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九点十分,陶璧收起手机,和迟到的或者不需守时的人一起走进电梯。早十到二十分钟的话,电梯会变得和地铁一样恐怖。
      晚点进办公室主要是因为不想给大家太多压力,毕竟王氏父子不在,在大家心里面,他就是老大,错是没错,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也没想到他究竟有多“大”。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上市之前,王中王已经被王老爷划给王少爷了,且没有算在王氏里面,一来当初王氏转型,从造污的化工企业转而进军治污的环保企业,二来也算是留条后路吧。所以实际上公司的法人是王少爷,只不过王少爷偷懒不管事,所以年中年底的时候通常还是王老爷出面动员一下,平时全是陶璧负责。虽然办公地点在时代大楼,但实际上却身兼多职。

      王氏有自己的产业园区,就落座在B市的郊区,一片工业区当中,因此十分有名。当时原来是想说离得目标近些,研究测控起来也方便些。后来被人形容为一堆牛粪中插的一朵鲜花,倒成了一个著名地标。王老爷平时坐镇集团总部,而陶璧偷懒每个月开例会的时候或者有重要的事情才会到场。他在王氏里面挂副总裁和销售总监的职,还有个比较特别的抬头,叫企业发展部总监,看似好像是个空壳,实际上是个把方向盘的重要位置。现在很多大型民企里面都设立这样的部门,但实际上很少有人把这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大部分是企业老大一拍大腿或者董事会几个大股东酒桌会议就解决了,通常是只着眼于眼前,很少发挥它真正的职能。

      而陶璧则通过长远的计划和一步步的实施让王氏的员工看到它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利益,而陶璧的远见也让他在这里成为了英雄式的人物。王老爷更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把王少爷打回娘胎重新生个女儿出来好嫁给他。四年之前,股市刚经历长达九个月停发新股之后,IPO终于再次重启,一时间大量新股争先恐后地相继发行,导致股市连续暴跌,投资者信心尽失,上证指数一路创下1664的低点后才上行,即使股指企稳,也令投资者心有余悸。

      这显然不是上市的好时机。董事会召集高管和专家顾问讨论决定延缓上市的计划。而陶璧却坚决地持相反观点,认为应该加快上市的进程。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功课和分析,最终他对王氏未来的信心和研发部的成果,劝动了王老爷,毅然把王少爷从美国召回来负责审计。幸好当时已经是股份公司,不用再进行股改,关于上市的事宜已准备多时,如今IPO开闸,只要上报即可,也许是因为很多企业都认为当时不是上市最好的时机,所以按兵不动,这使得王氏的申报审批非常顺利而快速,不到半年就已择期挂牌。

      要知道三、四年前的环保企业还算新兴产业,但是已经足够引起一些投资者的注意,所以王氏的股价并不太难看,甚至从未跌破过发行价,当然这也与王氏的融资金额比较实在有关系,王少爷是留美的又学过法律,从小丰衣足食不曾受过饥苦短过银两,因此不能理解有些人“捞一票就走”的思路;陶璧想要的也不是单纯的钱,他想要的是一份事业,这份事业要既能为他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又能带来成功,说白了也就是名誉和地位。因此在这方面两人是一拍即合,这两人敲定了,王老爷自然不会反对,无论多少人在他耳边叨叨都被他挡回去了。

      因此很多人都对陶璧颇有微辞。

      要知道新股定价的机制一直不怎么完善,哪家公司上市不想赚个盆满钵满?打个比方来说,假如你公司的净资产是一千万元,那么原始股东就拥有一千万股,再发行一千万新股,这样等于两千万股平分一千万元的净资产,每股能分到5毛,假设这个公司每股每年能挣1毛,市盈率一般参考同类企业取平均值,环保企业的市盈率从个位数到上百都有,取个中间值50吧,那么新股价格就是1毛乘以50然后再加上5毛,等于5块5毛,原始股东就等于拥有了五千五百万元,还不说一般到了二级市场这个价格是至少得翻个倍的,这就是最简单的定价模型了。万变不离其宗,复杂点儿的无非是多加几个参数罢了。

      上市本来是为了融资以后把公司做得更好更大,还不用向银行贷款付利息,但是现在许多公司把原本十分简易的业务包装一下,改头换面,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形象展现在投资者面前,让人眼花缭乱。净资产做起手脚来也很夸张,别说三千块的电脑报成一万块的,就是一套只要几十块钱的办公桌椅也能吹出个百倍乃至千倍的价格。若仅是想凭此多募得点资金那倒也罢了,问题是公司大股东等股票一上市马上就减持抛售,把烫山芋扔给了股民的事件层出不穷,搞得大家不仅对监管层骂声不断,对新股更是退避三舍,直接导致了新股破发的局面。这在以前是绝对没有的事。中国股市二十年来,凡是申购新股,或多或少都是赚的,如今新股定价越来越高,买的人却越来越少。

      虽然现状如此尴尬,但是依然挡不住企业上市的热情。对于原始股东来说,新股的价格自然是定得越高越好。陶璧对王氏相当有信心,他知道这些股东其实并没有打算对王氏减持,但是有些人可能会抛售一部分股票待价格走低时再次购入,以此从中赚取差价,因为现在整个市场十分低迷,如果新股价高的话势必要破发的。

      但陶璧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王氏可以说是他一手扶起来的,相比他,王老爷更像个执行人和代言人。所以后来王氏以十几块的低价发行,却一路高歌,别人小涨它大涨,别人暴跌它弱跌,成了环保板块的龙头。

      如果说当年王氏的亮眼表现让王老爷及一众集团高层对陶璧的决策拜服的话——毕竟能早点募到资金,就能早点启动手中的项目,环保产业还处于摸索先行阶段,谁能走在别人前面基本上就决定了今后谁能瓜分更多的市场——那么两年后的再次停发新股,并且一停就停了将近一年,直到现在重新启动还遥遥无期,甚至到了只要一提IPO,投资者就糊你一脸菜的程度[注1],让所有如今回顾往事的人,提到陶璧都不得不感叹一句“后生可畏”!

      王老爷最近跟别人谈起自己的成功,毫不避讳地讲陶璧是他的“贵人”,不但为王氏的组织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是把好运气也一道带了进来。王老爷是老牌的民营企业家,虽然是这几年得了陶璧的助力之后才快速蹿升一跃而到一线的,但他的人脉和社交却是实打实,尤其是在这些上一辈的“老家伙”圈子里,一般的年轻人就算再有作为也很难打进去,而陶璧却先王少爷一步被当做王老爷的后辈提携了。

      王老爷的好意陶璧自然是心领的。陶家以前在商场上并无涉猎,陶璧认为这是犯了封建时代轻商的毛病,以至于现在好肉都被瓜分了要再想挤进去绝对是遭人忌的事情,谁也不想和别人分到嘴的肉不是。所以他在这方面的起步可以说也是大局上陶家在经济上的突破,这年头,缺什么都不能缺钱!改革开放说了三十年,陶老爷子的思维却还停在六十年前,直到这几年被第二代第三代的小辈嘀咕多了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实在没想到最疼爱的小孙子看着没啥上进心却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除了偷偷卖掉一套爸妈送给他做大学毕业礼物的别墅作为创业资金外,没有动用一丝一毫家里的关系,就有了这样的成绩。于是满面红光地吩咐下去,如果陶璧有需要,必要尽一切力量给他最大的帮助。

      陶璧也不是不以为然,他只是觉得能不动用关系就不用最好,免得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为今后埋下隐患。当然必要的时候,他也不会矜持就是了。况且他也真是近水楼台,他爹陶硕爱清闲,所以在他刚出生的那一年被陶老塞到了当时刚刚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第一次机构改革成立的环境保护局里面,做个小小的科长。这个职位在当时看来既没有油水又没有立功机会,也就意味着毫无升迁的可能,所以陶硕做的又安稳又容易。想不到的是,陶硕刚上任没几个月,同年这个不引人注意的单位就改名为国家环保局,虽然依旧是在当时的建设部管理范围内,但前面毕竟是冠了国家两个字,地位一下子就上去了。

      大家议论的时候都说陶硕这个运气好啊,但是也没啥人眼红,一来以陶硕的背景后台给弄这么个位子坐坐已经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二来虽然环保局的级别上去了,但依然没什么油水可捞,要知道跟建设部的其他几个分支比起来,环保它就是个渣。陶硕也踏实,这么干了几年就被提了处,□□又搞机构改革,把环保局从建设部里面划出来成为独立的□□直属机构,这时虽然还是个“局”,但是这个局的最高长官实际上已经是副部长级的了。相应的,陶硕的级别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陶硕依然该干什么干什么,十年后不知多少人来来往往,也就他还悠然自得地做着办公室主任,局长卖个好给陶家临走前把他提了个副局。运气好的人就是什么都手到擒来,环保局长前脚刚走,环保局就升格为环保总局,最高长官的级别也变成了正部长级。这次直接空降了一个干部过来专门负责相关工作,除了陶硕以外,其他副局长都是新局长带来的专家,国家开始重点关注环保工作。陶硕的为人么,不争不抢的,又是局里的“老人”,能起个润滑油的作用,调解新领导和老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还是那么稳稳当当。又是一个十年,等新的变成老的,老的变成前的,大家升的升,贬的贬,也就陶硕一人还巍然不动,他是资格最老,级别最高——当时的环保局长是四级正部职,他是四级副部职,其他几个副部都是五级的[注2]。

      这次人事变动,似乎所有人都看好陶硕还会一直在环保总局里面待下去,所以一致认为一路高升的陶副局肯定要转正了。不料此时正好陶硕的二哥也就是陶家二伯陶砺,在军里也面临着最终升职,这可是大事,相比陶硕的环保总局局长,这可就重要多了。于是就有上面的人下来做工作——当然这里头就有陶家的老对头汪家在搞小动作,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好事儿总不能一家占尽喽,年轻人今后有的是机会之类的。

      这个来做工作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陶家想办法挪到外边儿去的黄远志,做过陶璧家庭教师的那位。这位黄先生心气原来高着呢,本是想讨好的,却没想马屁拍在马脚上,反遭陶家的忌讳。不过他十分懂得钻营,这不就投到了汪营里去。别人不肯去做这种得罪人的事,偏他最是勤快,反正再怎么样他也不可能在叶、陶两家面前讨着好。于是就此得了汪文昌的眼缘,这些年在旁边出了不少主意。

      陶硕自然是欣然应允。其实说是这样说,心底里面儿大家都知道陶硕应该是到此为止了,因为陶家大伯陶砥已经是一方省级大员了,而陶家第三代的陶玮也开始从下往上奋斗了,陶硕能有今天的成绩纯粹是,怎么说呢,反正是谁也没能想到的,一方面是运气,一方面是踏实,再加上有点儿背景没人给他小鞋穿,才这么不声不响地到今天,众人才反应过来,嘿,这儿还有一个陶家的呢!所以陶家上下都感念陶硕的谦让,知道他爱花草,费尽心机弄了些极品来,陶硕见了就笑眯眯地抱走摆弄去了。

      虽然没转成正,也还是有不少人拍着马屁在后面“陶部长”地叫唤着,陶硕一般都摆摆手,“还是称副局吧,听习惯了!”本以为这样风波就过去了,结果新部长和人大会议的改革方案一起下来了,环保总局自此变成了□□的组成部门,称环保部。不再是直属机构,而是组成部门,这两者虽然在级别上都是是一样的,但是在制定政策的权限、参与高层决策等方面是不可而语的。前者只是一个执行上层决定的单位,而后者则拥有了话语权。

      一时间,所有人看陶硕的眼光都不一样了。虽然是副部长——现在是真正的副部长了——但是以他的级别和在环保部的资历,可以说即使部长也是要给几分面子的。还好他爱花成痴的“花名”在外,人家都知道他志不在此,所以才能少拉点仇恨值——像这种糊里糊涂上来的人,人家都把他当成个祥瑞了,谁能羡慕嫉妒恨一个祥瑞呢?

      陶璧其实也是有点受到父亲工作的影响最后选定环保这个行业的,当然他想的比人家早很多,大学念的虽然是师范,毕业之前他就开始规划创业了,后来遇见过颜斐之后更加不想当老师了,于是下定决心回了B市。刚开始去王老爷的公司应聘是为了就地考察排污企业的具体情况——王老爷可不知道这事儿不然不晓得是个啥反应——后来干脆把人一家老小都拐了搞治污。

      当然陶璧的这些情况,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只在王少爷那儿稍微透了点底,连王老爷都是这两年才知道陶璧他爹是环保部的副部长,却不知道这位副部长家里蚂蚱似的还有一串儿首长呢。至于时代大楼的王中王这里,只有王丽丽知道陶璧在集团里的地位。王丽丽是王少爷的堂妹,王老爷的侄女儿,今后也是要往王氏集团里去的。

      其他员工是一概不清楚王氏和王中王的关系的,不然还不要削着脑袋尖儿往王氏去,对陶璧的态度也不会那么自然了,必然拘谨许多。陶璧可懒得跟他们虚与委蛇,开头就说过,陶璧是崇尚简单的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他自己就是这么觉着的。

      注1:绿色代表跌,红色代表涨。
      注2: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为,部级省级正职是三到四级;部级省级副职是四到五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