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乾元朝遗事(终) ...

  •   乾元帝弘旭回宫的时候脸色很难看,皇后西林觉罗氏站在一边,试探着问道:“万岁爷,你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弘旭坐下来直接拿着桌上的冷茶就喝了,估计是想顺顺气,可是最后还是一把将桌上的全套青瓷茶具给摔了个粉碎。

      西林觉罗氏吓了一跳,也不知该说什么。可是皇帝却自己冷静下来了。

      “皇后吓到了罢?朕也不是在对你发脾气”,弘旭拉着皇后在他身边的位置坐下来,气恼地道,“朕是在气雍宪亲王的那个贝子儿子!当真是太放肆了!”

      皇后对宗亲的消息知道得一向颇为清楚,而这个弘历贝子嘛,就知道得更清楚了。

      雍宪亲王是上皇的四皇兄,最是铁面无私,为朝臣不喜,不过也因此颇得上皇的信任。这位王爷什么都好,还有如今的雍亲王弘晖那样好的继承人,只是一点,颇令人唏嘘。

      雍宪亲王的后院已算是和平,宠妾之间也相处得不错,只是子嗣稀少,多有诞下不久便夭折的小阿哥。而由于人所共知的雍宪亲王和恂亲王的母亲德妃乌雅氏的偏心之故,雍宪亲王的后院汉人出身的倒是不少,而且他的最为喜爱的侧福晋之一的年氏便是一个汉人包衣。

      雍宪亲王除了袭爵的大阿哥之外,满妃生的阿哥就只有弘昼贝勒和那个贝子弘历。

      弘昼贝勒的母亲是镇北大将军的女儿,出身自是好的,且在圣祖皇帝身边做过两年奉茶宫女,颇有些体面,更何况当年她是雍宪亲王自己向上皇求取,上皇亲自下旨封的侧福晋。如此体面的女子,教养出来的弘昼贝勒自然是不错的,即得父亲的喜爱,又和兄弟们友爱。

      只是这弘历贝子,就有问题了。

      上皇当年讲古的时候便曾说过,贝子的母亲,那位“暴毙而亡”的钮钴禄氏,乃是雍宪亲王亲自下令赐死的。当时她和皇上被太后留下来一同听了,才知道钮钴禄氏做了不少腌臜事。

      极得雍宪亲王宠爱的年侧福晋,在那位取名取字为福而非弘的贝勒之前,还生过两个同样取字乃是福的小阿哥,只可惜,都没活几天,就夭折了。原想着是年侧福晋身体不好的缘故,谁知道,竟是钮钴禄氏做的。

      若不是弘昼贝勒新得了弟弟,日日探望,身体也虚了下来,太医验过之后才知道是侧福晋的房里几年来新点的香的缘故,恐如今便没有福沛贝勒了。那香名为安息,用量极少的时候有安神静心的作用,用多了,身体虚倒是其次,关键是不声不响就能夺人性命。

      年侧福晋当时就哭昏了过去,喃喃着“我就知道,四郎没有这般狠心”,随后镇日里抱着夭折的阿哥的襁褓哭。

      这里头又牵扯着一桩公案,却原来,雍宪亲王极是看重血统,圣祖帝亲自赐了年氏为侧福晋,只是到底血统差了一截,雍宪亲王在年侧福晋身边总是燃着避·孕的香料,若是当年圣祖未曾禅位,雍宪亲王为得年家支持,虽可能使年妃有孕,只是到底不会让孩子长成。

      可是上皇继位后,雍宪亲王便给年侧福晋的房内换了香料,虽被钮钴禄氏钻了空子,只是到底能知晓,雍宪亲王也愿使侧福晋诞下麟儿。

      此事之后,雍宪亲王原还想着,弘历到底年幼,失却了母亲也不好,只得暗里疏远了钮钴禄氏,并派人看管,明面上让她抱恙修养罢了。

      可是谁想,母子二人一般的不着调,弘历好大喜功,又常心怀怨望,擅议圣祖及上皇二帝,言语间对皇位多有窥探,对父亲也心有不满,私下里言辞不敬。

      钮钴禄氏暗害年氏之后,还害死了上皇当年于潜邸时送与雍宪亲王的庶福晋,唤作洛氏的,除此之外,还诬赖弘昼贝勒之母马尔泰侧福晋与人有染,那人还是雍宪亲王的同母弟恂亲王。

      最后在果郡王上府探望之时,未得雍宪亲王的嫡福晋、现在的那位老王妃的允许,私自出来与外男见面,言辞十分出格。将那位甚为敬重自己的福晋的果郡王吓得,自此之后未曾登门探望。

      雍宪亲王最后秘密赐死了钮钴禄氏,对弘历的态度也变得漫不经心,一心只想着补偿小儿子福沛。

      哪知那弘历不以为忤,反觉雍宪亲王看重于他,故而才不严格要求,对他多有宠溺。雍宪亲王薨逝之前,上疏求上皇给幼子福沛一些照拂,故而雍宪亲王除了大阿哥以外的这么多儿子,除了弘历是贝子之外,别的孩子,包括最小的福沛,都是贝勒。

      如此差别,明眼人都知晓缘由,只可叹,那弘历贝子不思上进,只知怨恨自己身份现今如此低微,才干无处施用。

      虽在元鼎改革之后,诸王宗室不得皇帝允许不得出京之令已消,只是到底还是要与皇帝报备的,只是十几年前开始,弘历便经常出京,纵情声色犬马,感叹朝政日败,哀其生不逢时,最终沦为京城笑柄。

      而且与雍宪亲王不好女色不同,弘历于此方面甚为悉熟,后院里的美女不计其数。

      要知晓,自上皇元鼎帝只娶太后一人以来,宗室皇亲皆在女色方面有所收敛,如今上乾元帝,更是效仿乃父,只娶了她一个人。

      弘历的嫡福晋索绰罗氏前些年便被气死了,也没留下个一儿半女的,而弘历照旧宠幸使女出身的侧福晋高氏,称为自己的“真爱”,又有朝鲜出身的几个格格在身旁做伴,不久纳了一个魏氏,做派和高氏差不多,也很得弘历的欢心。

      不过弘历虽然后院极多,子嗣却艰难,至今只有一个阿哥唤作永琪的,剩余三个的都是小格格。

      永琪是魏氏所生,和弘历简直一模一样,狂妄自大,不辨上意。京城上层人家都拿弘历家发生的事当猴戏看,左右弘历早早就被上皇和今上一起厌弃了。

      皇上一向是不拿弘历当回事儿的,今儿个是怎么了?

      一旁有眼色的太监总管高无庸将皇帝最爱的六安瓜片端了上来,将茶盏在桌上放好之后,又退了几步。高无庸是上皇的太监总管高明收的义子,做人极是机灵儿,这个名字还是上皇亲赐的。

      弘旭的心情已经平复了几分,现在看到被自己摔了的那一套最爱的青瓷茶具感觉很心痛,这笔帐又被记到了弘历的账上。

      “朕前几日带了大臣们并一班宗室一同于西山行围,你也是知道的。那弘历脑子不清醒,他的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亏那个永琪的名字还和四弟弘晏的嫡长子永璂的名字差不多呢!”弘旭说着,声音便大了起来。

      西林觉罗氏知道,皇帝这次是气狠了。看来弘历惹的事儿不小啊!

      弘旭讥诮的声音响起:“他弘历是个什么东西,还敢和他儿子说什么‘且看今日围场,是谁家天下’,他那儿子未等朕开口,便直接骑马疾驰,还说什么‘看,那有一只鹿’!朕是待人宽厚,不过他莫不是以为朕不敢拿他怎么样?!”

      皇后倒抽了一口冷气。射鹿?这父子俩难道真的不明白这是逐鹿中原的意思吗?!这也,太不着调了吧?!

      弘旭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朕原想着,来西山狩猎也是散散心,没得为了这些人坏了兴致。可是行猎到一半,活生生被弘历那对父子搅和了!”

      皇后露出不解的眼神。

      弘旭叹了一口气,道:“弘历的儿子射中了一个人,直冲冲就向朕这边过来了,还喊着什么‘皇上,快叫太医啊’,还有什么‘阿玛,你快点来啊’。朕身边的侍卫以为是刺客,都守在朕的身边不动,那对父子就对他们说什么‘你们真无情、真冷酷’,朕真是要被活生生气死了!”

      西林觉罗氏担忧地看着他:“皇上没有伤着吧?”

      弘旭宽慰地笑了笑:“朕无事。”

      他细细向皇后讲了围场里发生的事,譬如那个“刺客”是个女子,见着了弘历之后就大喊什么“你还记得十三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还拿出了两件信物。折扇上的“雨后荷花承恩露”这种淫·词就不要说了,可是后面的那句“泰岳峰高圣泽长”,弘历什么意思,想篡位不成
      ?!

      弘历的那个儿子还说什么眼睛鼻子都像他,最后弘历激动地搂着那女子,叫着什么“我的女儿,我的宝贝女儿”什么的,他这是把自己的其他格格忘记了,而且如此轻易就想认一个女儿,莫不是想要混淆皇家血脉?!

      弘旭之后派人调查了以后,直接把弘历的沧海遗珠夏紫薇带到他面前,然后揭穿了那个女骗子假女儿的身份。

      可是谁知道弘历表情淡定地表示“知道了”以后,把夏紫薇和那个叫小燕子的女骗子都接到了贝子府,各种宠爱,还想让她们都上玉牒!

      弘旭暴躁地想要掀桌,朕才是皇帝,朕才有资格让他们开始改玉牒,你他·妈算个什么东西?!

      弘旭表示,这起认父事件满京城都知道了,所以真格格夏紫薇,哦,不,是爱新觉罗·紫薇可以入玉牒,那个叫小燕子的混混,你做梦!

      弘历淡定地表示接受。

      弘旭欣慰地想着弘历还是有脑子的。

      弘历的下一个要求,是要他唯一的儿子,唯一的继承人,娶那个小燕子。然后,永琪欣喜地表示,阿玛果然最懂他,他强烈要求早日和小燕子大婚。

      弘旭:……呵呵。

      这就是西山行猎之后,皇帝一直低气压,而且今日还大发脾气的原因了。

      皇后想了想,还是道:“皇上您看,那个小燕子,竟能闯入围场就不提了,只是为何能让弘历父子都如此喜爱?莫不是有什么对您不利的事情罢?”

      皇上欣慰地表示:朕可爱的皇后,朕早就派人去调查了。皇后你对朕果然情深不悔,么么哒!

      —————————————————————————————————————————

      乾元十年,贝子弘历勾结红花会、天地会等反贼,上皇亲自下谕曰“诛”。

      反贼方慈闯西山围猎之地,意欲行刺。其兄方严与弘历多有联系。方严、方慈者,浙江巡抚方之航之后,以其父为族叔方式舟所害,其后为反贼所用,反叛朝廷。

      念弘历之子永琪不知其情,免死罪,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圈永琪于养蜂夹道,不得赦。

      弘历之女嫁于蒙古,收回弘历贝子之爵。

      —————————————————————————————————————————

      福沛醒来的时候看到他的佟嬷嬷在哭,如今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的福沛仍是感到慌乱不安。

      “嬷嬷,您怎么了?”

      “奴婢无事,只是奴婢听到了贝子的消息。有些感伤罢了。”

      福沛嘟嘟囔囔地翻身继续睡,那个三哥,落得这个下场他一点都不惊讶,嬷嬷为什么要哭啊!

      佟素言看着样貌肖似胤禛的福沛,有些恍惚。

      四爷是个人物,可是到底没比过上皇。被上皇微笑着送到雍王府之后,她和四爷都明白了,上皇的警告。如今弘历落得这个下场,她也看开了。现在最重要的,就只有被侧福晋和四爷一同托付给她的福沛贝勒而已。

      —————————————————————————————————————————

      乾元十五年,上皇亲率船队出海,发现一土地,上皇名之曰“清疆”,意为大清之疆土。

      上皇分封诸王,有爵位者得封国。

      乾元帝以上皇大寿之故,赦罪人弘历之子永琪,封为奉恩将军,封地东北朝鲜边境处。

      十六年,奉恩将军亡于朝鲜贼寇之手,大清出兵朝鲜,朝鲜亡国。

      以倭·寇扰我沿海甚,大清出兵日·本,未几,亡其国。

      缅甸与大清交战数年,终不敌,亡国,王室尽皆被俘。

      乾元二十年,上皇元鼎帝崩,面目仍若生人,数月有异香萦绕于室不散。

      帝哀甚,以元鼎帝有旨,认为其未有寸功,不愿有谥若其余皇帝,仿亲王,只余一谥,众臣纷议之后,定庙号为宣祖,谥曰圣,是为宣祖圣皇帝。其后诸帝以宣祖之例不敢越之故,亦只余一谥。

      大清立国一千余年,自宣祖后,诸帝开疆拓土,崇礼尚仪,发展科研,历经一战、二战、三战,皆于战中取胜,败其余诸国,另有诸王封国环伺,是为世间第一强国。

      末帝恐权势过盛,皇室衰败,行君主立宪,让权于民。

      是年,大清改为华夏帝国。

      华夏帝国诸多属国效仿大清改制,皇室让权,民感其德,供奉皇室诸帝画像,其中尤以宣祖圣皇帝为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乾元朝遗事(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