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将计就计 ...

  •   大明城上燕广那一箭已然伤肺淤血,唐瑾又几次气血攻心不提,而今再受重创,巽军没有主帅,一时战力全无。

      泉亭王重伤之时,静州城内正计划着重新夺取大明城。

      文珑的行动几乎有雷霆之势,就在他从新语回到静州的第三日,就向大明出兵。对此,阳丘山大营也迅速做出反应,向大明派出援军。然而有文珑智计百出,半个月后,大明守城的巽国骁将袁仁终究不敌,大明城以南重新回到兑国的控制之下。

      趁此时机,文珑毫不懈怠,留了平北将军殷明镇守大明,又整军进发隆阴。巽军刚刚占领隆阴立足不稳,文珑瞅准时机,大破隆阴,重新占据了隆江之险,截断巽军粮路。文珑命安东将军洪山镇守隆阴,征西将军葛寿守隆江,自己返回静州将唐瑾彻底围困在阳丘山上。

      此时的静州城中,只有尉迟晓一人在此养病,文珑另外留了一个官拜武卫中郎将的年轻女将守城。

      这位武卫中郎将姓墨,名夙,字早敬,与尉迟晓很有些渊源,墨夙对这位建平长公主也很是尊敬,每日傍晚必来看望。墨夙若有不能决断之事,也会来请尉迟晓决断。尉迟晓近来精神好些,常会如今日一般留她一起用晚膳。

      餐桌上,墨夙一直都是一副有话想和她说,又不知该不该说的为难模样。

      “是有什么事?”尉迟晓向她问道。

      墨夙举箸不定,“有件事,我觉得可疑,但又没有证据。”

      尉迟晓屏退左右,“说说看。”

      墨夙道:“尹县令……似乎有通敌之嫌。”

      尉迟晓身边伺候的两个丫鬟就是这位尹县令指派的。她问道:“何以见得?”

      墨夙说道:“巽军攻城那日,我负责守备城门,曾看见尹县令趁夜而来,他身边还跟着两个差役,鬼鬼祟祟很是可疑。我正想叫住他来问的时候,巽国就鸣金收兵了,再一转头,他也不见了。”

      尉迟晓点了点头,问道:“还有其他可疑的地方吗?”

      “这两日我特别让人留心了一下,尹县令每隔三天到了夜里三更都会往后府的园子里去,但园中无人,我敢跟进去,不知具体如何。”

      “我知道了。”尉迟晓略想了一下,让墨夙附耳过来。

      三言两语之后,二人筹谋已定,只等第二天行事。

      ——————

      次日一早,尉迟晓使人请尹居当晚来她处用膳,尹居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到了傍晚,尹居换了便服而来,对尉迟晓恭恭敬敬的见了礼,“承蒙长公主垂青。”

      尉迟晓坐在正位上颔首算作还礼,她道:“这些时候于此叨扰尹县令了,还多劳县令派人来服侍我,这两个小丫头做事伶俐,人也乖巧,很是好呢。我一直想找机会道谢,未想身子不争气,一直拖到今日。”

      “长公主实在客气了,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尉迟晓让身边的丫鬟布菜,一桌皆是附近的山珍野味,本就是战时也没太多好东西,不过就是蘑菇炖野鸡、山药煲排骨一类。

      尉迟晓夹起丫鬟布在碟子里的山药,不经意的说道:“夫君常向我提起你。”

      建平长公主的夫君可是巽国的泉亭王。尹居面上一僵硬,“长公主说笑了。”

      “大人哪里的话,夫君所托之事还多劳大人费心。”

      尹居讪笑,“长公主这是哪里的话?”

      尉迟晓眸光一凛,“莫不是大人不想守约?”

      尹居一下愣在那里,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面对这样一问,他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尉迟晓柔柔笑道:“大人可知违了泉亭王的约,是何等后果?大人能为一方父母,自然也是金榜题名过的,想必知道汉代厂川王刘去的阳城王后嫉妒刘去爱姬荣爱的故事。我长久病着,一时想不起来,劳大人讲一遍给我听吧。”

      这故事尹居自然知道。厂川王刘去宠爱荣爱,多次和她一块饮酒取乐,他的王后阳城昭信嫉妒成性,便去向刘去说:“荣爱看人时,神色有些不正常,大概是和谁有私情”。刘去信以为真。一次他见荣爱在给他绣衣领上的花纹,一怒之下夺过衣服投进火中烧掉。荣爱见刘去生气,非常害怕,投井寻死。刘去命令人把她捞出来,不幸荣爱没有死。刘去以为荣爱畏罪自尽,下令杖责荣爱,逼她招认私情。荣爱受刑不过,胡乱说出和一个大夫有奸情。刘去越发恼怒,就把荣爱绑在柱子上,用烧红的尖刀剜掉她的两只眼珠,再割下她的两条大腿上的肉,最后用溶化的铅灌入她的口中,铅水滚烫,一入肚腹就凝固成硬块。荣爱死时小腹坠得老大,肠子脾胃都被压在了一起,硬邦邦的坠在下腹,死状极为可怖。

      尹居慌忙跪下,“下官万万不敢违约!只是因泉亭王近日病着没有新的意思,下官才没有动作!万望王妃明鉴!”

      “大人这是做什么?我也不过是提一句玩笑话罢了。”尉迟晓指了身边的两个丫鬟,“还不把尹大人扶起来。”

      丫鬟一边一个扶起他,尹居犹自作揖,“多谢王妃,多谢王妃!”

      尉迟晓含笑说道:“王爷近日有些事情,这边暂时还不动,不过大人也要随时准备着。大人可都准备好了?”

      尹居回道:“王妃问话,下官自然没有不答的道理。只是下官受泉亭王的命,自然还要见过信物才能说话。”

      尉迟晓笑道:“大人信不过我,这也有情可原。王爷让我找上你,原是指望大人能带我出去。”

      “王妃要走?”

      “我回这里也是帮王爷完成一件事情,现在事情完了自然要走。大人既然不见信物,不肯帮我,我命人知会王爷就是了。只是到破城那日,王爷是赏是罚,我可帮不上大人了。”

      泉亭王对王妃的心意,即便是这静州县中的垂髫幼童也人人皆知。尹居不敢大意,说道:“王爷有命下官自然从命,不知王妃要何时回去?”

      “就在后日夜里。我若自己出城必然要过武卫中郎将那里,就算有个理由,她也不免要派人护卫,诸多不便。因而王爷要大人帮我出城,城外自然有人接应。”

      尹居犹自存疑,试探问道:“现今阳丘山被围,王爷还可派出人来?”

      尉迟晓微微仰起头,眼眸朝下觑着尹居,“大人真以为随国公那些兵马能围得住泉亭王?”

      “是、是,泉亭王犹若神兵天将,自然是围不住的。”尹居答应,“王妃既这么说,且由下官安排,后日夜里自然奉命而行。”

      ——————

      转眼便到后日,就说这天入夜三更。尹居带了人悄悄到尉迟晓这里,尉迟晓已经换了暗色的衣裳,罩了盖头的斗篷就随他往外上了轿子。

      尹居带人抬着轿子,沿着最暗的小路,过了三五个坊间,就在快到城门的时候,他让人先放下轿子,自己往城门出说话。

      大概没有一盏茶的工夫,城门守卫的几个人就退下了,随着尹居招手,又来了一班人把手城门。尹居对他们低声吩咐几句,他们转手准备除掉大门上下三根的门闩横木。就在此时,左右忽然突出百十来号将兵,将尹居等一干人围在中间。

      尹居方知中计,重重叹了口气,也不分辨。

      尉迟晓缓缓步过来,她摘掉兜帽,发间的银钗在月色下滑过一线光华。

      “大人食君之禄,不思为君分忧,反而卖国求荣。”她一字一句在寂静的月色中格外清晰。

      尹居听到尉迟晓这句话,倒是笑了,向尉迟晓问道:“自古夫为妻纲,妾妇之道,以顺为正 ,长公主可能说明白自己背泉亭王而去是什么道理吗?”

      尉迟晓道:“大人只读《孟子》,又读得这样断章取义,可见这进士是白中了。带下去,押解金陵由陛下决断吧。”

      尹居被带下去了,尉迟晓由人服侍着重新上轿回去。她坐在轿上,心底阵阵发凉。她倒不是在意那句“妾妇之道,以顺为正”,而是尹居所说,她终究是背泉亭王而去。

      经过那一夜的事,尉迟晓在房里歇了两日。这两日她心里想得明白,尹居是唐瑾安排下的内应,那日墨夙所见,怕是他正要去开城门,逢了唐瑾突然发病呕血,才没有成事。想起唐瑾,尉迟晓心里又是一番郁结。而今这情势,也不知他怎样了?

      ——————

      且说静州城外阳丘山大营中,唐瑾已卧病多日,生死未卜。然而即便如此,兑国几次欲断巽国水道都不能成,更休说攻上山全灭巽国军马。

      “泉亭王必然尚在。”文珑在军议的时候说道。

      大帐内包括木柳在内的几员将军俱在,中坚将军简州说道:“巽军死守水源,不能硬攻,我等可以巧取。”

      “简将军以为当如何?”文珑问道。

      简州指点地图,说道:“我们可以派一支奇兵,佯攻巽国大营,而后趁机截断水源。”

      文珑听罢,摇了摇头。

      “巽军能坚守水源不过是泉亭王强自支撑,擒贼不若先擒王。”于虢说道,“泉亭王被床子弩射中,又因我军时常骚扰而不能安心静养,此番应当已是强弩之末。我等可一边设法去断水源,一边四处出击,使泉亭王疲于应付,不能安歇,早晚必亡,到时候巽军哪里会是我等对手?”

      此时绝不是坚持君子之道的时候,文珑心中掠过一丝不忍,却赞同了于虢的看法。

      就在阳丘山下兑军大营中商议歼灭巽军时,山上的巽军大营里又是一番情景。

      彼时,唐瑾正歪在床榻上手里拿着金柄的匕首在雕一支竹笛,刀锋薄而锋利,他修长的手指在恰到好处的地方打开音孔,动作流畅而自然,——如果没有间歇的咳嗽的话。一阵阵的咳嗽使得他苍白的脸上,泛起一种病态的嫣红,就仿佛地狱中的火焰,正在焚烧着他的□□与灵魂。

      唐瑾已经料定兑军的动作,几位将军方才得了他的吩咐出去了。此时空荡的中军大帐内只有一阵接一阵的咳嗽声,这使阔大的帐篷里产生了一种令人倍感凄凉的孤独感。

      “父王,我能进来吗?”唐谂在外面这么问,却在听到了唐瑾的咳嗽声时直接掀起帐帘进来。他手里端着热腾腾、黑乎乎的汤药,唐谂放到一旁先过去给唐瑾拍了拍后背,又顺了顺气。

      “药给我吧。”唐瑾艳丽的面颊上是一层憋涨的桃红。他喝下药,唐谂又给他顺了顺气,唐瑾的脸色好了不少。

      唐谂端来水给父亲漱口,年轻的世子两边的眉毛皱在一起,“在大明的那一箭还没有养好,偏偏这一箭又伤在肺上,父王不能再劳神了。”

      “面有惊雷,而心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唐瑾抚开他的眉梢。

      指尖柔和的触感在唐谂的眉心打开,他突然就有点控制不住情绪。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母妃的背离,连番的战事,父王的伤病。这时唐瑾明显带着温暖的教导使他紧绷的情绪濒临崩塌。

      “男孩子不兴哭。”唐瑾沉下声音。

      “是!”唐谂赶忙抹了两下眼睛。

      这孩子到底也不过就十六岁,虽然唐瑾自己十六岁的时候已经独当一面了,但是对孩子他还是出言安慰了一句,“阳丘山围不了太久。”

      “有父王在,那是当然的!”少年对父权有着天然的崇拜,“我只是、我只是……为父王觉得伤心。”

      唐瑾笑了笑,“为我有什么可伤心的?”

      “那一箭可不是母妃……”唐谂极快的说了这么几个字,突然就停下了。他小心的窥着父王的神色,不敢再说。

      唐瑾平淡的说:“我从来没有怨怼过你母妃。你也不要怨她,她只是做了她该做的事。”

      “可是!母妃是要杀了父王!放箭的命令是她下的!”

      “我也曾想杀了她。”

      简单的七个字让唐谂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么多年,父王待母妃如珠如宝,便不说别的,就说母妃每次生病,父王必然衣不解带守在床前。就算是母妃背离而去,父王处境再难也没有忘记给母妃送去衣药。父王怎么会想杀了母妃?

      唐瑾道:“那天我明知道她在强撑,还是命令朱将军攻城,想利用她大病未愈的时刻,强攻下静州。那时,我又何曾有所怜惜?我与你母妃不过是各为其主,没有什么值得怨怼的地方。我没有拿下静州,只是我技逊一筹。”

      “那天我都听说了!父王分明是因为担心母妃才会临阵呕血,不然怎会如此!就算是各为其主,至少、至少母妃该让人来问一句!”

      唐瑾笑说:“敌我难分,她为何要派人来问一句?她又要怎么派人来问一句?”

      唐谂说不出来,憋了个大红脸,半天闷出一句,“父王不都派人去了……”

      唐瑾徐徐道:“谂儿,你要记得,爱一个人不是要她回报什么,而是对她无所企图。”

      “可是……难道、难道父王就不想母妃回来吗?”

      “我不想。”

      “为什么?”唐谂吃惊的问。

      “她回来就是阶下之囚,她以泉亭王妃的身份投奔了故国,若以王妃的身份而论这是叛国的大罪,足以一死。即便是以兑国长公主的身份,也将落得终身囚禁,重者亦是身首异处。我不想她回来送死。”

      “可是,父王……!”他的话被唐瑾抬起手的示意打断。

      唐瑾说道:“如果你非要对所爱之人有所企图,就是图她喜乐安康,再无其他。”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0章 将计就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