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1 章 ...

  •   夜凉如水,繁星满天,仲夏夜的柔风随地势起伏穿林过岗。
      魏可孤今夜错过了宿头,只得露宿野外。他找了些枯枝,生了一堆火——山巅之上的平地,也许未必有虎狼,但却一定有蛇虫,生个火总是要安全些的。胡乱吃了点干粮填了填肚子,便脱了衣服卷起来做枕头,放松了四肢舒舒服服地躺了下去。
      大多数习惯了睡床的人,即使这草地相当柔软还是会觉得睡得不安稳,但魏可孤这种自小就在江湖上流浪的人,有时就算是站着也能睡觉的,更何况他现在还是躺着。
      不过此刻他尚无睡意,跷着一只腿,手里抓了个酒葫芦,大睁着双眼,看一会儿星空灌一口酒。
      落魄江湖载酒行。这种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流浪生活他已经很习惯了。
      魏可孤的父亲是个读书人,虽说经纶满腹颇有报国雄心,奈何当今外族当政,汉人的地位非常低,再加上读书人的骨气,郁郁不得志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魏可孤出生的时候,他那不得已只好做了私塾先生的父亲喜忧参半,大大感叹了一番:蒙古兵凶狠残暴,视汉人如猪狗,乱世之中人人都是今日不知明日事,虽说眼下尚可一家相守,但焉知下一刻会不会就家破人亡呢。这乱世之中,最不值钱的便是人命,父母可丧、妻子可寡,儿女可孤……索性便为他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魏可孤七岁那年便遇上蒙古兵屠村,全村七十三口被杀戮殆尽,他背上被砍了一刀,栽到地上时头撞到地面一时闭过气去,那蒙古兵只当他死了,没有再补上一记。之后他从死人堆里手脚发软地爬出来,身上是粘粘糊糊的血,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
      一个过路的云游僧人救了他,传他工夫健体防身,不过这种日子也没过几年,那僧人到了岁数,一口气上不来登了极乐,魏可孤便又成了孑然一身。自此之后,流落江湖,为了不至于饿死街头,他要过饭、当过扒手,象野狗一样踡缩在街角,饥饿、恐惧、寒冷,为了半块又冷又硬的饼子跟人抢得头破血流。
      这些恶梦般的往事每次只要一回想起来就会令他汗湿重衣,甚至还会不停地打冷颤,所以大多数时候他一不小心想了个开头,就会禁止自己再想下去。今夜,大概是夜风太温柔吧,这种良辰果然是要和知情识趣的玉人儿春宵帐暖才算合适,一个人独处,实在太容易感怀身世。
      又是一阵柔风吹过,魏可孤忽然觉得从未有过的一阵疲倦,非常疲倦……他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那种江湖人特有的警戒令他猛地一下睁开了眼睛,刚才还迷迷蒙蒙的睡意,刹那间便消退得一干二净。
      夜风中有一阵极淡极微的香气。不是野外青草的清香,也不是薰衣用的幽香,更不是女子身上的脂粉香。魏可孤仔细嗅了嗅,嗯,倒是有点儿象寺庙里那种供奉香火的檀香。
      他睡觉的这个地方,是四面群山之中最高处,居高临下,底下一切风景尽收眼底。此刻一坐起来,视线直接落到对面山上,心中猛然咯噔一下。
      适逢一片乌云遮住了月亮,漆黑夜色中,对面山腰的小径上竟飘荡着一长串白森森的鬼火。电光火石之间魏可孤猛然想起此时正是七月,心中顿时一阵发毛。
      据说七月鬼门大开,阴间鬼魂都会涌至阳间来。他想起小时候奶奶给他讲的那个故事:鬼王出巡百鬼侍驾……倘若一点鬼火便代表着一只鬼,那对面那一长串鬼火可不就是一支长长的队伍么。
      正觉手心沁满冷汗,一阵夜风吹过,吹散了乌云,月上中天,万山皆明。
      魏可孤定睛再看,一怔一愣,忽尔失笑,啐了一口道:“妈的!”自己吓自己!
      对面山径上哪是什么鬼火,分明是一群人提着灯笼在赶路!刚才光线幽暗,这群人又是一袭黑衣与夜色相融,乍一望去便直觉地产生了误会。魏可孤嘀咕道:“我说这鬼火怎么不是绿幽幽的呢。”
      不过,就算对方是人,也还是透着一股奇诡之气。
      军队夜行只会手持火把,而这群人却提着灯笼。一袭黑衣,诡异莫名,更象是江湖上某个神秘的宗派。细想起来,能和黑衣、诡异、神秘、宗教这些词扯上关系的,大概也就只有被当今蒙古皇帝亲封的那个天一教吧。
      只是……天一教的人何以会出现在这荒山野岭呢?何况又是在这夜半时分。
      魏可孤摸了摸下巴,屈起一膝,望着对面那支队伍沉吟不语。
      此时那支队伍已经全数转过山弯,从魏可孤的位置上看过去刚好可以窥其全貌。只见队伍后方有一高高的座辇,圆顶方底,四面罩着白色轻纱,夜风吹拂,薄纱飘飘扬扬,望之有如仙驾。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天一教教主的座辇?
      魏可孤心中一动,立时就想起关于天一教的传闻来。
      说起来天一教属于道教,在当今这个蒙古人执政信奉喇嘛教为国教的朝代里它能发展壮大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何况他们的教主还曾被皇帝恭恭敬敬地尊为国师。
      据说,这位教主是个神秘到极点的人物,有通天彻地呼风唤雨之能。一场连续三年的大旱,田间颗粒无收,老百姓颠沛流离,易子而食。朝廷天也祭了、雨也求了、皇帝的罪己诏也下了,一百零八位喇嘛高僧齐坐诵经,诵了七七四十九天,天空还是一如既往的晴空万里。
      眼看民间人心浮动,各地暴动层出不穷,就在这当口儿,教主——当然,那时他还不是教主——开坛作法。仪式一开始,便乌云密布,继而电闪雷鸣,须臾有瓢泼大雨而下。这场雨连下了三天,大大缓解了灾情。经此一事,休说皇帝将他尊为上宾,百姓也是交口称颂,称他为仙。及至成立天一教,立时便有无数信徒。
      起先,还有朝中大臣担心让此教坐大会惑乱朝政令时局不稳,但一来皇帝宠信不以为然,二来天长日久,大臣们发现教主的志向似乎是真的不在朝堂之上。他虽说是顶着个国师的称号,但却极少入宫,多是深居简出潜心修道,于是大臣们也就渐渐放了心。
      民间对这位教主的大能越传越神,几乎已到了撒豆成兵的地步,魏可孤听了通常都是哂然一笑。他对这种装神弄鬼的人没有太大好感,在他看来,那教主若真有这般慈悲,那早些时干什么去了?一定要等到大旱三年人都死得差不多了才出面求雨么?再者,说他深居简出潜心修道,鬼知道他躲在里面做什么,说不定也如那些喇嘛一样,表面上佛法高深,内地里掳掠妇女,美其名曰参悟欢喜禅。哼,出家人若坏起来,以宗教为名,行那男盗女娼的勾当,又比世俗之人可恶百倍。
      此刻见到一向行踪隐密的天一教主忽然出现在这荒山之中,魏可孤不是不好奇的。这教主排场不小哪,虽然是在山中,但执事仍然一应俱全。最前方是十六对手把灯罩,接着又有十六对教徒手执长幡锦旗引路,再往后各种法器应有尽有,有执拂尘者,有捧香炉者,仪队十分庄严肃穆。
      看这架式,竟象是要做法事。但普天之下谁有那个面子请得起天一教来做法事?更何况做法事的话,地点又怎么会选在这深山之中?
      魏可孤心中狐疑,脑子里念头东转西转。他却不知此刻对面的队伍中也有人正望向这边——那是坐辇前一个青衣童儿,眉目姣好有若好女,见到对面山崖上有火光,回头低声向内禀道:“教主,对面崖上有人。”
      那坐辇前打了一对明晃晃的明角灯,灯光掩映下隐约可见薄纱后一条修长人影以手支额,斜倚在一大堆软枕之中。虽说面目难辨,但星冠羽袍,姿态风流,不似修道之人,倒象是倚红偎翠的富贵公子。
      那天一教主神情恍惚似有所思,听到童儿的禀告嗯了一声,心不在焉地抬头扫了对面一眼,道:“路人而已……不来碍事的话,休要理他。”
      童儿知道他不欲多事,当下极乖巧地应了声‘是’,又回过身去。
      眼见那一干神秘的队伍渐渐又转过山头消失在夜色之中,换做旁人,难免抑止不住心中强烈的好奇心,忍不住就想要跟过去看看究竟。魏可孤心中也觉奇怪,但在江湖上打滚这么多年了,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活得久,好奇心就不能太大。这世间不知有多少麻烦都是因着一时好奇而衍生出来的,所以他目送着天一教的队伍消失,非但没有跳起来追过去,反而打了个大大的呵欠,喃喃道:“这教主恁地精神好,深更半夜的不睡觉还出来巡游么……”说到后面几个字时,眼睛已经渐渐闭上。

      其实,魏可孤如果跟过去看一看的话,他就会看到他平生所见最诡异神秘、无法用常识来解释的一件奇事。
      且说天一教教主的仪队一路行来,其地势越发荒凉险峻。只见山势渐渐向下,队伍已进入一处山谷,走着走着,前方的人忽然停了下来。
      前行的队伍一停,天一教主眼睛一睁,眸中精光大盛。稍顷便听外面童儿道:“教主,开路的人禀报,前面已无去路,应该是已到了地头。”
      那教主闻言,手一挥,挥开轻纱,人已掠了出来。
      童儿低呼一声,仰首看着他,眼中神色有三分尊敬,却更有七分爱慕。
      他是教主的贴身侍童,两人的关系不可谓不亲近,按理说朝夕相对,应该是早就习惯了,但其实不然,每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天一教主,他都控制不住地心跳如擂鼓——只见灯光下,那人五官极其俊美,明明是道家中人,但白玉般的肌肤上眉间一道颜色分明的朱痕,却又添了两分邪气。
      那童儿心中暗忖道:“教主什么时候都是这般好看。我若能伺候他一辈子,真真是我的造化。”
      天一教主却并不知此刻童儿心中的想法,他俊美五官微微扭曲,环视周围环境,嘴唇微微颤动,竟似心情十分激动。
      此刻他们所在的地方位于谷底,四面群山包围,仿佛将这里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大坑。那童儿指着东方山头一块大石道:“听当地人说,那石头叫青龙石。”
      青龙……
      童儿转了个身,又指向后面山岩道:“青龙对白虎,是以这岩叫白虎岩。”
      天一教主握紧双拳,默不作声。
      “左面山上有一天然石屏,千年风化,竟形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鸟图案,故此山名为飞凤山。飞凤山对面山头有一石龟,据传是远古时仙人镇在此地,当地人便一直称为玄武崖。”
      那天一教主听了,嘿嘿嘿嘿冷笑起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有四神镇守,果然是一绝顶天然的安魂之地。……鬼谷老儿恁地会找地方,难怪我上穷碧落下黄泉,这么多年都找不到他!”
      冷笑数声,眼皮一抬,目光如电一般已盯住了那四神环绕的山谷尽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