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山水有别情 ...

  •   张知州说做便做的性子,自然,是不会愿有多少耽搁。更何况,又逢这等年关将近,带了人出来,虽是自愿,却也终归不妥。若是误了时辰,赶不上回家过年,便是大过了。因而,甫一下船,便带着那二三公人向着那二郎庙去了。那几人也是知晓这位好意,自是不会,做甚推脱或者阳奉阴违的事。一路风尘仆仆进了庙,首先拜会了那三只眼,顶盔戴甲,手执三尖两刃刀,好一副俊俏青年郎君模样,身边跟着一条细腰犬的二郎显圣真君之木雕神像,上了香,方才唤来庙祝,令其带着几人,前去查探那坍塌的地方。
      又有当地的负责的长官,听说了这张知州亲自来此查探的消息,一时情急之下,匆匆离了炭火烘烤得热烘烘的室内,只着了一件尚显单薄的常服,便急急忙忙的前来拜会,生恐为这位张知州拿了错处,发落了去。
      就任以来,这位张知州在蜀威名,由此,亦可见一般。
      前番王小波李顺之乱,仗着这位二郎显圣真君、秦太守李冰二子名号,自称乃其下凡显圣,委实愚弄了好些愚夫愚妇、活不下去的民众。后来王继恩王大官入蜀镇压,对着导致了这一切的祸首,自是不会轻易放过。即便,那只是一座泥塑木雕的神像。被下界无知的凡夫,所利用。
      大抵,这就是为何历朝历代的士大夫们,对这阉人,避之不及的缘故吧。
      而那官家不允许祭祀二郎显圣真君的诏令,自然,更是令其有恃无恐。
      也亏得这这王大官事务繁杂,蜀地战事甚重,也使其抽不出甚时间。只得遣了部下查办。
      蜀人感念这位二郎显圣真君治水的恩德,便是在战事最为吃紧的时候,也不曾怨得这位,将他们带入了战火的神灵半分,自然,是不愿意见得其庙宇遭到毁损的。
      更何况,这灌江口乃是传说中那位二郎显圣真君的故乡,莫说其他,便是封神一战后,那人肉身成圣,拒不接受天庭封赏,只在南天门前挥笔写下“听调不听宣”五字,硬生生顶住压力,留于灌江口,造福一方百姓。如此,方才有了市井传说中那化身李家二子,斩杀恶蛟,协助秦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造福一方百姓的宏伟功绩。
      相较于天庭的诸位上仙对其莫名复杂的态度:既是恼怒,这人无视天规威严、恣意妄为、藐视法度;又是敬佩,为何自己便做不到如那位一般云淡风轻的将所谓法度天规、权势欲望抛之一旁?
      若是这位就那么的一直呆于灌江口,安安分分的做着他的地仙,当着他那“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封神归灌江”的二郎显圣真君,过着他那飞鹰走狗四处以散落妖魔为猎物的生活也好。至少心高气傲的阐教三代首座弟子,有这个资格,也有着这个能力,去藐视这一切。即便,是在那个经得封神一战阐教势力已大不如前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天庭,尚没有那个实力,去为难这个经过了封神一战,而本身亦未上得封神榜并且成长起来了的骄兵悍将。
      但明明,那天资奇高的阐教首座弟子,惊采绝艳是出了名的。当然,流传于这三界间的还有,这人那般令人又恨又爱的性情:心高气傲、藐视权威,却也足智多谋,心怀天下,生就了一副为人解难、义薄云天的好心肠。
      倒当真是好一个算无遗策的二郎显圣真君!
      既然,是如此的心高气傲,那么,又为何要上得这天庭接受所谓司法天神的职务与一干甘于堕落的上仙为伍?还是说,这位阐教的高足,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不过是在为了沽名钓誉,明明是一副比谁都虚伪丑恶的嘴脸,却偏偏要装作清高自持的模样?以此,来显示与嘲弄着着诸位上仙的言不由心,以及,虚伪丑陋。
      这样复杂而不足以为外人所知道的情感一直持续着,直到,昆仑山脚,眼看着那人在昔日阐教所属的地界上,为自己的亲友旧部兄弟战友所逼迫,痛快之余,亦不免,生出几许莫名的悲凉。
      只,终是不同的,惊采绝艳的阐教三代首座弟子,玉泉山玉鼎真人门下的高足,风华绝代的清源妙道真君,又岂是那般,容易击倒?而后来所发生的一切,直至那人抽身远走,挥一挥衣袖,再不留下丝毫风云,松了一口气间,却也感觉,莫名的可笑。就仿佛这数百年来所做的一切,对那司法天神或明或暗的诋毁,皆成了一场好笑的笑话!
      蜀人是淳朴的,他们自是不明白,那些个天庭的上仙,对着这位二郎显圣真君,有怎样复杂而丑恶的情感。而他们也无需去知道,那九重天上,又曾经、或者就在不久的将来,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他们只知道,在那久远的年代里,他们曾深受过那位的恩德,且在这之后的很长时间,及至于后世,仍然,领受着这恩德所带来的便利。
      知恩,亦报恩。
      世俗的凡人们,也只有,以那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铭记,以及祭祀不绝的香火,去回报那曾经帮助了他们的神灵,所带来的恩德。
      也因此,当那源自汴京官家的诏令下达之时,他们是不屑的,对于那王大官所表现出的丑恶嘴脸,更是莫名的抵触。
      这二郎庙,不能毁。
      这是一场无声的僵持:民对官;普通的百姓,对上手握重兵的权阉。这样的局面,若到得最后,恐怕,也只是一场无谓的灾难,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在这蜀地的战火与无边的血色中,增添几抹幽魂。
      所幸,这位新就任的张知州,很快的,便吸去了那位王继恩王大官全副的心神,也终于使得那些,有意保卫那二郎显圣真君庙宇供奉的百姓们,得到了喘息。
      只不过,这世间,至少在这治世之中,有哪有民斗过官、手上有着兵力的官的道理呢?即便,那位王大官并未亲自出场,所派的,也只不过是个无甚大用的小罗罗。
      也是在那王大官的人走了不久,当地的人们才发现,这昔日完好的庙宇,不知如何,竟是坍塌了一片。
      当地的官员,摸不准那位新上任知州的脾性,自然,是不敢随意有所动作的。于是,这修缮的事,便搁置在了一边。
      后来,那新任的知州大人甫一上任,便落了那位王大官好大的面子,不但如此,又寻机,发落斩杀了好几个违法的士兵。及至王大官班师回朝,新任的张知州,也在蜀地站稳了跟脚,大刀阔斧的进行整顿与改革,终究,也使得这蜀地的诸事,逐步走上了正轨。当地的官员知趣,修缮二郎显圣真君庙宇的事情,自然提上了议程。只是不想,这位知州大人竟会注重到,于年关之际亲自前来走上一遭。
      既然是这位知州大人亲自到来,那么一切的事情便就简单了很多,更何况,大宋朝的官员效率,也确实是非同一般。只不过既然是近了年关,那开工的事,也只能推到十五日后。
      一应公文处置妥当,谈定了事宜,张咏自是无意多做逗留,用了饭,谢了地方官员大户的好意,便打定主意,于此歇上一宿,待得第二日清晨之时,便乘船回返益州城而去。
      年关已近,街面上的酒肆茶楼多已打烊,张知州不愿扰民,先前那谢绝了当地官员大户邀请的做为,便不免草率。好在这位张知州也不是个讲究的,和所带的几个公人回了二郎显圣真君庙中,招来庙祝一问,果有多余的厢房,便寻思着在此凑合一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山水有别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