,就是烧陶烧瓷都不在话下啊。虽然姑娘家并没有得到家里的真传,但是从小耳濡目染,白萍怎么会不懂得煅烧工艺呢。

      杜白萍笑了笑,胸有成竹:“要不,我去瞧瞧,我们家是烧瓷器的,多少明白些。”

      “你能行?”金铉半信半疑。
      这事儿要是在别人家,妇道人家说这话会挨骂,但是在金家不会。因为金钰比白萍说的过分多了。

      金铉跑去问金钰,听听她的意见。结果被金钰大骂一顿:“你成亲了,是白萍的夫君,自己媳妇想干点事儿,你来问小姑子?你还有没有点男人样了?”

      金钰越说越生气:“以后白萍嫂子的事儿,一律不用问我,你们夫妻自己商议就行了。”

      金铉傻头傻脑的被骂了一顿,回去向白萍说,白萍倒是很喜欢金钰的性格。

      这个小姑子虽然有个破落户的名声,不过现如今看来,倒是个明白事理的人。

      次日,白萍便随金铉去了砖窑。可她去了,也没弄明白,没办法,着人去请了自家哥哥来瞧瞧。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杜家哥哥一来,就明白了。

      泥瓦村的土料是极好的,只是这些土料采回来直接就烧,那可不行。泥土应该放个把月,再过筛、踩踏,这样才能细腻呢。土料细腻了,少出的砖自然就好了。

      照着杜家哥哥的办法一试,还真管用,少出来的青砖比之前细腻了许多。可是拿到金钰跟前一看,金钰又摇头了:“我等了快一年,这样的砖可不行,这些砖拿来给富户财主用用还行,如果要上台面,还得细些才好。”

      金铉和杜白萍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我就不信,烧不出个二姑娘满意的砖。”杜白萍可是瓷器匠户人家出来的姑娘。自己哥哥做技术指导烧出来的东西没让金钰满意,她憋了一口气。

      入夏时分,陈先生托人稍了口信,月末就能到北安城了。陈先生这次是出公差,行程安排的挺紧张,没有时间会岳城。金钰和金铉两个人提前套了车,去北安城等着陈先生。兄妹两个第一次进北安城,见什么都新鲜。这里毕竟是前朝大都,纵是先帝迁都南临,可这北安城的天子气度还是有一点的。更何况早年藩王镇守北安的时候也大肆修建过。金钰和金铉找了客栈安顿下,便在城里逛了几天。

      这日早早得了消息,先生过了晌午就能进城,兄妹二人便换了衣裳,出城十几里迎接。

      陈先生见了两个人倒是很惊喜。他早些年教的学生很多,但是如今自己已经不做先生,也离开岳城许多年了,金家的孩子还能这样以师长之礼对待自己,也是很让人感动的。

      陈先生一手携着金铉,一手携着金钰,大大方方的进了北安城。北安城门口也来了不少人,而且都是官员,金钰一看有点懵:这是干啥?自己的老师不就是个给先帝爷爷写人物传记的吗?文笔好一点罢了,至于这么多人来接吗?

      北安的大小官员对陈先生毕恭毕敬。金钰感叹:现如今知识分子地位高啊!

      陈先生只是礼貌性的一一见了这些官员,然后带着金钰金铉上了马车,一路回了驿馆。

      金钰扶着陈先生刚下车,来了个微胖的老头子,看穿戴就是个不小的官。老头见了陈先生忙把腰弯得不能再弯了:“陈大人,您这不是折煞老臣了吗?您怎么能住驿馆呢?小的知道您喜欢清净,特意在城郊给您预备下了宅院,环境幽静的很。”

      陈先生很有风范了笑着摆手:“黄大人不必如此,算起来你的年纪比我还要大几岁,不必为我劳神。”

      “不劳神,能给大人分忧这是下官的荣幸。”

      “黄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我就住这里,我还有两个学生,可能也要随我住上几日,不便叨扰。”

      “没关系,没关系!二位高徒也随大人一起住到宅院里去,方便的很。宅院已经预备好了,倒是大人不肯赏光的话 ,下官实在是寝食难安。”

      金钰案子撇嘴:这诚恳劲儿,要是不去都不好意思。

      陈先生答应了。

      带着金钰和金铉到了一处宅院,金钰留心看了看建得也算不错,不过照自家的手艺做工比,还是差了些。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8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