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二 ...

  •   当贡品离奇失窃案轰动朝野之时,裴东来正在外地办案。等他押着犯人风尘仆仆的赶回神都,已经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在这半个月里,韩厥被打入大牢,经历了连番审讯。可无论谁来审,他只有一句话,失职不假,罪责己身,甘愿受罚,其余再没有别的。哪怕上刑,他也是咬紧了牙关不吐口,任凭刑部司上下使劲浑身解数,还是没能问出贡品和同伙的下落。
      据说此事惹得凤颜大怒,负责主审此案的刑部司郎中杨武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在文武百官面前丢尽了脸。
      与此同时,因韩厥一力承担而免于责罚的董文虎则忙于四处奔走求情,想要为他洗刷监守自盗内外勾结的污名。无奈大多数人都只知明哲保身,不敢在这风口浪尖之时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处处碰壁的董文虎只恨自己人微言轻,纵有千般辩解,也无法递一句话至御前。
      眼看即将判决,有高人给他支招——告御状。
      董文虎如获至宝,四处打听。终于,被他找到了一个机会,御驾出行,前往庄严寺拜佛。
      心知此行必定十分凶险,临行前,他向家人交待了一番,随后穿上一身整整齐齐的官服,义无反顾的出发了。
      没等他拨开人群冲到銮驾前,如狼似虎的左右羽林卫已将他摁在地上。
      忍着被痛殴的疼痛,他声嘶力竭的喊冤声总算引起了皇帝陛下的注意。只听一声娇叱,所有人都停了手。
      伴随着似有若无的清香弥漫,一位姿容秀美的女官走过来,伸出芊芊玉手。
      董文虎连忙爬起跪好,恭敬的双手奉上奏折。
      女官飘然而去,走到銮驾前,将奏折递了进去。重重幔帐后的身影接过奏折翻了翻,慵懒而不失威严的声音缓缓开口:“这是你写的?”
      “回禀陛下,正是。”董文虎初次面圣,虽然跪得远,却仍是头也不敢抬。
      那声音似乎轻笑了一声,“果然文墨粗浅得很,不过,你本是武官,这洋洋洒洒几百字,委实为难你了。”
      听着陛下不紧不慢的语气,董文虎刚松了口气,立马又被下一句话吊了起来。
      “你来替人喊冤,想必了解内情咯。”
      “臣……不知。”
      “可有人证物证?”
      “……也没有。”
      “既不知内情,又无人证物证,你凭何喊冤?”
      立时上扬的语调像是发怒前的征兆,董文虎的背上已是冷汗涔涔,但为了好兄弟,他已然豁出去了。
      “回禀陛下,臣只是凭着一腔热血。”
      幔帐后的人顿了一下,“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只是为了一个素有交情的同僚,值得吗?”
      “我们不仅仅是同僚,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可以互相托付性命的生死之交。臣相信他绝不是贪慕钱财利欲熏心的小人,此事必有蹊跷,请陛下明察。”
      “好,既然如此,朕就给你三天时间。”
      “三……天?!”董文虎既惊又喜,喜的是,韩厥的案子有希望了,惊的是,三天时间够吗?
      大概是端坐的姿势有些乏了,幔帐后的人斜倚着扶手打了个哈欠,道:“只有三天。如果三天后,依然无法证明韩厥无辜,连同你在内,立即处斩。”
      女官一声令下,銮驾再起。董文虎被左右羽林卫拖在一旁,神思恍惚间,依稀听见了最后一句话。
      “为以示公平,朕会重新派人调查此案,必叫你心服口服。”
      此时,内心感激涕零大呼陛下英明的董文虎不会知道,皇帝陛下之所以如此爽快的应其所请,除了在广大臣民面前展示自己的宽厚仁慈,以收揽人心之外,还有更深的原因。
      最初的盛怒过后,她命人彻查了韩厥的底细,一来,此人在军中素有名声,从一介布衣凭借着军功一步步升上校尉之职,堪称底层军士之典范,若贸然斩杀,恐寒了将士们的心,二来,从案情来看,确实有颇多疑点,刑部司的那些人为了应付交差,只知盯住韩厥不放,却对细节视而不见,若就此定罪,幕后黑手怕是难以揪出。
      所以,一番考量之后,皇帝陛下已经决定暂缓行刑,找个理由重新调查。而董文虎看似以命相搏的告御状之举,不过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让她顺水推舟而已。
      至于重新调查此案的人选,已经被传旨的太监堵在了大理寺门口。
      “大理寺少卿裴东来,接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