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红旗纺织厂”原来是滨河市的一个重头企业,七十年代中期,厂建在盛产棉花的滨河市郊,它是这个市的主要税收来源。厂领导及全体工人们,也曾干得热火朝天,成绩斐然,厂名显赫。
      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设备的老化,管理的滞后,又找不到较大的投资户等等原因,工厂曾几次停产,几次又挣扎着恢复生产,最终还是改变不了破产的命。
      李秀梅,十八岁进厂,从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姑娘,因为工作中能吃苦、肯钻研、心灵手巧,她就如一朵春天的鲜花,越开越艳。她是纺织厂细纱车间的“技术能手\"、“市三八红旗手\"、出席省的劳动模范。她人也长得漂亮而又端庄,被全厂职工誉为红旗纺织厂的“厂花\"。
      李秀梅尊敬领导,爱厂如家,自己还能无私的帮助众姐妹,创过技术难关,因而受到大家的关注。该厂也因为技术过硬,产量高,成为省级先进单位。李秀梅为厂里出了力,争了光,也为自己的人生争光添彩,她入团、入党,从一个普通工人当上小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厂委委员等职。
      机修车间的青年吴建国,是厂里老职工吴振华的儿子,人长着一米八的个头,四方大脸,非常魁梧,也是厂里的先进工作者。他们在一次劳模会上相见、相识,经过近一年的恋爱,后又结了婚。公公、婆婆、丈夫他们全是厂里的工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许多职工羡慕地说:“李秀梅的命好、运气好。”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那日子过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真比蜜还甜。她就是这样一路顺风,一路光彩地走到了四十岁。
      然而,命运这东西,即神秘又残酷。时间的长河流到了1 995年,厂子倒闭了,她和丈夫及厂里的两千名工人都下岗了。公公虽然办了退休手续,但厂里没有钱,几个月发不出一分钱,婆婆退休在家,只能为全家做个饭:一家五口人,没有任何收入,怎么办怎么活李秀梅傻眼了。
      不过,李秀梅已不是从农村刚出来的那个羞涩、腼腆的小姑娘了。她经过时间、工作、处世的历练,她已成为一个即充满活力,又是一个成熟的女人,她和全家商量,面对现实,为了全家的生存,应该干点什么。
      公公说:“咱们都是国家工人,找找劳动部门,看怎么办\"
      丈夫烦躁地说:“眼下下岗的工人这么多,找谁也是白找。\"
      婆婆出主意:“咱们家还有两千元存款,咱们再找亲戚借一些,上街摆个摊吧。”
      丈夫反驳:“卖什么呀卖菜卖水果那点钱还是留着吃饭吧。\"
      李秀梅说:“我原来当挡车工,凭得是接线头快、准、牢的技术。现在电视上,报纸上都在说,各行各业都要加大科技含量,干什么要懂什么技术,技术就是金钱。”
      丈夫眍了她一眼说:“你那接线头的技术是不错,现在上哪儿去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啦!”家庭会议因意见不一致而不了了之。
      李秀梅感到光坐在家里死吃,那不是办法,但马上又想不出个好办法。她心闷得不行,就跑到街上遛达。转来转去转到了一个缝纫店门外,见里面的人不少,大部分都是做衣服的,有一位大姐正在让师傅量尺寸。店内有几个年轻姑娘正在踏缝纫机。她就问后面的一个女人:“大姐,街上服装店里衣服那么多。怎么这里还有这么多人做衣服\"
      那位女人说:“大妹子,一看就知道你是位不常出来做衣服的人。现在条件好了,就想多买上几件衣服穿,我们女人都爱美吗!可是成衣名牌买一、两件还可以,要想多买几件,有几家能买的起少则几百元一件,多则几千元,大多数人还是买不起。买那些地摊货,料子太差,做工又粗糙,尺寸也难合体。平时在布店里看到自己喜欢的布料,在这些做工比较细致的缝纫店做,她们店虽小,但服务态度好,不但按你实际体型来量大小长短胖瘦尺寸,又是按你要求的式样来裁剪,对我们大多数群众来说,还是适合的。\"
      这位大姐的一席话,对李秀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启示。她看到这位大姐热情又懂行,就接着问:“大姐,办一个这样的店,要花不少钱吧\"
      “要不了多少钱,现在像四、五十岁的妇女,谁家没有个缝纫机,没有个电熨斗,重要的是技术,好的服装裁剪枝术!\"
      李秀梅在回家的路上,头脑中想的总时裁剪技术,剪裁技术,怎么才能学到裁剪技术呢
      过去晚上看电视,她喜欢看那些卿卿我我,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然而,现在老找广告看。有一天她看到滨河市电视台插播了一条这样的广告:“滨河市服装学习培训班,面向全社会招生:军人家属、下岗职工、残疾人员,只收一半学费,学期两个月,上期学不会的学员,可免费下期继续学习。一期收取学费300元,生活费200元。”
      李秀梅动心啦。
      在全家吃饭的时候,她说:“爸、妈、建国,我在街上看到,别的行业都比较萧条,只有小小缝纫店内生意好,你们看,设备又不太贵重,顾客带布料,缝纫店只挣加工费。听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裁剪技术。我想到滨河市服装学习班学习学习,以后学成咱也开个服装店,怎么样”
      婆婆第一个表示支持:“秀梅呀,你想开服装店,妈支持你,咱家只有两千元存款全交给你,那架上海蜜蜂牌缝纫机,我一直保存的很好,你练去吧。”
      公公不发言,好像在思考。
      丈夫吴建国说:“俗话说三十不学艺,你已经四十多岁了,还学什么裁剪技术最近有人给我介绍到古山镇一个民营焦厂去当机修工,每月管吃管住,还给300元工资。咱父母都六十多岁,身体也不太好,儿子小民也该上高中了,你就安心管家得了。”
      李秀梅说:“建国,你联系好工作,我高兴,可每月300元工资,现在这个时代,那能顾住全家呢小民学习不错,上高中,上大学,都需要不少钱,父母吃药要花钱,人情礼往也要花钱,我想学个一技之长,多挣点钱,少借点债,别让人低看咱们家。”
      婆婆积极支持:“秀梅,你想学就学去吧,我和你爸身体虽不好,互想配合着干,做咱家这几口人的饭,没有一点问题。”
      公公这时发了话:“秀梅要学裁剪技术是好事,老话说:有手艺走遍天下,无本事寸步难行。现在就定了,你就放心地去学吧。\"
      儿子小民边写作业边插话:“我也支持妈妈去滨河市服装学习班学技术。”
      全家4比1,少数服从多数,秀梅去学习服装技术的事就定了下来。
      李秀梅去滨河市服装学习班学技术的事很快传遍了全厂。她的好朋友,原细纱车间的副主任——她的老搭档王爱花知道后来说:“秀梅姐,你计划学服装技术回来开缝纫店”
      秀梅说:“是的,全家都同意了。”
      王爱花说:“咱们车间的李素贞、乔爱爱、吴美娟听说后,都想跟你一块去学习。”正说着,其他几个女工姐妹,已走进了门:“秀梅姐,咱们一块去吧,回来咱们一块干,相处十几年啦,我们大家信任你。.”
      李秀梅想了一想说:“姐妹们,我也曾想过和大家一块去,但学费、生活费、书本等,两个月要花一千多元。咱们不挣钱还要花钱,我知道大家手里没有多少钱。我来纺织厂之前是高中毕业生.比你们几个文化程度高一些,我先去学,回来给大家免费办夜校,保证学一教一,学二教二,怎么样?”
      姐妹们想:在厂里时,秀梅每当学到一点新技术或发现一点新东西,都要教大家。她的话,是真心的,诚意的,就表示同意。
      不过秀梅又接着说,“谁家没有缝纫机,就先在娘家或亲戚家借一台,能不花钱,就先不花钱,你们先练练机工,我一回来,咱们就边学边干怎么样”
      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王爱花说:“我那口子是个木匠,我让他给咱们钉个裁剪板子。\"
      吴美娟说:“我娘家有缝纫机,还有一个电熨斗,全拿来,我妈肯定支持我干。”
      千锤打鼓,一锤定音,李秀梅决定八月一日,也就是后天,去滨河市服装学校去学习。
      这时李素贞说:“如果咱们能干成,咱们搞个服装厂吧。”
      乔爱爱说:“开个小缝纫店,我看问题不大,要办厂,那可不是好干的。”
      李秀梅在姐们促使下,想了很多,厂比店用人多,当然办厂好啦,她的思想开始从小店向小厂飞跃:“怎么不行呢只要大家一条心,黄土也可变成金。不过办厂只是咱们的一个梦想,能不能实现,就看咱们努力的如何啦。那是以后的事,我先去给咱们好好学习,回来再定吧。”几个姐妹异口同声:“回来一定办个服装厂。”
      1 995年8月1日,李秀梅拎着行李卷(被褥)和洗嗽用品,坐上汽车,来到滨河市。一下汽车,就发现有一个男同志手举一个纸牌,上写:“到滨河市服装学校学习的学员请上车。\"李秀梅急忙向纸牌跟前走,等汽车上下完,跟着许多学员出了站,坐上学校接站的客车,约有100余人,大部分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也还有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像她四十多岁的女人几乎不见。
      在汽车上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车行到半路,坐在后排的一个年轻媳妇,脸色腊黄,愁眉苦脸。在一个拐弯处,车颠簸了一下,她就恶心呕吐,又正好吐到了她前排坐位上一个女孩的身上。那女孩立马站起来,脸一吊:“真讨厌,眼瞎啦,把我新新的袄上吐成这样。”那媳妇也顾不了啦,忙将头低下,一手扶住坐椅,一手捂住胸口,继续哇!哇!地吐。那女孩不管不顾地继续骂:“真晦气,明知道自己有晕车的毛病,也不带个塑料袋。我今天来报到,刚穿的新衣服,就让你这个丧门星搞脏了。”这个媳妇吐完,感觉少好一些后,直说:“对不起,对不起。\"
      这些李秀梅都看在眼里,凭她四十多岁的人生经历,她初步判断,吐者是一个怀孕的妇女。就马上前去劝说:“初来乍到,谁也不认识谁,她也不是故意的。”脸对着那个女孩说:“别说了,你坐到我那位置上。”等那女孩躁气地走后,她立即坐到那媳妇的旁边,掏出手绢一边为她擦,一边安慰:“这位妹妹,你靠到我肩膀上,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她看到那媳妇眼窝内就有一汪泪水流下来。
      车到校门口后,她说:“妹妹,你别动,我先把咱们的行李拿下去.再上来接你。”接车的同志也来说:“你们先下车,我来帮你们提东西。”李秀梅把那媳妇扶下车,扶到学生住的地下室宿舍时,见那些利索的女孩们已经将大通铺床占满,就看见在门口处还有一些地方,她也顾不得想这些好赖,放下行李,展开一个被褥,先把那位媳妇安排躺下,让她休息。
      正在这时听到一个高音叫喊:“放下行李,先到二楼报到。”哗的一下,学员都奔向二楼。这时她对那媳妇说:“妹妹,你是哪县人叫什么名字我去给咱俩报到。\"那媳妇感激地说:“大姐,谢谢你了。我是龙口县,东山乡、后山凹村人,叫崔山妮。”一边说一边右手插入裤腰内摸索:“俺娘说城里小偷多,给我短裤上缝了一个装钱的小口袋,贴身不容易丢。\"李秀梅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家庭贫寒的女人,那种内心的同情感又一次涌上心头,眼睛也湿润了:“妹妹,你躺下,报到回来,我给你打点水。”手捎带着把现代人几乎不用的、补过的白瓷茶缸带上出了门。下汽车时,她看到有100多人,这会儿排队报到,还有近处的骑自行车来的。队伍从二楼排到一楼,又拐到院里。你拥我挤,院内很不安静。接着听到喊声:“大家不要吵,不要挤,安静一点,把学费、生活费早点掏出来,报到后,十二点钟到饭厅吃午饭。”
      但是为了靠前一步,这些女孩子还是挤来挤去,不安静。甚至有两人为前后位置还大打出手,其中一个骂:“老子在前,你在后。”另一位也不示弱:“你是什么老子猪儿子!山猫!”。“我这个山猫,专吃你这个川老鼠,怎么的吧”“我在我们滨河市也是一霸,你算老几呀”说着吵着就打了起来。这个学校的管理人员,不知如何是好,显的有些无能为力。
      这时,李秀梅挤到那位管理人员面前说:“同志,喇叭让我用一下。”她拿上喇叭,跑到正吵架的两位同学面前:“同学们,咱们都是来学校学技术的,不是来吵架的,打架的,快站好,按排队顺序报到。”但两个人还是吵骂不停。几百人的队伍开始骚乱,就在这时,谁也没想到李秀梅来了硬的:“再吵,以扰乱教学秩序,取消你们的报到资格:出列!出列!”不料这两个刺儿头吃硬不吃软,老实了。报到队伍又在正常进行。李秀梅把话筒还给了男管理员时,他说:“谢谢你,谢谢你,看来这些女孩子就该让你这样有管理能力的人管理。同志,你贵姓”
      “李秀梅\"。她的名字从而大家皆知。
      排队报到,半天才报了几个人,李秀梅觉得这样的工效率太低,她跑到报到桌前,问:“哪位是任巧兰老师”来学校前,就曾听说该校有一位教课通俗易懂的好老师名叫任巧兰。这时就见写报到人的旁边有一位中年妇女应:“有什么事”她感到这肯定就是任老师了:“任老师,把桌子分开,再加两个报到台,这样就快多了。”任老师犹豫了一下,李秀梅说:“请放心,我是一名下岗女工,共产党员,我帮一摊报到,你收款,我写名字及简历。”任老师立马看到这个年龄大的学员不是一般人,就说:“好。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我叫李秀梅,纺织厂下岗女工。”这时在旁边站的同学开始分桌子,取椅子了。任老师又让刚叫喊的那位男管理员也管一摊,结果不到半小时,全部报到完毕。
      把报到、人员名单和收的款一对,全部相投。任老师对李秀梅说:“李秀梅,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秀梅跟着任老师到了老师办公室兼宿舍,她对李秀梅说:“我看你不像一个一般的女人,你原来当过领导”李秀梅说:“当过纺织厂细纱车间主任曾领导过100多工人,纺织厂破产了,我现在是下岗工人。”任老师说:“咱们学校,我是校长兼理论课老师。还有一位实习老师叫曹英,就是她。”说着向一位女老师一指,又说:“刚才喊的那位魏文华是咱校后勤管理人员。”还有一个事务长和两个炊食员。我看你是一个很会管理的人,你上课时尽管学知识,这期学生会你给咱们任主席并兼任一个大班班长,分管全面工作,下面再设两个副班长,安排各班值日、打水、扫地、上课打铃等事,你看如何”
      李秀梅很自信地说:“我一定干好。”
      任巧兰说:“你下岗了,肯定家里有困难,学费给你全免了。100人听课也是听,99个也是听,学校不在乎你一个人的学费。
      李秀梅笑着说:“那就谢谢老师了。如果再没有什么事,我先给晕车的那位学员打开水去了。”
      “去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