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所谓“龙阳”(一) ...

  •   说起宋国都城临安,四海八荒用得最多的词除了“热”还是“热”。这个四面环山的城池,除了西南面的一道峡谷能让山外的风吹进来外,其他别处一应是密不透风的山石岩壁。

      “这样的一个“火炉”里,人不被蒸死也得被烤死。”花木坐在王尚书府外的茶馆儿里,丢着花生米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

      “那我是蒸死好,还是烤死好呢?烤死的话,不会水肿,脸不怕发胖;蒸死的话,皮肤不会变色,头发也不会烧坏,唉……该怎么选才好呢……”

      花木喃喃自语,茶娘好似并未听见,静默且熟练地朝花木的碗盖里加水。

      “咣当”一声,茶娘把手上的盖子轻盈地重套在茶盏上。花木又如条件反射一般,直接从茶几上取了茶盏吃茶,即便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王尚书府的上空,也确然无误。

      这是花木今日里喝的第十一碗茶。

      别误会,花木不是口渴也不是犯困,她这么一通猛灌只是为了防暑降温,然后去捅她师傅交代她捅的——马蜂窝。

      一切还得从三日前说起。

      那日,花木的师傅兼养父张罗张天师接了个驱邪的活,给活的主儿便是当朝户部尚书、当今天子的岳父大人王霸的第十二个小妾——茹氏。

      据茹氏描述,她近日撞邪了,在这府上才住了三日,便总有马蜂围着她团团转。她原也听过有人被马蜂蜇的段子,但那都是好事之人捅了蜂窝才招来群蜂袭击,怎么她一个什么也没干的小娘子,却被这马蜂盯上了。

      “定是有人施了巫术陷害于我!”茹氏小娘子梨花带雨地丢下这句话和五十两纹银后,直接下了结论,让张天师出山。

      张天师看这小娘子十分可怜,又觉着那五十两纹银十分可爱,便出了院子朝天掐了半天指,最终以“三日后,贫道定然解决!”的结束语接下了这摊生意。

      茹氏小娘子听得这话,一下梨花乱颤起来,兴奋地丢下另外五十两和“奴家等着天师消息”的约定后,乖乖地回家静候佳音了。

      说起来,这桩活不算难,别说张天师,就是花木这个道行浅薄只能躲在门后头偷看的小徒弟也早在茹氏进屋时便将这马蜂的“邪性”辨别出来。

      其实,这所谓的撞邪,纯粹子虚乌有。茹氏被这群马蜂蜇的缘故无非是自己身上擦的“天葵”香粉罢了。

      马蜂本不爱花蜜,所食之物也多为虫蚜,但对天葵却情有独钟。茹夫人整日擦此浓香,恰如“背着黄金进贼窝”,不被蜇才怪。是而,解决这桩生意的关键便是:捣了王尚书府上的马蜂窝。

      花木心知肚明,驾轻就熟地想像以往那样雇几个人在夜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马蜂窝捅了,但她师傅却把她叫住了。

      按照张天师满面春风的解释,这一次捣马蜂窝的行动不必雇外人,因为他日观天象,发现这几日将有倾盆大雨降临,是而他信心满满地拍着花木笑道:“徒儿尽管放心,就让这天赐的雨水来了结这群孽障,你我雇人的钱也好省下来买些肉吃!”

      花木直勾勾地看着她师傅,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在最后那个“肉”字落地时烟消云散。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和她的师傅张天师便开始祈雨。最终,在他们师徒二人三日三夜的潜心祈祷下,临安城一滴雨也没下成……

      花木直勾勾地瞪着她师傅,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在最后的希望落空后,终于重燃:“你不是说会下雨么?”

      张罗天师一阵尴尬,强撑了半日终于支吾道:“兴许……兴许明日便下。你再等等,那云彩正在来的路上呢。”

      花木“哼”了一声,万般无奈地和她师傅继续等待那朵未知的云彩。

      但,花木等得了,有些人却等不了。

      还不到晌午,王尚书府上的家丁便拿着绳索到了花木家门口,扬言要将这坑蒙拐骗的老骗子和小骗子送进牢房。

      花木吓得躲到张天师身后,张天师双手护着花木,两眼慌张,嘴上却念念有词:“贫道说的时限是三日,此刻离三日整尚有一个时辰。这几日我已用内力将那妖孽困住,剩下这一个时辰便是捉拿妖孽的大好时机,你等这般捣乱,若坏了这计划,致茹夫人走火入魔,贫道可负不起这重责。”

      一番淡定的胡扯,让原先理直气壮地家丁们一下不怎么淡定了.

      张天师的腿还在抖,但见形式好转,便继续强装镇定地掐了掐指:“吉时快到了,我更衣完毕便要去尚书府捉妖。”

      他撇了撇周遭的壮汉,两手背在身后一阵云淡风轻模样问道:“尔等看如何办吧,是让我回卧房还是让我进牢房,张某悉听尊便就是。”

      家丁们方才已被天师吓了一通,这会儿被他这么一问只得面面相觑地会了会意,自动站做两排让出道来。

      张天师见计划凑效,便傲气满满地拽着花木进屋。

      房门才掩上,他便毛腰弓背地附在花木耳边将下一步行动说与花木:“徒儿,等会儿到了王尚书府上我会命人把后花园封住,你埋伏在院外,我以信号灯为令开始做法时,你便翻墙进去把那马蜂窝捅了。”

      花木佩服她师傅方才的镇定自若的能耐,也佩服他此时损人利己的本事:“师傅,要不我去做法,你去捅马蜂窝好不好?”

      从未拒绝过花木请求的张老爹一脸为难:“木儿,师傅也想让你去,只是……”张老爹“只是”了许久才灵机一动地续上下一句:“只是王尚书为官多年,见过世面,要是你去做法被他看出破绽,咱爷俩恐怕都得没命。要不,这次还是为师去,下次再让给你,可好?”

      花木嘟喃着嘴,觉着一向疼她的师傅兼养父能拒绝她肯定是有非常的理由,便硬着头皮强点了头,应下张天师的安排,在炯炯的烈日下,上树捅马蜂窝去。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花木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后,终于还是觉着出此差错的责任在她师傅身上:“谁让他说有雨,早些雇人捅了去不就得了!”

      花木气得咬牙,一出手将茶杯重重地掷在茶几上。

      茶娘被这声响吓了一跳,才想出口咒骂花木几句,王府里“啪”一声升腾起的炮仗,却把她和茶客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得咧!”花木点点头,暗暗在心中叫了一声,便丢下银子径直朝王府花园后门而去。

      此时的后花园,一片安静,空无一人,除了宋国人“未”时不出门的习惯外,他师傅的那张“捉妖勿近”的灵符也功不可没。

      花木觉着机会难得,四下望了没人,一个起跳翻身,便身轻如燕地进了后花园。

      此时日头正盛,后花园里却是一片郁郁葱葱。花木一眼望去,湖水荡漾间,山石嶙峋里,各色花卉层叠交替,好不壮观。只见那躲在荷叶里的夏荷,宛如静谧平和的女子娇羞动人;那枝头绽放的红石榴,仿佛深谙世事的女子妩媚撩人;那亭台边蔓延着的蔷薇,好似市井中的女子活泼怡人,那楼阁间隐约着的栀子花,则如邻家的女子清纯可人。

      花木一时有些恍惚,贪看了几眼,竟差点忘了马蜂窝的事儿。

      “笨死了!”她暗暗地骂了自己一声,便迈开步子,开始找寻蜂窝的痕迹。才走了几步,院墙边上的一棵大槐树上躺着的圆球勾起了她唇边的坏笑:“马蜂兄弟,得罪了,今日花木我‘直捣黄龙’了!”

      她捋了捋袖子,将帕子绑在脸上遮好后,就近在地上捡了根木棒,便一把抱住树干往上爬。花木虽有着不俗的美貌,但自打她被张天师从街上接回来收养的那日起,这幅相貌便与“温婉”、“静姝”之类的词彻底决裂。爬树掏鸟蛋,上房揭瓦片,下田打地鼠,入水抓王八,总而言之,她师傅所教授的这些均是宋国境内、乃至普天之下的女子想都不敢想的当世“绝学”……

      有了这从小练就的“本事”,花木只一会儿的功夫便顺当到了树顶。蜂窝周围的马蜂们还在悠闲的进进出出,花木成功地躲开了守卫的几只大个马蜂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得以抡起木棒。起初的几下还很顺利,那马蜂窝一下便被砸了个稀巴烂,但没了家国的马蜂们瞬时便同仇敌忾起来,挨个顺着木棒游走,很快便找到了花木这个罪魁祸首。

      好在花木上树前用帕子挡住了脸,不然这一顿叮咬,再厚的脸皮也是受不住的。花木觉着自己很聪明,一种未雨绸缪的快感油然而生。她又用力地捅了几下,见那马蜂窝稀巴烂得够彻底了,便半蹲起来,一脚将那马蜂窝“遗址”踹到院子外头。

      原本想着踹完就大功告成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花木才想将踢出去的脚收回来时,那面上的帕子竟被树枝无情的刮走,只剩花木那张嫩得能掐出水的脸与马蜂“复国团”当面锣对面鼓的干。
      花木想捂住自己的脸,但无奈手太小,脸太圆,漏出的部分已然红包连连。她赶紧从树上下来,想着用池子里的清水洗洗应是会好些,谁承想,才踉跄到池边,她师傅第二发信号灯便又打响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饭没菜完汤见底……

      花木看着大摇大摆地拉着王尚书和茹氏小娘子信心满满地朝花园而来,一股拿她师傅下酒的冲动在体内激荡起伏。

      她着急忙慌地用手沾了沾水往脸上抹,一阵疼痛惹得她不由得“啊”了一声。看来,用水消肿是来不及了,这幅尊容出现在王尚书面前,捅马蜂窝的罪行自然不打自招。

      为了张天师的招牌,也为了给世人留下貌美如花的良好印象,花木思量了一会儿,最终想出了一条绝世好招,那便是:先找个地方躲起来……

      世人常说:世事难料,当花木终于着急忙慌地找到一处假山的洞穴躲藏时,她未曾料到,这一躲竟让她看到了极为惊悚吓人的一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