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被逼离村 ...

  •   第9章被逼离村

      小鱼进门给三爷见了礼,就愁眉苦脸坐在门槛上,手托着下巴,一气儿连着一气儿地打着唉欠。

      杨三爷见她这般情景,当她还在为杨高成上门逼婚的事烦心,想想自己这个里长当得也糟心,一时不慎,跟着小鱼一起长叹了一声。

      小鱼眨巴两下眼睛,对杨三爷说:“三爷爷,我烦我的,您怎么也跟着叹气啊。”

      杨三爷手里拎着长杆的烟锅子,手里捏着烟丝闷不吭气地往烟锅里塞,小鱼机灵,忙凑上去拿了火石要帮他点火。

      “唉……”看着这机灵又乖巧的孩子,杨三爷存了一肚子的话却也没办法对她说去。

      这个家难当啊。他抹哒抹哒吸了一口烟,摇了摇头,该说的话总要说的,再可怜,那也是外头来的人,总不能为了这娘儿俩真就将太平山庄给得罪了。

      没等三爷开口呢,唐小鱼就说:“三爷爷啊,今儿这事您怎么看?”

      杨三爷怔了怔,将烟锅子在床沿上磕了磕,看着身材娇小的小鱼说:“这是大人的事儿,你个娃娃就别掺和了。”

      “三爷爷,我打小在这村子里头长大,若没各家的大爷大娘照应,我这条命早就没了。”小鱼挨着杨三爷坐着,抱了他一条胳膊说,“我虽小,但道理也懂些。现今那个男的捏着咱村子里头的命脉。我瞧着他对我娘上心得很,不像是个会轻易放手的人。今儿虽然因为那契纸的事他退回去了,但难保他明天后日不再找上门来。可得想着稳妥法子应对才成。”

      这种事你小伢子都能想得到,我还想不到?杨三爷憋着气,闷闷说了声,知道,你个小娃莫管。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杨三爷还是没提出让唐娘子母女离开阳明村的话来,小鱼多少也觉得感动。当下坐直了身子,对三爷说:“我跟我娘商议过了,这些年我们母女都靠着大家帮衬活命,没道理还要给你们添这些麻烦。我们娘儿俩收拾收拾,这两天就离了村子去。想来那杨高成见咱们走了,也不好撕了脸皮找乡亲的麻烦。”

      杨三爷没想到小鱼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愣了半晌,将没抽几口的烟袋放到床边上,看着小鱼说:“丫头,这话可不敢乱说的,你们娘儿俩没钱没粮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这大寒天出去,哪有活路走?回去对你娘说,杨高成的事儿有三爷呢,咱们可以想办法解决,你们好好在清心观里待着,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小鱼没想到杨三爷竟然开口就是否决。知道他这是担心她们的生计,便说:“这事还真难两全,三爷爷您的好意我跟我娘都明白着,可是这关系着村里几百口子的活路,您一人也不能扛了全村人的意思。”

      杨三爷抬手摸了摸唐小鱼的头,喉头滚了滚说:“我们小鱼子真的长大了。”

      “当然,我们也惜命着呢,走也不是这样走,总得能活命才成。三爷爷,我今儿来,就是忝着脸跟你谈价钱的。”小鱼嘿嘿笑了两声说,“不要多少钱,您给拿个主张,我这儿呢列个单子,您瞧着能置办多少就帮我们置办多少吧。”

      杨三爷听她说得轻松便当得很,胸口堵着的那团闷气也消下去不少,笑着拍她后脑勺说:“好啊你这个小丫头,到三爷这儿敲竹杠来了。”

      小鱼嘿嘿地笑,整个人都快扒到三爷身上去了:“这不是仗着三爷爷疼我,我们走了,总也要能吃饱穿暖啊。三爷爷您的大恩小鱼记着呢,等以后我赚了钱,百倍千倍地报答您和村里人。”

      “报答什么啊,”难得有个小丫头这么跟他撒娇,杨三爷脸上的褶子也舒展开来,“你们娘儿俩好好活着,等将来安定好了,有空回来瞅眼三爷就行了。谁能指望上你们!”

      小鱼一边笑一边从怀里摸出一张破布,上面用炭条写了密密麻麻地一堆字。

      杨三爷斗大的字只认得一箩筐,将破布又扔回给小鱼,让她念给自己听。

      小鱼开的价码看着多,其实真不值什么钱。不过是些针头线脑,一些米面油盐加上几块最便宜的麻布。

      “就这些?不过够你们吃用小半年的,吃完了咋整?”

      “还有我请老魏叔打了一套锅灶,我拿不出钱,能不能请三爷先凑点帮我付了?等我赚了钱,一定还给您。”

      “这能有几个钱?”杨三爷一拍手,“一套炉灶锅盆的,这钱我出了。不过你们真的就只要这些?”

      听着炉灶的钱有人帮着出了,小鱼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够了够了。我娘帮人做绣活和我捡柴这些日子也略凑了几个钱,我们去县城里先找便宜的地方租一个月,等我开了小摊儿,赚了铜钱,一切就顺乎了。”

      “你们要去县城?”这下杨三爷真惊了。

      县城里没地,她们种什么吃什么?那儿不管是房子还是吃用都很贵,这娘儿俩身边又没个男人支应,要是受人欺负了可怎么办?

      “不妥当不妥当。”

      小鱼儿也不多说什么,跳下床规规矩矩给三爷行了礼说:“我这就去跟魏叔说说这锅灶的事儿,早一日打好了,我们早一日就出发。”

      说完蹦蹦跶跶地跑了。

      这边杨三爷找了村里几个长辈说了唐娘子要带着女儿避走的事儿。大家其实心里都有这想法,但人家自己主动提出来了,又觉得心里有愧,不用杨三爷说,这边几个长辈就说,要各家分摊,先把这娘儿俩半年的米粮给解决了。

      这事儿传开来,各家的媳妇闺女跟唐娘子处得好的都十分舍不得,一拨拨来清心观看她,各自留了点小体己当别礼不提。

      小鱼央了村里的一个长辈,他家里有子侄在县城住着的,先帮着小鱼物色了一个住处。

      她手上没几个钱,自然不能去租那独门独院的房子,好在不管什么时代,群租房都是有市场的存在。最后小鱼相中了在城门根一处大院子,那里头住着十来户穷困人家,共用一个场院,男女各一间茅厕,院子里还有一口井。条件虽差些,但里头住的人家都算老实和睦,租金也便宜,小鱼就自己作了主,先交了五十文的订金,租了里头的一个单间儿。

      唐娘子看小鱼里外奔波,忙得跟个轱辘似的,又是心疼又是难过。想着她们孤儿寡母的要去县城里讨生活,心底发虚,不觉动了要去投奔唐家的念头。

      小鱼听出她的意思,连忙阻止:“娘啊,当年他们不要咱们,现在我们再去,不上赶着让人打脸吗?到时候他们要说咱们在外头活不下去了,死皮赖脸赖着他们家,一定又把咱们往外头扔一回。”

      “那时候跟现在又不一样。”唐娘子劝她说,“那到底是你嫡亲的爷爷奶奶,那时候你痴傻着人家嫌弃你。现在你已经好了,他们断不会再嫌弃你的。”

      “呸,他们当我是什么啊?一件玩意儿?他们看我生着病就扔掉,便没有半点亲情。再说了,他们能说你跟我爹是无媒苟合,便不会认回你这个媳妇。就算他们肯要我,我也不能离开娘。”

      唐娘子眼圈一红,默默搂着小鱼儿。

      “娘您别怕,咱有一双手,怎么着都不能饿死了。”

      过了几天,魏老头把锅灶打好亲自送到观里,小鱼拿了点麦面,用热水揉了面饼,切了细葱,点了盐,在平底锅上抹了层油,亲手烙了几块酥脆的葱油饼给杨三爷送了去。

      那布一掀,葱香味混着胡麻香气扑鼻而至,杨三爷咬了一口,赞叹不绝:“这饼子怎么烙的,这么脆生好吃的。”

      小鱼坐在他对面,笑嘻嘻地说:“我跟我娘就打算到县城里卖这个饼子,您老看能成不?”

      “成是成啊,这饼子香,我还没吃过这种味儿。”杨三爷捋着胡子点头,“只是这太费油了,本钱可不低,你能落多少子儿啊。”

      “虽是油煎的,但其实并不费油。”小鱼扳着手指头给他算账,“这饼子怕是能卖两文钱一块,去了面、油盐和炭火钱,我能落半文钱一块,卖十块饼子就有五文钱进账,可赚了!”

      现在成本的大头在油钱上,不过小鱼并不太担心,她看了,那大院子后头有块荒地,等开春她就能把花生种上。有了花生,自己榨油可比买来的油便宜了不是一点两点。那时候再卖油饼赚头更大。

      山里长满了野胡椒,她走之前再多摘胡椒走,葱油饼配着胡辣汤一起卖,不怕赚不到钱。

      小鱼心里打着盘算,眼睛笑得眯成了两弯月牙儿。

      杨三爷总算放了心,他没想到唐娘子还有这么手做饼的技艺,虽然是小本买卖,但人勤快点,手头紧巴点,养个闺女也不是什么难事,这让他心里可好过多了。

      临出门前,小鱼扶着门框回头对杨三爷说:“三爷爷,我瞧着今冬雨水太少了些,等开春播种的时候怕有旱,您和乡亲们说说,得早点儿做准备,保保墒啊。”

      唐小鱼挎着竹篮走了,留下杨三爷,又开始坐在那儿长吁短叹。

      这事,他前些天就跟村里长辈们商量过,今冬雨水太少了,村里种稻的多,需水量大,万一起了旱,别说什么收成,能不能攒出口粮都成问题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被逼离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