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嫂子 ...

  •   第四章嫂子
      注:耙
      ◎把土块弄碎的农具。
      ◎用耙弄碎土块:这块地~两遍了。读bà时,为农具(常称为耙子),较大,用牛来拉,用于平整土地
      耙地bàdì用耙进行的一种表土耕作,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或早春保墒时进行,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
      pá
      ◎聚拢谷物或平土地用的用具:耙耙,齿耙。
      ◎聚拢谷物的用具:铪谷耙。
      归拢或散开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种农具,柄长,装有木、竹或铁制的齿。

      左老爹扛着犁头,左大哥扛着耙子,牵着牛先出了门。左三儿挑着担子跟在嫂子身后去了秧地。秧地原来是一块自留地,在自家的坝子旁边,跟家有点远,跟左老爹他们去的水田是两个方向。左三儿还没去过,只得跟在嫂子后面。

      左三儿看着前面的这个女子,这是除了左张氏,左三儿接触到的第二个古代女子。嫂子姓康,单名一个秀字,因为大哥常秀儿、秀儿的叫。左三儿和这位大嫂不太熟悉,可能是古代,大嫂还是有点儿避着自己这位小叔子的。

      左张氏挺对的起她的名字的,高一米六左右,也不胖,在这里来看,还是高挑苗条的。来串门的姑娘婶婶们有的很是羡慕她的。大嫂的性子看起来挺软忽的,和左氏相处的也不错,有时候左氏说什么,大嫂也听着,并不还嘴。

      据左三儿观察,这里女性的地位并不太低下,女孩子不像书里所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左三儿至今还记得自己躺在床上起不来的那几天,来家里名为串门实为看热闹的人中,姑娘可不少。大多数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七八岁就开始帮着父母打猪草煮饭。结了婚的女孩子也和丈夫一起出去干活。

      到了秧地,左三儿看到秧地和前世舅舅家的谷子育苗差不多。只是前世舅舅家更常用水田与秧苗。左家的田不多,秧地其实就是把这块地竖着从中间分开,分别垒成了两个瘦长的长方形,边角都留了出来,中间垒平。

      大嫂沿着秧地走了一圈,可能已经习惯了左三儿由于失忆所以什么事都要要有人来解释一下的做法。就像左氏一样对着面露不解的左三儿冲着左三儿说道:“小叔,先扯里面这片,里面这片湿些,不会扯断秧苗子。你先看着我扯两把,再扯就是”。
      左三儿蹲下来看着他嫂子左右两手开工,刷刷刷的,一手就有一把了,合在一起,再从背篓里扯出一根稻草,栓牢,放入背篓。

      左三儿看着简单,兴冲冲地也开了工。一扯,秧苗断了。没关系,左三儿安慰自己,往事开头难嘛。我再扯,又断了。嗯,手劲儿太大了,下一根力气小点。嗯!扯不动!看来用力太小了点。加大力气,噗!秧苗从中间断了。

      左三儿心虚的将断了的秧苗埋进泥巴里,不要被他嫂子看到。看看他嫂子,都扯了快半背篓了。再看这秧苗时,瞬间觉得它们再也不小巧可爱了,天底下再也没有比它们更讨厌的了!弱小也不是让你们这样欺负的,哼!!

      左张氏看着左三儿愤愤不平地不敢下手碰秧苗的样子。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小叔子跟自己想象的真是完全不同啊。左张氏嫁到左家时,小叔子已经去了盐城。听去盐城的人回来的说法中,左张氏知道小叔子从跑堂伙计做到账房再到大掌柜。

      左张氏印象里小叔子是一个很精明的很能干的人。左家的六大间的青瓦房,全乡里也数的出来的。虽然自己的丈夫也很能干,可没小叔子寄钱回来,凭着田里的收成,也过不了这么好的生活。

      可看到现在小叔子一脸的傻里傻气,刚醒来时连亲爹都不认识的情况,左张氏叹口气,还是老话说的对,这人啊,福气都是一定的,你前半生用得多了,后半生福气就少了。眼前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

      左三儿要知道他嫂子心里的想法,肯定会大声喊“我真的只是装失忆,不是真的傻啊……”
      左张氏转过头笑着对左三儿说:“小叔,你那样扯秧苗子扯不起来的,你要逮着秧苗子挨着泥巴的根部,往后面扯,不要往上面扯。你看,像我这样秧苗就不会断。”左张氏边说边示范,“你现在还不熟练,用一只手扯方便点”。

      左三儿经过指点,也开始做得像模象样的了。到左李氏来叫他们回去吃早饭时,左三儿看着担子里排满了整整齐齐的秧苗,突然很有成就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