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朝堂之争 ...

  •   有时候,爱和恨会同样鲜明地存在一个人的情感里。

      镇北侯府于萧翊来说便是这么个“容易使人矛盾”的东西。

      无疑,他恨它。这座古老的府邸给了他太多情感上的冷漠和伤痛。镇北侯爷对他隐忍的厌恶,镇北侯夫人对他的漠视,镇北侯世子杨延对他的敌意……这种排斥的情感充满整个府邸,使他觉得那是一个冰冷的足以冻死人的地方。

      但是,在恨的同时,心中仍有着隐隐的眷恋。

      有时他会不经意地想起已经过世的杨老公爷。那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小而深邃的眼睛带着阅尽人世的智慧;和善的微笑显示出他宽厚的胸襟。这个曾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老人,是府里唯一真心关怀过他的人。在小萧翊无人管无人问的时候,满面慈祥笑容的老公爷会用宽厚苍老的大手把他抱到膝盖上,哄一哄他,给他变出几块好吃的糕饼,或讲几个故事。

      东川北境血雨腥风的战争,冷冽明净的天空,就无数次出现在老公爷的故事中。

      老公爷在年轻的时候镇守东川北境四十余年,杨家列祖列宗在东川立国之初就在北线大营中流汗流血。这片广袤的土地是在杨家历代的守卫之中,一次次抵挡住异族的入侵,一次次地熬过苦难。

      萧翊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知道,倘若这片浸染杨家鲜血的土地果真出了差池,老公爷死去的魂灵也不能安宁。

      他这个杨家的私生子,现在是应该继承祖先的遗志留在北境呢?

      还是遵从自己闲云野鹤淡泊名利的心境,带着沈缘浪迹天涯?

      ###
      在萧翊陷入犹豫不决的泥沼中时,北线大营的求援将士飞驰千里,经过了重重关卡,终于将北境情势分析和求援的奏章送到了汉阳。

      八百里加急的奏章呈到御前,立刻引起皇帝与重臣们的重视与震动。老皇帝马上召集群臣,集思广益商量计策。

      朝堂之上,皇帝面色阴沉。

      下属一白须飘飘的大臣颤巍巍出列:“陛下,现在北境危急,老臣举荐镇北侯杨忠带兵平乱。”

      “镇北侯府世代镇守北境,镇北侯杨忠当年随杨老公爷在北境历练二十余年,年少时便战功累累。镇北侯爷文韬武略忠心耿耿,北漠人也极为忌惮之,实在是带兵平乱的不二人选。”

      老大臣一番话缓缓道来,引起朝臣的共鸣。

      大臣们纷纷出列,“臣附议!”

      “臣也附议!”

      “平乱元帅非镇北侯爷莫属!”

      “臣附议!”
      ……

      被众人热切举荐的镇北侯爷杨忠,却站在朝臣前列,微阖着眼睛,神情泰然平静。

      老皇帝看着朝臣们激动的神情,杨忠淡然挺立的身姿,心中蓦然腾起一股阴影,不舒服极了。

      苍老的手掌隐在明黄色的龙袍之下,慢慢用力摩挲着龙椅扶手。伺候皇帝数十年的太监李公公看见了这似乎要碾碎手下东西的恨意与力道,脖子一凉,心中忐忑,更恭谨地站好。

      皇帝不语。太子不语。镇北侯爷不语。

      在朝臣乱哄哄的举荐声中,一把清朗的声音穿透喧嚣:“杀鸡焉用牛刀?!若是德高望重的镇北侯爷去北境,岂不是太长北漠蛮族的脸么?!”

      众臣愕然间,靖王李琨挺拔的身影大步向前,躬身跪倒,昂首道:“父皇,儿臣请命,愿率兵前去北漠平乱!”

      靖王的眸光像寒星一样锐利明亮。

      皇帝心中大喜,阴霾顿时消散,看着眼前足以使自己骄傲的儿子,像任何一个慈祥的父亲一样,笑颜温声道:“你很好,愿意为君父分忧。”

      皇帝抬眼向众臣看了一圈,看得他们全部低下头去,方缓缓言道:“靖王武勇,孝义双全。北漠区区蛮族,岂用我肱骨重臣亲自前往征讨?小儿足以了!靖王自请命带兵去北境,众卿家还有何异议啊?”

      “嗯~~?”

      在皇帝刻意拖长的声调中,只要不是听不懂人话的傻子,哪里还能不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况且这些朝臣多是才思敏捷行事圆滑之辈。立即有人改口奉承皇帝,讨君主的欢心。

      “陛下说的是,北漠区区蛮族,倘若镇北侯爷亲去,岂不是太抬举他们了!靖王殿下弓马娴熟,文才武略,年少领兵之时便出类拔萃,曾被众位名将交口称赞,青沙河一战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靖王殿下出马,必定能震慑北漠,扬我国威!”

      “臣举荐靖王殿下!”

      “臣附议!”

      ……

      朝堂里的风向转了,老皇帝通体舒泰,手指轻敲龙椅扶手,笑容和蔼地堪比老寿星。

      太子默默地看着偏心的父亲,眼神晦暗不明。

      镇北侯爷仍旧微阖着眼帘,这场闹剧似乎没有对他造成一丁点儿的影响。

      先前第一个举荐镇北侯爷的老大臣看向老神在在的同僚和志得意满的陛下,眼中满是失望,不禁微微叹了一口气。

      就在这拍板的时刻,忽然又听到一把响亮的声音。冲动、毛躁,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儿!

      “臣杨延,愿意为主分忧,自请去北漠平乱!”

      镇北侯爷蓦然睁开眼睛,细长的凤眼如电,狠狠射到儿子那里!

      高大的青年满眼隐忍的怒火,面庞上满是坚毅的信念。

      ……

      夜晚,镇北侯府。

      陈设简朴而高雅的厅堂摒退众人。只余镇北侯父子二人。

      门外,守卫森严。

      屋内,杨延垂首跪立,毫无悔意;镇北侯爷坐在太师椅上,眼神阴冷。

      气氛压抑极了。

      杨延的膝盖渐渐酸痛起来。他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纨绔,从小做错事情以后,抄书罚跪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镇北侯爷是个铁血父亲,当他亲儿子少不了受罪。

      只是习惯并不能减少痛苦。

      父亲已经让他在冰冷的大理石地板上跪了半个多时辰了。

      可是杨延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压抑的氛围中,杨延觉得心中的烦躁怒火正在滋生。

      “你知道哪里做错了吗?”

      镇北侯爷终于开口。

      杨延硬邦邦道:“孩儿不知哪里做错!”

      就算被父亲打死他也认了,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皮糙肉厚不怕打。

      奇怪的是,一向一言不和二话不说就开打的父亲在听到这个找死的回答之后,竟没有立刻动手。只是皱紧了眉头,仿佛很不理解似的:“你长这么大了,脑子究竟在想什么?”

      杨延的脸立刻涨红了。父亲的语气就好似在说:“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傻蛋?”

      就算他皮糙肉厚年纪大了,也还是要脸滴罢!

      杨延忍怒没忍住,一时脱口而出:“父亲您岂能觉得事不关己?!”

      镇北侯爷寒了脸,挑起眉。

      杨延一生气就豁出去了,道:“父亲,恕儿子直说了!北境乃是我们镇北侯府立家之本,杨家列祖列宗为了守卫北境安宁,死伤不知凡几!现在北境有危,杨家岂可脱身事外?!就算……就算帝皇体恤(睁眼说瞎话),咱们也应该力争前去北境啊,自己家的事情凭什么让靖王(一个外人!!)……”

      “祖父大人才仙逝多少年,当年他老人家可是在北境驻守四十余年,他老人家花费了那么多心血才保得北境平安,要是知道如今……”

      杨延不再说了,眼神满满地指责父亲,言未尽之意昭然若雪。

      他是真不明白,父亲明明对祖父很孝顺的,为什么不能体会到他老人家的遗愿呢?要是那个笑眯眯的和善老头儿知道自己拼死守卫了大半辈子的北境出乱子了,就算死翘了也非得跳脚不可!

      想到老头吹胡子瞪眼的生气样子,杨延心里就发酸。老头虽然偏心萧翊,对他也算是很好呢。同时觉得祖孙亲果然有道理。父亲枉自聪明,却一点儿也不明白祖父的心。

      虽然皇帝陛下颇想让他偏心疼的儿子大出风头,但是之前在众臣举荐的时候,父亲只要轻轻一点头,凭父亲的身份威势,就算是皇帝也不好轻易驳了。就是因为父亲不上心,去不去北境无所谓,浑身满不在乎的样子才让靖王钻了空子。当时杨延是真恨不得按着父亲的脑袋让他同意的~~~

      越想越生气,杨延不满地瞪着父亲,却发现父亲大人早已经眯着细长的凤眼,满面阴霾得站起来……

      当天夜里,自以为很懂事的儿子被老子狠扁一顿。

      在杨延被老爹揍得龇牙咧嘴的时候,太子府里的重地书房灯火通明。

      太子凝神细看一份情报,旁边侍立一个眉清目秀的淡雅青年。此人徐长卿,满腹经纶,是太子信任的心腹。

      太子看完情报,胸中块垒渐消,凝重的神色难得放松起来:“真是天幸!孤本以为这次必定遂靖王的意了,却不想天助我也,萧翊竟然也现身北境。”

      “他初到北境便立下大功劳,裴大统领父子对他都是很看重。”太子自语道:“父皇待我之凉薄……镇北侯情愿置身事外……杨延又太过年轻不稳重……”

      “他在北境立身稳固,方能制衡靖王一二 。孤这个王弟打得好算盘,孤却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将北境军权一口吞了。”

      太子微微一笑。徐长卿躬身温声说:“请殿下执笔亲书。以萧公子的智慧才具,必能不负殿下之所托。”

      书房外,夜沉如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朝堂之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