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 ...
-
8:
荷兰李斯特大赛终于拉开帷幕,狄云在赵毅老师的陪伴下,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国度。
来自世界各地的39名选手将经过时间长达两个星期的四轮激烈角逐。只有9名选手能够进入第三轮,3名选手进决赛。
这次比赛的11位评委都是资深的音乐家、钢琴家,如评委之一波兰著名钢琴家亚辛斯基就是当今国际钢琴演奏大师齐默尔曼的老师(齐默尔曼也曾是肖赛金奖^^),而同为评委的荷兰人霍克则是首届李斯特大赛的冠军。
第一轮初赛时,狄云便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喜爱与好评,他退场后准备休息时,遇到了几名热情的观众,有个荷兰女士在走廊拉住狄云,热情的祝贺他:“你弹的美极了,你的音乐打动了我的心!到目前为止,你是最棒的!”另一位同意了那位女士的褒赞,还开玩笑似的对他说:“你的演奏简直就让我觉得李斯特大师与你同在一样!你一定能进决赛!”
……这人的第六感实在太敏锐了。狄云红着脸谢过他们后,赶紧回到了休息室。
赵毅老师还在现场等着分数出来,倒是另一位‘老师’亦步亦趋的跟着他进门,这时面带微笑对他说:“bravo!”
被大神亲自赞bravo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想想看大半年前,自己还因遇到瓶颈而失落,却在与李斯特的相处中,不知不觉就跨越过来了,狄云轻轻对身边的大师说:“谢谢。”
李斯特也坐到了他的身边:“少年,这时的你,是否觉得,能用九度手驾驭我的曲目,是一种双倍的满足呢?”
狄云点点头,看着自己曾一度纠结过的小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没有了‘要是能再长一度就好了’的心情,而是快乐的用它们去挑战一个个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曲目。也终于明白了李斯特所说的,如果他的手没有那么大,或许他会炫得更直观的那句话所饱含的深意。
因为他们是那么的相似,都满怀热忱和信心的,不停的想挑战自身的极限。那种超越限界的自豪和专注音乐的喜悦,像是上瘾一样的让人永远无法停下脚步。
狄云第一次明显感觉到了自己飞跃式的进步。不仅仅是受李斯特指点了演奏技术,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更多的是被他打开了眼界,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明白自身如何渺小的同时,却又充满了要驾驭所有困难,争取在这世界获得一席之地的自信和斗志。
就像曾与齐夫拉并肩作战,致力于打破一个冰冷世界,使废墟上开遍鲜花那样,李斯特那繁花似锦的美丽乐章,让人充满积极、乐观和爱的同时,也鼓舞着孤独者的斗志。
而任何一个走在专业演奏之路上的人,严格来说都是‘孤独’的。因为自己的音乐风格只能靠自己去琢磨、研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插手。
日夜与李斯特相处,又听他说了那么多大师逸闻,站在巨人的肩上,狄云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宽容和孤傲,奔放与矜持,直接与复杂,大气与婉约……真诚与狡黠。各种矛盾集中统一在了一点之上,那就是美。
终于明白了,归根到底,李斯特是个赞美者。
赞美善良,赞美勇气,赞美梦想,也赞美着爱……赞美整个世界瑰丽的风景,也赞美那跌宕起伏的壮阔人生。
赞美一切漂亮的事物。
甚至赞美敌人。
赞美与我为敌的人,让我能学会编织斗争的乐章。
无可救药的浪漫,彻头彻尾的唯美主义者。
在这以后,狄云演奏的李斯特乐曲就散发出致命的吸引力——美好率真得像是来自天堂的清澈华音,却又有深渊魔鬼般的诱人魅惑。
他就像是在特定的频道里,与李斯特本人频率重叠了一样,让人似乎能从眼前他的演奏中,看到更久远的场景。
明明还那么年轻,瘦弱的肩膀和单薄的身躯,还有张人畜无害的娃娃脸,可是望向他的时候,却似能看到一种不可言喻的重量包围着他的周身,散发着强烈的光彩。
凭着这耀人的光彩,在初赛便给评委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狄云,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冲进了第三轮。甚至有热情的外国观众接受采访时说,他是专门为看狄云才去的。在众人殷切的盼望下,狄云第一曲刚弹完,大厅内就响起热烈的掌声,甚至不少观众情不自禁的起立鼓掌,这在整个比赛中是绝无仅有的。
而狄云第三轮最后一首选择的曲目正是拿手的《塔兰泰拉舞曲》,他完全沉浸在了美妙的旋律中,轻松写意的驾驭着音乐,没有一丝正在被评委们审视的紧张慌乱。
意大利评委伯纳塔正在专注欣赏狄云出色的演奏,突然感到手臂被谁捏紧,他意外的偏头看去,却是旁边的波兰钢琴家亚辛斯基。亚辛斯基震惊极了,顾不得观演礼仪,尽量压低了声音在伯纳塔耳边对他说:“上帝保佑!亲爱的伯纳塔先生,请原谅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怎么看到李斯特就站在那个中国少年的身后?”
伯纳塔本来有点生气他的做法,但听了亚辛斯基的耳语后也大吃一惊,一边心想这太荒唐了,一边却连忙定睛看去……虽然并不真切,但他也似乎觉得那个少年的身后晃着一个模糊的影子。
“亚辛斯基,我只看到了一个影子,难道你能看到确切的样子吗?”伯纳塔也忍不住耳语了。
“是的,我肯定我看到了李斯特本人。这太让我震惊了,因为我的学生齐默尔曼对我说过,李斯特曾有一次出现在他面前,但没有和他说一句话,只是静静站在他的琴边,听他弹完那首肖邦作品!”
两人悄悄交流了几句,还特别观察了一下周围的评委,果然也有人露出异色,显然亚辛斯基说的都是实话,在座的音乐权威都或多或少发现了台上那不寻常的一幕。
第三轮结束后,伯纳塔受众人委任,专门追到了后台,不顾忌讳的一把将狄云抱起来连连说:“太棒了!”他一面衷心称赞着狄云,另一面也没忘了自己的使命,抓紧机会往四周查看,但再也没看到那个影子的存在。
“大概李斯特是被他的琴声感动了,所以突然出现在台上的吧。”伯纳塔只能这么向众人解释。亚辛斯基不满的道:“早知道我也应该跟你一起去的,但是两个评委联袂去后台找一个选手实在太不像话了,或许我错过了唯一一次直面先贤的机会!”荷兰评委、钢琴家霍克也满脸遗憾的表示同意,不过他比亚辛斯基乐观一点:“别发愁,亚辛斯基,”他安慰着对方也安慰着自己:“或许等到决赛,我们还有机会看到!”
狄云就在这样受到瞩目的情况下,毫无悬念进入了总决赛。
决赛规定,每位选手将有40分钟的演奏时间,曲目分别为一首独奏一首协奏。而狄云选择的曲目正是刚练了一个多月的高难曲《唐璜》。