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顺水推舟 ...
-
但在数年的皇后生涯中,冯后做得十分完美,对保太后侍奉尽心,对太子拓跋弘虽然没办法亲自抚养,却也亲自挑选保母,关注其成长情况,跟皇帝丈夫拓跋濬更是做到了鹣蝶情深。拓跋濬文武兼备,一边亲自率兵直至阴山,车驾深入大漠,令蠕蠕(柔然)绝迹远逃,使不少部落求降;另一边重用汉臣,兴利除弊。他的政治方向也对冯后深有影响,此后亦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人生从底谷升上巅峰,丈夫宠爱,成为皇后,逃过死亡威胁,除去情敌,家族复兴,兄妹团聚。冯后觉得一切是如此称心如意,却不想才年仅二十六岁的文成帝拓跋濬却生了一场大病,不治而亡,崩于平城皇宫的太华殿。
对于年仅二十四岁的冯后来说,尤如天塌地陷,悲不可抑。她自十一岁起就跟了拓跋濬,他年轻英俊,他文才武功,他将她从低贱宫奴中提拨出来成为皇后,他与她夫妻情深,他在她的心目中地位至尊至高,无可取代。
由此而来的,更是深深的恐惧,她毕竟是一个宫闱之内的妇人,太子非她所出又兼年幼,外有强敌内有权臣。南北朝时代是生存最艰难的时代,许多王朝尚朝起暮灭,许多戎马一生的大将帝王尚不免死于权臣外敌的刀下,更何况她孤儿寡母。
她想到北燕王朝的覆灭,想起亲眼所目睹的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之死,想起一系列的宫闱政变中无数连名字都不曾留下过的后妃公主们如何惨死……以前有拓跋濬在,她从未想到这一点,但是如今庇护着她十几年的大树已经倒上,此后她的命运应该何去何从呢。
拓跋濬死后第三日,按照北魏的旧俗制度,焚烧皇帝生前的御衣器物等谓之“烧三”,朝中百官和后宫嫔妃一起亲临现场哭泣哀吊。当熊熊的火光燃起,看着一件件熟悉的物件投入火中,每一件物品中都是她这十三年时光的记载,眼看着它们在火中化为灰烬,仿佛烧掉的是她生命中一部份。那一刹那的恍惚,竟然让冯后身不由己地悲号着,投向熊熊燃烧的大火之中。
这一刹那的冲动,于冯后此生来说只有这一次。千百年来一直有人在猜测,她是真的对亡夫的感情深厚到宁与同死的地步,还是一场政治秀。或者,那一刻她是真的绝望,命运一直在捉弄她,她拿在手里,含在口中的糖,等刚刚尝到甜头,就被无情地夺走了。她原本是个公主,却国破家亡;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却父母双亡;好不容易有个姑姑收养她,却立刻面临宫庭动乱生存艰难;好容易做上皇后,却面临立子杀母的祖制威胁;终于,等她什么都有了,那可以给予她一切庇护她一切的人却又死了。
面对着前路茫茫,冯后悲从中来,不知道命运还要捉弄她几次,那对着大火的一跳是对前途的恐惧,也是以死反抗命运的再三捉弄。
当然冯后没有死成,她及时被一边的侍从宫女们挡救了下来,只是受了一点轻伤。
如果拓跋濬没有这么早死去,那么这个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文明冯太后就不会出现了。也许冯后会一直在皇帝的庇佑下做一个贤后安然到老,或许耍耍小手段固宠保位,到拓跋濬死的时候,太子已经足够年纪继位,那么政治也就没她什么事了。她像其他太后一样,闲坐说往事,稍好的也偶而给新帝提提诸如“宽厚待人”“节俭爱民”之类的建议,一生也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偏偏命运将她推上了这个位置,以孤儿寡母掌国,不得不走上权力争夺的最前线。既然冯后那火中一跳没有死成,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以后还有什么事情可挡得住她呢?
北魏和平六年(465年)五月,文成帝死后第二天,年仅十二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本来依照祖制,冯太后也没有插手朝政的机会,但是聪明的人抓住机会,强悍的人制造机会,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北魏朝廷君臣内外的勾心斗角,给冯太后送上了机会。
拓跋弘年幼继位,朝政掌握在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的手中。当时东晋南北朝的混乱局势,让许多人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想法,乙浑专权,先是矫诏杀害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等于禁中,又把前来奔丧的平原王陆丽杀掉,自称丞相,位居诸王之上,事无大小,都由乙浑一个人说了算。为此乙浑早已经在朝中上下结怨无数,人人侧目而行,偏他老兄还自我感觉挺良好,到处威胁人跟他一伙儿干,还威胁得没点技术性,人家要是不马上答应就立刻拍桌子大骂还要威胁要杀了人家。
就这么着,朝中上下都起了嫌恶乙浑的人,但却缺少一个出头的人来揽事作主。冯太后那火中一跳,让大家感觉她是一个有胆识又对皇室忠心的人,而她的身份又正好出头。于是三三两两就有人跑到冯太后面前试探。
冯太后立刻借此机会,结交宗室和大臣诸将,秘密布置定下大计。这边浑不知情的乙浑还以为皇袍即将加身,高高兴兴地准备时,立刻被领了冯太后旨意的兵马一网打尽。冯太后以万众拥戴的姿态登上大殿,宣布平定乙浑叛乱,并果断下旨,斩杀乙浑及其同党,夷灭三族。
乙浑死后,冯太后却没有象众大臣所想的那样走完过场就下台回内宫去,她坐在宝座上不动了,当场宣布,为了杜绝再发生权臣欺皇帝年幼而擅权的事,将由她冯太后本人临朝称制,代掌国政。
大家都傻了眼了,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眼前这尊神就是了。开国皇帝拓跋焘千防万防,自以为算无遗策地把所有母后专权的可能都排除掉了,却没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滚滚历史潮流无法阻挡,北魏王朝还是最终出现了母后专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