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入学堂学霸失言 ...

  •   4、
      方入恶月,江南湿气稍褪,燥热难耐。是年雨季来早,仲夏间日头更是好生炙烤(梁山伯:这是因为夏季风过于强盛所以造成南旱北涝╮(╯_╰)╭)。萧擎装病请了五六天的学,谁知道风声传到建康祖父耳边去了,一封书信把他父子骂得狗血淋头,不得已今日只得去了。
      方踏入学堂,远远地看见平日里自己的位置上赫然坐着一个人,心里不悦,走近去看却是一惊,登时喜笑颜开,“哟,小玉?”
      那人身边的马文才转过头来,一字一句道,“他叫梁山伯。”
      梁山伯笑吟吟,“怎么,我来不得?”
      “哟,何苦说这话来寻趁我。只是你占了我的位置……”萧擎咬牙切齿,狠狠瞪了马文才一眼。好小子,才几日不见,下手倒快。
      “无妨。”梁山伯与马文才竟是异口同声。
      “我另择一席便是。”
      “你另择一地便是。”
      两人又是异口同声,听得萧擎脸都黑了。
      马文才抓住梁山伯的手臂挽留道,“山伯,不必理睬他。”
      “不相干。”梁山伯挣开他的手。心里呵呵,马公子你好马公子债贱。那日把马文才骂了一通,心下惴惴,哪里知道他却颇为受用。←_←马公子难道你是抖M吗?
      两人交谈一回后梁山伯惊奇地发现这个少年虽说戾气太盛,却并不似学堂里其他子弟一般胸无大志。他对玄学嗤之以鼻,却深谙入世之道,连带一些治国、兵法都有些见解。
      不过多少还是个公子哥儿,终究有些自恃。厌恶老庄之学也造就了他过于汲汲的脾性,怪道他老爹那么不待见他,怕以为他是个沽名钓誉、利欲熏心的禄蠹。
      他径直走到后面,见最后一排均是空位,只坐了一个神色冷淡的少年,看起来不好相与,若是避开又显得疏远,斟酌之下还是在他身旁坐下。
      “你好,我是梁山伯,字处仁。”
      那人轻声道,“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颜如玉一愣,道,“说得好。”
      梁山伯悄悄地打量他,发现他生得极好,丹凤眼,右眼下方有一颗泪痣。啧啧啧,感觉是红颜薄命的节奏啊。
      窗外传来尹夫子的声音,似是与人交谈。颜如玉叹道,“你本不应该坐在此处。”
      梁山伯环顾四周,见前一排的人也是稀稀拉拉的,时不时有人回头对他们两个指指点点。“此话何解?”
      “我出身寒门,在此处可谓举步维艰。”
      “好巧啊我也是。”
      “……”
      四下里均是些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的少爷哥儿,只有他两人身着素衣,体态纤弱,富贵贫贱一看便知。梁山伯无所谓道,“我是马老爷故交柳先生介绍来的,想来日子也不会很好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呗。”
      颜如玉见他如此坦诚,也道,“我是尹夫子内侄,我娘是个妾,两年前还被撵出去了……”尹夫子走进屋来,是个面目严肃的青年,约摸四十岁上下。前排有个小子转头“哧”了一声,眉宇与尹夫子有些许相似。颜如玉苦笑道,“那便是尹夫子嫡子,尹翰。”
      梁山伯当下明白了七八分,颔首。当下早课已经开始,两人便噤了声。
      这日《道德经》正讲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萧擎早已是瞌睡连连,马文才听到什么狗屁“清静为天下正”更是不喜。
      萧擎悄悄捅他一肘子,轻声道,“你竟到现在还没跳起来掀桌板儿?被你老爹打怕了?”
      马文才“哼”一声。
      “哦,”萧擎挤眉弄眼地瞄了后方一眼,“是不想在姘头跟前丢面子。”
      马文才在桌底下踹他一脚。
      萧擎正色道,“说真的,文才,这是我先看上的……”
      “他不是你想的那种人!”马文才啐道。
      萧擎也怒了,“你敢说你没有那种念头?”
      “我自然没有。我当他是知交。呸,龌龊!”
      萧擎讶异地瞪着他。马文才平复了心情,认真地做起注记来。
      尹夫子摇头晃脑地带着学生念了数遍,又逐字注解之后,叫道,“甘林,你作何感想?”
      甘林慌忙擦了口水起身道,“哈哈哈,说得好。”
      尹夫子怒目圆睁,“倒是说说好在何处!”
      他身边的少年缓声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何况世间安得尽善尽美之人?成与缺,盈与冲,直与屈,巧与拙,相辅相成,阴阳协调,方为‘和谐’。秀外而慧中,默耀韬光而已。”
      尹夫子不予褒贬,“没问你,秦谷望。”
      梁山伯正紧张,尹夫子下一个便叫了他,“梁山伯,你见地如何?”
      “夫子,”梁山伯恭敬地站起,“此乃所谓‘辩证’之道。”
      “哦?”
      “老子此言包涵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辩证法’包含普遍联系、发展、矛盾等方面。”文科生一谈及哲学便滔滔不绝,“刚才所提成与缺,盈与冲,直与屈,巧与拙,均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对立性,正如常人眼中,‘成’、‘缺’看似相反,乃物之两极;却不知矛盾具有同一性,除相辅相成外也有互相转化的趋势。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也。”他微微停顿,见夫子颔首意思他继续说下去,便道,“所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盈缺曲直自有天道。在我看来老子之言实是劝诫为人莫要强求,天下至诚,万物乃尽其用。”
      “不妥,”尹夫子捻须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此乃《中庸》之语。”
      “何来不妥?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本来就不是mutually exclusive的……”
      当下全体师生:“???”
      梁山伯吐血,“我是说,本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老子曾为孔子师,孔子也大通‘天道’‘自然’,无奈做不到‘无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罢了。”
      尹夫子仍兀自思忖道,“不妥,不妥。罢,张靖琼,你待如何?”
      颜如玉悄声提点道,“夫子素来不喜入世之道,有如此之言,下次还须斟酌些。”
      梁山伯点头称是。只是心里难免纳罕,虽说时运如此,但是他还是不明白之前还有以后都一统天下的儒家在魏晋时期究竟是什么个光景。难道被痛打了好歹文化积淀在那儿,没理由说也说不得。对尹夫子多多少少有些不满。①
      我去啊,为人师表就应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知道吗!
      午时稍过,夫子便命暂散,一窝人挪了地方,即有一群下人捧了饭上来。菜色虽是一样的,只是奉饭的态度却大不一样。颜如玉自己捧了茶,那小厮便看也不看地走了。
      梁山伯只得叹一声,“怕是我刚来,他们还摸不准。过两日我们便成难兄难弟了。”
      颜如玉笑道,“你若与马公子他们交好,便省去这么多气受。”
      这书塾是几家豪门联合办的,因此吃穿用度均是不凡。屋内挂着王羲之的亲笔和顾恺之的维摩诘像,现在桌上摆了梅花猪肉,茄汁淋鸡,玉葱山药,蒜苗萝卜,一碗三鲜汤,还有一碟各色小菜。米饭也是上等的粳米,粒粒饱满晶莹,上洒了些许芝麻。
      梁山伯:(﹃)
      碗俱是青瓷,并上一对镂花木箸。
      总有一种捧着文物吃饭的错觉怎么破……
      不得不说古人的食材可谓得天独厚,没污染没杀虫没添加剂的,虽有些清淡,却保留了食物天然的风味。猪肉肥而不腻,纹理分明,茄汁的味道烹透了鸡肉,让人不禁想起《红楼梦》里面那道要用十几只老母鸡来配的茄干。山药更是剔透丝化,入口微化,里头却仍觉生脆……
      梁山伯一边吃一边大开脑洞,不知道古人啪啪啪用什么当润滑剂?山药皮?嗯,不错,是一个新的商机……等等,未成年就卖这种东西真的好吗?!
      “山伯,”颜如玉小声提醒道,“你可记得,每样菜多少留一点。”
      “嗯?这是何意?”这也太暴殄天物了吧,现下实行光盘行动了好吗骚年?
      颜如玉摇摇头,“别教别人看不起。你若不够,不嫌弃便从我这取。”
      “那怎么好意思呢(☆-☆)”
      “无妨。”颜如玉缓缓地动着筷子,一壁只吃着茶。
      下午习了书法、作画后便放了课,一群公子哥儿被下人簇拥着出了门,高声谈笑。
      马文才见梁山伯总是与颜如玉待在一起,又惦记着早晨聊到一半的“土断政策”,按捺不住,遣了来昭去请他同骑。
      梁山伯满不在乎地挥手,“不必。我与这位公子碰巧同路,我们便漫步回去。就不劳烦你家公子了。”语毕与颜如玉两人腿不停脚趾头地走了。
      马文才:o(# ̄▽ ̄)==O

      ①魏晋时期倡导玄学,儒学相较之前走了一阵下坡路,直到唐朝李翱、韩愈重振儒学。但是仍有一定影响力,如谢安就是集佛道儒一体的╮(╯_╰)╭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入学堂学霸失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