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
      家家用新米祭祀祖先,更要点荷叶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
      宫中御花园里,月亮高挂枝头之时,众妃嫔聚在湖边放荷叶灯。
      大齐朝太祖皇帝祖籍金陵,虽最终定都北方,后宫里颇多习俗仍是承袭江南的,例如这中元节,河内要放四艘纸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每艘船船尾还要再放红绿相间的纸灯,称为“度孤”。
      周皇后自是第一个点荷叶灯的,之后按照尊卑便是康贵妃与众位小主。淳嫔郑琳琅圣眷正浓,她的河灯不仅个头大过平级的僖嫔,几乎赶上康贵妃的荷叶灯。
      康贵妃看在眼里,不过嘴角笑了笑,拿起一颗晶莹剔透的葡萄品尝。下首的美人于乔馨也有样学样,“嫔妾惯是没福气的,还是娘娘这边的水果可口”。她的话刚说完,上首的康贵妃却是轻轻抽气,“怎这么酸?”
      语毕,众人皆是一愣,目光纷纷朝向于美人…的…肚子。
      太医匆匆赶到,把过脉象,于美人已有身孕近两个月了,此时,她入宫不过三个半月。

      后宫里的中元节庆匆匆结束,皇后急命太监去给皇帝报喜。
      喜信儿传到养心殿,弘宣帝正在灯下读书,宁贵人一旁奉茶,“臣妾恭贺皇上”,今儿她换了身如意云纹衫,头上简简单单一个单螺髻,斜插凤钗,平白多了几份俏丽。
      弘宣帝似乎懒得抬下眼皮,吩咐:“请皇后代劳,照着老例就是,朕改日再去看她”,声音平仲浅和,不见高低。
      报喜的太监也是宫里的老人,看情形便知皇帝并未将于美人放在心上,赶忙退下报信儿去了。
      皇帝仍在翻看《后汉书》,宁贵人放下茶盏,也取来一本元人所著的《析津志》,记录的乃是前朝京城的官署、庙宇、风俗等旧闻,正要坐下,忽听皇帝低着头说:“都说你是龙虎将军打死人堆里抱出来的,可真有此事?”
      宁贵人一时错愕,忙回道:“彼时臣妾还小,并不记得。是兄长告诉臣妾的。兄长说是臣妾的生母把臣妾埋在身下,才算,躲过一劫”。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皇帝放下书卷,青罗却不知他言语指的是自己还是旁的,“朕记得龙虎将军只是粗通文墨,你的文章又是跟谁学的?”
      “臣妾长在军营,跟营中诸位先生讨教来的。兄长命各军都要设立学堂,便是孔武有力的白丁从了军也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两个人在内堂里,不咸不淡的聊着,直到,路林在帘栊外,恭谨道:“万岁爷,河南的折子,八百里加急”。
      “快传”!皇帝立即起身,顾不得放下书卷便前往御书房。
      闻听是河南的折子,闵青罗也有几分急迫,兄长去河南数日,均无消息传来,大姑娘的口信也只有“安好”二字,她就站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往返踱步,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远远传来锣声,已是二更时分。
      帘栊外再传来簇簇脚步声,路林进来传皇帝的口谕:宁贵人晋为宁嫔,居启祥宫正殿。

      未及天亮,闵氏晋升的消息已传遍东西六宫。
      龙虎将军闵岳谦在河南立下头功,破了福王谋逆一案,河南一地的灾情实为人祸,福王隐忍多年,命人私自开采矿山,导致黄河被迫改道,终酿成大祸。
      福王及世子在王府内自裁,其余家眷连同河南总督、巡抚正在押解回京的途中。弘宣帝钦赐的钢刀下已经斩了十数人,河南官场从上到下可谓连根拔起。
      福王本为文宗皇帝贵妃之子,因腿瘸,没了争夺帝位的资格。他自觉出身高贵,不愿向贵人之子的哲宗称臣,便到洛阳就藩。天高皇帝远,便觉得自己是河南一地的共主,加之世子怂恿,福王竟做起皇帝的大梦,这次在王府里抄出黄袍、皇冠甚至是玉玺,而福王府内设置竟与大内无二。
      龙虎将军立下大功,封赏断不可少,弘宣帝却先晋了宁贵人的位份,一时间,后宫里多感慨:只要大将军无事,闵氏在后宫里也必得皇帝厚待。

      七月二十,宁嫔行册封礼。
      内务府昼夜不停,赶制嫔位的宝册宝印,皇帝要在龙虎将军进京前完成册封礼。
      册文上赞闵氏“孝敬成性,温恭素着”。自今日起,闵青罗可着杏色,她封号为“宁”,生生压了淳嫔与僖嫔一头,后宫的女人里,皇后与康贵妃之下,就以她为尊了。
      典礼之上,皇帝并未到场,今儿是逢五的大朝会,弘宣帝最顾念的始终是朝政。
      后宫中仍是女人的天下,皇后坐在宝座之上,听太监宣读册文,俯看宁嫔跪在青砖之上三叩首,“宁嫔,日后更要尽心侍奉皇上,方不负万岁的恩宠”。后宫女人,挣得无非是个“宠”字,得宠与失宠,不过都是皇帝的一念之间。
      “嫔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闵青罗俯身再拜。
      众位妃嫔前来观礼,一副后宫和睦的场景,可谓其乐融融。
      这里的女人,每个都带着面具,很多张面具,或贤良、或温婉、或柔情,说穿了,不过是群可怜人罢了,她们日夜算计的是皇帝的宠爱,而当今皇上,自发妻别后,早就没了心。
      将贵妇们一一送出启祥宫,青罗急速回到后殿寝宫,她这一日,总有些心神不定,方才与妃嫔周旋,贴身宫女锦荷趁她更衣时送来字条一张,上面只寥寥草草五个字:大将军遭袭,那一刹那,青罗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昏死过去。
      锦荷颇懂医术,忙为她掐穴位,“堂主的消息,好不容易送进宫来,想必,也到了御书房。小主这个时候,只能等!”
      “容我静一下”,青罗自行走进内堂,片刻之后,已看不到慌乱的神情,照常到前堂接受众妃嫔贺喜。
      此刻,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路林也到了,“给宁嫔小主请安”。
      “公公,这个时间来……”她早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但她必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小主晋封,本是大喜之日,可河南八百里加急公文,言道大将军行到开封一地,遭遇福王旧部偷袭,大将军负重伤”。
      “什么……”青罗瘫坐下来,眼泪夺眶而出,“兄长身边猛将如云,怎么可能!”

      到了晚间,太监回报宁嫔白日水米不进,几位太医守在启祥宫,也是束手无策。
      弘宣帝脱下龙袍,换上常服,坐御辇亲自去探望。
      启祥宫,一片愁云,却不见哭声。偌大的宫室,静得有些可怕。
      “臣妾给皇上请安”,青罗勉强下跪,声音已经没了往日的清亮,喑哑一片。
      宫人们纷纷退下,皇帝拿出一份奏折,那上面也不过短短数字:大将军中毒箭,伤情危殆。
      青罗看罢,跪在皇帝身后,“臣妾的兄长膝下只两个女儿,臣妾求皇上,若兄长有不测,求皇上善待两位侄女”,伏在地上磕头。
      “原来,你也是这么想的”,弘宣帝动怒,一掌下去,花梨木桌碎成木片,“当年你说闵家只有生了女儿,方可保平安。现在,你是不是也认为朕是那忘恩负义的小人!要行那卸磨杀驴之事”
      青罗不语,闵家的荣辱都系在闵岳谦一人身上,自古皆是“鸟弓藏走狗烹”,她如此猜测,怎会错!
      “你若如此认为,明日这宫里就再无一个宁嫔!”弘宣帝甩袖离去。
      宁嫔在行册封礼当日触怒皇帝,一朝失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 2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