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一章 ...

  •   朱红的雕梁上精心镂刻着凤穿牡丹的纹样,一缕淡金色的日光蜿蜒过凤凰如焰如锦的尾羽同牡丹花之间的罅隙,垂笼在一小片淡粉色的指甲上。

      而后日影渐移,那一整只修长有力的手掌都被日光镀上了薄薄的金辉,衬着袖口细金线绣出的云雷纹和细腻厚重的云锦衣料,竟生出了几分的尊贵凌厉不可企及的意味。

      仿若那相国寺中大雄宝殿上,佛祖金身拈花说法的指掌,宏大庄严,但又有别于佛祖,硬朗出一份生杀予夺来。

      日光的暖意让手的主人似有所觉,几不可察地屈伸了一下手指后,便向一旁的棋奁中执起一枚棋子,将之叩在棋盘上。

      白玉琢成的棋子与香榧木的棋枰碰撞出清脆的落子声,伴随着一个仿佛月光照雪夜雨叩竹的嗓音淡淡响起:“朕借兵让桑珂默顿灭扎穆隆,可不只是看在姑表兄弟的情面上。”

      正在奏事的礼部右侍郎柳封下意识地把头压得更低了些,天颜固然俊逸卓然,可惜不能轻瞻。他是新晋的礼部侍郎,先前一直挂着礼部主事的职衔属理国子监,甚少有面圣的机会。若非这次礼部生出不少是非,牵连甚众,原也轮不到他穿这领绯袍。

      却是有所耳闻,今上可不同于宽柔暗弱的先帝,或是至少面上总是温文和善的摄政王,乃是真正杀伐决断的英主,断不可轻易冒犯。

      他亦曾听国子监中一些真正的世家子弟私下“妄议”,当今天子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曾因太皇太后的过世,生生杖杀了太医院大半的太医与太皇太后宫中近百宫人。

      柳封下意识地深吸了口气,小心翼翼地道,“元庭使节道,自从得王师襄助平靖了左贤王——”

      年轻的天子低笑了一声打断道:“也就是那些蛮子混喊,扎穆隆那样的,哪里配叫贤王?”

      本就局促的礼部侍郎有些不知所措地抬头看向俊美耀眼得恍若神袛的天子:“是,自靖平了左……扎穆隆之乱后,元庭国中颇有些乱象,新州的交接……当真是腾不出手。”

      景皓又轻轻地笑了一声,向与他对弈的秀雅青年道:“朕的眼睛是绿的么?”

      正专心致志拈子沉思的徵事郎闻言微怔,而后露出了一个隐约忍笑的恭谨神情来:“陛下明察秋毫,双目如炬,怎么会是碧眼?”

      “那怎么还有人想要和朕唱起借荆州来了?朕这位表兄倒还真不愧是孺慕汉风。”景皓满脸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头向柳封道:“叫他们回去告诉桑珂默顿,他要是没有余暇交接新州,镇远侯可是空得很,到时候点上幽州铁骑,莫说是新州,哪怕武州的交接,也能一并办下来。”

      他说这话的时候下意识地做了一个意味不明的手势,食指和中指并拢,而拇指轻搭其上,而那缕灿金的日光斜斜地照射下来,仿佛正被他拈在指间,煊赫凌人。

      这一幕竟让柳封生出了不敢逼视之感,忙低下了头,连忙躬身称是。

      退出覆雨榭的时候眼前还不时回闪过方才的画面,圣天子执掌日月的威光叫他心下叹服,但天子拇指上那枚白玉扳指却意外的有些违和,无论是莹润的质地还是柔软的线条都显得太过温润了,与天子本身的气度全不般配。

      这念头也只是一瞬而已,他旋即叹了口气加快了脚步,匆匆地向礼部官厅走去,思量着该怎么得体地将天子的旨意转达元庭使者。

      啪。

      年轻的徵事郎将一枚黑玉打磨的棋子落在盘上,这清脆的声响让拈着颗棋子有些失神的天子回过神来,看着盘面琢磨了片刻,有些随意地将棋子落下了:“朕是不是太不讲情面了些。”

      “亲兄弟尚且需得明算账,何况只是姑表兄弟。”青年将手指埋在棋奁里,专注地看着棋枰,似乎是在考量接下来的棋路。

      景皓闻言,只露出一个淡薄的笑意来:“正是此理……方才说到哪里了?”

      “徐王殿下。”那秀雅清俊的年轻人慢慢将手指从棋奁中抽出,带出了些许棋子碰撞的细碎声响。

      “哦,是了。”景皓端起了一边的茶盏轻啜了一口,眯起眼淡淡地道:“前些日子叫你去查看吴王行状的,如何了?”

      与天子对坐的年轻人面上显露出了些许难色,欲言又止了几番之后,终究是抬了眼望着他的主君,斟酌着道:“臣还是觉得……陛下是否宠幸徐王殿下太过了。总不能真的因为徐王殿下欲往江南,便寻个事由将吴王削藩——”

      “为何不能?”景皓毫不犹豫地打断了自家侍读的谏言,见他还欲陈说,便抬手示意他住口:“再者,朕也没说要将他削藩,只是迁封而已。这两分香火情面,朕还是会留给他的。”

      大齐的天子年纪尚轻,声线清朗,金口玉言的威严却已经养得十足,字里行间都透出不容反驳的意味来:“汝成,徐王是朕嫡亲的胞弟,朕曾在母后病榻之前起誓,一定会好好照顾于他。如今他年满十五,封王建府,他既然开口向朕讨一块封地,朕又何忍拒之?”

      被唤作汝成的青年闻言默然,嘴唇微微张开了一瞬,又很快便紧紧闭上了,连同那些劝谏的话与那些史册上分明写着的恃宠而骄弑兄夺位的例子也一并咽下,只径自垂了眼仍旧去看棋盘:“陛下孝悌,为天下先,倒叫臣自觉惭愧了。”

      景皓听着他这几句奉承,轻哂了一声:“爱卿言有未尽啊。”

      “臣不敢。”这一句倒是接得极快,恭谨得叫人无法挑剔。

      天子深灰色的双眼紧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后便别开了,闲闲望向水榭外波光清澈的澄心湖,“好你个殷仲玉,真不愧是那个“事君柔顺,端谨审慎”的殷文贞公之后,若是苏世儒在这里,他的话匣子只怕早就……”

      话说了一半就没了声音,殷仲玉下意识地抬头望去,果然见天子薄唇紧抿,面上也是阴晴不定。

      身为天子伴读,官拜徵事郎同修起居录,他自然知晓自己的前任,那位与他府上也有世交的苏家芝兰亦曾深得天子信重,他甚至隐约听闻,苏世儒的暴病身亡不过是摄政王给苏家留的最后一点体面,故而天子提起苏世儒的时候有这般情状倒也不足为奇,但越是这种时候,他反而越不能说什么。

      最好连一丝情绪都不要表现出来,才不至于无意中开罪了天子。

      便自垂下了眼,连呼吸都比往常更轻缓了一些。

      半晌之后才听得那仿佛月光照雪夜雨叩竹的清朗声线款款道:“所以呢,你查看吴王行状,到底查看出了什么端倪来?”

      殷仲玉不动声色地松了一口气,恭敬应道:“吴王倒也算得规矩,并未向盐铁伸手。只是先前推行军制细查军额空饷的时候,吴王府曾经有过动作,臣疑心……吴王于此间颇有些牵连。”

      景皓闻言不由冷哼一声:“左右皇位落不到他头上,就不把这江山当做祖宗的基业了,别人家的东西,倒是随意败坏也不心疼。本还想留他一个王爵,如今看来,便是留他一个郡王头衔,都要看在高祖皇帝的面上了。”

      殷仲玉只是唯唯,怎样处置一个宗室藩亲的事情,并没有他置喙的余地。

      “吴王的事你再帮朕看看,只有蛛丝马迹还不足以去动一个藩王,最好是能找出点真凭实据来,朕才好让大宗伯走一趟江都。”景皓这般说着,又拈了颗棋子,但很快就扔回了棋奁中,起身道:“不下了,朕去看看徐王。”

      殷仲玉闻言连忙起身送驾,心里却舒了一口气,天子今天对弈的时候太过心不在焉,再这样下去,他都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输棋了。

      景皊虽已到了年纪,但因为敕造的王府还未建好,最终的封地爵位也尚未定下,所以暂时还是住在宫中。

      虽说这样似有些不合礼数,但天子与徐王兄弟情好,一贯亲近,何况天子尚未大婚,后宫中无甚女眷,倒也没有什么瓜田李下的,再者敕造的王府已经开工,便没什么人拿这一点说事。

      年轻的天子坐在銮驾之上,向身侧的尚仪女官问道:“徐王现在何处?”

      玉锦微微欠身应道:“这个时辰,应当和苏文林一道在麟趾殿进学。”

      苏文林三个字让景皓猛地心悸起来,他呼吸有些急促地抬手示意銮驾停下,将挤压着他脏腑的郁气深深呼出后,方才示意调转銮驾往明德殿去。

      他没法,至少现在还没法,去面对那个少年——担当徐王侍读的文林郎苏世俭,乃是苏世儒一母同胞的三弟。

      年轻的帝王按着额角闭上眼睛,但那被尘封了的争执声还是孜孜不倦地在颅腔深处响起,让他有些呼吸困难。

      “苏家阿兄是无辜的,是朕——”

      “那他也应该即刻告知宰执们天子离京,而不是代为遮掩,直到尚书令带着群臣闯宫才晓得轻重。”

      “皇叔!”

      “天子有过,臣服其罪。事已至此,苏世儒身为天子侍读,难辞其咎。”

      “皇叔就不能放他一条生路么!”

      “倘若陛下因为微服出京有了三长两短,谁又能给天下苍生满朝文武一条出路。”

      “无论如何,错不在他!皇叔为何执意要与朕的侍读过不去,皇叔莫非不知朕与他素来亲近——”

      “臣就是要让陛下明白,若陛下再这般一意孤行地任性下去,早晚会将身边最亲近的人全都害死。”

      “朕以天子之尊,难道还保不下苏世儒一条性命么!”

      “诚然可以,只是……恐怕已经迟了,陛下。臣忝居摄政,凡五品以下,先斩后奏。”

      “景颐你——!”

      景皓蓦地睁开了眼,右手紧紧地握紧了拳,以至于骨节发出不堪挤压的声响。

      他始终无法释怀苏世儒的死,哪怕时至今日,怨怼的对象已经成了他自己。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3章 第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